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国家科技进步 你怎么看2019年福建省高三质检作文评点

2020-09-03 14:51:01
相关推荐

国家科技进步让天更蓝了,地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我们穿的越来越靓,吃的越来越好,出行更加便捷,学习、沟通更加方便,我们也更有尊严感,更有安全感,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条件追求精神生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对未来生活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校园科技文化节上发言,分享你的未来生活拼图与理由。

审题

1、必须重点强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片面去抓住所谓关键词必须“追求精神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自然环境,人必须拥有尊严与沟通等等都偏离题旨了。

2、必须适当抒写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比如,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成就了大湾经济区的兴起,屠呦呦的“抗虐神药”拯救无数人生命,南极探险,大型运输机升空,量子卫星发射,高铁动车,大数据应用……极大提高了,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3、需要自己的切身体会阐述抒发对未来的理想与追求。考生生活在我们这个承先启后科技进步发展的新时代,不但要做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幸福,而应当做科技发展进步的“接力”者,创业者,创新者。这一点是考题末尾写明的触发你对“未来的思考”的要求。

4、明确任务驱动。任务一,“你对未来生活”“联系与思考”,交代了写作方向和写作内容,即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未来生活物质更丰富,精神更充实。国家未来要实现小康,完成民族统一大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对未来生活憧憬,要满怀自豪和充满自信。任务二,“发言稿”“校园科技文化节”交代了写作格式、写作身份、写作对象及交际意识。按发言稿格式写文章,写作身份是学生代表,写作对象为18岁在考场的新时代青年,交际对象为全体教师和同学。发言内容要结合情境区域的材料,围绕“科技”论题进行叙写或论述。任务三,“分享你的未来生活拼图与理由”交代行文要具体阐述自己(新时代青年)专注当下,用具体生活行动实践,描绘生活蓝图,组成生活拼图。要有高远目标,勇于奋斗拼搏,拥有“独创”或“独有”技能共享国家,让国家科技发展更快,从而让人们过上更幸福生活。

解题

本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期待和引导。总话题是“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及人的尊严和精神生活。材料对科技的表述,都是朝着积极、正面的角度,以期学生写出阳光、正能量的文章。

写作要求中“以上材料触发你对未来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从时间上,从眼前的,转向未来的,谈对未来科技的想像、预测和感受;从文体上,“联想”、“拼图”可写文学类作文,“思考”、“理由”可写论述类作文。“写发言稿,在校园科技文化节上发言”则体现了当前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有对象感、情景化、针对性的命题趋势,“校园”规定了作者和听众的角色,做到写作有的放矢,而不是不顾作者身份的虚妄之谈和缺乏阅读对象的虚浮之论。

当然,科技也是双刃剑,我们都希望,在未来,我们能最大限度地抑制其消极面、发挥其积极面。如果能在一篇文章中,心平气和、耐心严谨地论述(或描述)科技的这两面的辩证关系,也应该被认可,甚至被看好!

范文

1、科技巨舰领航,精神大浪逐新

(对偶式标题)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扣住格式:演讲稿)

科学力量无穷,技术潜能无限。当下的中国,科学成就傲人,技术发展飞快,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物质与精神富足的幸福生活。我有幸立足这个时代,畅想科技巨舰引领航程、精神文明大浪逐新的未来。(扣材,呼应标题)

这是我所畅想的未来生活:瞻前沿——水陆两栖交通畅行无阻;水陆交替大桥连城为线;量子卫星实现事物的瞬时转移;新兴航天器载梦升空,探寻更辽远的宇宙与外星文明。观身边——超高速铁路开启高铁新时代;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机器人造福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重大疾病预防与治疗高效解决曾经的世界医学难题。与此同时,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克隆等技术的态度大有改变,人们享有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扎根诗词礼义、琴棋书画、花鸟茶道的高品质经典,成为我国国民的新常态。(完成第二个任务:对未来的畅想)

