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共同记忆2017质检作文六篇

2020-09-20 15:18:01
相关推荐

2017年4月福建省高中语文质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同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的“共同记忆”。角色不同,“共同记忆”的意义便不相同。 例如:

张爸爸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时间陪孩子,见证孩子的成长。

沈老师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我要做一名谦谦有爱、修己达人的园丁。

吴市长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我们需要高楼大厦,我们更需要文化底蕴。

上述三位长辈关于“共同记忆”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共同记忆”的意义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从子女、学生、市民三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质检作文展示

1、共同记忆是精神原乡的倚靠

速生速朽的现代世界中,面对拔地而起的万丈高楼,可曾有人忆起一座城素面朝天的可爱模样?

恰如市长所言:我们需要高楼大厦,更需要文化底蕴。所谓城市的“共同记忆”,想必便是在历史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带有鲜明地域特色,并给人们以强烈认同感的“底蕴”罢。作为城市一员,我以为,“共同记忆”的载体不尽相同,但其间皆倾注了人们对于该城市的归属与认同感,使得这份记忆最终成为人们寻觅精神原乡的倚靠。

然而,高歌猛进的城市现代化运动,颇有将这一切抛之脑后的嫌疑。城市的文化底蕴毕竟是形而上的精神遗产,或多或少需要形而下的物质载体来支持。古色古香的阁楼,饱经沧桑的庙宇,没有被千年岁月所湮没,却在城市化进程中倒下。光怪陆离的高楼取而代之,人们连凭吊过去的物质场所都失却了,如何唤醒共同记忆?一座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城,如何使人寄托传统情思?倘若西安失去了大雁塔,敦煌没有了莫高窟,城市的精神内核便有如无根的浮萍,给我们,千千万万的市民以“乡关何处”的困惑。

正如诗人里克尔所言:“这灵魂没有了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当城市消解了共同记忆的载体,城市之魂也就了无所依。再看历史同样悠久的欧洲大陆,一座座历久弥新的城,仍然葆有其别具一格的风貌。波光潋滟的水城威尼斯与被高迪建筑环抱的巴塞罗那,无一不在鲜明的城市外表下,寄寓了丰富幽远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与当下国内“千城一面”之态恰成鲜明对比。我们不能否认现代化给城市带来的进步,但现代化不应以消解传统之魂、抹去共同记忆为代价。毕竟,共同记忆承载了我们市民群体对城市的热爱。因而不难理解罗马人对新政府拆除古城黄光灯改用现代白炽灯行为的不满——这将使城的风貌韵味大打折扣,并淡化“共同记忆”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痕迹,稀释市民对城市的依恋感。

因而,市长的言论恰是看到了无原则推倒给城市的底蕴和记忆带来的伤害。因此他才急切呼唤人们对城市认同感的回归,所谓解构比建构更加容易,一旦城市发展将其文化底蕴抛之脑后,哪怕重建,也将生硬、刻板。人们失去了对城市的共同记忆,对城的依恋和热爱也将无处安放。

这便是共同记忆的意义所在——它是城市的根与魂,不论是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亦或是乡音,都共同引起了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唤醒了他们对城市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建设城市、维护城市风貌的热情。

共同记忆是人们精神原乡的倚靠,哪怕风雨飘摇,它也历久弥新,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灵魂。

点评:

作者角色的主体意识强,结构清晰,观点明确。以反问形式开篇,吸引眼球;又能引述材料,厘定核心概念“共同记忆”,诠释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引出共同记忆的的载体“市民”,剖析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正反对比,联系现实,逐层深入地探究了“共同记忆”的意义和价值,深入浅出,旗帜鲜明,态度中肯。且作者文笔隽永,才思敏捷,例证丰富,旁征博引,此文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2、陪你度过漫长岁月

血融于水的亲情,是父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润物无声的关怀,是子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赤子炽烈的情意。

正如张爸爸所言,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他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见证他的成长。而作为子女的我们,也应当陪伴父母,一起书写属于彼此的共同记忆……

共同记忆记录了我们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的每一个片段,也见证了父母俊秀稚嫩的脸庞慢慢布满皱纹。这段共同营造的记忆,犹如珍贵的宝藏,散落在彼此成长的路途。

共同记忆于我们的意义之一便是维系亲情。每当回忆起与父母共度的时光,我们总能从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细节里读懂他们或沉重、或细腻的爱,而这些难以言表的爱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将父母与我们紧紧相连。当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这份难以割舍的亲情时,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又近了几分,而这份共同记忆,似乎也变得更有份量。

共同记忆之于我们,更是陪伴彼此共同成长的有力见证。父母在照顾我们的同时,逐渐习得为人父母的奥义。而我们,也不断从父母身上获得为人处世的道理。父母用一言一行,向我们传授价值观、世界观,做我们的第一任老师,陪伴我们在人生的课堂上收获累累硕果。于子女而言,这份共同记忆满载丰厚的人生知识,独一无二,是无价之宝,值得被永远珍藏在记忆宫殿中。

