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教学教什么》阅读清单

2020-09-29 13:10:04
相关推荐

《写作教学教什么》阅读清单 简书

《写作教学教什么》阅读清单关注赞赏支持《写作教学教什么》阅读清单

今日认真地读完这本书。前面发了“读书笔记1”,这次发完整,因此前半部分仍然是“读书笔记1”的内容。我读的这本书叫《写作教学教什么》,理论性较强,操作性不强(主要是操作部分的设计问题较多,但理论是很精彩的)。

1.将百年来的写作问题归结为“散文写作”,这是深刻的洞见。而散文文体有两大特征:内容上,独特的感悟;形式上,独特的表达。因此不具可教性。

2.现在教散文很奇怪,教文言文的时候,用的是一套现代的办法。我看高中老师教《劝学》、《师说》、《石钟山记》,用的都是现代的办法,大讲论点、分论点、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但我们古代人写文章时不知道这个东西的,这个东西是20世纪20年代我们从国外引进来的。古代人写文章要用章法,讲文脉,讲文气。现代我们老师把我们文学、文化传承下来的文言文经典作品统统降格为优秀作文了。另一方面,奇怪的是,现代写作教学教得最多的却是一套古代的章法:开门见山,以小见大,首尾呼应,铺垫照应。这个古代人写古文时用的一套章法,现代人写文章从来不用这个办法,真正的散文家写散文也从来不用这个办法,但在中学写作课堂上这些东西却大行其道。

3.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写作能够说清楚是两句关键的话:第一句话,写作是特定语境中的书面表达;第二句话,写作活动是在特定语境中构造语篇。用语境和语篇这两个核心概念来理解写作至关重要。强调“语境”意味着对写作目的、写作对象等要素的重视,强调“语篇”意味着文章制作不再像从前那样被看作写作的唯一任务。

4.如何理解“生动”?过去我们写作文,尤其是一写记叙文,写散文,老师就讲要生动,而一讲要生动,就强调要学习好词好句。但我们根据现在的研究已经知道,生动不是言辞方面的问题。生动的核心是具体,只有写具体才能写生动。而描写,实际上是两件事。一件事情,是把瞬间发生的事展开来;另一件事情,是把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来。学生写不具体,写不生动是什么原因?不是他们缺少所谓的好词好句,而是他们缺乏把瞬间的东西接开来的才能,他们缺乏把综合的东西分解开来的才能。

5.写作课程与教学的重建有两大关键:一是建立合适的写作类型,二是基于学生的写作学情。

6.写作课程必须研究写作的体式以及语境要素,就一定要突破写作仅仅是写小散文的这种格局。根据我们的初步构架,写作课程的写作类型可能有如下三大类:第一类:任务写作。任务写作可能是写作教学的主流类型之一。第二类:创意写作,其实就是文学创作。创意写作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培养想象力培养情感,第二个是培养对语言的敏感。(不过,写作思维就是文体思维,诗歌思维、小说思维和散文思维,是完全不同的思维。)第三类:随笔写作。随笔也叫散文,这是我们传统写作的部分。随笔写作和散文只能作为写作教学的辅助部分,不能直接教,但是可以触发。

7.什么叫基于学情的写作课程?研究学生的写作困难,确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就是写作课程的基本要义。写作教学要序列吗?有序列吗?这个说法值得斟酌。但是你一定要寻找一个序列,甚至还要求是科学序列,那是有问题的。序列在哪里?序列不在你老师那里,在学生那里,写作序列在学生碰到的问题和困难那里。你不是简单地为学生的作文评判等级,你是通过批阅作文了解学生的学情,你应该从中发现学生的写作症结所在,你将据此确定一个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你的写作教学指导。总结一下:写作教学就是研究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根据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确定最近一个阶段写作重心和要突破的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

(以上摘自于王荣生《写作教学的检讨与前瞻》一文)

再说这篇文章中一个有趣的例子:

南帆先生曾经分析了一个句子,朱自清那个句子“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开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现代散文家眼里,这个句子是很笨的。因为用比喻就是迂回曲折,因为从正面写你写不清楚,说明你笔力还不够。

魏智渊曰:这个比喻(其实包括类似《春》这样的文章),根本的原因不在于迂回曲折还是正面,而在于未能使本体“被看见”,即显现。或者说,比喻本来是为了更准确,但这三个比喻毫无准确可言。准确有两种路径,形的准确和神的准确,都未抵达,就缺乏感染力,只是觉得华丽,但却很空洞。

8.写作教学究竟应该是for writing(为了写作)还是through writing(通过写作)?如果我们的主张是for writing,那么“写作教学”所指就应该是写作的概念事实、概念原理、方法、技能等内容的获得。如果我们的主张是through writing,那实际上就是通过写作来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通过写作来学习。

9.长期以来我们写作教学忽略“为交流的写作”而偏重“为抒发的写作”。这是值得商榷的。“为抒发的写作”其能力主要依赖一个人的学养和积累,而这个能力往往不是语文老师能够独立做到的,因此,就不应该成为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

10.作文教学过程化两大维度:从写作过程入手,从写作知识和能力要素入手。

(以上摘自郑桂华老师的《写作教学新进展》)

11.中外写作教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种范式转换:即从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文章写作”,到六七十年代开始的“过程写作”,再到当今发展酝酿着的“交际语境写作”。

