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在即 高效利用碎片时间

2020-11-20 18:10:01
相关推荐

碎片化阅读泛滥时代,如何高质量读整本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阅读”。

手机软件、掌上电子阅读器等等可供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胜枚举,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信息,视野较之以往也显得更为开阔。

但是这些看似在短时间内获取了海量信息的便捷方式,实际上正在一步步降低孩子们的长篇阅读能力。

并且,这个“长篇阅读能力下降”的现象不是在“来的路上”,而是“已经到来”!

在中小学语文应试中,往往涉及到长篇文学文本阅读的模块,得分率就普遍偏低,或者不够稳定。究其根本,是学生对文章内涵的领悟力不够,这除了所谓阅读天赋、日常阅读积累以外,最根本的还是缺乏精读长篇文章的耐心。

简而言之,想要对文学文本材料进行整体感知,获取情感体验、提高创造性理解能力,都必须建立在精读文本的前提之下,只有精读,才能一步一步“解剖”出文章所要传达的本意。

试想,如果孩子们连精读长篇文学文本的耐心都没有了,还谈何深度的情感领悟?更何需后续五花八门的解题技巧呢?

那么想从根源上解决孩子们“长篇阅读能力缺失”的问题,就务必重视“整本书阅读”,只有培养起读整本书的阅读习惯,才能与“碎片化”阅读时代做一个良好的切割,既提高长篇阅读的能力,又能合理利用时代所带来的信息便捷。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明确提出过“读整本书”的概念,他认为读书应该“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当然这个概念,更应该从小学就普及起。

“读整本书”,一定要是读好书,读经典的书。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在读好书的过程中,就是在与无数思想巨人进行交谈,自然而然便会拥有较之以往更具深度的思想和更广阔的视野。同时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也能慢慢培养起孩子们对文本内容的信息提取能力、主题理解能力、综合的思维能力等。

总之,让“整本书阅读”替代“碎片化阅读”,让“整本书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件人人皆乐意为之的事,那么,我们就能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好的相处。

那要如何引导孩子们高质量的“读整本书”?今天,我们就以一部经典童话故事书《独一无二的伊凡》为例,教大家更好的引导孩子们高质量读书

“整本书高效阅读法”之“读书前”

浏览书籍封面、封底、前言等

目的:简单了解书籍作者及相关背景(提升阅读兴趣)、写作缘由(拉近阅读距离)、预设书籍主题内容(形成阅读期待)。

在书籍的封面封底中,透露着很多信息,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能在无形中提供很多阅读思考的方向。

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对书籍的名称以及封面图案作个简单的综合分析,形成阅读期待。

如:“独一无二的伊凡”,“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那说明这位“伊凡”是不一般的,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那么ta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这位“伊凡”是封面图画上的大象还是大猩猩?为什么封面只画了这两种动物?它们是这本书的主角吗?这些封面信息在如此提取互动后都可以很好的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形成相应的阅读期待。

我们继续观察封面封底信息,可以了解到这是一本获得过 “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的小说,得此殊荣,必定有它的价值所在,那么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此处又可形成一个阅读期待。

再进一步观察,在书籍的封面印有一句话:“带你找到那个叫‘家’的地方……” 这说明整本书都在围绕这句话展开,与“家”有关的主题往往能够击中大部分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那么可以以此猜测,本书主题内容应该偏向感性的类别。那么,此处即可保留一个阅读思考方向,与后续阅读形成思维链接。

当然还有书籍的腰封、勒口、前言等处都可提取更多信息,比如本书的作者凯瑟琳·艾波盖特,是一位美国作家,她为儿童、青少年创作过很多书籍,获得过诸多殊荣,在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布的2013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结果中,她于2012年出版的小说《独一无二的伊凡》获得了最高荣誉。那么由此信息可知,《独一无二的伊凡》是该作家最为成功的作品,此时阅读期待的构建已基本足够。

“整本书高效阅读法”之“读书时”

