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刻意练习》:让我们从新手都成为大师

2020-11-17 22:30:01
相关推荐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我们会发现总是有些人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如此擅长,擅长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当然在某些个案中基因遗传,也确实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身高或其他生理因素十分重要的领域和行业。但不管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他们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是具有适应能力的,只是比我们更多的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如果你和那些杰出人物交谈,你会发现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注重刻意练习的质量。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刻意练习法则的研究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专注一个领域杰出人物的杰出表现,以及在刻意练习法则当中对这些人起到的作用,他是刻意练习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当所有人都以为能力出众源于“天赋”时,作者通过研究众多天才童年,受过专业训练的经验证明——天才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这种提高技能的黄金标准被定义为“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封面

另一位作者罗伯特普尔博士。著有上百部重要的学术图书和报告,专门提供协助和咨询服务。《科学》和《自然》是世界最著名、最有名望的两家科学出版物 罗伯特普尔博士担任编辑和作者。多年来普尔博士为诸多有名望的团体提供写作和咨询,也有众多作品发表在不同领域的其他顶级出版物上。

有人说刻意练习,就是把练习的时间尽可能的增加,就是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谓1万小时定律,就是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技艺超群,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和练习,任何练习只要超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是的一万小时定律揭示了的一个正确的观点: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也许并不需要恰好一万个小时的练习,但要花很长时间练习。

同时一万小时定律也展现出了错误观点,首先,一万小时并没有什么特别或神奇之处,杰出的人在得到别人认可之后,还依然在练习,时间还一直在增加。其次,这个时间随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就像书中举的背数字的练习,只用了200个小时就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能记住最长数字串的第一人。但是小提琴家,在20岁之前的练习时间都已经达到1万小时,然而最杰出的小提琴家需要练习2-3万小时才能和其他优秀的小提琴家区分开来。最后,一万小时法则不是一种承诺,对于是否能够通过足够多的练习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并没有定论。

练习时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练习方法,以及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的调整。没有好的练习方法,那就是无谓的重复练习,练习过程中不进行调整,一路走到南墙不回头,会偏离既定目标的轨道,反而实现不了目标。正确看待一万小时法则,它不是必备宝典,对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时间鉴定。

《刻意练习》这本书开篇就否定了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了一万小时定律的不科学性。下面我就书中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分享从新手到大师的过程

正文

一、 为什么说天才都是刻意练习的产物?

小时候经常会听到家长说:你看看那谁谁家的孩子考试又第一,你再看看你……,等我们在再大一点,做不好某事的时候,家长会说“算了吧,你就没那个的天赋!”

这是我们正常理解的关于成就认知的第一个阶段——**把所有的成就归功于天赋**。但是当我读了《遇见莫扎特》这本书,也对莫扎特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我想如果我再说这样的超级大师的成就只是因为他有天赋,他一定会气得活过来,指着我大骂:我付出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你居然说我是靠天赋!

莫扎特

还好,现在的人没有那么傻,我们逐渐相信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因此才有了像“天才,是由1%的灵感和99%的汗水组成”这样的至理名言。这是我们所理解的关于成就认知的第二个阶段——**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但是,即便我们越来越理智,但对于一些开挂的存在,我们还是会把他们归功于天赋。比如说钢琴家朗朗,5岁即在沈阳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13岁时获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1997年,他获美国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奖学金;2002年,年仅20岁的他成为第一届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得主。

电视节目《最强大脑》相信有不少人都看过,面的记忆大师王峰这也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在2011年的世界脑力锦标赛上,王峰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当别人以每秒钟一个数字的速度向他念出数字之后,他记住了300个数字。

我们平时在电视上也能看到,几岁的孩子不仅能背下《新华字典》,还能说出你要查的字在字典的几页第几行……

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那些人的技能,真的就是像开了挂甚至是超自然现象一样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法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而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是可以做到的!而这就是对于成就的第三个理解阶段——刻意练习。

二、 什么是刻意练习?

中国乒乓球队员横扫全世界,网友调侃世界上最难得的是乒乓奖杯的全国冠军时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乒乓球队员的强大;当世界羽毛球冠军林丹,远距离轻松将羽毛球打进球筒时,我们感慨林丹打球如此帅气。

而这些成就恰恰就源于“正确的练习”!本书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发现各行各业优秀的人物都有着自己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那就是“刻意练习”。

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作者首先提出刻意练习不同于天真的练习,而是有目的、大量的练习。但只有增加量还不够,还得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比如学会一门外语就是一个模糊的目标,在3年内学会一门外语并且能够使用这门外语与外国人熟练交流就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明确的目标。

书中列举了练习记忆的训练,记忆一组数字,刚开始只能记8个或9个数字,此后每一次练习都能比上一次多记字一个数字。这样的练习就被称为“有目的的练习”。这样的方法是通往刻意练习的第一步,而练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刻意练习”

其次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在练习的过程中还要专注和有意义的反馈。所以作者建议进行这种练习的时候找一个好的导师,帮助积极给予反馈。跟人学,找到一位好的导师或教练,是你学习进步的最佳方式。

美国洛杉矶有一位传奇的篮球教练,在他执教的27年里,获得了10次NCAA(全国大学体育协会)的冠军,包括奇迹般的7连冠,40年的全部执教生涯里,885胜203负。

曾经有两位心理学家对这位教练的训练课做过全程观察。统计记录显示,在2326条指令中,6.9%是表示不满,75%则是纯粹的信息:做什么动作、怎么做、不做什么。他最常见的方式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展示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可见优秀的教练知道学习一件事情的最佳次序,他会给你演示正确的行为、提供有效的反馈,并且避免你“走弯路”。回顾我自己的学习历程,凡是参加过培训班、有教练辅导的技能,一定是“入门起步”最快的。

