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兰州晨报作文周刊·金牧场丨冬雨

2020-11-16 14:15:01
相关推荐

冬雨

榆中县小康营中学九三班 何彩珍

我爱冬天,更喜欢冬雨。

冬雨,究竟是谁让我在一个漆黑孤独的深夜中丢失了灵魂;冬雨,究竟是谁让我在一场摧心折骨的冷落中迷失了自己;冬雨,究竟是谁让我在一片氤氲迷离的陶醉中丢失了理智。是你,就是你,一段接着一段,不辞劳累地唱着;一层交叠一层,连绵不断地诉说;一场寒似一场,萧索凄凉地奔波。

又是那个冬天,冬雨将最后一枚叶子打落,它随风飘啊飘,飘到我的家,把爷爷的生命终结,将我的一半灵魂带走。又是那个下雨的日子,惨雨将飞鸟的羽毛打湿,它陪云走啊走,走到我的家,让爸爸的希望破灭,将我的信心摧毁。又是那个冬天,在那下雨的日子里,凄雨将热情浇灭,雨滴啊滴,滴到我的家,滴到天明……

冬雨,你没有春雨的缠绵,也没有夏雨的疯狂,更没有冬雪的冰冷,你就是你,庄严中带着几分凄凉,即使我有万丈豪气、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不过,如果没有你,没有这种亮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的雨,我就不会将失去的重新追求,我就永远生活在困境中、迷惘中,就像站在冬日的大雪中一样,天苍苍,野茫茫……

“等失去了才明白珍贵,是不是太晚了呢?”一场晚冬雨这样问我,我不知道该怎样答复。因为机会溜走了,我知道不会再来了;爷爷合眼了,我知道亲人走远了……

“等你明白不努力、不拼搏就不会成功时,是不是要上帝拯救你呢?” 一场深冬雨这样问我,我不知道怎么答复,因为我不知道如何拯救我自己,拯救那颗枯萎的心……

冬雨,你带走了很多。爷爷走了,唠叨声,亲情也跟着走了。饭桌旁的欢笑、热闹、温馨也飘走了。冬雨,你走了,明年的此时你会再来,我的生活走了,还会再回来吗?

冬去冬又回。我喜欢这冷得让人清醒的雨啊﹗尽管凄凄惨惨凄凄,但也清清爽爽新新。

老师点评

作者在对冬雨的描写中投入自己浓重的感情,从喜冬雨起,重在咏冬雨,又以喜冬雨收,结构严谨。全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大量地使用排比句式,从而使感情蓬勃而出,气势如虹。

小二,来碗牛大

兰州三中初二六班 田思雨

“小二,来碗牛大!”在兰州朝气蓬勃的早晨,牛肉面馆中香气弥漫,雾气层层爬上了窗户。清晨时分,小店中已是坐了不少早起的人。大家秩序井然地排着队,亲切地对小二喊一声:“二细,蒜苗多点儿!”小二闻言,娴熟地接过小票,往拉面的师傅那儿喊去,但见拉面的师傅用洪亮的嗓门大声应着,话音刚落,面团瞬间在师傅的手中,散成薄如蝉翼的面条,争先恐后地跳入滚汤内。出锅后,再加上几大勺红油辣子,放入香菜、蒜苗,再加上具有点睛之笔意味的萝卜。在早晨,喝一碗这样滚烫鲜美的牛肉汤,大呼过瘾!

这样的情节在兰州几乎随处可见。兰州牛肉面最早始于清朝的嘉庆年间,是甘肃的马六七从河南省的陈维精那里学习了小车牛肉老汤面的制作工艺,后来将它带到兰州,经过陈氏后人陈和声、回族厨师马保子等人的改良、创新后,以“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作为标准,有了现在的牛肉面。在其后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兰州牛肉面享誉天下,蜚声中外,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然而,在全国各地都会有“兰州正宗牛肉拉面”的招牌,但其实都不正宗,兰州牛肉面只有在兰州才能达到原汁原味,这是我们值得自豪的。

小店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许多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但小店始终如一,静静地停留在原地,也许小店的服务员会换,店会装修,但永远不变的是那熟悉的感觉和氛围。待在熟悉的面馆,倚着一贯以来的熟悉的老位置,看小店中的众生往来,已是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一种寄托。

就像到了北京要吃烤鸭,到了天津要吃狗不理包子一样,到了兰州,怎能不吃牛肉面呢?