记录读书笔记

目的:通过读书笔记记录阅读历程,积累精神财富。

正式开始读一本书时,可以采取先速读再精读的方式,也可以按部就班细嚼慢咽,无需做硬性要求,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这本书里说过:“一部经典作品就是每次重读都能像初读那样能带来发现的书”,所以无论以何种速度阅读经典书籍,最终最好都可以落实到重读,重读后自然就会走向精读,就像酒越陈越香,书越品才能越醇。

在读书过程中,要鼓励孩子们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大意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原本应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阅读习惯,但是当它与“作业”扯上关系后,它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在孩子们心中已经慢慢变味了,甚至谈“笔记”色变,只觉得它就是一项繁重又无意义的作业任务而已。

其实,读书笔记应该要成为每一位孩子读书道路上的知心伙伴,陪伴孩子们的每一次阅读。

读书笔记可作的内容有很多,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对书中某个人物所经历的事儿产生了共鸣,家长就可以鼓励孩子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举个例子,在《独一无二的伊凡》中,伊凡曾经对着广告牌上“咆哮”的自己说了一段话,有位心思比较细腻的同学在阅读到该部分时,感到很难过,就在笔记里写上:

“看到伊凡对着广告牌上“咆哮”的自己说的话时,我很难过。伊凡说:“那只动物应该就是我吧,可是,画家画错了。我从来不生气。”动物不能说话,所以很多人总是自以为是的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它们。

这是这个孩子此时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如果不记录下来,可能不久之后就忘记了,但是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了这个部分,不仅能为之后重读文章再现曾经的阅读场景,还能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试想,发自内心的写下文字,是不是会比应付作文任务来的更加从容和有意义?

当然,读书笔记也不一定都得是感悟所得,也可以适当记录一些阅读疑惑,“疑惑记录”是非常宝贵的一类记录,它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疑惑的部分,可以为之后的阅读引导方向。当读完一整本书后再去翻阅曾经的“疑惑”笔记,基本上就能很好的解答自己的疑惑了,一旦完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孩子们在阅读上就能够得到一种成就感,这份成就感是通过自己的阅读积累而得来的,这比起任何苦口婆心的劝读都来得行之有效,自然就会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总之,记录下所有读书过程中的疑惑、感悟、所得等,就能慢慢激发出宝贵的精神火花。

“整本书高效阅读法”之“读书后”

① 阅读后记

目的:深入理解书籍主题,获取更多阅读感悟。

读完一整本书后,切不可匆匆放下,一定要认真阅读书籍的后记部分,后记是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多用以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在了解书籍的大致内容之后,可以借助后记的内容加深对书籍内容、主题的理解,甚至还会有更多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比如《独一无二的伊凡》书籍后记中,介绍了本书的创作缘由:本书是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独一无二的伊凡》故事的原型是曾在华盛顿购物中心生活了27年的大猩猩“伊凡”,后来他被送往亚特兰大动物园。

试想,当孩子们本身就已经被书中这位银背大猩猩所感动的同时,再了解到它原来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此时的阅读震撼,就足以在小小的心灵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自然而然的,孩子们就会想要再重读一次书籍了。

② 重新浏览书籍前言部分

目的:回顾阅读过程,解开阅读疑惑。

为何还有重读一遍书籍的前言部分呢?很简单,读过书籍内容和未读过书籍内容看前言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独一无二的伊凡》中,在目录前的部分,单独用两个页面记录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献给茱莉亚”。

第二句是:“做你本来真正想做的人,永远不会太迟。——乔治·艾略特”

未读过书籍内容,翻阅此部分,会留下阅读疑惑:“茱莉亚“是谁?为什么要说“做你本来真正想做的人,永远不会太迟。”?这种阅读疑惑是可以形成阅读期待的,书籍读完之后,再重读一遍,不仅可以解开之前的疑惑,还能够重新梳理自己的阅读感受,一举两得。

