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杂志文章]皖江城市带绿色发展路径的选择

2020-11-18 05:35:01
相关推荐

摘编自杂志文章《皖江城市带绿色发展路径的选择》,原文刊于《现代商贸工业》(国内统一刊号: CN42-1687/T;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3198)2018年1期。

作者简介:张美玲(1990-),安徽芜湖人,铜陵学院金融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金融投资;许咏(1989-),安徽铜陵人,铜陵学院金融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金融工程。【本文为全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皖江城市带重化工业、高耗能产业深入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导致皖江城市带出现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本文将借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保护较好的苏南城市群经验,试图找出一条适合皖江城市带的绿色发展路径。文章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绿色发展指数,以此来找出差异,寻找对策建议。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资源;环境;绿色发展指数;绿色发展路径

一、绿色发展的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绿色发展概念

绿色发展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复合型,涵盖了绿色政治、绿色经济、绿色人居环境、绿色城市以及绿色文化等诸多方面。绿色发展模式极大的改变了以往的环境与经济不能协同发展的观念,它不但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还提出将环境保护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资本与动力当中,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具体来说,绿色发展的表现形式如下:①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②保护环境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③环境与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生产力与竞争力的体现[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最先提出“绿色发展”的是英国学者Pearce,他在《绿色经济蓝皮书》(1989)中提到只有通过绿色经济才能获得经济、人文、环境的全面发展。此后,各国学者对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方式逐步重视起来,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研究:其一是如何实现绿色新政及其具体方案;其二是如何发展绿色产业及其实施效果评价。其中Worforce Information Council of USA(2009)对美国绿色产业的就业效果加以评价时创造性的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Andrew Joavis(2011)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预测了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就业潜力[2]。总之,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在西方国家颇受关注。

我国学者近些年来也对绿色发展相关议题加以重视,尤其注重研究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例如马林(2004)、刘国涛(2005)等学者归纳总结了绿色产业的概念和特点;姜明生(2008)、李忠(2011)等学者提出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思路和建议;曾健民(2002)、王克西(2008)、赵路(2009)等学者以我国具体区域的绿色产业发展为例,提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方法。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绿色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例如席广亮(2008)研究出了一套针对江苏省绿色发展适宜性的评估方案[3],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2010)研究出了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这成为目前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研究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文献。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本文有着极大的启迪意义,但也存在不足:①对我国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比较较少,不能给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一定的示范作用;②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多采用主观赋权法,影响其客观性及科学性。本文在前人构建绿色发展指数的研究基础之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苏南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13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并将13个城市的指数进行排名比较,从而找出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绿色发展状况的差距所在,最后提出皖江城市带区域的绿色发展建议。

二、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思路

绿色发展涵盖了绿色经济、绿色政治、以及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其中经济的绿色发展尤为重要,而绿色经济与三大产业的绿色发展息息相关。第一产业的绿色发展能够创造经济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第二、第三产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第二产业的绿色发展能够促进投入产出的效率增加,增强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而这是实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因素;第三产业有其特有的优点,如高生产率、低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等,这决定了它与“绿色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同时,绿色发展也不能将焦点全部放在三大产业之上,要具有全局观,将资源的环境承载力、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与产业的绿色增长率结合起来,一起纳入绿色指数的指标范畴。

所以,本文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个评价层:1.绿色增长度;2.资源环境承载力;3.政府的政策支撑力。其中,绿色增长度指标包括绿色增长效率和绿色增长潜力两个方面,前者反映了当期的绿色增长程度,后者是对当地未来绿色增长情况的合理预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包括资源供给指标和污染容纳指标,前者反映了当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后者是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期。政府的政策支撑力指标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和环境治理指标,相应的评价因子反映了政府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以及力度,而这直接影响产业的绿色发展。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根据上述分析思路,采用客观性、全面性、实用性等原则,再结合前人的文献基础,构建了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3个评价层、6个评价项目层以及23个评价因子组成。其中1个目标层就是本文需要构建的绿色发展指数,3个评价层包括绿色增长度、资源环境承载力、政府的政策支撑力。再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取相对合理的评价因子指标[4](具体见下表2-1)。

表2-1 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三、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绿色发展指数综合评价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皖江城市带和苏南城市群共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上述指标体系为依据,搜索2014年度的所有指标数据,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5》,《江苏统计年鉴2015》,《江苏省水资源公报2015》。

(二)评估方法与模型构建

1.构建因子分析模型

先将搜集的样本数据标准化处理(是因为有些指标的量纲、单位不一致,若不进行标准化处理,差异会较大。)设x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值,

令x=,其中=, s=

标准化处理之后的变量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且其公共因子变量极为f,E(f)=0,协方差cov(f)=1,向量f的各个分量相互之间是独立的,说明变量的选取符合模型的研究要求。假设要研究的模型矩阵形式为:x=AF+,

其中,A=称为成份矩阵,a是因子载荷。变量在公共因子中所占的权重a越大,代表x和F的相互依赖程度越大,或者该公共因子对变量的载荷量越大,更具研究价值[5]。

2.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构建分析模型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再对3个一级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出皖江城市带和苏南城市群13个城市绿色发展指数的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如下图3-1所示:

表3-1 2014年苏南城市群及皖江城市带绿色发展指数排名情况

注:(1)上表是根据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构建体系, 依据各指标2014年数据计算得出;(2)上表各市(区)按照绿色发展指数的指数值从大到小排序;(3)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表中未包含皖江城市带六安市舒城县和金安县的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5》、《江苏省统计年鉴2015》、《江苏省水资源公报2015》以及百度文库等资料测算。

