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兰州晨报作文周刊·金牧场丨至乐 至伤

2020-11-16 13:30:01
相关推荐

至乐,至伤

兰炼一中高二四班 徐启宸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

惠施是庄子的朋友,赶到庄子家吊唁,看到庄子茅草屋上的稀稀落落的蓬草,院子里七扭八歪的栅栏,惠子不免觉得心酸,加快脚步,推开庄子家的木门。

空旷的院子里,庄子正抱着一个倒扣的木盆,用捣衣的木槌,一下一下地敲着,同时大声唱着。歌唱得很好,但惠子愣了一下,生起气来,走到庄子身前,对着坐在地上的庄子大声说:“庄周,你妻子去世了?”

庄子没有任何回应,仍是旁若无人地唱着,歌声中流露出的快乐着实让人生气,纵使惠子平常多么谦和,此时也忍不住呵斥:“庄子,你妻子平时待你不错,照顾你的饮食起居,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也不离不弃,你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对你妻子的大不敬,如果平常你的行为我可以认为是你的性格独特,那么现在你所做的一切令我失望,因为这一切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庄子手中的木槌一下子顿住了,他轻轻把木盆推开,木槌放在旁边,空出了一个位置,指指空地,示意惠子坐下,庄子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静静看着惠子。惠子觉得刚才的话有些过火,也没说一句话坐下了。

许久,庄子开口:“惠啊,其实你不必生气,你听过一个故事吗?据说……”

惠子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火一下子又蹿了起来,他狠狠地打断庄子:“庄周!”

“好吧。”庄子顿了顿道:“其实,内人去世我很伤心,在她去世的时候我简直悲伤到死,可是当悲伤稍微消逝一点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如果此生是一种束缚的话,吾妻的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不用再在这个世界上忍受那些痛苦,那些悲伤,她飞升于天地之间,这是幸运的吧,我觉得这值得为她庆祝,没有办法当面庆祝了,只能这样做了吧。”庄子说罢,看向天边的云彩,眼中水似的悲伤不断流淌着。

惠施坐下时,其实气已经消了不少,听庄子这么一说,看到他眼中流露出的悲伤,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惠施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憋出来这样一句话:“罢了,罢了,你这么做……唉,还真是,你别在意啊。”

一只斑鸠从不知名的地方起飞,飞向天边。

天色渐暗,惠子便告辞了。

庄子微笑着看着惠子离去的背影,清澈的眼眸随着惠子的远去而黯淡下去,惠子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庄子站起身来,想去拿壶酒喝,只是愣了一下又转身走进了屋子里。

庄子一进屋,就疲惫不堪地倒在了草席上,看着窗外远处的云,自言自语道:“夫人,抱歉,刚才的歌被惠子打断了。你嘱咐我不要太伤心,可是我怎么努力都无法避免伤心,那些日子在我眼前挥之不去,你仿佛此时就躺在我的身边,陪我一起看着天空。”庄子用手去抚摸着那本不存在的脸。

庄子顿了一下,歪歪头,说:“夫人,要不我们再唱几首吧,把刚才没有唱完的给你补上,嗯,我会早点休息的,不过一定要为你唱个够啊,夫人,我们唱首,嗯,就我们平常总是一起唱的那首吧!”

庄子起身,又跑回院子里,端端正正地坐好,道:“一起唱吧!夫人。”

夕阳沉下了地平线,柔和的光线把周围的一切都染红了,云彩向无限的远处伸展而去,庄子唱得更响了。歌声悠悠,传出很远很远……

作文点评

庄惠之交,是辩手,亦是朋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就是这二位作为辩论对手的遗世名言。

在这篇作文中,小作者从庄惠之间的一个小故事着笔,在详略得当,铺陈有序的描述里,塑造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的立意之处绝非停留或者满足于塑造生动的人物之上,仅从文章标题——至乐 至伤——之中,已显现了文章之高意所在,即试图表现出庄周顺其自然,淡视生死的一种思想。

通读文章,恰意的文字,到位的语感和精准的断句,营造出了一种既动感又高古意境,读来如身临其境,甚为惬意。

为了春回大雁归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高一9班 张淑琪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题记

今年的春节不再热热闹闹,街道少了新年应该有的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不再是合家欢乐,欢聚一堂,取而代之的是聚少离多,奋勇抗战;今年的春节,少了一份份的红包,多了一封封的请战书;今年的春节,少了一声声新年快乐,多了一声声洪亮的“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铿锵口号。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把尖刀一样,刺痛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就拿我们家来讲。今年春节伯伯在公安局里为奋战在一线的同胞紧急地调运物资;姑父在卫生局里接二连三地开着疫情通报会;婶婶每天在医院值班。本该是快快乐乐的春节,但是家里的气氛并不欢乐,由于物资缺少,安全措施不够,反而充斥着担心、挂念。

心中除了对家人的担心,更是充满了感动。为了修建火神山和雷神山,数千名工人施工,国家有难,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许多工人都不敢同家里人说明情况,害怕家人担心。但是尽管如此,他们也义无反顾地向前冲。10天修建好一所新的医院,令许多国家为中国点赞。10天,就是中国速度,就是中国力量。中国速度的背后是坚定不移的意志,中国力量的背后是众志成城的决心。如果说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正是那些无数最美的“逆行者”在发光,这些光芒汇成星河,给灰暗中的武汉带来生机与希望。是知识渊博、专业过硬的医护工作者们在疫情来临时,挺身而出。为了节约物资,你们一穿防护服就是一天,等到卸下时满脸的勒痕和被汗水浸湿的后背是你们的坚守;被消毒液腐蚀的双手是你们的奉献;累了就随便躺下休息一会是你们的执着。拼尽全力燃烧自己,为爱发出微光,谢谢你们,最美的“逆行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大家披荆斩棘,义无反顾。

