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2020-09-28 10:05: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课文电子版

课文知识点

写作技巧

1.抓住特征细描绘。世间万物皆有个性,自然风景各具神韵。写出景物的特征也就是要写出该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写出其个性,写出其神韵。在描写过程中,准确、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如《与朱元思书》,作者描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表现了一个“异”字。

2.听触嗅味多感官。在写景时,很多同学只习惯于描绘眼中看到的景物,这样难免单调。其实,我们不妨充分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从而构建一幅立体的图画,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朱自清先生以多种感官感受春风(《春》),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从触觉上感受,“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轻柔、温暖,充满爱意,让人依恋;从嗅觉上感受,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由轻风融在一起,使人沉醉;从听觉上感受,轻风中传来了一曲鸟鸣、流水、短笛相和的和谐悦耳的春之圆舞曲,令人入迷。

3.写之有序条理清。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观之有序,描写有层次。或按空间顺序,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由近及远、自上而下、从里到外、由中间到四周等有次序地描写,突出重点景物,主次分明;或按时间顺序,写出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等的特点,使笔下景物富于变化,摇曳生姿。如老舍先生写雪(《济南的冬天》),围绕“妙”字,突出“小”字,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雪在不同地点的色、态、光等一一展现了出来。

4.动静结合有灵性。一味绘静,则呆板;一味写动,则嘈杂。自然万物,有的相对静止,有的不断变化,因此,描写景物,既要写出景物静止时的优美一面,又要写出其运动变化的动态美,静态与动态搭配,形态与姿态配合,景物才能形象生动起来。如《三峡》,作者描写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壮观。

5.情景交融情韵美。写景之文,有情,景才会生动,才会有声有色;有景,情才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只有做到物中有我,景中见情方可情韵悠长,意蕴无穷。如《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然后借景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既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又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之情。

请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窗外”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纷繁复杂的。写“窗外”自然要写窗外的景象,窗外的人,窗外的世界。把窗外的这一切有机地连缀在一起,进行合理的安排,恰当的选材,巧妙的分析和议论,便构成这篇文章的主体内容。

窗外的世界很精彩,也很复杂,要确定一个中心,围绕中心进行选材,注意发现窗外世界的真善美,写出自我的感受。

写作导引:

一、审题

“窗外”是一个特定的场景,必须是从窗里看窗外,写“窗外”的人、景、事。窗外所见的人,窗外发生的事,窗外风物的变化,以叙事为主,来表达主题。

如果写“窗外”的人,应仔细观察,重点写一个人,如果写了几个片段,却没有一个集中的主题,便是主题不明确;应写几个片段,来表达一个中心。

如果写“窗外”的景,这个景在别的地方也能见到,无特别之处,虽开头结尾点题,但文章内容与题目不能紧扣,写作效果也不好。

如果写“窗外”的事,不能先看“窗外”,然后联想到其他事,这件事跟“窗外”无关,这就跑题了。要明确你在窗内,重点写窗外所见之事。

二、选材

从生活中选材为好,写出真情实感。

选材是事件,要紧扣“从窗内望出去”这个特定的场景。如写几个片段,以两到三个片段为宜,不宜过于零碎。片段之间应该有过渡的语言,议论或抒情句过渡最佳。

选材是风景,应以叙述描写为主,注意仔细观察,细致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的视角。

1、定点观察

观察景物时上看、下看、远看、近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把镜头摇远,一会把镜头拉近,一会仰视、一会俯视,一会平视。

2、移步换景观察景物

移步换景,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或者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3、用多种感官感知景物

充分调动我们心灵的扫描器—— 五官和肌肤来观察眼前的景物,并赋予景物以情感。善于调动多种感官,用嗅觉、视觉、听觉、触觉来写景物,让人身临其境。

三、主题

文章主题深刻是一个极大的得分点。如果主题不明确,或主题浅显,主题不集中,都会影响得分。

如何使文章的主题深刻呢?在写作之前,请问自己: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这个主题是否集中,是否引人深思,是否能感染读者。

这篇文章,可写窗外风景的优美、风景的变化引起的感悟,或写窗外的人,表达友情、亲情,或写窗外发生的事,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或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主题鲜明,才能让读者读有回味。

教学设计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摘录课标相关内容)

