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全国11道高考作文题怎样写?《帅作文》约全国名师来点评

2020-11-15 19:15:01
相关推荐

《帅作文》周报编辑部统稿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把握时代脉搏,紧贴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应用写作能力考查,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奋斗精神。

《帅作文》周报编辑部特邀全国各地名师点评高考作文,看看哪道题最难?哪道题容易下手?

全国Ⅰ卷

名师点评: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可谓:平顺收官,平稳奠基。

试题在命题思想(立德树人)、写作状态(场景设置)、作文类型(任务驱动)、作文色调(紧贴时代)等诸方面与此前的风格一致。不同处在文本源自中国古代典籍,其意在凸显传统文化资源穿越时空的旺盛生命力,激发文化自信。材料是年代的,思想却是时代的。人物所展现的德、才、识、量恰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超卓的治理能力、不拘一格的人才建设、风清气正的人际关系等同声相应。而作文全程所必备的整体把握、辩证分析、独立判断、个性表达等又是新高考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点评教师:湖北省武汉市汉南一中 张大勇(特级教师)

写作提示:

作文命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情境任务,三是基本要求。

阅读材料由历史切入,简述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三人之间的佳话。鲍叔牙辅佐国君,知人善荐,唯才是举,可谓慧眼识才,同时不计个人得失;管仲事主先是竭忠尽智,全力以赴,后虽改换门庭,不变的仍是竭尽其才,为国君执政和国家富强服务,是为大贤;齐桓公不计前嫌,知人善用,可谓胸怀宽广,富有远见卓识。材料在简述历史后,分别引用孔子和司马迁的评价,对管仲和鲍叔牙进行了赞美。

情境任务是班级读书会讨论,要求考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人物,写一篇发言稿。门槛低,路径宽,考生人人有话说,审题难度不大。

形式上,发言稿是平时多次训练的文体,考生比较熟悉,容易上手。内容上,考生需在比较三个人物中选择其一重点谈,需要谈准、谈深、谈透,既能够设身处地,合理评价人物的品格和历史作用,又能联系现实和时代发展,谈出对当下的启示。

名为发言稿,本质上还是一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或类似于读书心得体会,考生稍加注意一下发言稿的语言形式即可。

点评教师: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杨胜利

全国Ⅱ卷

名师点评:

文题有导向性。导向有三: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当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命题者紧扣这一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的生活而罗列材料。学生应该是有话可说的,但要出彩是有难度的。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经典文学作品。命题者实际上是想走向新高考,走近新教材。三是引导学生关注读写结合,让学生明白会阅读才会写作文的道理。此次作文材料中墨子之言,考生务必掌握几个关键词,如“视”作“对待”说,“若”作“象”解,“其”作“自己”理解;还要明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践行墨子“兼爱”的思想。

文体有指令性。文题中要求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并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写演讲稿除了文采飞扬、激情四射之外,还要符合“演讲稿”的格式要求。

点评教师:湖北省通山县一中 焦明(特级教师)

全国III卷

名师点评:

个人认为这是新课标三套题中最有发挥空间的作文题,因为是学长写给高一新生的信,所以关注成长,弘扬志气,容易说真话。镜子之说不难理解,孔子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之古训,李世民有“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之论断。自画像是描绘未来的更好的自己,考问青年人的方向、兴趣、生命意义。

新冠肆虐之年,抗疫众志成城。榜样可以是身边凡人,也可以是时代偶像。青春热血,成才立志,“镜子”不要太多!审准题意,选好角度,写作还要注意任务要求。

第一,信件的基本格式要求。称呼顶格,问好,自我介绍,末了落款。作文标题不但要有,而且争取出彩,达到纲举目张之效果。

第二,信件的交流功能,与略小于自己的学弟学妹交流的真诚口吻和态度。正文本质上是议论文或者议论下散文,平易晓畅讲道理,有一定思考分量。

点评教师: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 付鹏图

全国新高考Ⅰ卷

名师点评:

时代热点永远是高考的风向标,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充分发挥积极导向功能,致力于讲好疫情防控的故事,凸显时代主题。

作文题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临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战略成果,从中发现和阐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具体构思时可以从“制度优势”“疫情防控”“责任担当”等角度切入,围绕“距离与联系”展开思考,注意结合现实,体现思辨性。

点评教师: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万安

全国新高考Ⅱ卷

名师点评:

这是一道彰显地域文化、贴近生活实际的半命题作文,材料很接地气,能引发学生的共鸣。首先从写作内容来看,首先要选择“走进”的对象,我们可以在题目上填上自己感受深的内容,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地名,也可以是抽象的记忆或情感,比如,带你走进都江堰,带你走进西安,带你走进西南联大那段岁月,带你走进辉煌的大秦帝国……值得注意的是,确定的对象不能如脱缰的野马,不加任何约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选取让自己感悟最深的人或事。另外,要注意主持词的文体特征,行文要有针对性和对象意识。

点评教师: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万安

北京卷

名师点评:

