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

2020-06-10 09:18:02
相关推荐

原标题: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但有位大科学家却不以为然,他表示自己很尊敬这位物理学家,却不能容忍这样的做法,这就好比寻找一块木板最薄的地方,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了许多孔。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地方磨砺,才能取到火种。可是也有人说,一辈子钻“最厚的地方”,不如多钻几处“最薄的地方”,那样更有成就感。

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最厚的地方”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人生总有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于个人而言,“钻最薄的地方”就是缺乏韧劲,拈轻怕重,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敢于“钻最厚的地方”就是不怕困难,攻坚克难,终将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2.于国家而言,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远受制于人;腐败这个“最大威胁”拔除不掉,就会失去民心;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清除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直面考验,迎难而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事业发展、民族振兴的新局面。

3.“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与其跨界发展,不如专一执着,持之以恒,一生做好一件事,必有大成。

4.大发展的时代给予每个人更多的选择机会,审时度势者胜,创新求变者强,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地方,就是找到了人生木板上”最薄的地方“。用巧劲替代蛮劲,大胆跨界,可以在有限的人生获得更多的成就。

5.成长无法抄近道,成功没有短平快。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网络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便可享受购物、缴费、挂号等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

材料二:担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看病不方便,一位北漂女孩儿今年中秋节回家探亲时,为父母从手机上了看病软件,又手绘了8页示意图,帮助老人熟悉掌握软件操作流程。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材料一谈论的重点是老人群体和互联网科技的关系,材料二谈论的重点是子女给父母尽孝时,应当帮助父母掌握一些基本的互联网操作流程,让父母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因此,泛谈互联网的价值或者孝的意义,都属于偏题作文。参考题目:1子女当“技术反哺”父母;2心系空巢老人,莫忘精神食粮;3给尽孝插上“互联网”翅膀;4 “互联网+”时代,请别落下父母;5网络时代,谁来扶老人一把。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冰雪茫茫的北方,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天晚上,老爷爷与孙子们围炉夜话,老爷爷说:“孩子们,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两只狼。这两只狼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愤怒、嫉妒、仇视;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友善、宽容、慈悲。”

听完爷爷的话后,孩子们沉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问道:“最后,哪只狼赢了呢?”饱经沧桑的爷爷回答道:“你喂过的那只!”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是一则富含哲理的小故事。材料中的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两只狼,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愤怒、嫉妒、仇视;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友善、宽容、慈悲。这两只狼代表了人们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如有些人总是心怀感恩,满面春风;有些人却总是满腹怨恨,一脸阴郁。有些人总是宽厚友善,不计得失,而有些人却总是怨天尤人,自私冷酷。有些人如春日阳光,夏季清风,总是充满善意,充满和气;而有些人却如秋风摧折,严寒刺骨,总是恶意横行,戾气冲天……归根结底就是“善”与“恶”的问题。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围绕“善”与“恶”的关系展开论述。具体写作时可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什么是“善”与“恶”,有没有明显的区别?二是为什么会有“善”与“恶”不同的人,它们之间会相互转换么?三是怎么样做才可以使人人都向善?得出这些立意之后,考生可以任选一种立意行文,亦可综合几种立意行文。行文时注意根据材料的分析引出观点,也可以通过自然的意象的描绘析理引出观点,然后逐层论述,论述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引用典型的事例论证,作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参考立意:(1)心怀感恩,满面春风;(2)自省自悟,方能改变心态;(3)善良需要滋养;(4)审视自我,正视现实;(5)心存感恩,一心向善;(6)化解负面情绪,清除怨恨。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吸取经验,才能做对事,才能少走弯路;也有人说,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别样的风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来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从肯定少走弯路的角度立意:尊重经验,少走弯路,让人生之路变坦途。

(2)从强调走弯路对人生的意义的角度立意:少走弯路亦有风景,让弯路丰富自己的阅历;敢于尝试,“弯”亦有益。

(3)从材料整体的角度立意:走好该走的“弯路”;关于“走弯路”的辩证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周国平先生说:“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要求: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忘却生成、关注、呵护或欣赏自我生命的任何过程和姿态等。