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把爱洒满人间,传递温暖:冲到公安局门口放下自己购买的口罩转身就跑;提前购买口罩为路上的行人免费发放口罩;外国友人自愿去火车站、机场等做志愿者帮忙消毒;武汉居民隔空喊话,为彼此加油打气;身边的同学,也自发地为武汉捐款。总有一些人,即使生活不易,却心存着大义。

武汉本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国本就是一个英雄的国家。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希望之火往往在不经意间熊熊燃烧,疾病和灾难都会成为岁月的尘埃。总有一天,春风会吹开武汉的樱花,一树一树连成蔽日的云朵。破茧而出的春天,她会来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高一9班 魏志钊

我相信,最近大家只要打开手机,随便点开社交软件,都能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在通往武汉列车的一节车厢内,在略显嘈杂的环境下,一位满是华发的老人靠在椅子上睡着了,在灯光的照射下,老人瘦削的面庞显得格外突出……这位年迈的老人就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17年后当病毒再次来袭,84岁的他重新披甲上阵,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他就是钟南山。

今年春节,因坚守而动人。防控疫情,用奋战来回应,最美的逆行者们,展现出一种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在疫情最严重的几日内,武汉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成为这个春节最可敬的白衣战士;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迅速集结,向武汉出发,无数的医疗队主动请战;防控疫情,用奋战来回应。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承载了多少人的健康。用自己的舍弃换来了多少家庭的团圆。这不仅体现着敬业与奉献的价值追求,更展现出一种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新春我在岗,工作不打烊”,从白衣战士的逆行背影,到值守民警的疲惫眼神,从交通岗位上确保春运通畅,到供电所守护灯火通明,各行各业都展现着坚守与奉献的价值。

这场疫情是一个大熔炉,它炼出真金,更炼出中国人众志成城,不畏牺牲的人性光辉,光辉照耀着我们,直到永远。

兰州市三十五中初二四班 赵若瑾

一缕清风吹来,带着花香和露水的气息,把书翻得沙沙作响。阳光温柔照射进来,金色阳光洒在桌上的书本上,淡淡的墨香缠绕于指尖。我又在书香中迷失了。

踏进一家精致的小书店,迎面而来的清香与我撞了个满怀。熙攘和聒噪立即把我卷入尘埃中,周围的人与物慵懒地舒张开,瞬间又模糊地散落成碎片。酒红的砖瓦墙高雅而不老气。瞥过窗外,一缕阳光正巧洒在窗前的木质小桌上。店里很安静,一台老旧的留声机播放着舒缓的音乐,谁都是小店的主人。

我走到书架前,从百种书中抽出我最喜欢的一本——《人生如逆旅,你我亦是行人》,翻到上次我轻折的那一页,还是那章没有读完的——开卷如开芝麻门。

我坐在那洒满阳光的小桌前,椅前还有一只厚垫可以搁脚。享受指尖与纸面的摩擦,翻看着每一页细腻的文字。突然生出些感悟。“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这两句诗倒也不尽是戏言,因为一个人把书读认真了,就忍不住要说真话,而说真话常有严重的后果。这一点,坐牢贬官的苏轼当然深有体会。

附庸风雅的人多半是后知后觉、半知半觉,甚或是不知不觉,但是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无可厚非。有人附庸风雅,才有人来买书,有人买书,风雅才能风雅下去。据我看来,附庸风雅的人不去图书馆借书,只去书店买书。新书买来了,握在手里,提在口头,陈于架上,才有文化气息。

想到这里,突然觉得,有时新买了一本漂亮的贵书回家,可书房里一架架的藏书,有许多本我非但不曾精读,甚至略读也说不上。然而书这东西,宁愿它多得成灾,也不愿它少得寂寞。从封面到封底,从序到跋,从扉页的憧憬到版权的现实。书的天地之在,绝不止于什么“黄金屋”和“颜如玉”。那美丽的扉页一开,真有“芝麻开门”的神秘诱惑,招无数心灵进去探宝。

已是黄昏时分,夕阳拉长了书的影子。我起身放回书,收好桌椅,轻轻走出书店。腿坐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了下去。

叔本华说:“只要是重要的书,就应该立刻再读一遍。”他所谓的重要的书,正是余光中所谓的智慧之书。要考验一本书是否不朽,最可靠的试金石当然是时间。古人的经典之作已经有时间为我们鉴定过了。所有重要的不是你读的是不是重要的书,而是你有没有用智慧读书。

投稿看这里

“红蜻蜓”继续在作文园地翩跹,“金牧场”等待着文学新骏们驰骋。《兰州晨报·少儿周刊》向兰州市广大中小学生长期征稿,欢迎踊跃投稿。

邮箱:zuowenzk@126.com

QQ:2548649507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玉兔之死高考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 我爱中秋节作文 重渡沟一日游作文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 写事作文六百字 闯祸作文 最优秀的作文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英语暑假作文50词左右 老师的手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指导 合唱作文 变化作文500 触动心灵的爱作文 感谢父母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记叙文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 四百字写事的作文 关于导盲犬的作文 学生会感想8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好词好句 筚路蓝缕的启示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劝爸爸戒酒作文 家乡巨变作文 我会查字典作文 关于空气的作文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