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600字作文以小见大手法.doc

2020-09-19 14:30:01
相关推荐

600字作文以小见大手法 篇一:初中作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 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写作文时,同样可以通过一滴水来表达思想情感,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重大而深刻的主题,这种写作方法就叫以小见大。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切入点小,角度新,素材易于选取,结构易于驾驭,描写易于深入,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写作过程中应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呢? 方法一:用小细节放大人物形象。即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某一方面的细微之处,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 有一次在急诊室看医生急救病人,病人已经昏迷了,氧气罩也没用了。医生使劲地用一个类似皮球的东西往病人体内压氧气。 应该是呼吸系统有毛病。 两个医生轮流压,像打仗似的。 渐渐的,病人清醒了,但仍说不出话来,医生只好不断发问,让他用点头或摇头来回答。大概问了十几个问题才碰上一个点头的答案。 他是在路上发病的,一个亲人也没有,送他来的是陌生人。 后来发现他可以写字 mdash; mdash; mdash;虽然眼睛一直闭着。 医生问他的病史,问他是不是服过某些药,问他现在的感觉,忽然,一个医生惊喜地叫了一声:写下去,写下去,再写!你写得真好 mdash; mdash;哎,你的字好漂亮。病人果真一直写了下去。 虽然那病人从生死边缘被抢救回来后手颤抖不已 mdash; mdash;但还有人赞美他的字!也许是颜体,也许是柳体,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活着的人写的字,可贵的是此刻他的字是被赞美的字。 那个医生救人的技能来自书本,但他赞美病人的语言却来自智慧和爱心,后者足以使急救室像殿堂一样神圣肃穆起来。 作者抓住一位医生在抢救病人时鼓励其写字讲述病情这个很小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把医生的善良、细心、尽职等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难以忘怀。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魅力所在。 方法二:用小题材表现重大主题。即用日常生活中普通事例,来反映爱国、改革等重大主题。请看: 认识一个广东高要人,姓章,三个儿子分别叫长江、黄河、珠江。拿江河取名的不少,如范长江、潘长江,都是不小的腕儿,但同出一门,一口气将中国三大水系一网打尽,摆起一统江湖之势,就少见了。我调侃老章:难怪你们家财源滚滚啊,别人种菜种果严重缺水,你们家却从无此忧 哦,忘了事先介绍。老章虽说是广东高要人,却早已移民澳大利亚,在悉尼拥有自己的农场,全家人都是菜农。老章略显尴尬地笑笑说:三个孩子的名,全是他爷爷取的呢。 一个来自福清,移民到澳大利亚来的福建人,姓胡,给出生在澳洲的孙子外孙取名:华泰华山、泰山、恒岳恒山、武夷武夷山、昆仑幸而老胡不是清朝人,否则大兴文字狱的皇帝佬可要揪住他的小辫子了 mdash; mdash;十有八九是想造反了,一家子将三山五岳全包了。 我的女儿,2006年11月出生于悉尼,我给她取名蔡朵行之。注册出生资料时,注册官一再拼读:Duoxingzhi Cai,Duoxingzhi Cai西方人习惯名在前,姓在后。 他不明白,为何不入乡随俗取个简简单单的、人人皆知的英文名,如海伦、玛丽之类。其实,女儿也有英文名,Isabelle,权当乳名使用,原意为高贵、美丽,受到了上帝的关照。但正式进入法律文件的女儿的名字,我坚决要求采用中国式的名字。 注册官终于办好了女儿的出生证明文书,指着名字问:这是什么意思? 我有点儿得意了:朵,寓意我的女儿像花骨朵儿一样美丽;行之,来源于一句佛语,唯有不停地走才能回家。我们万里迢迢从中国来到澳洲,但我希望她长大后不管走多远,最后都要回到中国。另外,中国有句老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希望她长大后牢记 说了等于白说,注册官满脸疑惑地看着我。 在澳大利亚,仅新威尔士一个省,2007年的新生儿注册名为杰克的男孩儿就超过700个,注册伊莎贝拉的女孩儿则有近600人 mdash; mdash;外国人好像太不把取名当回事了,在商场里喊一声汤姆,会有十几个人同时回头。 注册官每天办理生、死、婚、离各式文书,按说见多识广,可他未必知道,世上有这么一种人,哪怕移民到喜马拉雅山的山尖上或者被扔到斯堪的那维亚海沟沟底,也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对待自己的名字,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在这日常使用的符号里,留住自己的根。他们用这种美丽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和告诫后代 mdash; mdash;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的心在何方。 短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但作者没有直接写海外华人是如何思念故土的,而是选取了他们给子女取中文名字这一现象,巧妙地把他们内心对祖国的深情表达了出来。如此以小见大,令人回味。 三是用小故事揭示深刻哲理。