最后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也就是说,不能是总待在舒适区的反复练习,这样的练习持续时间再长都不会带来质变。比如练习写作,如果只是一味的记流水账一样的日记,再长的时间也不会提高写作水平的。在这本书中的第六章,作者提到了伟大的富兰克林练习写作的方法。

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他写到,按他早前受过的教育以他的能力只能当一名普通的写作者,最多只能保证文章写的通顺。有一次看他到一期名为《观察家》的杂志,他被里面高质量的文章所吸引。富兰克林决定,他也要写出那样漂亮的文章。

富兰克林的做法是:他找到杂志中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然后写下对每个句子简短的描述,只要让他能想起原句讲的是什么就行。练习几次后,他的目的并不是复述别人的句子,而是要自己写出高质量的句子。

这种复述的练习让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他的词汇积累的不像杂志文章的作者那样丰富,并不是说他不认识那些好质量的词语,只是他自己不能做到“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于是他想到另一种练习的方法。

他决定把杂志中一些好文章的语句改写成诗,他确定,写诗将迫使他想出其它不同的词语。在改写后等待一段时间,他再把当初改写的诗句写回散文。这个方法使他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要找到正确的词汇,并且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让自己迅速从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

富兰克林在词汇的练习结束后,开始进行文章结构和逻辑的练习。他再次找来杂志中好的文章,为每个句子写下一些线索,他把线索写在不同的纸上,并且故意把顺序打乱。等待一段时间后,他把这些顺序不同的句子组合在一起,把自己总结的文章和原作者进行对比。有时候,他会发现自己的思路跟优秀的作者不一样,于是,他再次修正自己。

众所周知,富兰克林成为了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作家,他的著作《穷查理智慧书》以及后来的自传,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由此可见,富兰克林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问题:写作的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了,它是需要长期大量练习得来的。也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刻意练习》。

三、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1、在学习上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强大。出门在外打出租车在所难免,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城市的出租车司机都是一张活地图,熟练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他们是天生的记路好手嘛?不!是因为他们在长时间出车过程中,大脑练就了存图能力,能够比普通人更好记忆地图,更好适应和记忆走过的路。

再比如学习英语时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单词量的问题,有多少学生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就是折在了单词关,我看到很多同学在背单词的时候都是买一本单词书从字母A开头的单词背起,口中背着字母,手上快速的写下这个单词,一会工夫一个单词写满了A4纸的一大半。一个学期学下来背到字母C开头的单词 ……

这种方法显然是“天真练习”就算有个别同学背完了单词书,拼的也是顽强的毅力,专业的导师就像海面的灯塔指引我们的方向,在学习单词路上找到好的老师在字根,前缀,后缀这三个方面多加引导,使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触类旁通,举 一反三记忆单词的量会指数型增长,这点我深有体会。

我们身体适应能力难以想象,大脑中枢指挥去做想要做的事,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做某件事,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帮助你完成任务,让大脑和身体相互适应,做的更好。

2、在工作上

总有一部分人一直执有错误的思想:认为某些人能力通常受基因特征限制;或者如果你足够长时间地做某件事,一定会更擅长;再或者想要提高就得努力,想成为经理就要更加努力、努力。

刻意练习的心态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观察视角: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大家都知道职场人士都很忙,很难挤出时间来学习技能,刚入职的前台姑娘对办公软件的幻灯制作一窍不通,但我发现每次开会前她都会主动帮忙设置设备,会议中有人在演示的时候,她也是坐在后排仔细的观看,会后虚心的向别人请教,没过多久她就能自己操作以至于很快成为了公司的幻灯制作小能手。

这位姑娘显然就摒弃了:我做不到、只要时间够长迟早熟练、努力就会提高,拼刻苦这三种错误思想。而是边做边学,一直去想:“如何提高质和速度”。

3、在生活上

在生活上的刻意练习,你仍然需要一位好的导师,而且练习的过程中有需要更换导师的可能。就像书中提到的佩尔,他来自瑞典,69岁时开始上空手道的培训课,他的目标是80岁时获得黑带。练习三年之后,他认为自己的进步太缓慢了。当所有人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的说,他的进步不可能太快,因为他已经72岁了,但事实,并不是那样,他的确不可能像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那样进步神速。但是,在他的年龄段,仍然有符合他的训练标准可以提高他的水平。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之下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可以加速取得进步,所以为了你的成功,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找到好的导师,并向他请教。当你自己已经改变之后,你会对自己有不同的要求,这时也可能需要更换导师。

有好的导师的指导,专注投入:不论你在做什么,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事情上;逐渐延长每次练习的时间, 保证睡眠充足,每专注一小时就小憩一会。刻意练习能创造各种可能性,摒弃你先前那种“我做不到”的想法,大胆去尝试。

总结

我们人类把自己称为“智人”这个物种时准确的抓住了当时人类的特性。而我们称现在的人类为“知识人”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比起那些“智人”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但把我们自己称为“练习人”应该更准确,所谓“练习人”是反映人在一生之中能够通过练习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使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

荀子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古人智慧告诉我们,学习是不断积累,是不断练习的结果。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需要开发好训练方法,以刻意练习的原则为基础,通过练习积累,让知识、技能、方法慢慢的融入我们血液,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

刻意练习并不复杂,总结其关键词:目标明确,专注投入,及时反馈,不断挑战舒适区,找到行业优秀导师,强化动机,坚持练习。也许这些词你都听过,也许你会将其归结为正确的废话,那就从这本书开始给自己或者帮助孩子做个刻意练习吧,效果自然可以证明它的价值!

好了以上就是《刻意练习》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期待每一位新手都能成为大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