(三)实证结果的分析

1.从上表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的8个城市绿色发展指数总体来说远远低于苏南城市群的5个城市,仅合肥的指数排名第4,宣城、铜陵以及池州的指数甚至是负值。其中,由于一级指标“经济增长绿化度”中的评价因子较多,在总指数中所占权重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度”因素必然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皖江区域的政府及企业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们。

2.从产业绿色增长度指标来看,苏南城市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力相对较强,且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较高;尽管在科技经费支出以及科研人员的数量方面,皖江城市带的合肥、芜湖、马鞍山近年来明显提高了重视程度,逐步加大投入力度,然而总体来说,与苏南城市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反映了皖江城市带绿色增长潜力稍显不足。

3.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单从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森林面积等指标来看,苏南城市群相比来说,并未占太大优势;然而从污染容纳指标来看,皖江区域的烟粉尘、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排放量逐年增加,反映出皖江城市带未来的产业发展相对来说对环境有更大的污染及破坏,这将不利于皖江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4.从政府政策支撑力来看,南京、合肥、无锡的指标靠前,这综合反映在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例如苏州和南京当年完成环保验收项目环保投资的比重占GDP比重都在7%以上。而安庆、芜湖、马鞍山当年新增造林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较高,反映了当地对环境保护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撑力度在不断加大。

5.总的来说,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苏南城市群相对于皖江城市带来说,在早期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较早的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所以其更早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努力提高其资源使用效率,企业及政府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也较大,且苏南城市群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较高,所以说总体具有较高的绿色发展指数值。本文针对苏南城市群绿色产业发展过程的研究,对于皖江城市带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指数,缩小与其他地区差距,找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绿色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人居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6]。

四、推动皖江城市带绿色发展路径选择的对策建议

苏南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是建立在“有规划”、“有目的”的发展基础之上的,需要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的合力。皖江城市带想要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路径,可以以苏南城市群为借鉴,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调整皖江区域产业结构

皖江城市带在绿色增长度这个指标上得分较低,尤其是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工业增加值等。所以,要利用皖江城市带间的各自产业优势,提升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例如马鞍山可以着力发展造纸业、磁性材料、精细化工、专用汽车等一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优势的行业,从而提升地区的经济实力;利用芜湖市在汽车行业、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比较优势,发展当地经济;安庆的支柱产业包括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等,要继续发展这些产业,同时对于安庆的潜在优势产业如船舶制造、造纸业、能源和医药等也要加大开发力度;铜陵可以在有色、化工、电子、纺织、建材等支柱产业上加大投入力度,培养出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优质企业 [7]。

(二)提升皖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皖江城市带的生态环境底子较好,资源供给指标原本较高,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影响了环境的质量。所谓环境承载力指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能够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即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不能突破这个阈值,否则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必然不能实现可持续,所以这就要求环境保护要与产业发展同样受到重视。也就是说皖江区域的经济发展要建立在产业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同时污染物排放符合功能区标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皖江区域还要引进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建立全新的绿色生产模式,不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还要不断创新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降低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或者将其再循环和再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8]。

(三)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众所周知,政府的产业政策制定对于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的筛选。皖江区域在项目的选择上可以倾向于那些能够填补当地产业空白的项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可以倾向于那些拥有节能减排效果较高技术的项目。第二,政策倾斜。区域各级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吸引资源利用率高、单位产值污染排放度低的优质企业,而对那些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力度大的企业实施增税甚至是叫停的政策。面对皖江城市带的优势产业——农业,要围绕“生态”和“有机”进行发展,建立规模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机食品基地,打造绿色品牌。第三,开发优质资源。皖江区域要立足各地区的优势资源有序开发,必要时可以引进外来技术以提高开发效率,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产业的循环、链条式发展。第四,发展新兴产业。新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对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对环境的破坏更小。皖江区域应该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以投资的多元化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第五,皖江区域要鼓励民众实现绿色消费,通过政府引领的形式,带动绿色经济的需求[9]。

(四)实施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西方国家针对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往往采用“谁污染谁付费”来解决,颇具成效。皖江区域以此为借鉴可以制定个统一执行的方案,例如实施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采用税收、财政政策等手段,激励和促进绿色经济目标的实现,还可以建立环境保护基金,加大对废旧品回收的技术研发力度使其实现再利用或再循环,对区域内的环境综合治理等部门加大扶持,促进其相关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同时,皖江区域要重点培育具有地方优势的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以财政补偿或者税收优惠的形式降低其环境负担,控制其环境成本[10]。

(五)整合科技能力

皖江区域在利用现有的研发基础和能力的同时,应该不断引进新技术,一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鼓励地方高校科研人员加大对发展绿色经济的研究力度,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绿色发展差距进行研究,对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发展差距进行对比,并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总之,要使得皖江城市带逐步形成系统的环境保护研究体系,并且要将相应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具体的企业进行实践。还应推动环境产业的发展朝着市场化方向行进,不断的更新及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玉辉,张克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新农村的有效载体———资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10.

[2]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

[3]杨雪梅,梁惠清,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评价及差异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7.

[4]田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

[5]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及其路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

实习编辑:刘宇宸

(欢迎进入中国知网~现代商贸工业杂志阅读和参考引用原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400字左右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5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600字 给自己的一封信600字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作文600字 伴我成长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除夕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微笑面对生活作文600字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知心的话儿告诉你作文 快乐的春节作文500字 20年后的我作文400字 吃团圆饭作文300字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多彩的活动作文300字 寒假我学会了什么作文 欢欢喜喜过春节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300字 400格作文纸打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人生处处有风景作文 身边的温暖作文6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春节的英语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