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法对于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瓶颈之突破

2020-11-15 17:10:01
相关推荐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历来是重点,也是难点。作为记叙文的血肉,记叙文的语言讲求生动形象性,力求具有感染力,因此人物描写的精彩与否,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可读性。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几乎都困扰于学生记叙文写作语言之枯燥乏味,他们经常会出现以过多的叙述代替描写的不良倾向。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学生对于记叙文写作兴趣有限,往往草草提笔、草草收场。内容单薄的结果是,人物的动作、神态一概省略,以至于人物形象一团模糊;心理活动描写的大而化之,使得读者无法感同身受,感染力大打折扣;

其二:学生对于记叙文写作非常迷茫,不知如何将生活中的人和事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借助于生动的描写语言表现出来。追求上的模糊,导致写作上的不负责任、应付交差;

其三:部分学生打心眼里看轻记叙文,认为记叙文对于细节描写的处理过于婆婆妈妈(男生居多),只有议论文的写作才能让自己酣畅挥洒自身才情;然而议论文的写作又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学生不太可能在初中阶段接受到系统的议论文写作指导,所以这部分学生自认为所写的议论文又往往变成四不像;

其四:由于阅读量较少或者阅读记叙类文体文章较少的缘故,学生驾驭描写语言的能力有所欠缺;

其五:学生普遍缺少对生活的主动和细致的观察,热爱生活不够,对生活感受和体验不够真切与细腻。

针对学生上述记叙文写作的困境,笔者曾经努力探索指导方法:

方法一:在课堂记叙文写作指导时,尽量采用比较直观形象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作文中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如:“在具体描写事情时,就像一个汉堡包那样一层一层叠加,写写对方的表现后,马上写写自己的内心活动;写写对方的肖像描写后,马上写写对方的动作和神态;写写在场的人物后,马上笔锋一转写写环境-----”、“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灵活处理,说话人的位置要适当变化,并且在语言的前后别忘了加上相应的对对方的动作、神态描写和对‘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动作描写时,可以尝试将一瞬间完成的动作在脑海中进行慢镜头的分解;人物神态描写,可以在脑海里还原当时的生活画面;人物心理活动,可以适当采用意识流的写法,让心绪自由驰骋”;

方法二:采用片段式描写训练,指定一个场景,让学生当场描写,教师批改后再让他们进行相互交流;

方法三:自己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就一个命题作文写一篇下水作文,然后当堂交流。

事实证明,以上这些记叙文的方法指导,虽然对改变部分同学的作文现状有所效果,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写作兴趣的缺乏、描写语言的单薄等情况依然存在。直到学生写了一年的作文,记叙文的瓶颈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突破。

经过不断的教学尝试,笔者最终采用自创的“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法”,发现学生记叙文写作兴趣日益浓厚,描写语言日益形象生动,记叙文的瓶颈被顺利突破,这才想到进一步总结提炼。

所谓“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法”,其实就是将平面的、单一的、静止的、无声的、文字的教学,变成立体的、双向互动的、动态的、有声的、文字与表演相互转化的作文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开放式语文教学的观念在作文教学中进一步得到体现和落实。

立体式,是指这种作文教学不是仅仅在纸质平面上完成,而是让学生完成作文初稿后,由第一作者转型为第一编剧和第一导演,改编成剧本后再挑选若干同学担任演员,以戏剧表演的形式将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再次呈现在班级同学面前,表演结束经原作者修改后另行成文;

当然,立体式,也指写作方法的立体交叉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从名人名篇中获得多种写作方法,然后在自己写作时加以模仿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可以同时在一片记叙文中交叉运用,此为立体式。钱梦龙老师认为,“导读”向“导写”延展,实为必然趋势;“导读法”追求的是,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沟通,两全其美。这个理念在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从名人名篇中学会写作方法,不仅有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深入理解了文章。

格物致知法。这是台湾作家刘墉在《跨一步,就成功》一书中提到的写作方法。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作文可以这样写:找出一种事物的特点,由物及人,得到某种生活的感悟。例如:由剪刀一面不快、两面合作其快无比的特点,想到人的协作精神,再从生活中找一个事例描写下来从内容上加以充实,一篇文章就诞生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很多文章也是采用此种方法写成的,如《活珍珠》、《琴手蟹》等。教师让学生大量阅读后仿写,学生兴趣倍增;

