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兰州晨报作文周刊·金牧场丨生命如秋……

2020-11-16 05:00:01
相关推荐

兰州晨报·少儿周刊·金牧场

生命如秋

榆中县小康营中学九年级一班 赵江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的,或许你还沉醉在夏日的阳光里,或许你很不经意间,秋已悄悄走近了你,你也走近了秋。走进秋天,你不必因为秋叶的纷落而痛惜,也不必因为秋花的孤悬而孤独,更不必因为大雁的离去而忧伤。这时,你会发现天更高了,地更阔了,水更绿了。

每当走在金黄色树叶铺成的小道上时,也许你不会觉察到什么,但只要抬头看看那光秃秃的树枝,就会突发感慨,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坚强,困难和挫折不能将你打倒,因为生命如秋。

沉思间,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河边,冷冷的水声,悲凉的风声,在耳边穿过,竟是那般凄凉。突然,一片秋叶落在了头上,拿到手中,心情无比复杂。是啊,她并不想落地,大树是她的生命所依,但秋风四起,落叶终要归根。

继续穿行在林中织成的凄凉间,不敢抬头,生怕会潸然泪下。我想,这怕便是生命的脆弱吧。不远的前方,好像有一片金黄,走着走着,停下了脚步,原来是一位大爷将金黄色的秋叶堆积成了光彩夺目的“小山丘”。我走上前去,情不自禁地说:“真漂亮﹗”那位苍颜白发的大爷笑着对我说:“是啊,单独的一片树叶我们往往感觉不到她的美,但只要将她们聚集在一起,就会觉得这是秋天最美丽的风景。”

带着无尽的感慨,我加快脚步向前走去:原来生命如秋,只要你用心去感知,就会发现秋的凄凉之中也能绽放出生命之美。

生命如秋,生活如河,只有将生命投入这条大河中,才能涌起澎湃的浪潮,才能形成一股有力的洪涛,才能穿过悬崖峭壁,越过巉岩前阻,溶入归化到生命的大海。

秋阳杲杲,生命表不尽,述不完的厚爱,一起在这宁静辽阔的秋色中和鸣如歌了。

老师点评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以秋叶为核心意象,以情为线,文思细密,更重要的是在景物的观照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上升到哲理层面,含蓄婉约,典雅凝重,耐人寻味,堪为情理散文的佳作。

(罗宝荣)

衣沾花香,心不染尘

西北师大附中2021届北辰班 邱童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棵沙枣树。一年中我最喜爱的便是沙枣花开的时节。一到这个时候,浓郁的花香溢满整个院子,让人陶醉其中。即使在院外,沙枣花也芬芳依旧,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显得清幽。这时的我,总会跑到树下,什么事也不干,只嗅着那花香便能待上一天。

我喜爱沙枣花,更爱它的花香,但我不像大人,我不会把树的一段枝条剪下来摆在家里,我只是站在那里嗅着。似乎与花为伴的时间久了,我的身上也沾染了一些沙枣花的香气。每当走在街上,总有人忍不住问我,这花好香啊,是哪里的。这时候,我总会摆出一副骄傲的神情,抬着头说,这是我们大院的。

时光匆匆,我长大了。似乎成长与烦恼是分不开的,我也有了自己的心事。我不愿意把这些心事分享给父母,大人们只关心这是否会对你的学习有影响,他们是不会好好听我说话的,于是,树成了我唯一可以吐露心声的地方。

我总会在吃完晚饭后来到树下,落日的余晖斜照在树的枝上、干上,照在我的脸上、身上,传递着点点温暖。微风拂过,树仿佛听到了我心中未尽之语,轻轻俯首示意,好像在说,把一切烦恼都说出来吧,孩子!我像一个迷茫不知所归的旅人找到了依靠,倚在树旁,轻声倾诉着。这成了我和树之间的秘密,我们无声而又默契地保守着这个秘密。

岁月无情,我不得已离开家乡,远赴千里之外上学。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我亲眼看着树被刨出土壤,五花大绑地随卡车而去。它的根狰狞地张着,它的枝条无力地垂着,卡车发动时隆隆的轰鸣声似乎成了我一生的噩梦。

在那之后,我去了许多地方,翻了很多山,渡了很多水,仿佛在寻找树的替代品。衣沾花香,心不染尘,只是一场美好的幻梦罢了。梦醒时分,一切都会重来。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

西北师大附中高二(14)班 杜宜桓

暑假里,喜逢爷爷的八十大寿。我们全家回到西安给爷爷祝寿。8月3日,坐上兰州到西安的高铁。3个多小时的路程轻松而舒适,让我亲身体验到祖国高科技发展的成果。从最初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发展到如今的高速列车,从最高时速60公里到300公里……中国铁路实现了一次次华丽蜕变。坐上高铁,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速度”。

寿宴上,爷爷给我们讲述了他年轻时的往事。上世纪70年代,爷爷在兰州榆中夏官营工作,生活艰苦,交通不便,通信落后。1977年,他回老家山西太谷探望久病卧床的母亲。爷爷把母亲的病情写在了一封信上,告诉远在陕西洛南工作的姐姐。信在路上走了整整一个月。等到爷爷的姐姐收到信时,他们的母亲已经过世了。爷爷的姐姐最终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件事成为她一生中最为遗憾和痛心的。

爷爷说,他们生活的年代,通信不发达,全国使用的都是有线固定电话,需要一级一级地接转,用时长、杂音大、消息传递不准确。平时通讯最普遍的方式就是书信传递。写一封信,贴一张8分钱的邮票,最短的走五六天,一般需要10天左右,交通不便的地方要用一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通讯的落后严重影响着信息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工业得到飞速发展,重点工程拔地而起。铁路、公路的建设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只要手指一点,信息立刻进行传递,再也不需要写信了。相隔两地的人,随时可以打电话、发信息,甚至视频通话。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呀!