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以及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小故事,来揭示某一人生哲理。运用这一手法的小品文非常多,例如: 地理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呢? 都不是直的,而是弯弯的。同学们回答。 为什么会这样呢?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老师继续问。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河流走弯路,拉长了流程,河流也因此拥有了更大的流量,当夏季洪水来临时,就不会水满为患了;有的说,由于河流的流程长了,每个单位河段的流量就相对减少,河水对河床的冲击力也随之减弱,这起到了保护河床的作用 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对。老师说,但在我看来,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能选择弯路,绕道而行;也正因为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说到这里,老师突然把话题一转,其实,人生也是如此,难免遇到坎坷、挫折,要把曲折的人生看成是一种常态,不悲观失望,不长吁短叹,不停滞不前,把走弯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种形式、另一条途径,这样你也可以像那些走弯路的河流一样,抵达遥远的人生大海。 文中,老师借助河流走弯路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走弯路是人生常态,要坦然面对人生挫折这一人生哲理,是典型的以小见大写法。 在运用以小见大这一手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小和大之间要有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借助于你所描绘的小要能看到你所要表达的大;二是要尽可能把小描写得详细一点儿,生动一点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要巧妙地将大点出来,以凸现文章主旨。 佳作展示 三爷爷家的地板 三爷爷是木匠,听爷爷讲,30多年前三爷爷成家时,仅分得两间低矮的草房。要强的三爷爷新婚一个月后,就咬牙离开三奶奶,去了东北打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爷爷家一鸣惊人,盖起了全庄第一座大瓦房,红砖、青瓦、玻璃窗,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更让到三爷爷家参观的人咂舌的是,三爷爷家的地面上竟然铺着崭新的大青砖,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要知道,那时不少人家住的还是泥土墙、茅草屋,屋上的砖瓦少得数得过来,把大砖铺地当地板,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为此,三爷爷家风光了好几年,方圆三五里的人家盖新房,都要来向他取经,学他用大青砖铺地。 几年后,走南闯北的三爷爷发现,外地不少人家的地面铺的是水泥板,方方正正的,特别清爽,不像自家的大青砖,黑乎乎的,上面还长青苔,很难打扫。动了心的三爷爷说干就干,把屋里的大青砖清出去铺了院子,买不到现成的水泥板,就请了两个瓦匠,自己浇筑。一周后,三爷爷家的地面变成了平整的水泥板。 20世纪90年代中期,庄上绝大数人家都住上了大瓦房,不少人家建新房时地面不再铺方块水泥板,而是先做光滑的水泥地,然后刷上红漆,像电影里的红地毯一样,富贵大气。在外打工的三爷爷回到家,见自家的水泥板落后了,和三奶奶合计后,立马进料雇工,把水泥板翻铺到院子里,把院中的大青砖重新挑进屋中,用锤子砸碎垫底,然后水泥抹地,上漆,硬是抢在春节前完了工。 转眼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三爷爷、三奶奶觉得自家的红水泥地面不如城里人家的陶瓷地砖好看,这次不仅要把三间屋都铺上新地板,而且还要把屋里屋外粉刷一下,内墙还刷上白涂料呢。两周后,三爷爷家装修好了,墙壁洁白无瑕,地面墨绿如茵,令人赏心悦目。三爷爷乐呵呵地说:这下,恐怕10年也不会落后了。一桌子人连连点头称是。 可是爷爷告诉我说,谁也没有想到,不到3年,庄上就有人家盖了楼房,接着,小别墅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装修也越来越高档。腰包早已鼓起来的三爷爷再也坐不住了,拆掉老房,建起新楼,客厅铺大理石,卧室铺木地板,儿子的书房里还铺上了地毯。现在,手脚勤快的三奶奶总是把地板擦得一尘不染,锃亮照人,叫你都不忍下脚。 真不知道,三爷爷家的地板还会不会再变。 点 评 文章主要写了三爷爷家地板的变迁,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小见大。作者通过三爷爷家地板20年来不断升级这一独特视角,巧妙地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从一个侧面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二是线索明了。全文围绕地板这一关键词,写了三爷爷家地板的5次变迁,文脉清晰,一气呵成,余味无穷。 三是语言简练。写了三爷爷家5次铺地板的前因后果,过渡自然,语言简洁而不失生动。对人物的描写虽仅有只言片语,却准确表现出了人物当时的心情。篇二:以小见大作文 作文训练:“以小见大”作文指导 1.作文存在的题目过大、选材过空、过大,不会从小处着手,不会挖掘文章深刻主题等不足训练学生作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通过欣赏范文,初步感受“以小见大”写作手法,掌握“以小事见大”的写作规律和方法.