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让文化底蕴的光芒照亮作文星空

2020-10-30 05:55:01
相关推荐

笔者今年参与了高考阅卷的工作,最大的感触是“佳作的特点各不相同,而一些欠佳的文章往往是相同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少文章之所以得分很低,除了立意之外,大多是因为缺少文化内涵,犯了文化缺失或文化幼稚病,给人一种苍白无力、胡编乱造的感觉。而一些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则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近几年,高考作文给了考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赢得了老师的青睐,其中相当一部分文章也都是因为文章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表现出一种高贵的文化精神。 我所说的有文化气息、文化底蕴,也就是说,要通过你的文章,把你在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反映出来。而厚重的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只要我们写作时能将其发酵,灵活处理,不仅会使句子变得生动灵气富有诗意,而且也会给作文增添几分蕴味,增添几许厚重,让读者爱不释手,令阅卷老师称快叫好,这样的作文能不得高分?高分作文的天空中,最灿烂、最煦暖的是那一颗颗闪烁着底蕴光芒的星星,厚重的文化与现代思想完美结合而结出的芬芳硕果。 那么,如何让文化底蕴的光芒照亮作文星空? 一、让文章主题彰显厚重的文化底蕴 凡名篇佳作,往往内容深刻,理性突出,因而考生的考场作文也应注重深化文句意蕴。只有文句的含义丰厚,意蕴深远,才能展现语言的内在美、厚重美。因而要在文章的关键处有警策,于形象中见哲理,于质朴中见深刻,于含蓄中蕴真义,这样才能使文句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使文章主题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给读者留下思维的空间,才能让阅卷教师爱不释卷。 前几年北京市高考满分作文《无声的经典》,面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我想到了当前的文化状况,一方面是快餐文化当道,在聒噪的社会中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另一方面是经典作品静默地躺在书店的一隅。于是作者立足现实,透视现实,发出“我们是否应该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这样的疑问,进而对浮躁社会中文化领域的“低幼”、“低俗”谈了自己的认识,并指出:“无声的经典,像是剥开石榴时往外散的透明果实,落在你最不在意的脚边。被阳光晒成褪色却始终青涩的粉红,重拾起来,生命温暖如昔”,最后发出呼唤,呼唤“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无声的经典。文章剑指现实中的文化问题,足见主题立意之深刻。 再如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针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这个话题,文章没有停留在一般的记忆层面,而是把笔触伸向了二战,伸向了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伸向了一座令人伤感的小镇奥斯维辛(在这座伤心城有两处举世闻名的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杀害了180万犹太人,营里多处留下触目惊心的证据,提醒人们和平的代价),文章站在文化的高度审视那段历史,揭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文化心态,告诉人们,尽管“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但“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道知耻而后勇”,“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作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的人民都不会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这篇文章因为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审视现实,使得文章的主题深刻而厚重,因而得了满分。 二、让哲学思辨闪耀文化的魅力 在近几年的考试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在语言上充满了哲学的思辨性,洋溢着哲学的睿智和考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全国卷河北某考生《铜镜的沉思》满分作文为例,“文章通古贯今,思辨睿智,张力丰厚。作者既钟爱铜镜,又强调要立足自我,头脑清醒,有汲取、有扬弃,此种见解新颖独到,非同凡响”。作者在文中写到:“我抚摸着铜镜,仿佛抚摸着千古的时光,细细地从指缝间流淌。我叹服唐太宗李世民虚怀若谷,把这面铜镜置于朝堂,将泱泱大国治理得富甲天下,庶民康乐;我叹惋三国时的关云长空有他的盖世武功,还有他的赤兔马、青龙偃月刀,却因缺乏这面铜镜而大意失荆州,败走华容道,只落得个仰天长叹,一命呜呼。”这里,所体现的除了作者的哲理思辨之外,就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肯定了历代帝王将相的功业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尤其能够警醒人们的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追昔抚今,知人论世,警钟长鸣:“我抚摸着铜镜,仿佛触摸着新世纪的脉搏,轻轻地却又是沉重地在指缝下弹跳。我叹服一代伟人把这面铜镜置于决策平台,改革开放,使我中华迅速地真正崛起;我叹惋一批骄子大员把这面铜镜丢了个干净,最终落得个功败名裂,身陷囹圄……”这是作者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为民的思考,从正面褒奖,肯定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又从反面警示,说明惩治腐败的重要,起到陟臧罚否之功效。尤其是“丢失铜镜”的现实教训,更加使人振聋发聩。 三、让文化名句打造语言书卷美 作文中如能巧妙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既能使文章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又可以使行文流畅,增强节奏感、韵律感,使文章浸透了浓郁的书卷气息。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动阅卷者的心;又能恰到好处地承载文章的情感,使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得到很好的提升。如高考优秀作文《圆润锋芒》福建一考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点。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的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吴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的心,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让后人远远仰望,悠远怀想。”这些古典诗歌名句,点缀在文中,散发出浓厚的文化韵味,散发出一种令人咀嚼不尽的诗意美。文中巧妙地引用几处诗文名句,不仅使文章行文流畅,而且把我们带进一个内涵丰富、意味蕴藉、五彩缤纷的人生世界,从而显示出厚实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正是这深刻的主题,厚实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想象力,浓郁的书卷气息吸引了阅卷者,故此文得了满分。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在写作中,我们难道不该高举“文化”的大旗,全方位地展示我们的学识和素养?当然,这需要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胸有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文化对写作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 3473363.ht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 窗外的风景作文600字 成长的快乐作文400字 挠妈妈脚心作文 哈尔滨之旅作文 写景的作文400字左右 写物的作文450字 感悟自然作文600字 找春天作文400字 写人的作文600字初中 介绍自己的家人英语作文 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堆雪人作文600字 消防安全作文400字 作文好词好句摘抄积累 描写乡村美景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450字 我的梦想作文350字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300字 读书感悟作文600字 有关家国情怀的作文 描写春节的英语作文 六下第二单元作文 我能行作文500字 我的乐园作文100字 我的梦想作文450字 关于龙的英语作文 我的未来作文600字 那盏灯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