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些简明的脚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李长之在写作孔子的故事

2020-11-19 01:10:01
相关推荐

"李长之所使用的史料不仅有文献,还有出土资料和实地的考察印象,他写第5节“和老子的会见”,脚注就说“参考汉武梁祠画像,并依照宋洪适《隶续》对此图的解释”。第27节“整理诗歌和音乐”叙述孔子向师襄子形容他所理解的、相传是周文王所作音乐的感受脚注就说:“见《论语八佾》篇,第二十三章。郑注:始作谓金奏时,闻金作,人皆翕如变动之貌。

我觉得这样和翕如”的意思不太符合,此间以我从前听自祭孔时的音乐印象,意译如此。”这些简明的脚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李长之在写作孔子的故事》一书时爬梳史料之细致、動奋、道严。不能说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在史料的运用上就完美无瑕,但李长之毕竟通过他的《孔子的故事》把孔子一生基本的轮廓给我们相当翔实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李长之在文学批评上主张感情的批评主义,他说:“感情就是智慧。在批评一种文艺时,没有感情,是决不能够充实,详尽,捉住要害。我明目张胆地主张感情的批评主义。”(我对于文艺批评的要求和主张》,见《批评精神》,南方印书馆,1942年版)这使他人物的评论叙述往往充满感情色彩。他是诗人,又是写散文的高手,他的笔锋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并不因为李长之在文献上的言必有据而显得古板无生气,恰恰相反,在他的笔下,二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经常活跃在字里行间。《孔子的故事》往往引用《诗经》和《(论语》上的话,李长之把它们译成流畅生动的现代汉语,不仅准确地转译了原意,而且将口吻神态也惟妙惟肖地传递了出来。尤其是他的笔锋带情感,传递孔子的原话使人不觉,用得巧妙。

他写孔子从事教育时的循循善诱,笔调从容和缓,有着人情的温暖和雍容博雅的风度;写孔子外交上的斗争,其勇毅果决的精神见于笔下,痛快淋漓慷慨激昂;而写孔子的死,则舒缓安详,不啻是一篇肃穆低回的挽歌:一天清早,子贡来看孔子,孔子已经起身,正背着手,手里拿着扬杖,在门口站着,像是等待什么的样子。孔子一见子贡来了,就说道:“赐可,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于是子贡听见孔子唱了这样的歌: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像草木那样枯了烂了!这是孔子最后的歌声,“哲人”是孔子最后对自己的形容。孔子唱着唱着就流下泪来。子贡感到孔子已经病重了。子贡赶快扶他进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写景作文 写人的作文300 即景作文400字 冬天的作文400字 礼物作文500字 京剧作文 数学小作文 爬泰山作文 说明文作文怎么写 书信作文的格式 躺平 作文 英语作文纸 孝敬父母作文 看电影的作文 告别的作文 郁金香作文 作文家乡的春节 醒来 作文 四年级作文200字 作文好词好句摘抄 过山车作文 英雄作文600字 最可爱的人作文 作文用英语怎么说 春天作文二年级 春天作文400字 圆明园作文 颐和园作文 小仓鼠作文 小人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