(重点、难点) 3、学以致用:本次作文训练重点——“以小见大”(以小事见大)手法 我们在写记人记事的文章时,若欲选“大”事,普通人又没有那么多英雄壮举,怎么办?写小事。从小角度发掘题材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思想品格。 “落一叶而悲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说的都是从一个小的角度或部位,只要能认真观察和思考,照样可以得出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作文也是这样,以小见大是记叙文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它往往在选材上或撷取一个片断,或定格一幅画面,或捕捉一个瞬间,或选择一件小事,通过多种表现技法,努力开掘、提炼, 写出它的内涵,以一目传精神,反映深刻的文章主题。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一以“水”为话题。据此,可拟出下列题目:《我在河边散步》、《我是一条孤儿鱼》、《最后一杯水》等。其中《最后一杯水》是这样的:时间为50年后的一个中午,地点为已成为沙漠的中原地区,人物是我和两位最好的朋友,事情是我们发现了地球上的最后一杯水。中心事件是我们商量如何使用这杯水,最后决定用它培植绿洲。这最后一杯水是文中的道具和线索,对主人公可以重点进行语言和神态描写。 (二)以“亲情”为话题。有一位同学写了《明天吃什么》,时间是一天晚上,地点是家里,事情是爸爸和妈妈商量明天早上为要考试的我准备什么样的食物。人物对话描写细腻真实、妙趣横生。作文《纸飞机》回忆了外公生前为我折许多种小飞机的事,小飞机虽小,却表现了外公真挚博大的爱。 (三)以“幸福”为话题。有一同学写了《爸爸妈妈的爱情》,文章重点刻画爸爸和妈妈搬运家具时,爸爸的手好像被碰了,妈妈关切的询问,他们互相体贴的这一幕使我对爸爸和妈妈的爱情和幸福有了深一层的理解。此外,还有同学写童话《我是一只幸福的小狗》,主人公小狗赌气离开穷困的家出走,本文通过它的经历表现了“有钱不一定就是幸福”这个深刻的主题。 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应该能明白一些“以小见大”这个方法的运用了。 一.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尤其要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一草一木,从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从中找到共鸣,找到怦然心动,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例如:拾到一片落叶,可以发现它背后深藏着春去秋来、岁月匆忙的道理;树叶把绿意留给人类,把败叶留给土地的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看到农民大伯的手,可以发现,世界正是这千千万万双手创造出来的;劳动是生命的永恒?? 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比如小草——生命力,小蜜蜂——无私奉献等。还要注意写小的材料时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把小材料写细写透才能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那样也容易造成结构的混乱。 除以上两点,还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这样才不会落入俗套,比如很多同学都在写香气吸人的桂树,而有位同学却写桂花树下默默无闻的酸酸草,就别具一格。再比如作家贾平凹在长篇随笔《我是农民》中,写到当年家中的贫困状况时,也有一个典型的小材料。原文叙述说,家里刚刚有了一点粮食,父亲脸上的皱纹舒展开。看着孩子们吃得饱饱的都睡下,父亲慨叹:“看,娃儿们的屁都有臭味儿了!”一句话给读者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受,这里既有吃不上粮食的辛酸,也有父亲养家糊口的艰难,同时也让人看到一缕凡俗的温暖。?? 二、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有人会问,“生活”还分有价值、无价值吗?分!写进文章里就有分别。学生做过一篇以“爱”为话题的文章。一个学生写他扶老太太过马路。这真是一件地地道道的生活小事!细节、语言、动作描写都十分到位,可只能给他判到70分。为什么?价值太小!就这件事本身而言,当然自有其社会价值,可小学生写写还可以;作为一个中学生,还对“扶老太太过马路”、“你借我一根尺子,我还你半块橡皮”之类的“生活”乐此不疲,可想而知,这样的文章能有多深的思想性? 同样的话题,另一个学生写的也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今天晚饭后,我和往常一样在房间里埋头用功。这时,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碟子被打碎的清脆的响声。我蓦地停下了手中的笔,心头不由一颤:妈妈已经为我刷了十几年的碗了??”接着,他以此为切入点,就写妈妈这些年刷的这近十万只碗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记叙、抒情,挥洒淋漓,最后得出了“原来,爱就是一种深沉的责任”的结论,升华了中心,深化了主题,令人信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学生的阅历也在不断丰富。与此同时,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生活”升值了,一些“生活”贬值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些连我们自己都觉得“老套”、“落伍”的题材干嘛还要让它们在文章中出现呢?