12.文章写作。这种写作观认为,“作文是积字成词,积词成句,积句成段”语言综合训练,在这一观念下的写作教学便采用语言学和文章学知识教写作。它关注“写的结果”,衡文标准主要看“写成的那篇文章”是否“字词正确、文从字顺、结构完整、主题正确”,其核心知识是中心、材料、结构、表达等。但是,这些关于“文章写作”的知识和概念规则,并不能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因为,写作是一种需要极强动机、情感、意志参与的复杂的技能性活动。而“文章写作”体现着人们对写作的直观认知,其实质是一种指令性的、物本的文本制作。这种着眼于“写的结果”的教法,似乎简单实在,可是,这种结果取向的写作,由于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又不涉及写的过程指导,对教写作并没多大效果,有时甚至是负效的。

13.进一步地说,这种文本中心的写作教学(文章写作),优点是:(1)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2)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基本的写作规范;(3)有利形成一定的语感和图式。但缺点也是鲜而易见的:严格控制,没有自由;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只看文本,不问情境。这种写作以虚情假感、文字铺排、乱用修辞、展示文采为主要特征,训练的是一种虚假写作能力,而社会生活学习需要的真实写作技能很难得到培养。

14.过程写作。随着认知心理学(尤其是信息加工理论等)的兴起,写作即过程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过程写作由关注写作结果转向关注写作过程,由关注写作产品到关注写作主体,由关注外在结果到关注写作者的思维过程,这是写作范式的重大转换。因此,写作变成了一种“可教可学的步骤和程序”,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作者对写作活动的目的、功能、意义的感知与体会,仍属于脱离具体语境和现实需要的写作。

15.交际语境写作。以读者为中心、以交流为目的、重视语境生成功能的写作,我们称之为“交际语境写作”。它对于写作的定义是:写作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运用背景知识,基于交际目的,针对具体语境而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基于交际语境观,“读者”不仅仅是文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与作者一起进行交流的积极对话者、意义建构者、文章合作者;作者不仅仅是信息的发出者,而是一场对话交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作品”不仅仅是“写的结果”,而是持续具有交流和传播价值的文本。

16.这三类写作的区别何在?“文章写作”主要关注写成的文章是“什么样”;“过程写作”主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交际写作”重点关注文章“为何写”、“为谁写”、“写了有什么用”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交际写作理论下,写作的种种深层次问题,诸如写作动机、写作内容、文体语体、语言表达等都有望得到很好的解决。

17.相对于国内写作教育“重表达”的倾向,国外写作教育比较“重交流”。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观。前者注重培养内向人格,后者偏重培养外向休息;前者偏于个体情感表达,后者偏于交流社会经验;前者基于静态语言学,后者基于功能语言学;前者使用结果教学法,后者运用交际教学法。总之,前者容易堕入虚假语言训练的误区,后者便于走向真实交流技能的坦途。

18.学生写作面临三大困难: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关乎三个问题:为什么写(兴趣、动机);写什么(写作内容);怎么写(写作技法)。这些问题,是由写作的主要矛盾,即“学生现有的写作经验”与“这一次写作任务”之间的落差造成的。“学生现有的写作经验”包括:学生写作动机、现有的生活积累及表达水平。“这一次的写作任务”包括:相关话题信息、生活经验,这次写作所需技能。这种落差导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失交际语境。语境决定语篇,而“写作任务语境”包括读者、目的、角色、话题、语言等要素,它们是写作真正重要的潜在的动机资源。二是没有内容可写。写作即经验的改造,写的过程是搜集、再现、重组生活经验的过程,也是重新体验、生成、再造生活经验的过程。因此没内容可写,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会转换造成的,是因为缺乏对生活进行唤醒、激活、体验、加工、转换、再造的能力造成的。因此写作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将“外在的生活”转化为“内心的生活”,如何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形成“经验了的生活”。换句话说,写作教学就是要教学生“通过写作”去体验、去分析、去思考、去表达、去交流、去学习、去做事。归纳一下,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唤起、生成、转化已有生活记忆和经验的能力。正基于此,写作才是认知训练、思想训练、审美训练,进而是一种生活训练、做人训练。三是不知道怎么写。学生不会表达的原因有:字词不会写,句式不会用,缺乏篇章结构样式、表达技巧等,这都属于学生“语文经验”的缺失。

19.如何解决这些困难?首先,要分析写作任务的交际语境,启动人的内在言语表达机制。教师在教作文时,先要教学生分析、探究、还原、想象这个作文题(任务)的交际语境。这种对写作语境的分析、探究、想象、设计能力就是写作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就是去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判定写作任务语境要求的能力;构思是寻找并设计出一种恰当的交际样式的能力;表达是构造出“适合这一特定语境要求的语言样式和语篇形态”的能力。一句话,写作能力就是一种基于语境的自如恰当交流的能力。其次,要填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教给学生生成写作内容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头脑风暴、想象、联想、摄取、发散图、思维图、列提纲、查资料、做调查、做访谈、“5W1H”提问等。第三,要弥补语文经验的不足,训练语文表达技能。所谓的“语文经验”,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积累的范文、语感、语识、语式、措辞以及其他语言表达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增加词汇量;训练文体思维能力,文体就是“语言模式、语言秩序、语言体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章图式”,就是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信息的表征和贮存方式,或者理解为人们读解和创作文章的信息模式和认知图式;培养语篇构造能力,即赋形(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可以考虑利用簇形图、比较和对比图、环形结构图、鱼骨图、框架互动图、蜘蛛图、倒金字塔等帮助学生展开思考,搭建思维框架,形成文体感、文章图式认知和建构能力。

(以上摘自荣维东老师《交际语境写作》一文)

魏智渊曰:本书的理论部分极具启发,然提供的所有案例,均不能令人满意。我觉得核心原因,仍然是理论研究者将理论直接推演至实践,结果沦为新工具论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公益活动作文3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450字 开心的一天作文450字 成长因挫折而精彩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400字 与什么相遇作文600字 假盲人作文400字 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 妈妈真辛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