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篇文章看完朝鲜半岛历史

2020-11-18 09:45:02
相关推荐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三面环海。朝鲜半岛按照存在的时期可分为史前时期、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与前三国时代、三国时代、新罗统一时代、后三国时期(892-936)、高丽王朝(918-1392)、朝鲜王朝(1392-1896)、大韩帝国(1896-1910)、日本统治时期(1910-1945)、朝鲜战争南北分裂时期(1948-至今)。

“朝鲜”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籍《山海经》。海内经曰:“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此时的“朝鲜”只是一个地名,是“东表日出之地”的意思。

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原始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朝鲜族起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今尚无定论。

檀君朝鲜传说首次出现于高丽僧侣一然所著野史《三国遗事》中,传说前2333年,天神桓熊与“熊女”的儿子檀君在辽河和大同江之间的广阔土地上建立檀君朝鲜,管辖朝鲜半岛北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前400年左右,迁都到今朝鲜平壤。这仅仅是韩半岛后期的野史著作,中国历代正史均无檀君的记载。

辰国是一个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存在于朝鲜半岛中南部地域的部落联盟,被韩国一些历史学者认为是三韩的前身,其都城可能在汉江之南。辰国是韩国人/朝鲜人的祖先,其在韩国/朝鲜历史中的地位类似于夏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辰国的北方邻国是周的箕氏侯国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是在公元前12世纪到前2世纪期间由箕子在朝鲜半岛北部与当地原住民一起所创立的政权。根据《史记》记载,箕子朝鲜是商朝的遗臣纣王的叔父箕子建立。

周初,商朝遗臣箕子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

箕子走之辽东建立箕氏王朝后,客观上促进了朝鲜半岛的文明开化。箕子入朝鲜后,带去了先进的殷商文化。他以礼义教化人民,又教给耕织技术。

从在朝鲜平壤城南发现的箕田,也可看出殷商农业文明对于古朝鲜的影响。箕田方正有规则,与中国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相吻合;每田分4个区,每区有田70亩,与中国“殷人七十而助”的文献记载相一致。箕田的出现,决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应该说是受商朝耕作制度影响的结果。

箕子在朝鲜立国后的第十三年,曾经回到周朝国都朝见周天子。当经过殷商故国,看到过去华丽的宫殿,如今已成为废墟,禾黍丛生时,箕子十分伤心,便作《麦秀之诗》咏道: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诗中所说的“狡僮”,指的就是商纣王。商朝遗民听到这首诗后,都感伤不已,不禁痛哭流涕。

卫满朝鲜

这个箕氏朝鲜享国极长,从西周初年一直延续到了西汉早期。在秦末民变潮中,有一个名叫卫满的燕人,也率领1000多名部属,来到了朝鲜半岛。卫满率领部属刚来朝鲜时,得到朝鲜王箕准的礼遇。箕准拜他为博士,并按中原礼俗赐给珪,封给西部方圆百里的地方。箕准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过卫满,来为他守护西部边境。然而卫满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为依托,不断招引流民,积聚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

公元前194年,羽翼已丰的卫满,派人向箕准假传汉朝要派大军来进攻,请求到准王身边来守护。箕准不知是诈,许诺了卫满的请求。于是卫满趁此机会,率军向王都王俭城(今朝鲜平壤)进发,一举攻占王都后,自立为王,国号仍称朝鲜,历史上称其为“卫氏朝鲜”。

卫氏得国不正,国祚也不长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出兵灭卫氏朝鲜,在其旧地设置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古朝鲜之地成为汉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古朝鲜的历史也就此结束了。

虽然在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设立的乐浪郡中有一个“朝鲜县”,但汉四郡设立之后就不断受到周边土著民族的侵扰,临屯、真番旋即被废,玄菟历经两次内迁,乐浪虽能自保一隅,势力也呈渐趋衰落的态势。随着乐浪郡在公元313年最终被高句丽兼并,“朝鲜”这个名词就此在半岛历史上湮灭达千年之久。