这样的题材,我们又能指望它们有多少新意、多高的境界呢? 三、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的开掘,就能够从具体的人事景物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 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见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如作文《习惯》,写自己上学时习惯走老路,生怕走新路耽搁上学时间,有一次自己提前上路,放胆走一回新路。一路忐忑不安,但终于走到了学校。由此感悟到:“我们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保持旧习惯,不敢尝试,不也往往是患得患失心理在作祟吗?”。再如作文《鲇鱼跑了》,写家人虽然对买来的鲇鱼严加防范,但第二天发现它们还是逃脱了。作者不由感叹:“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这两篇作文的题材都很平淡,但主题却比较深刻,成功之处就在于深入挖掘! 四、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要于细微处见事物的大,往往是通过其细部特征传达出来的,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 朱自清的《背影》就是通过细节描写的范例。如体胖的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勾画出父亲的高大形象。再如外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另外中国的名著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前指着两根灯芯不肯死去的描写也属此例。 五、选择思维方式。除直接从事物本身入手,抓住其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外,也可以从从侧面出击,这往往能出奇制胜,在作文中,就是避开正面的“短兵相接”,集中笔墨记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侧面或人物活动的一个片段,从而以小见大。如修祥明的《小站歌声》一文,作者没有正面写山村女教师如何扎根山村,如何在艰苦的环境里从教,如何关爱孩子的种种动人事迹,而是从侧面切入,只写了孩子们到小站送老师回城“结婚”其实,老师得了白血病,只剩半年时间,为了不让孩子们担心,她编了这么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一感人的场面,一个以全身心热爱孩子的山村女教师的高大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还可以由此及彼,联想到另外的事物或现象,如《荔枝蜜》由赞颂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写到农民在水田里分秧插秧的情景,直至作者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回忆我的母亲》作者从叙写母亲生前可歌的故事到最后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赞颂。 六、放开眼量,提升到时代高度。优秀的文章总是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小中见大,不是简单的结论和生硬的哲理,而是贵在从小事中折射出时代风貌。如作文《争》通过描写一家三口几年前争看电视和现在争用电脑两个场面,反映了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变。由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展示出时代风貌,文章的境界顿出,这不正是作者放开眼量的结果? 比如以“电视”为话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写电视的发展来表现人民生活的提高,或者从电视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表达人民精神生活要求越来越高,这都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七、合理想象联想、提升材料层次。联想和想象是作文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写作时由物及人,由人及社会,有效地提升素材的层次,从而达到文章表达”以小见大”的目的。如《蒲公英》,作者由眼前的蒲公英想到战时的蒲公英,再想到自己收养的像蒲公英一样的孩子,从而揭示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在作文中进行联想、想象以及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对文章的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平凡且细碎的。 我们不太可能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去写。但只有我们善于观察、品味生活(对材料进行精心提炼),并能运用恰当的手段(用心挖掘和认真构思)把我们的感悟表达出来,追求高的立意,那么即使是平淡无奇的材料,也能写出意味隽永的佳篇来。 优秀作文欣赏: 有时,我也想任性一次 乖巧的我从未想过叛逆;听话的我从没记得反抗;但文静的我,有时,也想任性一回。