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出炉” 浙江卷作文审题难 想拿高分更难

2020-11-15 23:05:01
相关推荐

作者 海军山

6月7日,全国高考语文科的作文出炉,今年的高考作文相比去年来说,共同的特点是,绝大部分作文题的审题没有难度,但要写好拿高分都一样不容易。同时今年作文的出题尤其注重考察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紧扣当今的时代背景与重大事件,考察考生对时事的见解也占了很大的份量。但从文体选择的考察来看,虽然表面上对文体不做太多限制,但从出题的角度与方向上来看,议论文文体是可以通用于全部作文题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另外在所有的全国各地的语文考卷中,相比之下,以浙江卷与北京卷(文明的韧性)的作文题最难,尤其是浙江卷的作文题最难,这种“最难”体现在想要写出高分(满分)的高考作文精品非常难,拉大了“作文等级选拔考核”。

一、 全国卷I的作文题“热受劳动”命题朴实,审题无任何难度

全国卷I作文题:“热受劳动”演讲稿,主题非常明确,不存在任何偏题的可能,只要紧扣“热爱劳动”这个四个字发挥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文体方面有一定的要求,第一反应就是要写成议论文的文体;但作为演讲稿,只要能谈出自己的认识与体会,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如记叙文、散文或诗歌等文体也是可以的,也不算违反演讲稿的要求,但显然不如夹叙夹议的议论文,更能发挥演讲文稿说理论述透彻的特点。

最后就是写成议论文时,能不能获得更高分,就在于选择论据的材料要恰当,如果有亲身的材料与体会更能加分,否则这种文章易写,却难于出彩,应该说这是属于易写难精的作文题目。考的就是考生平时对于劳动这种常见的生产劳动的一种切身的体悟。

二、全国卷II作文出题新颖,重在考察历史知识,同时紧扣时代

全国卷II的作文题,同样是材料作文,但出题形式非常新颖。主题就是“青年的责任是什么?”同样考生在审题上没有任何的难度,同时为了照顾不同考生的感受与思维特点,将同一个“青年责任”这个主题划分为不同年代(1919年、1949、1979、2019、2049)的,考生可信得任选择一个主题来写。

但是特别注意的是,这个命题材料作文要求考生选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种情境写作,但实际上写作的背景只有“过去与未来”两种,如果选择了过去,就不能跳出过去的背景,而是设身处地严格按照当时的背景来写,否则即为离题。同样所选择的三种文体——演讲稿、信件和观后感也是与年代有关,是被规定死了的。

如果选择了过去式,要求的是考生要熟悉历史大事件,还要区分当时的年代的背景任务是什么,这与当时的青年责任密切相关。1919年的时代背景要求是反封建、反殖民和反压迫,明白了时代背景的话,写作就不困难。同样选择未来年代的写作也一样,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每一个年代对青年的责任要求是不同和有所侧重的,那么就达到了写作的要求。

这份作文题同样不难,但写好也不易;想要获得高分,必须注意感情真挚、充沛,阐述的逻辑要贴切及合理。

三、全国卷III作文题:“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 彰显情感与情怀

全国卷III的材料作文题, “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题材与主题同样都非常明确,且对文体不作任何要求。这个命题取材,每一个同学都有亲身的体会,更强调一种抒情情感与情怀的“顿悟”。

重点考察考生平时的高三生活的积累,对于学校、师长或同学之间的情谊,与对学习生活的一种人生态度,透过这“最后一堂课”为线,将其中的点点滴滴串起来,获得高分的要求就是言之有物,记叙的情节感人,这一卷相对前面的全圈难度稍低一些。

四、地方卷作文题,与时事背景结合紧密,考核中华文明认同感

北京卷中有两个选择“文明的韧性”和“2019年色彩”为题各选一个,“文明的韧性”要求的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阐述中国文明的特点,这个题目比较契合时下的时政氛围,但相对来说,对于考生的人文与历史知识要求很高。而“2019年色彩”主要是通过“色彩”这一表象,多数学生需从“红色”切入去阐述2019年即将到来国庆大事,对中国建国70周年与五四运动一百年认同感。审题不难,难在平时对历史与文化知识积累的厚度与深度。

上海卷的“中国味”出题思路与北京卷的“文明的韧性”主题要求相仿。重在写出一种“中国的文化美”。上海卷以“音乐艺术里的中国味”为引子,引导考生理解和切入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特色的方方面面去写作与提炼主题,在审题上也不存在任何理解歧义,但写作的难度与北京卷也相仿。

而天津卷主题观点更直白,题目就是“受国”,也与北京卷的“2019年色彩”一样,都强调一种“爱国”的责任与情怀,天津卷更偏向于“爱国”如何用实际行动去体现,而“2019年色彩”更强调对“新中国建国70周年建设成就的认知与体会。

江苏卷同样是材料作文,通过一段富有哲理的文言文,材料如下:“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文言文本身不难翻译,意思也直白。考生通过提炼出相关写作主题与观点。审题同样不难,提炼的观点可以有多种角度,比如“物质可相互依存”、“物质也可相生相克”等观点都可以。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着眼于“全局观念”的话,便会发现这段文言文暗含着“哲理”——万物可“和谐”相处,那人与自然也能和谐相处。审题本身的难度不大,其难点在于观点提炼的恰到好处,更易于发挥和拿高分;另外,考生平时要将课本与课外知识融会贯通,考生平时若有深刻的社会与生活观察与体悟,更容易拿高分。

五、浙江卷作文题题材令考生意外,审题与写作难度相对最高

而2019年难度最大的莫过于浙江卷了,出题的题目是“假如你是作家如何对待读者”。

材料给出两个观点,一是强调从读者角度着眼,二是强调从作家的角度着眼。应该说这两种观点既不完全对,也不完全错。如果考生任意选择一种来阐述的话,虽然谈不上离题,但实际上并不全面,因此得分自然不会太高。

难点之一,就是要注意独立思考,善于分析,谨防材料给考生挖的坑,不小心容易掉沟里。

难点之二,如何对待读者?存在主观与客观的辩证要求,暗含着一种“防止片面主义”的内涵。

难点之三,对高三考生而言,写作人人都会,但远没有到达作家的地步,对于作家的情境及与读者的关系会有些显得“缥缈与陌生”,不但考生会犯难;就连真正的作家也都一直在思考这样的命题,所得出答案也不尽相同。从这个角度上看,浙江卷的命题难度最高;对于考生的审题及写作要求相对更高。

尽管每个考生理解不同,完成一篇作文或许并不难,甚至也可以跳出作家、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引伸至厂家与消费者;学校、老师与学生;父母、长辈与子女;游戏供应商、游戏与玩家等关系都可以写。但想要“出彩”却非常难。

这要求考生平时喜爱写作,并深研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传播关系与特质;同时还要善于分析、总结与概括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有所感触才行。可以说,这道作文题即便列入中文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题目也适合。由此可知,浙江卷的作文题,重要加大分级考核考生的真正作文与思辨能力,若考生语文科目分数低,多是“作文惹的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