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夸夸群与喷喷群”写作指导

2020-05-31 08:06:02
相关推荐

毛刚飞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最近,“夸夸群”迅速火遍网络,“喷喷群”也随之诞生。在“夸夸群”里,你会获得方方面面的夸赞;在“喷喷群”里,你会遭到毫不留情的批评。某心理学博士说,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好话,“尤其是现在年轻人面临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非常普遍,而遇到压力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支持”。也有人认为,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努力,“喷喷群”恰恰告诉你不要沉浸在那些虚妄的夸奖之中,从别人不那么友善的言论中锻造更闪光的自己。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命题意图和审题立意网络时代,一个人会身处不同的或真实或虚拟的群落,每个群落会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这个作文题关注当下,提供两种“对立”的群落,引导同学们思考群落背后的社会现象,在写作中观照和建构自己的人生观。根据材料,写作立意大致有以下几个方向:(1) 认可“夸夸群”,认为遇到压力的时候特别需要支持;(2)认可“喷喷群”,认为可从别人不那么友善的言论中锻造更闪光的自己;(3)不要过分在意“夸夸群”的“夸”或“喷喷群”的“喷”,要有定力,坚守自己的原则;(4)在沮丧的时候需要“夸夸群”的鼓励,在春风得意的时候需要“喷喷群”的鞭策,“夸”和“喷”都有可取之处;(5)肯定“夸夸群”和“喷喷群”存在的意义,但是也要理性地思考群落文化可能会掩盖个体思想的危害。当然,如果思考“夸”和“喷”现象背后的社会本质,分析这种群落文化流行的原因,分析它们的利弊,思考对策,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立意都要落脚在群体氛围对“我”或“我们”的影响上。评分标准根据审题立意,文章分为以下四档:50—60分:能够紧扣材料所提及的两个群落,能比较理性全面地思考问题,或者有独到的批判意识,能就“夸”和“喷”对“我”或“我们”的影响做深度思考。45—49分:能选择其中一个群落展开有针对性的论述,能够紧扣材料中所提及的“夸”和“喷”两种文化对“我”或“我们”的影响做比较合理的分析。40—44分:考虑到了两个群落,但是对“夸”和“喷”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或者没有紧扣其对“我”或“我们”的影响展开思考。39分及以下:对“夸”和“喷”的理解有误,比如把“喷”等同于逆境、磨难、挫折,甚至惩罚。此外,思想深度、文体特征、语言和书写都会影响得分,此处不做细表。优秀作文兼听切实之言网络中“夸夸群”和“喷喷群”让人一时难以抉择到底应该听从哪一种言论,但我认为选择言语的主体应该立于我们自身,言语不论好听与否、逆耳与否,我们应该兼听切实之言。心理学家说,人们特别想寻求他人的支持,所以听夸赞之言容易得到自信,但是虚无缥缈的夸赞只是谬赞,它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看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是切实的称赞,我们亦不可无止境地听取,我们应当对它像药一样,适量、适度地吸取。他人的支持仅仅是一种外在驱动力,是短暂而作用较小的,只有内在驱动力,才是保持自信的秘诀。同理,不那么友善的言论也有多种类别。子虚乌有的诽谤、造谣其实不用去理会,一些尖锐但深切痛处的话是需要倾听反省的。纵观古今,都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再三告诫不能“塞忠谏之路也”;唐太宗鼓励直谏,后有“贞观之治”;胡适看批评自己的文章,有选择地反思,更益其儒雅之道。所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切实的批评有助于个人努力、奋发上进。但夸赞也好,批评也好,虽表达方式不同,情感色彩不同,接受程度不同,但究其本质,都是一种外在的言论。它的作用可大可小,小之时,无关痛痒,闻之即过;大之时,深中肯綮,影响深远,关键只在于我们如何把握它。我认为切实的夸赞之言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有什么”,它让我们回顾自己已有的历程,而批评之语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还“缺什么”,让我们展望未来。夸赞只是历史,批评则是未来,它们相辅相成。我们无须理会远在天边的不可触及的朝霞云彩,也无须理会地下熔浆翻滚的骇人地狱,只要不时回头看和向前看,踏在自己的这片土地上,紧攥住能拥有的所有,便可以了。既然夸赞的意义在于“支持”,而批评的意义在于“努力”,那么从目标来看,这两者并无分别,都只是为了让人更好地前行,所以无所谓“夸”与“喷”,我们要听取切实之言。只有专注眼前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以史为鉴,以梦为警,方可行进千里。点评写作,尤其是考场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是夜行人,在朦胧夜色中有时需要找到照亮前行方向的路灯,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这篇文章撇开夸赞和批评的区别,找到了“切实”这个概念,有了这个概念的介入,写作就好像有了照亮前行的路灯。文章用“切实”来观照“夸夸群”和“喷喷群”的利与弊,提出要听切实之言,观点鲜明,论述过程有理有据,作者的思维推进也显得游刃有余。(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毛刚飞)耳顺,而从心所欲孔夫子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何为耳顺?在我看来,眼睛看得清他人各式关怀下的目的,耳朵听得清纷繁言语背后的含义,不任人摆布,不随波逐流,不做“驯服的工具”,如此,可谓达到了“耳顺”的最高境界。