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满分高考作文可以让网民读不懂吗?

2020-11-16 23:35:01
相关推荐

作者:戴若冰

日前,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出炉。这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得满分到底值不值?舆论褒贬不一。时评作者舒圣祥撰文认为,“不说人话等于高分,这篇满分作文是个坏榜样”。 舒圣祥的评论也许尖锐了些,但如果要我说的话,这么一篇“掉书袋”的晦涩难懂的作文,给个及格分数足矣。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这些语句来自于《生活在树上》的首段。咋样?你没读懂吧?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要我说,是老到和晦涩有余,深刻与稳当不足。

据报道,第一位作文阅卷老师只打了39分,后面的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阅卷组长最后定了满分。评分悬殊,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办法的事儿。但评卷标准载明:“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是高考好作文的标准。这么一篇“掉书袋”的晦涩难懂的作文真的符合高考好作文的标准吗?第一位老师大概没有读得太懂,后面的两位老师和阅卷组长是否就真的读懂了呢?在阅读此文的时候,“专业人士”是否查阅过相关资料?

《生活在树上》用了一大堆诸如“嚆矢”“振翮”“祓魅”“赋魅”“婞直”等生僻词、生僻典故以及实践场域的分野、理想期望范式等学术语句,令很多非“专业人士”读不明白。有一位长期关注教育的所谓专家认为这种生僻晦涩便是个性,读不明白是因为没有读过几本历史书,批评容不下晦涩作文的网民们是叶公好龙。

老实说,我这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从事新闻编辑工作几十年、一生与文字打交道的老头子,看了半天,也不大读得下去、也不大读得明白——“大约的确”是历史书读得太少的缘故,但与叶公好龙不沾边儿!

我以为,一篇满分高考作文,表意是清楚明白的,有力动人的,语言应该是美的,而最美的语言应该是平实的,让人一目了然的。弄些生僻词语、整些欧化句式、不加解说地“引经据典”,卖弄并不成熟的文笔这就是专家笔下所谓的“个性”么?

这篇让人读不下去、读不明白的满分作文,使我想起了念初中时老师讲的一则笑话:话说著名数学家何鲁年少时博览群书,学业优秀而且顽皮。一次,作文卷发下来后,他见同桌的作文比自己少写几百字,居然也同自己的作文一样都是优等,很不服气。待到下次作文课,何鲁耍了个心眼儿。作文卷发下来后,何鲁见同桌的作文也是优等,他站起来对先生说:“我的作文写得很短,某某的作文写得很长,同样得优等,这是为什么呢?请先生念念我的作文吧!”弄得先生不胜尴尬。

原来,何鲁这篇作文只写了几行字,而且故意将每个字不是多写一划,就是少写一划,先生评阅时一个字都不认识,又心想,何鲁平素书读得多,或为佳作,于是在每句话下面都画上红圈,褒为佳句。

何鲁究竟有无这个“经历”,无稽可查,权当传闻。我想,一篇晦涩难懂的、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读得明白的《生活在树上》都能得满分,倘若,明年哪位考生别出心裁,像何鲁当年那样,写一篇让阅卷组长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个性作文”,拿满分岂不是稳操胜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3-19 08:07白衣居士[澳门网友]IP:1743488677
    满分高考作文可不可以写得简洁一些呢?毕竟更多人能看懂才有意义。
    顶28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上册作文 童年作文600字 怎么写好作文 八下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高中版 高中生作文800字 写事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中考的作文 三年级英语作文 乡愁作文 多肉作文 孝顺作文 作文寒假生活 白衣天使作文 作文成长 雅思大作文 出游作文 羽毛球作文 野餐作文 苏轼作文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