共同记忆让我们品尝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更让我们学会感恩。每当回头品味这十数年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点滴,都能感受到他们从未表达出口的辛劳,也更让我们坚定内心应对父母表达的感激之情。正是他们的良苦用心与甘之如饴的真情,才抚育了我们的成长。因而,我们更应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在品味共同记忆之时,毫不吝惜地向他们表达我们内心那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的辛劳付出,感谢他们的无私陪伴。

正如张爸爸所说,他愿意陪伴,见证孩子的成长。作为子女,我们也应当给予父母陪伴。古时有流传已久的“二十四孝”,而如今,我们也应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表达我们那颗孝顺的心。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便是相互陪伴。未来岁月依然漫长,然而我们书写的共同记忆定值得期待,定精彩如初。

点评:

本文选择从子女的角度,探讨“共同记忆”于“我们”的意义。开篇形象阐释了亲情的含义,随后引入材料,展开话题。主体部分,作者有条不紊,逐层推进,分别从“维系亲情”、“共同成长”、“学会感恩”等方面,对“共同记忆”的意义,谈认识,抒情怀,文从字顺,情理兼美。末段引用村上春树的话语,点题、结尾的同时,亦增添文艺气息。全文立意准确,层次清晰,语言细腻,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3、根与魂,喜与爱

尊敬的吴市长: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市民。在这个城市中共同生活的我们,所拥有的共同记忆无疑是这个城市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如您所说,这些美好的记忆是城市中的根与魂,它让我们的城市更有生机,也让我们心中充满对这座城市的爱。

因此,一座失去了共同记忆的城市无疑是可怖的,苍白的。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城市欣欣向荣,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一批批人争相涌入,这自然是让人欣喜的现象,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但这些高楼如此冰冷,像一块块的水泥森林,隔离着人与人,又如何形成城市的共同记忆?在这些钢筋水泥森林里,我们是迈着勿勿的步伐,甚至不曾停下来看对方一眼,又何曾与我们有过共同记忆?城市的发展,让人们喜欢这座城市,但这也仅是浮于表面的喜欢,而没有来自内心的爱与记忆,城市又怎能生生不息地成长呢?

正因如此。我们不但需要高楼大厦,更需要保留城市的文化底蕴,若是只知物质的发展,那么我们的共同记忆迟早会消散在城市的喧嚣之中,所以我们要沉淀我们的文化,丰富市民的精神,由此形成关于这座城市的共同记忆,让我们城市的根与魂不断壮大。我相信,共同的记忆会让每一位市民都发自内心地热爱这座城市,而不再只是浮于表面的喜欢。

让市民喜欢上这一座城市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让大家能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一座城市。

反观当下社会,因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内心十分浮躁,时时有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发生,这对城市的发展和共同记忆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因此,要让城市有文化底蕴,我们可以多多举办有益于市民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读书等,这些活动能够让部分市民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也可以尽量的多方位的留住城市的老建筑,让子孙后代有可以缅怀的安静去处。

城市的不断发展让我们拥有了美好的共同记忆,也让我们的城市拥有了根与魂。我相信,您在带领我们城市经济进步的同时,更不会忘记文化底蕴的发展,我们的努力一定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好地发展,让人们热爱我们的城市。

此致

敬礼

一位市民

2017年4月8日

点评:

本文做为考场作文,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考场作文。首先在选题上,不拖泥带水,切入点非常准确集中:城市共同记忆是什么,意义何在?该如何保护共同记忆?其次,在论证中,能从建设林立高楼的城市会让一个城市的人们失去共同记忆写起,指出,城市的高度发展固然让人欣喜,但是,快速的发展却可能割裂人与人的交流,让人失去对这个城市的喜与爱。而没有对城市的喜爱,城市最终会失去生命力。再由此提出,面对当下社会,应该怎么做。总之,思维比较有逻辑,能层层深入论证。

4、风雨吹不垮记忆的传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错班级作文 我去过最美的地方作文 初三写人的作文 我最盼望的那一天作文 那次我真的作文 六一那天作文300字 扬州一日游作文 回望历史作文 鸭血粉丝汤的作文 美的心灵作文 爱发脾气的爸爸作文 八年级上册作文新闻 榜样为题的作文 中学生优秀作文片段 神奇的胖大海作文 四年级第七单元作文 清明节英语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作文600字 尝试作文450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作文 人在旅途作文800字 秋天景物变化的作文 自主学习作文 真实与虚假作文 逆袭作文素材 乡情300字作文 走进图书馆作文 借景抒情300字作文 蓝鲸的自述作文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