我之所以大胆地畅想,是因为看到了当下科技研究的美好前景。“鲲龙”实现水上首飞,开辟水陆两栖交通的新领域;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为“奇迹之桥”的出现开创先河;“墨子号”卫星成功运行,无数潜藏价值有待挖掘;“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月,我们探寻宇宙的梦想仍行于途;“复兴号”开启高铁新时代,也引发更大胆地设想;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科技等领域的研究正蓬勃迈进……现存研究强有力的支持,是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经验,指明可能的方向,也激励出我们前有古人,后则有来者的自信。(完成第三个任务:阐述理由,从科技硬实力谈为什么)

而科技硬实力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精神文明的富足。近年来,国学之风兴起,经典文化吹遍大江南北。正是在科技更新换代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充分保障时,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情趣,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未来,科技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方式,更是生活的思想与态度。无论是以更包容的心态接纳新兴科技,加入遗留问题的探讨,融入新思潮,还是以更舒展的姿态畅游延续的经典,扎根优秀的文化,饱受传统与创新文化交融的熏陶,国民的精神都需要向着光亮那方前行,探寻生活更广博的意义。我们必须承认,科技与精神向来是生活的两大支点,精神助人向内探索,科技助人向外生长,只有紧紧围绕二者,未来的生活才能圆满。(完成第三个任务:阐述理由,从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富足谈为什么)

更重要的是,我畅想未来的自信,还源于我国拥有一群无私的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国之脊梁;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无论是在自我领域坚守至终的两院院士,还是像登上《自然》封面的曹原一样的科研新人,都是我国科技未来坚实的力量。我们自豪,中国科技的发展前承优良,后继有人,还将一路求索,再创辉煌。(完成第三个任务:阐述理由,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为什么)

“科技是国之利器,中国赖之以强,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我们走在通向未来的大道上,紧随领航科技,愿我们既是未来前沿科技的享有者,亦成为未来新生活的创造者!(引用,发出畅想,提出时代新的使命)

名师点评

未来的生活会怎样?想象力的自由度与对现实高科技的认知度相匹配,不了解我国目前科技发展的现状,缺乏相关阅读与了解,也就会缺失了未来想象的基点。本文较好地处理了宏大叙述背景与“我”的个人愿景的结合,使得想象的未来生活在物质与精神两层面都呈现出引人神往的效果,展现良好的描述力。缘何会有这样的想象,作者的理由也是充分的,“科技助人向外生长,精神助人向内探索”,无私的建设者的奉献,这些都给当今青年提出了时代新的使命。本文语言整散有致,适合演说,富有语势,感染力强。

2、身披科技光芒 笃行前路远方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物换星移几度秋,科技进步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为世界绿化面积增长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一个个林场,还是让我们出行更加便利的打车软件,抑或是轻薄便捷而又有极大存储空间的电子阅读器,都能让我们体会到科技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为我们带来更多利好。

我们不禁对未来产生这样美好的畅想: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医生”就能走进千家万户,减少我们在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VR购物让人足不出户也能体验到逛大商场的乐趣;智能家居物联网解放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再也不用操心于家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想象空间得以拓展,为未来制造出了无限个可能。科技正在指引人类发展前路的光芒,给人们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

但现世的明面之下也附着暗斑,科技光芒令人目眩。在我们享受科技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时,一只只疯狂的手打开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潘多拉魔盒,恫吓着为人类伦理担忧的世人;人工智能替代大量劳动力,自无数劳动者立下挑战书;智能电子终端质量不一的各路文章使读者们陷入被谣言侵扰,阅读碎片化的泥潭……

毋庸置疑,科技这把双刃剑一方面让我们有机会与未来做进一步的接触,也在另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未知与不安。在机器人获得公民身份甚至有人工智能“扬言”毁灭人类的今天,人类文明已然遭到威胁,未来社会的发展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学者余光中就曾感叹道“未来催科技快来,文化劝历史慢走”过去与未来的二元对立格局已不可避免。