大家围坐在一桌丰盛的饭菜前,愉快地品尝着各色美味佳肴。爷爷说,他们小时候国家物资相当贫乏,人们吃饭都存在问题。穿衣只能穿粗布衣服,而买粗布则是用国家发给的定额供应票,所以每家孩子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上世纪60年代初期,人们吃饭都在人民公社食堂吃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争抢一盘高粱玉米面,根本吃不饱……

这短暂的一天里,我听爷爷讲了许多过去的事情,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今天的我们多么幸福,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现代化发展的红利和便捷。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闲时可以出去旅游,放松自己的心态。生在新时代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祖国的富强和繁荣昌盛是我们自信的资本,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里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将弘扬爱国之心,树立报国之志,秉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品格,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为建设更加富强、更加和谐、更加美丽的中国而努力拼搏!

如歌的夏天

兰大附中2018级苗2班 孙逸凡

八月的乡下,几乎家家的房前屋后都爬着藤蔓长势旺盛的丝瓜。青翠的叶片,像绿色的手掌在轻风中挥舞;金黄的小花,如迷人的蝴蝶在阳光下低唱。我的目光在这绿色中穿梭,突然定格在丝瓜藤架的顶端——鸟窝!一只掩藏于葱茏绿浪间的鸟窝!真是难以置信,在如此稠密的绿色深处竟藏有这样一个生命的居所。

这个发现让我怦然心动。我屏住呼吸,轻轻拨开窝口的绿叶,小心地探过头去。哇!里面有三只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它们羽翼未丰,嗷嗷待哺。见到我这个敌友不明的不速之客,一个个都惊恐不安起来。我连忙悄悄退去,唯恐惊吓了这三个守巢的小生灵,也唯恐惊吓了它们外出觅食的母亲。真不知鸟妈妈是何时衔着根根杂草筑成这个精致小屋的。也不知鸟妈妈又是何时在这里孕育出三个美丽的小生命的,我只知道,这里住着幸福的一家,共同编织着一段绿色的童话。

于是,我原本无聊的暑假立刻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每天,我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趁鸟妈妈不在时跑到丝瓜藤边看这些小小鸟们如何叫唤,如何打斗。我关心着它们点点滴滴的成长。当它们饿了而鸟妈妈又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便拿来一些碎米喂它们;互相打闹而被挤到鸟窝边缘上的时候,我便好心地把它们放到鸟窝中央;当它们“叽叽喳喳”吵个不休的时候,我便也学着它们叫来叫去。甚至有一次,我用手指逗它们,它们竟张开小嘴试图吞下我的手指……在这些小家伙身上,我收获了这个夏天前所未有的快乐。

直到那天早晨。我在鸟窝旁边既没有看到那些稚嫩的身影,也没有听见清脆的叫声,只看见我前天送来的碎米一粒未动。盯着空荡荡的鸟窝,一种无以名状的落寞与失意笼罩我的周身。直觉告诉我,它们一定是羽翼渐丰而随母亲远走高飞了。对于鸟儿,我不过是个陌生的路人,我的一切自以为是的善意或许只是一种对生命的打扰。可它们之于我,却是一道心灵的彩虹,装饰了我单调的梦境……

不知是谁在风中吟唱“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是生命的火……”鸟儿们终已远去,多愁人还在念想……几句老歌,便让我们又回想起那个如歌的夏天。

知识点

古人的名与字

现代社会,一个人一个名字,名字充其量也就是个符号而已。不同的是,在古代,我们古人的名字却是两个概念——不但有名,而且还有字。

《颜氏家训》:“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而字呢,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古人的名主要用来自称,另外也供同辈或长辈称呼用。而字呢,是供他人称呼用,古人鲜有用字来自称的,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字有尊重的意味。所以呢,我们现在的某些历史剧中一些古人用自己的字自称,什么曹操自称孟德,周瑜自称公瑾等,这无疑都是影视剧编剧不懂或者不尊重古代称谓礼仪而造成的。

那么,古人的名和字都是怎么起的?要知道,那时候是没有什么《现代字典》的,古人不能像现代人翻字典给娃起名字。难道古人起名字是拍着脑袋想到啥,或者看到啥就起上?比如有人说孔子为啥叫孔丘,就是他爸爸看着儿子额头很大,像个小山丘,所以给取名孔丘。

当然,此乃玩笑之说。

古人的名和字是有学问的,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是一定存在联系的。或是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词义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

古人的字,也称为表字,这是指古人的名和字多为表达互为表里的含义。如曹操字孟德,“德”与“操”出自《荀子》“夫是之谓德操”一句。再如,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瑾”“瑜”都是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就有“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一句。还有,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就是云由龙所生,风由虎所造,如果赵云的哥哥叫赵风的话,那也就是赵子虎了。

时移世易。我们的很多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了。直呼其名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最直白的方式,什么孟德兄,公瑾弟的,再也没有喽!

作文投稿看这里——

“红蜻蜓”继续在作文园地翩跹,“金牧场”等待着文学新骏们驰骋。《兰州晨报·少儿周刊》向兰州市广大中小学生长期征稿,欢迎踊跃投稿。

邮箱:zuowenzk@126.com

QQ:2548649507

编辑丨蒋学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