生活本是由一张意义丰富之网编织而成的,每个人处在社会中,必然和周围一切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与批评,也是顺着网流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有的人捂紧双耳宣称自己需要康德所言的“独立思考的头颅”,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很多时候,他人一句善意的劝告或真挚的夸奖对人而言就像一份爱的提示、一份画外音式的鼓励与陪伴。试想,如果没有魏征在唐太宗晚年骄横奢靡时提出的警示与劝告,“贞观之治”将会以一幅何其惨淡的场景收尾?如果没有恩格斯在马克思流亡穷困潦倒时给予的帮助与鼓励,《资本论》这一皇皇巨著何时才能问世?更不用说生活中,无论是骄傲自大时老师的劝诫,还是低落绝望时父母的鼓励,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正是这一句句的夸奖与劝诫,让我们在面对无数的沮丧与懊恼时仍想起有“最好看的霜”,仍想起世上还有温暖陪伴着我们。但是,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结尾中提出的一样:“使我们失去视觉的那种光明,于我们是黑暗。”“夸夸”和“喷喷”一旦泛滥,猛烈到吞噬了人的自我思考时,我们自己必须果决地去关上水的阀门,万不可让事态发展成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所言:疯子带着瞎子走路。无论是称赞或是批评,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它们至多是照亮我们前行路途的明灯,而绝不是牵着我们鼻子走的驯兽师。我们得目光明亮,精神开阔,以“耳顺”的态度去对待外界的声音,而不是在光明中失明,陷入赫胥黎式的精神枯萎。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外界的一切,终究是我们生命之中的过客。如何在众多的评价与言论中汲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真正的内在,如何“耳顺而从心所欲”是我们穷极一生的修行。“人们!我爱你们!可你们要警惕呀!”伏契克的临终遗言仍回响在耳畔。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在昏暗的沙漠中以峭拔的姿态擦亮双眼,做到“耳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引领者。点评文章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肯定了批评和鼓励能够起到的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是又审慎地指明了“夸夸群”和“喷喷群”里信息泛滥可能会吞噬个体思考的忧虑,提出坚持“做到‘耳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引领者”的观点。这个立意有点卓尔不群,也体现了作者的整体观照和理性思维。文中网、孤岛、霜、阀门、明灯、驯兽师、过客、沙漠等意象具备的隐喻性,不仅增加了文采,还增添了特有的思想的味道。(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毛刚飞)别让夸和喷左右了我们人生而为人,游走于形形色色的夸赞和嘲讽之间,无论是否出自真心,它们都占据着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角,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前行。网络载体如今为我们提供了自主选择权,“夸夸群”和“喷喷群”火遍网络,让夸奖和批评的分水岭更为清晰,而面对看似有鸿沟的两者,我们的头脑也应越发清晰。诚然,积极寻求方法为自己镀金,彰显自己的优秀才能是人再正常不过的本性,而沉溺在“夸夸群”的“彩虹屁”中本质上是人们理性的出逃。“夸夸群”何以流行?不过是群成员互相加油打气,人们需要外界的支持去消解自我的压力。按照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其他方式来弥补遗憾、缓解焦虑。个体与个体之间互相寻求“补偿”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是“过度补偿”无法给人真正的安慰,看似是正能量的放大,实则是群体性孤独的写照;看似是双赢甚至是多赢的结果,实则是满盘皆输。慎入“夸夸群”并不代表鼓励大家跻身“喷喷群”的行列,选择“喷喷群”需要勇气,而“喷喷群”的价值需要辩证看待。人们在希望听到好话的倍感压力的阶段选择了“喷喷群”,选择了让心灵接受那些并不那么友善的言语的洗涤、打击之后,又是否换回与痛苦对等的回报?我不得而知。“喷喷群”并不是告诉我们不要沉浸在虚妄的夸奖之中,因为那些浅显的道理我们本应懂得,我们不该用铺天盖地的批评去代替方方面面的夸奖,从而拒绝夸奖。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努力,那么请回到努力本身。造就努力的不是批评,是见识,是眼界,是境界。不那么友善的言论未必能锻造更好的自我,反倒使我们垂头丧气、消磨心志,使我们与成功的彼岸渐行渐远。在“喷喷群”的手机屏幕后,我仿佛看到了一群挖空心思修饰词藻挖苦他人的“键盘侠”和以“为他好”为由无情加以批评的乌合之众所勾勒出的病态世相。不仅需经得起“夸”,更应理性地对待“喷”。在“夸夸群”和“喷喷群”之间,寻找到自身处于社会的位置,不忘自我地鼓舞与反省,自我对话,品味得失,或许才不辜负生而为人的使命吧。点评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是作者的思维在不断地挺进。先提出观点,然后分析“夸夸群”与“喷喷群”的本质,最后再提出“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应对策略,思路清晰。对“夸夸群”背后的理性出逃和群体性孤独的思考,对“喷喷群”背后的“键盘侠”“乌合之众”所勾勒的病态世相的分析,虽然也有片面甚至偏激的地方,但是让人看到了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倡的“见识”“眼界”和“境界”。思想永远是论述文写作的最有力的武器。(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毛刚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英语作文 借物抒情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 托物言志作文 超越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