今年北京卷作文,还是熟悉的二选一,还是议论文和记叙文让考生任选;但立德树人,引导考生思想发育和精神成长的切入点,却又全新。

第一小题,从热点新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引出,让考生围绕“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展开联想和思考,去阐述或者诠释“个体”的独特性,“个体”与“个体”的差异,“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进而领悟“张扬个性与融入集体”“个体之间的互相成全”“个人发展与团队进步”“个人与家国”“小我与大我”,引导考生自觉对标祖国和时代的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完善自我,精彩自我,奉献自我。

第二小题,信息爆炸时代,到底该如何科学地获取和甄别信息,这既是时代的考题,也是生活的考题。北京卷让考生通过盘点和梳理自己与“信息”相关的经历、见闻和感受,来写一篇记叙文,既体现洞察力和判断力,更体现思考力和表现力。信息的发布者、传递者、获取者,信息的传递渠道、传播手段,都可能影响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考生,到底该如何科学地制造和传递信息,到底该获取并甄别信息呢?这样的答案,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全无。可以从经历写感悟,比如,道听途说不可取,获取信息听权威;眼见为实,切勿轻信;多方求证,确保真实;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也可以将这些真知灼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加以诠释。

点评教师:江西省宜春中学 刘京平

天津卷

名师点评:

天津卷高考作文以“中国面孔”为关键词,以“走过2020年的春天”为特定背景,坚持育人导向,体现选拔功能,引导考生结合抗疫经历,联系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在开放的视野中体悟民族精神,省察自我发展,在多套作文题中可谓稳中出新,富于中国气派。

材料精选四类面孔:杜甫、屠呦呦、医务工作者、快递小哥,这些面孔或清晰或模糊,或个人或群像,却饱含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中国科技的世界贡献、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守望相助的个人担当,题含“面孔”,考生遴选人物当清晰可辨;难在“中国”二字,崛起的中国让每一个中国人更加生动,每一个奋斗者的面孔又共同塑造了“中国精神”。因此,只有那些写出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关联的“新”面孔,由此从现象挖掘到本质,方能在考场作文的“千人一面”中展示自己的独特性,最终实现出彩。

点评教师: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 王任良

上海卷

名师点评:

2020年上海卷作文题保持思辨型命题的传统与海派风格,体现出稳中求变的基本要求。所给材料不足百字,但表意清晰,且在下达写作指令前对核心概念做了必要的界定和思考方向的引导。

关键词——“转折”,时态——“在意想不到时发生”,审问的落脚点——“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过程无能为力”,这是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测量,可以从个人视角切入,也可以从社会和时代视角切入,“转折”的内容可小可大,可窄可宽。若能将“小我”与“大我”相结合,则更能出彩。

考生在写作时,要尽可能地运用思辨,展开正确、全面和深入的阐释、分析和论证。只要是基于所给材料范围的,都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点评教师: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 王学华(特级教师)

江苏卷

名师点评:

同声同气慎勿被同化,环绕塑造宜求同存异。江苏作文命题在众多大同小异的热题当中,个性鲜明,思辨性强,是语文味十足的好题,其命题本身就是对本题的贴切扣题、生动解读!

题目分三层意思:首句是讲普通性,婉言过于求同的不良影响;次句是讲特殊性,突出高科技时代此影响更甚;末句是用具体表现来溯成因。注意题目关键词貌似中性偏褒,实则寓警示之意:现代社会看似多姿多彩,个性多元,但如韩少功言,我们步入同样的电梯,用同样的马桶,看同样的节目在同一时刻打着呵欠,甚至恋爱阅历也相同。享受便利互联的同时,我们也易被同化!精神趋同、复制之憾甚于物质趋同,比如题中末尾的四组表现就是交集于情感。当“我”无限趋同于“我们”,那么“我”又在哪里?向江苏卷致敬。

点评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张灿军

浙江卷

名师点评:

与去年的浙江作文题相比,今年的作文题与其同中有异:

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要求考生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读者”。我以为,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思考的大方向与去年其实是一致的,只不过今年的“读者”变成了“家庭”“社会”这类“读者群体”。每个人都有人生的坐标与期望,家庭、社会这些“读者”对我们有不同的要求,而我们这些生活的“作家”所追求的,与他们的要求之间肯定会产生落差,不符合这些“读者”原本的期待。而命题人要求考生谈谈对此的思考,其实就是要求考生思考如何正确面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期待差距”的现象。从“作文母题”的角度看,今年的作文题仍属于“人与他人”这母题之下的。

今年的作文题要求很明确:你的人生坐标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是什么?家庭、社会这类“读者”对你的期望又是什么?二者之间的错位与落差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待这些错位与落差的?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作文题更能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当然,由此带来的审题的难度其实也增加了。

点评教师:浙江省嘉兴市第四中学 郭青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年级上册习作三作文 我生病的作文 敞开心扉作文600字 写石林的作文 作文我的手工 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五年级探险故事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一百字 游五里桥作文 暑假趣事作文150字 手工折纸作文 感恩自己的作文 舍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 自信心作文 精美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敦煌作文 作文题目小学四年级 春节的作文100字 家长开放日作文 关于秋天的作文六百字 黑板作文 小花猫二年级作文 作文叙事 把握机会的作文 最想去的国家英语作文 快餐英语作文 作文文言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加赏析 作文有一种美丽叫坚强 运动会1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