①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②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③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④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感情丰富,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审美观正在形成。美丽的景色,漂亮的服饰,形象气质好的明星等等,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不过,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欣赏角度比较单一,知识积淀不够,语感不强,书面表达欠缺,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或是描绘的景物角度单一,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但是他们置身于绿色的自然环境中,山水树木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如果指导得法,一定会比平时有所超越。本堂作文课就是要教学生学会描写景物。

3.教材分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 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本单元为自然山水单元,是写景的经典美文,从长江三峡高猿长啸,到苏轼与故友共赏明月淡雅;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奇异的自然山水,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情思。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调动所有感官多角度观察景物的习惯。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3. 在写作与交流评改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

2. 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景物。

评价任务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评价任务3: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评价任务4: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方法导引

观察事物,要运用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调动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

1.朗读品味《春》中描写春风春雨的段落。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讨论:作者抓住春风春雨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描写景物的?

学生交流发言:

①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春风图:作者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等)。(春雨图: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

引导学生总结:

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

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3.展示《雨的四季》中的有关段落。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

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学生朗读,品味探究: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感染人心?

作者在描绘雨景时融入了自己对雨的感受,这种感受感染了读者。春雨驱走冬天,改变世界的姿容;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又沉静,使人静谧、怀想、动情;冬雨自然、平静、给人特殊的温暖。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

结论:

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我们在作文中赋予景物不同内涵,融入我们的情感,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有感染力。

4.思考归纳: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总结:

①调动多种感官,抓住景物的特征(形状、颜色、声音、气味)。

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角度描写。

③写景还要注意融入情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心感受,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补充:有些同学观察细致了,但找不到语言来描述。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词汇,炼词炼句。

三、小试牛刀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1.写作指导

细致观察校园景物,根据下列问题构思:

①校园中哪一处景色让你最难忘?

②观察此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③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景物是动态的?高处、远处有哪些景物?低处、近处又有什么?

④身临此景,你心中涌现了怎样的情感?

思维导图

2.学生写作

提示:

①“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②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③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3.学生小组交流,互评与修改(有没有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没有从多个角度写景,有没有融入感情),进一步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4.推荐分享,作品展示

5.教师点评

结语:

景物描写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各种手法综合运用,才能成就一段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我们写作实践,预先全面考虑,再灵活运用,细致修改,才能点石成金。

四、实战演练

课后,请同学们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附:板书设计

学习描写景物

多种感官,抓住特征

多种修辞方法、多角度描写

融入情感

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以四幅美丽的景物图片导入,首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学生带入将要学习的内容当中;随后又用已学过的课文《春》《三峡》《雨的四季》中的三段文字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掌握方法之后,让学生小试牛刀写一个小片断,在学生写、议、评、展的过程中,再进一步领会、熟悉描写景物的方法;最后,再布置一篇课外写景的大作文,让学生再行巩固课内学到的方法。从总体上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兴致盎然、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基本上掌握了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从多个角度去写景、抓住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

不足之处是,课堂上给的写作时间和展示时间太少,很多学生的作品没得到展示,只能在课后点评。作文课重在多练笔,以后课堂上要多留时间给学生写作和展示。

精品例文

第一看到这盏灯,我感觉有点冷,因为它交织着蓝和绿。

在一块黑布上,它的右边点缀着人家的片片温馨,它的正前方有几片叶子,这些叶子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翠绿的,却又因为缺乏养料,所以边角微微泛黄,高的扬在头上,让人仰望;低的可见出处,从一颗树上绽放开来,像魔术师帽子的魔法,也像一捧花,而在这捧花中有一盏路灯。

路灯伴着渐变的蓝色,在边缘有一点紫色,像激光,高贵神秘,像熄灭的火,微小舒服。喜欢这灯光,它照耀着我;喜欢这灯光,在黑夜散发光彩;喜欢这灯光,喜欢在黑夜漫步;这浅浅的光晕,不同于平常日光,也不同于家里的灯光。平常日光照在窗户上,透过玻璃有些懒洋洋的;家里的灯光照亮屋子,所到之处只有那让月亮黯然失色的白,让人觉得很累。这浅浅的光晕,能够照亮,却不会刺眼。我觉得冷冷的,却想留在这附近与它为伴。

一根笔直的干,矗立在草木之中,上面耷拉着个大脑袋,显得呆头呆脑,他那大脑袋是方形的、白色的,它的出现让万物都失了色彩:叶,没有那么绿了,人家没有那么亮了,只剩下了它。