联想比喻法。钱钟书《围城》的很多比喻,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在作文中用比喻来形容看到的情景、表现自己的心情,学生写作热情高涨,语言的表现力提升很快。

如果说“格物致知法”学的是一种构思文章的思路,那么,“联想比喻法”就是学习把语言表达得有血有肉、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画面展示法。很多文章之所以生动,是作者把看似无形的东西通过文字变成了一幅“有形”的画面,让读者读了如身临其境。这种写作手法,在记叙文的创作时可以普遍采用,学生也是乐于学习的。

张海迪的《口哨》、肖复兴的《莫扎特的单簧管和巴赫的双簧管》、清代刘鹗的《明湖居听书》等课文都对音乐或者声音有相当精彩的描写,教师让学生体会其将无形的声音变作“可视”画面的非凡写作功力,再让他们尝试描写口哨名曲《波基上校进行曲》,根据所听到的欢快音乐,用文字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语言表现力逐渐增强。

心理独白法。像《追忆似水年华》这类意识流的小说,最大的特点是把心理过程一路细腻刻画,把整个思维过程都袒露在读者面前。这样的写法真实感人,很容易走进读者心灵。很多成长类的文章,适合采用这种写法。教师引导学生用此法来写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以文字的形式把当时自己细腻的想法、心思丝丝入扣地再现出来,学生也乐于探索与尝试。

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写作方法在作文中交叉运用,这样立体而多维的文字表达,使学生记叙文写作越来越生动。

动态,不仅是指表演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动态特征,而且还指的是,通过表演的介入,“演员”与“观众”都可以评论原作在人物刻画上的优劣,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供作者参考;作者在课堂上广泛听取同学意见后,回家修改原稿,并将修改稿再次呈现在他的“演员”与“观众”面前,接受他们的再次检验。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过程就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

这种作文教学法动态的特征,将文字写作的过程变无声为有声,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形为有形,使得记叙文写作更加灵动易学;趣味性的增强,方法的易于掌握,使其更为学生所接受。

因为自己的作文是要作为剧本来表演,对于每一位作者,写作的动力就由此产生;剧本被演出,写作的成就感也随之而来;希望演出精彩,写作的使命感也会随之带动。采用这样的作文教学法后,很多学生往往绞尽脑汁,在人物的形象刻画上努力下功夫,期待着通过自己笔下精彩的人物肖像、神态、动作和心理(作为剧本时可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描写,让自己文章中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于是乎,本来畏惧人物描写、懒得在人物描写上花功夫的这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了起来;人物描写原本就不错的学生,写出来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由此排演的戏剧深入人心,这又大大激发了班级几乎所有学生的创作激情与冲动。写作教学就此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记叙文创作再也不是头疼之事,一变而成为班级学生乐此不疲、争相尝试的乐事。

当然,这种作文教学法,还可以进行多样化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人物描写较为生动的范文(或是课文,或是作文选上刊登的优秀习作,或是作文竞赛得奖作文,或是同学中的佳作)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再将描写偏弱的文章同样改编后上演,启发学生比较表演效果,借此让学生自然悟出人物描写的生动与否对于记叙文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可以在教学中让表演的“演员”谈谈期待原作有哪些描写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完成表演;还可以让“演员”将一种表情定格,组织“观众”即兴谈谈如何将这种表情诉诸笔端;更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或者同学的作文制作成微电影通过网络发布、以文字配朗读、文字配插图等各种形式与大家分享。

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记叙文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其附带效应更是多方面的:学生借由戏剧表演、微电影的拍摄、作品朗读等形式,有效提高了自信心、表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编剧”、“演员”、“观众”共同参与、相互协作,能够更好地增进班级同学之间的凝聚力与学习氛围,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也好处颇多,实在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作文教学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年级作文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100字 打屁股作文3000字 在我们这个年龄作文 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400字 关于含羞草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童话故事 心里美滋滋的作文 学习雷锋精神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300字 关于民族团结的作文 四年级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 满分作文神仙开头 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 关于环保的英语作文 爱在我身边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800字 再回首作文 关于爱的作文开头 初一英语作文范文 有为与可为作文 我的高中生活作文 散步作文600字 我最崇拜的人作文 关于蚂蚁的作文 父亲节英语作文 英语学习计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