然则作家龙应台曾不落言筌道:“水加盐不是眼泪,因为它没有心的激动”。的确,科学技术终究只是促进人类生产力提高的手段之一,我们仍需对人类智慧保持信心,目前的科技大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防微杜渐。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未雨绸缪是未来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考量。

而乘着科技东风的我们,则更需要利用科技,而不像技术般思考;高效生活又保持在生活中寻美的态度,“厚积落叶听雨声”这种达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

相信身披科技之光的我们,定能在前路上走得更远,拨去那遮挡天光的云翳!

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本文能紧扣材料,细谈“科技发展”下的“未来生活”,言之有物,在众多“空心”的学生作文中尤为突出。

文章从当代科技的成果层层递进到对未来生活的合理展望及当代青年的理性思辨。内容具体,想象合理。能通过具体的时事例证进行阐释,体现了作者对时事热点的观察与积累。另外,写作者能用思辨的眼光看待科技的发展,立足现世分析科技在未来世界中的发展和问题,并看到科技进步对人的负面作用,体现出思考的深刻度。从交际语境按,文尾能结合“科技节发言稿”这一体式要求,对全体同学提出号召,很好体现了对象意识和情境化要求。

3、以科技之光,耀未来之世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科技是国家的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我国科技高速发展,谱写了一曲辉煌乐章。“蛟龙”入海,“天眼”巡空,“嫦娥”探月,“墨子”通信……如今的中国,正以科技大国的姿态崛起,一次次为世界科技前沿添上光彩一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高铁到移动支付,依托科技,国人的生活日益便利,也让世界刮目相看。科技的进步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亦增强了人民的安全感与民族尊严。

这不由让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遐想——我们将修复地球的伤痕,拥有了抗衡海啸、地火山爆发等天灾的能力;悬浮式汽车在空中街道穿梭,仅通过脑电波便可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将渗透日常生活,机器人成为不可或缺的帮手;动一动手指便可览尽世间万物、尝遍天下美食,甚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星际旅行……

畅想未来的生活的无限绚丽与美好的同时,我对科技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不能不怀有隐忧。

《麦田的守望者》说:“生活是富裕的,而精神是困惑的。”当我们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时,是否会忽略了充实日渐贫瘠的精神世界?当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成果时,安于现状、享乐主义的心态也将随之而来,人心是否会在物欲横流中日渐浮躁?

当科技将许多幻想变为现实,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产生冲撞。对婴儿进行基因编辑的事件轰动一时。科技更迭快速,伦理与法律的滞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体制与道德建设能否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尤为重要。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焦虑亦是在社会弥漫。人心是否在冰冷的屏幕的隔阂下愈加冷漠?个人是否会因VR技术的成熟而与自然和社会疏远?机器人是否因AI技术的发展而失控?……

我坚定地认为,科技发展是为了推动我们沿马斯洛需求阶层一级级向上爬,让我们有更优的条件、更多的时间去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而非滋长我们的惰性。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接力棒自然就交付于每一个人的手上。作为高中生,我们或许还不够资格去改变伦理法律,去参与高精尖的科研活动,但也应为科技发展尽一份力。做一位“奋斗系”青年,脚踏实地,避免做科技产品的奴隶,而是用科技来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我们终将为时代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既奋勇前行,又拾遗补缺,以科技之光,耀未来之世。

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本题材料和任务指令,指向三个要素:①科技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②对依托科技的未来的展望③科技节发言的情境。三者皆不可偏废而应有所侧重。很多考场作文,未能很好囊括要素,导致或空谈物质精神、追求奉献乃至家国之思,几不与“科技”沾边;或只顾眼下成就,而无视“未来拼图”;或写成幻想小说,再加上对“科技”发展现状和方向认知肤浅,显得幼稚可笑……