首先,审题思维意识要更灵活、开阔。一般地,当把握不准材料寓意时,材料中的每个字句都是解开密码的“钥匙”,但同时也可能是“羁绊”。你看, “浇水、施肥、结果实”都是动词,“开花”,也是动词,而且跟“结果实”相对,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和结果,但似乎有本质区别,“结果实”一般比喻有收获,出成绩,那么“开花”是什么意思呢?于是,解读往往陷入困境。怎么办?强调两个意识:

第一,类比迁移中的事理提升意识。即在构思立意的时候,便首先要把这个哲理类材料所涉“事物”提升到“人”这个层面,这是哲理类材料立意分析的基本策略,也是审题的基本要求。

第二,文体意识。像这类名言,本就高度哲理思辨化,审读材料,学生往往受惯性影响,一味执拗于议论文文体,结果是大量作文立意雷同近似。其实,擅长抒情文的学生不妨换一思路,去写写夹叙夹议的散文或抒情文,或许是上策。

具体怎么做?在化实为虚的意识下,适当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运用。比如在对“开花”语义和寓意进行挖掘的时候,化实为虚,不再从本身去寻找,而去寻找发掘“开花”的一般象征义、比喻义,如“开花”比喻象征生命成长的重要过程如吸纳吞吐、生命的节律,或展示呈现成长的精彩,等等。然后沿着这样的思路去想像,演绎,对比,抒情,注意语言的运用和主旨的“形散神聚”,一般就可能比较有特色和新意了。(见例文)

其次,寻找暗示语。名言哲理类材料作文往往言简意深,多用比喻,或有暗示等思考线索。如本材料,就有暗示语。周国平先生这段话的前面部分,就有个判断句,“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这句看似无关紧要,所以很容易被同学们忽略,其实它非常关键。“讲究实际”四字,实际上是暗示和提醒读者,后文所示的各种做法,诸如“浇水”“施肥”“结果实”云云,就是“讲究实际”的表现。但有同学可能有疑惑了:不少人就是空想幻想太多,而讲究实际的想法和做法恰恰是我们需要的,为什么要否定或有微词?不错,让你辩证看待这个问题,正是材料命意所在。所以,论证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必须依据材料作出正确合理的解读。

根据这个思路,作者略带否定的“讲究实际”一语,暗示的意图,或者说,“讲究实际”的对立面或反面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 “抽象”一下(这个“抽象”比较关键)。原来可能是类似于“拥有幻想、理想”“看得远点、开点”之类,是一种人生态度或工作策略。经过如此多维分析思考发现,原来,材料的深层寓意与中央电视台那句比较经典的广告词“人生只是一段旅途,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沿途欣赏风景的心情”的含义大体吻合一致。“结果实”就是“结果”,而“开花”就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也就是说,这里要你谈论的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忘却生成、关注、呵护或欣赏自我生命的任何过程和姿态等。

最后,把握好论点和分论点的层次展开。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从学生普遍水平推测,不排除少数学生思虑过多,延伸过度,比如,把“开花”仅仅看成是展示自己,从而大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立意于“展示自己”本来不错,但不少学生论着论着,立意重心就很快过度偏移了。因为,从事理逻辑说,“开花”象征生命的美好和精彩,难道,“结果”就不是“展示自己”,就不“美好”“精彩”?实际上,“开花”和“结果”都是事物发展成长的阶段,具有同等价值和意义。因此,严格地说,材料的寓意就不完全指向“价值和意义”,而更多指向“过程和状态(姿态)”,如上分析。那么,分析议论的全过程,就需要关注“过程和姿态”这样的内涵来展开,比如,正面推论,关注过程和姿态就是关注生命事物质量,关注内涵发展,就是关注细节,关注结果;反面分析,就是自我修炼,就是提防毁败,等等。因此,对名言哲理类短材料的审题立意,提炼论点固然重要,但“多个心眼”,多点思路,衍生好分论点,也着实不可小觑。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相辅相生的,物理定律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还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的成长与此何其相似啊!请结合自己最近三年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感悟与展望。

要求:明确立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可以紧扣“力”是什么,可以改变什么,怎么改变等话题展开论述。