这孤独的路灯,独自站在黑夜之中,散发着寒冷的光晕,这光晕朦胧迷离着,让我想到了那大海。海上海鸥鸣叫:海滩上航线航行,海中鱼儿交游,大海上一层波浪推向前一层波浪,最后与礁石相遇,付出阵阵乐声。在这样一天,我遇见了它。

人不应该只在生活的匆匆中度过,放下心中困扰,去驻足观看,你会发现许多美好的风景,这时所有困难都迎刃而解。

秋雨梧桐落叶时

秋天的雨一下就是一天。天气渐冷。正是秋雨梧桐落叶时。

放学时分,雨下得更大了。教学楼广场前的路灯下,落雨击打着绿色的地面溅起无数亮闪闪的水花。

学生纷纷离开教室缩着脖子钻进雨幕。佳佳找到我,借手机给她姐姐打电话。打完电话,她冒雨跑向校门口。

我打着伞和小迪、珊珊一起回公寓。送她们上楼,我借了小迪的伞,去了男生公寓。几个家长给孩子送来了被子,手里拿着一些要带走的换洗衣物。我正和几个家长说着学生的情况。电话响了,接通之后,这是佳佳的姐姐打来的。她说,今天是佳佳的生日,她特意定了一个蛋糕,让美团送外卖的送到学校。她想给妹妹一个惊喜,结果门卫说还没有收到,她哭着回寝室了。

我放下电话,忙去女生宿舍找佳佳。刚好巡夜的女老师在三楼,她帮我叫出了佳佳。

佳佳站里雨中,手背还在擦着眼泪,她哭着说:“我的生日礼物找不到了,心里很难过。”她抽抽噎噎说着,那是她姐姐特意给她买的生日礼物,现在不见了。望着她,我知道如果不帮她找到生日礼物,她晚上一定会睡不好的。

我带她来到值班室,值班室的阿姨忙拉着她的手安慰她。雨下得正密,我打着伞对她说:“我去一高的门卫处问问,看看送外卖的是不是送到那里了。我们初中部他们还不知道。”

我借了宋老师的电车,冒雨去一高门卫处。为了快点到达,我骑着车走了小路。小胡同黑漆漆的,雨丝稠密。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凉丝丝的。我小心地骑着电车不顾泥水飞溅,一路颠簸,急匆匆地来到一高。时间刚好是9点30分,一高正放学,等学生的家长打着伞站满了校门口。我问了门卫,门卫说值班室有人送来一个蛋糕和东西。我走进值班室,一眼就看见了桌子上的蛋糕,盒子是好看的红色的。

我一手小心地提着蛋糕,一手拿着物品,骑上电车返回初中部。

门卫大叔撑着伞站在雨中,铁门没有锁,他守在门口正等我。

我骑着车径直来到了女公寓,值班阿姨开开门,佳佳从我手中接过她的礼物,蛋糕外包装上落满了雨滴,湿漉漉的。她冲我一笑说:“谢谢老师!麻烦您了!”

我微笑着说:“佳佳,生日快乐!”她正要离开。我特意叮嘱道:“熄灯了,蛋糕可不要吃了,明天我们一起给你过生日。”

佳佳兴冲冲地抱着她的生日礼物跑进了寝室。她的生日因为有了礼物而格外幸福。

回家的路,秋雨仍在下着,可我的心里暖暖的。佳佳今天的生日过的真有意义。这么多的人都在关心着她,为了满足她的小小心愿,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尽了一份力。这多么像一场爱的接力赛,我们都在为了一个孩子的生日而努力着。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用心呵护,教师如能像孩子关注自己的生日一样去关注孩子,那该多好?当生命与生命相遇,每一件小事都值得珍视。

这个雨夜因为这场爱的接力,变得格外富有诗意。

雨依然滴滴哒哒,佳佳会不会微笑着进入了梦乡呢?我似乎看到了她在笑。

图片详解

●●●END●●●

来源丨网络 欢迎收藏及转发至朋友圈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摘抄作文200字 小学3年级作文 未来的科技作文 想象作文500 丑小鸭作文 跌倒作文 为鼓掌作文 一年级上册作文 历年中考作文 纸飞机作文 中国美食作文 记叙作文500字 浪花作文 写生活的作文 作文400字写事 家人作文600字 400字作文写事 制作美食作文 砥砺前行作文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 春天作文800字 四年级作文素材 鼓浪屿 作文 3百字作文 生活类作文 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介绍学校英语作文 旅行作文结尾 a级英语作文 猫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