兼并乐浪的高句丽政权始建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的玄菟郡高句丽县。据其创始传说,它是由夫余族的王子朱蒙建立的。它肇兴于辽东浑江流域,随着势力的发展强大,其疆域逐渐向朝鲜半岛延伸,从鸭绿江畔,一直推进到汉江流域,进入半岛腹心地带。第19代王好太王(391-412年在位)与其子长寿王(413-491年在位)时期,高句丽的疆域达到巅峰:其西部已达辽河流域,今辽阳-铁岭一线;北部到松花江流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已跨过大同江,直抵汉江流域。长寿王于公元427年把高句丽的首都迁到了平壤。

在汉四郡将汉文化传播到朝鲜半岛中、北部时,朝鲜半岛的南方则出现了名为“三韩”的部落联盟,其中马韩在西;辰韩在东;而弁韩则在辰韩之南,大约公元1世纪,与高句丽有亲缘关系的另一支扶余人南下,统治了马韩土著,建立了百济国。而辰韩中的一个部落后来吸收了其他城邦发展成“新罗”,并吸收了弁韩,成为三国之中唯一一个比较纯粹的土著政权。

因此当时的朝鲜半岛出现了三个政权并立的情况,高句丽、百济与新罗。

长寿王去世之后,高句丽的国势开始走下坡路,从北而南席卷整个半岛的梦想破灭了。隋唐之际,高句丽又与中原王朝发生剧烈冲突,遭受数次沉重的打击而走向衰落,最终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为唐所灭。唐灭高句丽“收凡五部百七十六城,户六十九万”。在高句丽灭亡之前,唐军已与新罗联兵灭亡百济,朝鲜的三国时代,遂以新罗王朝统一而宣告结束。

统一新罗的兴盛时期几乎是与中原唐王朝同步的。公元9世纪后期小小的新罗爆发了全国性农民战争。据历史文献记载,农民军活动在全国近20个地方。在全国性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新罗的王权亦名存实亡。代之而起的是通过农民战争形成的各豪族军事势力。结果,在原新罗疆域内形成甄萱的后百济、弓裔的泰封国、苟延残喘的新罗三国鼎立局面,史称“后三国”。但这次新的分裂时期历时不久。公元918年6月,大将王建发动政变推翻弓裔自立,935年迫使新罗投降,936年更以8万大军消灭后百济重新统一了半岛。王建为自己的新王朝取名为“高丽”。

王建

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混淆的国号。虽然泰封国也被称作“后高句丽”,但实际上与原本的高句丽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兴起于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旧地而已。王建统一半岛后把首都建于开城,王氏“高丽”取的是汉文“山高水丽”之意,“盖山水之胜,甲于天下”。

这个新建立的高丽王朝开启了半岛历史上又一段稳定、繁荣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也在这一时期传入半岛。到了13世纪,偏居一隅的高丽也不免蒙古风暴的侵袭,到1270年高丽最终屈服,被纳入了蒙古汗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之中。

1388年,中国明朝派特使要求高丽归还开元路。高丽借此准备与明开战,并派李成桂出兵入侵辽东半岛。李成桂的军队在威化岛发动兵变,并于1392年自立为王。李成桂创建之国便命名为“朝鲜”。这个王朝,中、日史籍一般称之为“李朝”,而朝鲜、韩国则称之为“朝鲜王朝”。

李成桂

自从李成桂开创了朝鲜王朝之后,与明朝政府保持着十分亲密的藩属关系。并且在前期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之下,社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可惜的是,在世宗、世祖、成宗等几位贤君之后,后世朝鲜的国君大多昏怠而缺乏治国之术,则伴随着的便是党争的愈演愈烈与民生的困苦。这为后期朝鲜的吏治与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一直到清末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朝鲜不再是清朝的藩属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