后来逐渐长大了,更明白这一碗乡愁的含义,也依旧喜欢豪迈地对小二说一声,“来碗牛大,二细!”

赠我一轮明月

衡水一中兰州分校高二一班 高培宸

今晚吃饭时,我又望到了那轮明月,仿佛一个昏黄的湿晕,又好像一颗闪亮的珍珠,在一片漆黑和茫然中,洒下丝丝缕缕清冷的光。

它陪了我十六年,像清泉,或是溪流,从天上淌到我的心间,洗去我的疲惫与烦恼。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皆喜咏月,好似这浮躁尘世,只有常挂夜空的月亮才是知音,浪漫如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豪放若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于我,月亮是镜,透过它,我便可以看清自己,发现真我。

黑夜赠我们一轮明月,让它成为黑暗中慰人心灵的光,月光徐徐,清透地刺穿黑空中笼罩的迷茫与怅然。锋利如剑,斩断愁绪;温柔似水,慰人心田。

我想送自己一轮明月,这个想法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大约是在很久以前了,那时,一个孤独少年坐在晚自习下课后空无一人的教室中,独自失神,眼前的课本一层层摞起来,像一城厚实的墙,密不透光,发下来的试卷散落身边……少年抬起头来,那轮月亮,就高悬九天之上,和今时今刻,我们望到的月亮一般大。但少年看着它,却看到一种力量,是轻盈如风,清冷如泉,淡泊如云,坚韧如竹,温柔如水的光。其实,我更想喊出它的另一个名字——希望,我的希望。那天夜里,月望着我,我望着月,直到宿管的哨声响起。直到它承载着我的希望越升越高……

那天,少年把明月赠予自己;那天,明月留在了我的心里。自此,我的魂灵沾染月光;自此,我的世界不再黑暗。

我们总应该送自己点什么,你大可送一束花给自己,告诉自己生活美好;你大可送一次旅行给自己,告诉自己人间值得;你大可送缕缕烟云给自己,告诉自己一切虚无,自我才是真。只是,我不愿继续沉醉人世幻光,我想让自己发出驱散黑夜的力量。

我将昨天的月亮赠予自己,将今天的自己赠予明天。昨天的月亮照亮我,我照亮明天。

才能的刑具

兰州市第五十二中学高一五班 王洁

提起考试,我想很多学生都是畏惧它的。有这样的顺口溜: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顺口溜说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后,所有人真正看重的是什么。

考试最早只是为了选拔人才而产生出一种手段,流传到现在,却变了味了。虽然许多考试都美其名曰“一次查漏补缺的机会”,但卷面上的分数却是真正重要的。一些分数不理想的学生在家长会后,往往都会因家长素质的缘故,受到精神和肉体上不同程度的伤害。以致在孩子心中对考试产生了一种极度的恐怖。这种恐怖的后果有两个,一是以后凡遇到考试就表现失常,二是考试时不惜一切手段拿到高分。

当年孔子教学,不都是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四处游玩,见山说山,遇水言水吗?并且根据弟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造就了“七十二贤人”吗?然而,今天的教学与孔子却有天壤之别。学生上课大多只能坐在教室里,面对书本,失去了充分实践的机会,这怎么能展现出自己的潜能呢?而且,如今评价一个学生有没有才华,主要就是看你一纸试卷,只要分数高,一切都会好。而现实中,那些偏才、怪才,只因分数低他就无可奈何。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在考试中分数高的学生,一定有其过人之处,也一定是有扎实学识的人。但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也不能总是看分数吧?单一的闭卷考试往往成为“才能的刑具”。一个人的才能被一张试卷所决定,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当年,伯乐推荐九方皋,就是看重他相马的才能。而那些不懂马的人,却以“牝牡骊黄”为托辞,否定九方皋。

唉!人生遇一伯乐,真乃大幸!