————题记 (一)小时候 望着橱窗中心仪已久的小熊维尼,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相信很快我就能拥有它了。然而妈妈手中却捧着一本厚厚的字典,她说:“只有读好书,长大才能有出息,到时候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于是,我告别橱窗,接过字典,不舍地离去。仿佛心中失去了什么般,我知道,那是一个孩子本该有的童真,现在却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扼住。 (二)小学时 “对不起。”我满脸歉意地看着不得不“搬家”的同桌。空气里含着令人窒息的元素,一片诡异的沉寂。她默默地离去,渐小的身影在我的心灵上烙上重重一记,很不舍,但——“跟一个差生在一起坐会影响你的学习的,最好换一个好生给你,我去找老师。”妈妈的话犹在耳边。 我的心骤然抽紧,一段珍贵的友谊难道都不能拥有吗?我无语。 (三)中学时 寒假来临之际,“音乐培训班”“数学培训班”之间我犹豫不决。我热爱音乐,但我知道学习同样很重要。我不是一个受上帝眷顾而天资聪颖的孩子,优异的成绩,需要比别人多一倍的勤奋和汗水去争取,我颤栗了。 妈妈,对不起,就让我任性一次吧!于是,我如愿踏进了“音乐培训班”,妈妈只是沉默,然后闷声走进房间,重重的关门声让我犹豫了,究竟我做错了吗? (四)现在 从未发现我的歌喉如此优美动听,满足于获得的鲜花和掌声,我想,妈妈会谅解的吧。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一个清晨,妈妈小声地对爸爸嘀咕:“这孩子,要是当初报了‘数学培训班’,学习肯定不会落下来。”这些话刚好被起床经过的我听到,心仿佛被万箭射穿,滴血地疼。 当我把“音乐大赛一等奖”的奖状递给妈妈时,妈妈神情复杂地看我一眼,默默地离去。一阵风吹来,吹走了奖状,也吹散了滴落的泪,吹碎了我的心。 起步又止,无人在乎,要它何用? 睡梦中,小熊维尼微笑着向我招手;阔别已久的同桌紧握我的手,轻声说一句“好久不见”;舞台上的我自信地向观众展现歌喉?? 我知道前方的路很坎坷,但我仍想走下去,用我自己的方式,不再是任人摆布的玩偶,我要自己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清晨的阳光射入树林,调皮的露珠在地上绽开一朵小花,我张开双臂,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自由真好! 有时,我真的想任性一次。 点评:1、截取了我成长过程中的四幅场景:小时候渴望小熊维尼、小学时同桌离去、中学时选择“音乐培训班”、现在妈妈责备。 2、立意深刻。通过生活小事真实地反映出了当今社会父母对孩子的自由束缚的现状。 中考满分作文欣赏 走进那张“牛皮癣” 大雪放肆地在天空中飘荡,整个世界突然变得一声不吭。那雪白雪白的花朵,纷纷扬扬地落到马路上,落到屋顶上,落到停靠在路旁的汽车上,所有的一切,在一瞬间都沉浸在了一片雪白的世界里。 不知从哪儿吹来一股风,说是为了维护市容,保证城市的卫生,要清理街头巷尾张贴的广告。 天还没亮,雪还飘。一位清洁工正在清理着一面墙。他四五十岁的光景,穿一件军大衣。衣袖上带着袖套,却遮盖不了衣袖的补丁,皮肤在雪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黝黑。他用力地撕着墙上贴得很紧的纸张,手冻得通红通红的,像火焰一样,似乎能将这雪融化似的。麻烦的是,这些纸张仿佛在墙上生了根,他只好用冰冷的书一遍一遍地擦洗着墙。天渐渐亮了,墙上的纸只剩下了最后一张。清洁工抬起右手正准备撕去,可手突然僵在了半空中,像是被冻住了。最后,他摇了摇头,收拾好工具,走开了。 参加晨练的老爷爷准时来到这里。一路上的景色令他惊叹不已,不是因为那漫天的大雪——在这北方城市雪算不了什么,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的工作效率。一夜之间,每一面墙都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在清洁工刚清理过的那面墙前,他停住了。他被那张纸吸引住了,“是哪个粗心的清洁工把它忘了。”他一边念着一边伸出手,去撕那最后一张纸,可刚撕下一角就停住了。他也摇了摇头,走了。 天已经亮了,一个小学生摸样的女孩,一蹦一跳地去上学,嘴里还哼着从老师那儿学到的儿歌,背上背着浅蓝色的书包,她同样被那张纸吸引住了。他细细看了一会儿,就打开书包,拿出胶带,把刚才被撕下的那个角粘了回去,然后开开心心地哼着儿歌,朝学校跑去。雪似乎没有想停的意思,那鲜亮的白色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柔软。一束晨光照到了那张纸上,上面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寻母启示”。 这是你爸送的呢!”这句话道出了“玄机”,我突然明白了:即使是件再普通不过的衣服,母亲也是能穿出幸福来的。爱如河流,愈深愈无声。 阳光又一次照在母亲身上,我看到她的幸福,如金色的阳光,发出金色的奇异光彩。让我相信,细水会长流,母亲的幸福如多彩的拼图,而父亲的爱则是其中。 突然一阵笑声轻轻传来,我循声望去,只见班上的“一号种子”可能听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忍不住发笑。她脸上也有着红红点点的痘痘呢,比我多得多,可她笑得多么灿烂!“知识是最美的衣裳。”散文家北北这样说。是啊,又有谁说她不美呢?谁又对她不羡慕几分呢? 脸上不痒了。金色的一块,拼成了完整的幸福。 评点 所谓“以小事见大”,它往往在选材上或撷取一个片断,或定格一幅画面,或捕捉一个瞬间,或选择一件小事,通过多种表现技法,努力开掘、提炼,写出它的内涵,以一目尽传精神,反映深刻的文章主题。“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小题材是为表现大主题服务的,而大主题也需要通过小题材来表现。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因此,在写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满分点 本文选取的材料可谓出人意料,美不胜收: 一是材料的情节美。