③ 记录读后感

目的:沉淀阅读所得,收获精神财富。

读后感是对自己所读书籍的真实感受记录,其实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的读书笔记很大部分都能成为读后感,但是在读完书籍之后重新沉淀所读所思,再翻阅所记录的读书笔记,就能够更好的整理出自己在经典书籍中所收获的精神财富,这是一个从量到质的飞跃,让读书真正成为一件真正有价值的事。

总之,只要孩子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能遵循以上阅读三部曲:“读书前、读书时、读书后”的阅读方式,就能够高质量的读一本书。

那么,孩子们在读完书籍以后,要如何简单检测这次阅读是否有意义呢?

高效阅读检测法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介绍一类阅读质量检测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检测当次阅读是否属于“有效”阅读:

第一步:能够复述书籍内容。

复述是指通过言语重复以前识记过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

复述书籍内容,简单点说,就是能够用自己的话重新再讲一遍自己所看书籍的内容。这个过程简单吗?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重要吗?非常重要!

复述是一种非常好的自学方式,当孩子准备开始复述内容时,就要充分调动相关记忆,重新排列组合所看过的书籍内容,然后在所记忆的内容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润色思考,甚至在复述的过程中还会不自觉地加入自己对某部分情节的再思考和再判断。

复述书籍内容的过程不仅是文章语言内化的过程,更是孩子们的听、读 、思、记能力的训练过程。总之,认真复述一本书籍的内容,就会更集中注意力、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渐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出高水平的思维。

第二步:对书籍有印象深刻的部分。

这一步主要针对低年级的同学,在阅读书籍过后,要能够记住一本书中的部分情节,可以是某个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也可以是某件事情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总之,要有“印象”,一旦在之后的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节,能够在脑海中迅速提取出曾经阅读过的相关书籍内容,产生相应的共鸣。

第三步:对书籍内容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阅读,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但无论是什么感受,你得有感受。而且这个感受必须是基于你个人独立的思考过后产生的。有句话叫:“作品一出来,作者就死了。”我们可以认同作者的看法,但也无需一味地被作者带着走,可以用属于我们的生活、体验去补充、感知书籍所传达的主题,并且动脑思考某一方面观点是否适合自己。

比如在中小学阅读题的题型中,有一类“感悟类”题型,通常会提问:“你对本文某某部分有何看法?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后半句:“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其实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启发感悟,因此,只要在平时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就养成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阅读感受的习惯,也可以轻松应对相关的应试检测。

第四步:读完书籍有收获。

这个简单,既然读了,总要有收获吧,这份收获可以是所读书籍的大主题,比如《独一无二的伊凡》,在书籍封面处就有在提示本书的大主题:“爱它,就要给它自由”,那么在看完书以后,就可以顺着书籍的引导往此方面思考,在读完书籍以后学会重新审视动物与人的关系。当然,也可以鼓励孩子从不同的主题角度谈收获,比如从大猩猩伊凡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也可以得出“承诺了,就要实现”这样的处事态度,或者是“要学会直面自己”之类的不同感受,总之,阅读了,就要有收获!

基于以上这四点,就可以快速检测出孩子是否高质量的完成一次“整本书阅读”了。

其实在阅读过程中不管我们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都需要更高效的阅读方式。孩子抗拒阅读、没有时间阅读、读题太慢都是现在孩子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高质量的读完整本书在传统的形势下确实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让孩子在短时间内阅读其实也是让孩子们节省时间提升效率的好方法。而快速阅读可以让孩子很轻松的在过去的基础上缩短几十倍的阅读时间。

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阅读任务,自身阅读积累背景,阅读目标等多要素约束下,自由的选择最佳及最合适的阅读速度,从而让阅读更高效,阅读更轻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 春天200字作文 低头族 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 臭豆腐作文 我的心事作文 作文批改软件 关于篮球的作文 100字优秀作文 雪的作文怎么写 优美作文开头 挑战自我 作文 舍得 作文 难忘的旅行作文 写大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