秋之悟

兰州市第五十二中学初二四班 张敏

天,像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轻盈的云朵雪白,如棉花糖一样;火辣的太阳换了柔暖的光芒;翠绿的树叶渐黄;滚滚的热浪变成了不易察觉丝丝的凉气。

一叶知秋,每当我走到树旁,清风徐来,树上枯黄的叶子便会纷纷在空中舞蹈,“唰拉拉,唰拉拉”好似弹奏着秋天的奏鸣曲,秋天的落叶往往带给人们悲凉的氛围。但这些落叶曾经也葱郁过,虽然落了于土里,但还是在奉献自己让大树汲取养分,而来年春天,我们又会见它们攀上枝头开始新的生命。花也如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朵在秋季时,便会枯萎零落,但它愿化作土地的肥料助万物生长。当来年春天的时候,它们会再次绽放枝头。我想:人也是一样,要懂得奉献才能收获一次又一次精彩的瞬间吧。

在秋天,我常想,生命到底有何意义?小草在春天萌芽在秋天枯萎;蒲公英会为得以自由飞翔而等候微风;花朵会为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而默默酝酿……而我们人类又该如何呢?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在有限的时光中焕发出无限的精彩呢?我想:只有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默默坚持才可以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吧。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只有奉献自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靠近自己的目标才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才能让自己拥有最精彩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芬芳,这一生才无悔。

★知识点★

志怪小说

相比诗词歌赋、散文、政论等文学体裁,小说很长时间被历代正统文人摒之于九流之外,难登大雅之堂。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小说以其离奇的情节、曲折的故事、浅近的语言为大众喜闻乐见,逐渐发展成为主流文学形式。除掉上古神话和历史传说,追溯其源,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粗具规模。主要是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轶事小说则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以下简介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保存下来完整与不完整的有三十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内传》及干宝的《搜神记》等。这些故事或讲神仙道术,或谈巫鬼妖怪,或夸殊方异物,或言佛教灵异,总之,都是以讲述神仙及幽冥世界为其主要内容。志怪小说或有证明神鬼威灵的存在,宣扬封建迷信思想之嫌,但其夸张离奇的情节确实符合市民阶层的阅读心理。处于小说发展初期的志怪小说,在艺术形式方面虽然只是粗陈梗概,但对后世影响却很大,唐代传奇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中国小说史上,说鬼道狐这一流派的形成,就肇始于六朝的志怪小说。如宋代洪迈的《夷坚志》、明代瞿佑的《剪灯新话》等,当然最著名的莫过于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了,这些神鬼仙道作品都与六朝志怪小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便是流行于当下的玄幻、穿越等网络小说也可以说是这一流派的继承和发展。

再大的脑洞都不是无缘无故开的,细究都有其蓝本。志怪小说为后世的戏曲和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冯梦龙的《三言》,都吸收了《搜神记》的若干素材;关汉卿的《窦娥冤》、汤显祖的《邯郸梦》,是《东海孝妇》和《焦湖庙祝》的进一步发展;至于如《干将莫邪》被鲁迅改为《铸剑》,《董永》是今天黄梅戏《天仙配》最早的蓝本,为大家所熟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关于旅行 我家的小鸡作文 海边风景作文 最想告诉你作文 我收获了幸福作文600字 周末作文450字 我又长大了作文 温暖作文350 故乡的作文500字 作文百搭开头结尾 有意义的周末作文 中华文化作文开头 初三生活作文800字 仿写春作文300字 开学之初作文 迎难而上作文600字 属于自己的光芒作文 猫的样子作文 微作文200字 被同学打屁股的作文 初中作文运动会 以年为主题的作文 今天的我作文 读什么有感作文600字 粉笔作文 被老公打屁股的作文 盲人摸象游戏作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变化 湖北高考作文题 有关文化的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