在爱护环境的整治活动中。三位不同年龄的人物对一张“牛皮癣”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不由让人惑由心生。作者层层设悬,至结尾才一笔带出原因,情感似喷井突然爆发。像清洁工的“摇头”,老人的一“撕”一“停”,小女孩的“粘”,无不让人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二是材料的情感美。三位人物因为关注城市卫生才去关注这张小小的纸,这是一种公德美;三位人物又因为被这张纸感动而停下自己的行动,这是一种关爱他人的人性美。当然,纸背后的那位儿子寻母的举动,更是值得弘扬的亲情美。 借鉴点:开篇结尾的景物描写,三个人物关注“牛皮癣”的细节描写,均显示了作者不同凡响的写作功底。透过这篇满分作文,我们感受到了描写在考场作文中的魅力。篇三:以小见大作文 首先,以小事见大 这一类的文章往往通过叙写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极其平常的事情阐述一个大的事理。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的《买橘子的两种方法》就是以小事见大的一篇典范之作。这篇文章取材于生活小事——买橘子:“我买的每一个橘子都带梗带叶。而且,我又专爱挑叶子极多的那种来买”,而公公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点枝叶都没有的那一种。“我”比较看重橘子的观赏价值,而公公看重的是橘子的食用价值。“我”没有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公公,而是在说明自己选择连枝带叶的橘子的理由后,又入情入理地分析了公公选择光秃秃的橘子的心理原因。他选没有梗叶的橘子买,是因为梗叶这些东西占重量,买三斤带梗叶的橘子等于少买了一个橘子,划不来。公公这样做、这样想,自有其道理。因为“公公那一代却是从贫穷边缘挣扎出来的,对他来说,如果避开枝叶就可以为家人争取到多一枚的橘子,实在是开心之极的事。他把这?买橘秘笈?传授给我,其实是好意地示我以持家之道。公公平日待人其实很宽厚,他在小处扣省,也无非是守着传统的节俭美德”。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没有把自己买的非常满意的橘子拿出来给公公看,而是“悄悄地把自己买的带叶桶柑拎进了自己的卧房”。“我”的举动,“我”的宽容,来自善解人意,然而善解人意则是由于“我”善于换位思考。正如“我”所言,“我对他也对”,真理往往不止一个。这就生发出一个“大”的意旨:为人应善解人意,换位思考,应该有宽广豁达的胸襟气度,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以小物见大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离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意思是,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旨趣却是极大的。 刘燕敏的《一棵核桃树》(《读者》2004年第5期)中写道:“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孩子4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农校的一位朋友“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寒来暑往,它开花了,适逢爷爷从乡下来,对着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十分肯定地说:“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直至深秋的一天,拆迁丈量的画线员说:“这是谁家的核桃树”“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文章结尾处,作者由物及人,以核桃树这一“小物”见出大道理:“有时我想……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五段写园中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正是这些小动物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这使“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最终,“我”从这些小生灵身上找到了答案: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而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进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以上两例,作者均能由一个小小的物,写到人和人生,写到对生命的感悟,真可谓物小而旨大。 第三,以小人物见大 这里的“小人物”是指在社会上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以小人物见大,即以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为叙写对象,通过塑造小人物的形象,揭示其闪光的性格层面,彰显其伟大的人格,折射出底层人民的光芒,喻人以大道理,动人以大感情,从而起到激励、感化读者的大作用。荣获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靴匠格斯拉,“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他虽然很穷困,但他恪守职业道德,他一生中只做一件事,也就是制作靴子。