本文的优点是,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三个要素,又对前沿技术有所了解,落笔就能囊括材料内容,立足于科技带来的巨变,由此推进到“未来拼图”。作者重点在第三部分,指出科技发展固然喜人,却也有隐忧,表现出了一定思辨性。同时也不忘科技节交流情境,不脱落自己,指出青年在发展进程中应起的作用。两部分结合,对“追求精神生活”的指向就具体了。行文也较为流畅自如。

4、搭乘科技清风,遨游时代海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站在校园科技文化节的舞台上,以新时代新青年的视野展开对未来生活的联想与思考。

逡巡于当今生产力大力发展,物质生活日渐丰盈的当代社会,面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命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不容置疑。那么,科技洪流倾涌而来,未来世界将是什么样子的呢?

诚可言之,未来世界将是科技感、轻简感、现代感三者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生活上,吃穿住行可以通过外卖平台、网上商城、线上酒店预订、打车软件等科技感十足的现代生活方式轻松解决。学习上,诚如“成都七中和共享名师课堂”的实践将成为大势所趋,共享化的教育不仅弥合了教育的地域差异,更重要的是,科技给边远落后地区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孩子们看到大山外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孩子们更坚定“少年辛苦终身,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决心,树立更远大的目标。由此可知,科技在源源不断地造福人类的同时,又指引着人们继续探索,从而塑造未来世界的整体风貌。

毋庸讳言,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锋,它可能只露出了冰山一角。”科技让未来生活变得更轻便,同时,它是否也会让人“轻便化”呢?随着科技的发展程度足以让人们坐享其成,当乘车代换步行,当网文代换阅读,当网聊代换交流沟通,这无疑是科技洪流下的一块危险的暗礁。

由此,正如影片《流浪地球》中所言:“想让人们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求。”在科技洪流冲刷下,沉迷游戏的“丧青年”和“佛系青年”会不会呈泉涌式上升?人类会不会失去自我,迷失于时代海洋,而找不到前行方向?

以笔者硁硁之见,应对科技洪流向我们这一代人的拷问,解决措施有二。其一,《管子》有言:“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在信息泥沙俱下,网络高速发达的背景下,我们要坚定“主人翁”意识,明确科技的工具地位。其二,安邦靠准绳,治国凭圭臬。国家与社会皆需共同发力,制定适宜新时代背景下,针对“科技”的条条框框,将“科技”关在制度的牢笼中。

日本科幻小说家谷川流有言:“最可怕的,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人一样思考。”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们,愿你我在科技清风中,在时代海洋里,坚守底线,浪遏飞舟,笃定前行。

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文章紧扣材料的核心任务,开篇即简洁明了指出,自己是站在校园科技文化节的舞台上,以新时代新青年的视野展开对未来生活的联想与思考。作者先立足于当下社会现实,阐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继而以一句“科技洪流倾涌而来,未来世界将是什么样子的呢?”过渡自然,引出下文对未来生活的大胆想象,重点从从生活上,学习上来描绘未来世界将是科技感、轻简感、现代感三者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接着作者转入理性思考,提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是一块暗礁,提出了科技洪流向我们这一代人的拷问。最后针对这一拷问,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全文任务意识强,对象意识清晰。行文逻辑清晰,衔接自然,层层推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兼有,语言规范不乏文采,体现了作者良好的文学功底。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类行为之谜作文 大度如水作文600字 青蛙历险记作文 我的大学宿舍生活作文 青春作文题目 写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800 写景作文四百字 写小女孩的作文 冬日雪景作文300字 古隆中一日游作文 怎么写爬山的作文 最好的奖赏作文800字 幸福的背后作文 最动听的声音作文600 童年800字作文 环境保护作文800字 给谁谁谁的一封信作文 魅力作文 关于普法的作文 泡绿豆作文 聪明的小猪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小学作文 情侣小作文 坚守作文600字记叙文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诗作文 假如我是市长作文 真人真事作文 妈妈的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