如果要改变自己,就需要有一个“力”,这个“力”可以是一件事情、一种情感,可以是外因触发,也可以是内因激励。

人如此,事也如此;习惯如此,风潮、认知、思想也如此;历史如此,未来也如此。

创新点:

交叉学科探究创新。将物理教材中的有关“定律”与人的成长相关联,考查学生联想、综合、延展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网络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便可享受购物、缴费、挂号等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

材料二:担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看病不方便,一位北漂女孩儿今年中秋节回家探亲时,为父母从手机上了看病软件,又手绘了8页示意图,帮助老人熟悉掌握软件操作流程。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材料一谈论的重点是老人群体和互联网科技的关系,材料二谈论的重点是子女给父母尽孝时,应当帮助父母掌握一些基本的互联网操作流程,让父母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因此,泛谈互联网的价值或者孝的意义,都属于偏题作文。参考题目:1子女当“技术反哺”父母;2心系空巢老人,莫忘精神食粮;3给尽孝插上“互联网”翅膀;4 “互联网+”时代,请别落下父母;5网络时代,谁来扶老人一把。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吸取经验,才能做对事,才能少走弯路;也有人说,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别样的风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来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从肯定少走弯路的角度立意:尊重经验,少走弯路,让人生之路变坦途。

(2)从强调走弯路对人生的意义的角度立意:少走弯路亦有风景,让弯路丰富自己的阅历;敢于尝试,“弯”亦有益。

(3)从材料整体的角度立意:走好该走的“弯路”;关于“走弯路”的辩证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票房口碑双丰收。人们为“中国科幻文学迎来了春天”兴奋不已,但刘慈欣说:“除了我之外,别人都比我兴奋。”他感慨在这个读图时代,文学正在加速衰落,中国的科幻文学其实与世界还差得很远。

刘慈欣从小爱读《红楼梦》等名著,他的小说承袭了古典小说中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方法。他不愿住在大城市,认为大城市生活时尚丰富,会影响到自己对科学神秘感的探究和想象力的发挥,他和外界联系很少,认为相对封闭的环境可以沉淀心灵。

(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2015年8月23日,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作文开放性强,材料可多角度立意。

文化交流、传承、发展,创新都可立意写作

大城市的时尚丰富是否会影响你自我沉淀,心灵净化?相对封闭的环境是否限制了你的探究和思考?有争议的问题可双向立意。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深情回顾2018,负重前行2019。

2018年,凝聚了灿烂和荣耀,成就和辉煌:

这一年,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这一年,港珠澳大桥建成,贯通了粤港澳三地;

这一年,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表彰百名杰出贡献者;

这 一年……

2019年,中国人民还在不断奋进,创造新的历史:

这一年“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中国在浩瀚宇宙扩大了话语权;

这一年——未完待续!

时间镌刻新的年轮,岁月记录前行的足印。

心怀责任,敢于担当,把握现在,成就梦想,这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假设你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请据此写一篇“五四致辞”,准备在学校的校刊上作为“卷首语”刊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句,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和材料的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此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对所给的材料写自己的感想,任务十分明确,立意行文时注意抓住材料提供的写作倾向,前面给的句子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不要受其限制,重点抓住后面的提示“时间镌刻新的年轮,岁月记录前行的足印。心怀责任,敢于担当,把握现在,成就梦想,这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当然也可从给出的某句进行立意。

立意参考立意为:用梦想点燃奋斗激情;成功属于追梦人;为新时代歌唱;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青年一代要努力奋进,掌握时代的发语权;脚踏实地奋斗,满怀激情畅想;展望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学校过六一儿童节作文 读书类作文600字初中 种玉米作文200字 值得我尊敬的一个人作文 三年级书信作文3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450字 湖南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我学会了煮方便面作文 写事的作文100字左右 我想对老师说作文400字 蓝天保卫战英语作文 男朋友打女朋友屁股作文 我渴望时光倒流作文 我会做家务作文300字 中考作文没写完扣几分 online shopping 英语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作文 我最喜欢的动物作文400字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医生 以方法为话题的作文 这也是课堂作文400字 粽叶飘香作文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作文500字 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快乐的端午节300字 以变为题的作文600字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作文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范文 最美的行囊作文800字 我的端午假期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