他用最好的皮革,不惜时间,不让别人插手,废寝忘食,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他把做靴子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宁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的质量。他认为他是最懂得靴子的人,可是顾客要的是时髦,这些最终导致他生意下滑,直到饿死。他身上表现出了底层劳动者的诚实敬业和高尚的劳动道德。作者通过这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揭示出了深刻的大主题:小说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了靴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作者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塑造了老画家贝尔曼这个小人物形象。他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这凸显出他的善良。为挽回琼珊的生命,老人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冒雨踉踉跄跄地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墙上,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施展他的艺术才能,画出最后一片常春藤的叶子,却因此得了肺炎而去世。他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体现。作者借这个小人物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 第四,以小细节见大 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的具体描绘,或是对情节发展中某一细微过程的形象展示。“写一个人物,就要仔细描写出这个人物的形象、性格、精神状态……这一切,都必须用细节来显示。”(夏衍《给一位青年作者的信》)写作比较短小的文章,一个细节就能成为一篇文章的主干;一个精彩的细节,也能成为揭示文章主题的关键。 丁海珍在《一笑》(《中学生作文大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这篇文章中,于一瞬间敏锐地捕捉住了“灿烂的微笑”这个细节,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干,富有诗意地对其进行了描写。文章以看到一期封面有一幅题为“微笑的花”的画和附有胡适小诗《一笑》的《读者》为切入点,由小诗的触动引起了“我与微笑的一段缘”的回忆:初三毕业前,“我”与几位同学去一所师范类专科学校面试。在“我”准备进行最后舞蹈测试时,心情非常紧张,“手心渐渐渗出了汗”。“我”前面一位参加测试的考生,步伐轻盈,动作优雅,但在跳到高潮时突然摔倒了。她的失败令“我”惴惴不安,“可是当我们在练功房门口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她抬头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鼻翼微皱,嘴角稍稍上扬,没有丝毫怯懦与沮丧的微笑。这笑是如此纯美……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和力量。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而展现在我眼前的始终是一个灿烂、纯美的微笑”。后来“我”以很高的分数接到了这所学校的合格证,“我笑了,为那个微笑而笑了”,“那个微笑一直留在我心里”。行文至此,作者对这一细节进行了升华:微笑,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我们身边的人却可以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把你的灿烂微笑散发到周围,让微笑去告诉身边的朋友:“我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中,为你增添一份鼓励;我只想在你的生活出现疲惫和失意的时候,能给你一点力量和希冀。”本文以“灿烂的微笑”这一细节作为主干,并通过这一小小细节揭示出了一个大的主题:至真、至善、至美的微笑能消除人的疲惫和失意,能给人以力量和希冀。 巴尔扎克曾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从小事、小物、小人物、小细节着笔,往往能写出“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的文章来。这正如宗白华在他的《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苏教版选修教材《实用阅读》)中写到的那样:“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考研英语一小作文模板 以游记为主题的作文 最美老师作文200字 做一回最好的自己作文 科技创新类作文 何凯文作文怎么样 预防感冒的作文 人物描写200字作文 写人的外貌作文 关于天气的作文300字 书的好处作文 作文题目六年级 这里有故事作文 我是中学生作文700字 关于勇往直前的作文 小学作文小狗 爷爷的笑容作文 写想象的作文100字 我的作家梦作文 活着的理由作文 吃饭众生相作文400字 表达对父母爱的作文 未完成状态作文 网络的利弊英语作文 我的责任作文500字 亲切的怀念作文 我的未来规划作文 追逐梦想的英语作文 写一篇消防安全的作文 责任感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