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林黛玉填写的柳絮词 与《葬花吟》有很多相似之处

2020-11-20 18:30:01
相关推荐

林黛玉填写的柳絮词,与《葬花吟》有很多相似之处

陈能雄/文

林黛玉是大观园中卓荦不群的才女,律诗绝句、古风词曲,无所不通,无所不精。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剧组把林黛玉所写的《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谱成歌曲,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扣人心弦,把她凄婉幽怨的感情世界诠释得淋漓尽致。林黛玉大多是写伤春悲秋、惜花怜命之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她创作的《葬花吟》,她一边伤心葬花,一边悲吟诗句。如果少了《葬花吟》缠绵悱恻的诗句,那么黛玉葬花这个画面就少了一份凄美的意境。

很多人对《葬花吟》这首诗耳熟能详,却往往忽略林黛玉的另一首词《唐多令·柳絮》:“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首词只是一首短短的小令,与荡气回肠的长篇古风《葬花吟》作对比,相形见绌,但两首诗词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两首诗词所咏叹的事物,以及它们所处的时节相似。

黛玉葬花那一天是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春末夏初,花神退位,花谢花飞;而林黛玉、史湘云等人填写柳絮词的时候大概在三月下旬至四月初之间,正值暮春之际,春花将残,柳絮纷飞,如雪花漫天飞舞。两首诗词创作的时节相近,所咏叹的鲜花和柳树都是春天的象征。小说《红楼梦》中有诗:“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把春天比作贾府和大观园女子的繁盛阶段,把春残花谢比作贾府衰败、红颜老去。贾府姑娘搬入大观园的时候是农历二月二十二,小说中有一句文字:“登时园内花招绣带,柳拂香风”,这是鲜花柳树生意盎然之时,也是大观园群芳会聚的盛景。而到了晚春之时,鲜花与柳树已非当初娇艳嫩绿之姿,红花逐日消褪,柳絮随风飘舞,落花与柳絮都代指大观园的女子流散之象。

二、两首诗词描写景物的诗句有些相似。

《葬花吟》中描写落花飘零的诗句是“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唐多令·柳絮》中描写柳絮飞舞的句子是“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两首诗词把落花和柳絮两种景物互相对调比喻,林黛玉把落花称作“落絮”,飘落的花絮,亦如纷飞的柳絮;她在柳絮词中用“粉堕”、“香残”两个词来比喻飘零的柳絮,这是残花零落的意象,与《葬花吟》中“红消香断”互相对应。还有就是把落花柳絮飘落的地方与女子联系在一起,“落絮轻沾扑绣帘”,“绣帘”是指绣有鲜花的门帘、窗帘,多指闺中少女的居所,在这里可以指林黛玉的潇湘馆,落花飞到绣帘上,把春天即将离去的消息传递给少女,引起她的惜春之情。

而柳絮词中的“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更是与中国古代的两个美女联系在一起。“百花洲”在姑苏城内,传说吴王夫差曾携西施游乐至此,后明代高启有诗咏叹:“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第二句中的“燕子楼”是唐代关盼盼的居所,关盼盼是徐州刺史张愔的爱姬,两人情爱深笃。张愔去世后,关盼盼守节不嫁,独居燕子楼十几年。《葬花吟》诗中的落花飘向绣帘,《唐多令》词中的柳絮飘落在百花洲、燕子楼,描述的是窗外春华逝去,屋内红颜渐老的景象,有着淡淡的凄清寂寞之感。

三、两首诗词所寄托的情感寓意相似。

《葬花吟》中写落花“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这是林黛玉以落花来比喻自己的身世,她自小父母双亡,千里迢迢前往京城投奔外祖母,她多愁善感,感怀人生际遇,常有寄人篱下之叹。而柳絮也是飘零四方之物,《唐多令·柳絮》中的“飘泊亦如人命薄”,有女子红颜薄命,羁旅他乡之意。林黛玉以鲜花和柳树自比美丽的容颜和出众的才华,她在《葬花吟》里写道:“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鲜花独有一身艳骨、一段风流,而柳絮词中“空缱绻,说风流”,追思的也是柳花曾经的风华。

四、两首诗词所表达的愁绪相似。

《葬花吟》中“闺中少女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阶前闷杀葬花人”、“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林黛玉内心滴血,眼中弹泪,反复吟唱出伤春惜花之愁。《唐多令·柳絮》中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以柳花来比喻少女白头,草木也有灵性,它们也能体会到世间的愁滋味,因情生愁,熬白秀发,道不尽心中的闺怨之情,怎一个“愁”字了得。只有林黛玉这种孤苦无依的人,对爱情患得患失,才有此切身的体会。

五、两首诗词在感叹暮春无情这方面有些相似。

春光流逝,百花凋零,无可奈何,又冷酷无情。林黛玉在《葬花吟》中写道:“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梁间的双燕呢喃细语,翻飞歌唱,仍旧那么喜悦快乐,一点也没注意到春天的美好时光正在悄然离去。燕子没有人类丰富的感情世界,因为无情,所以少忧,它们只知道享受当下之乐,却不会忧虑明春会有“梁空巢倾”的悲惨景象。而林黛玉寄居在大观园里,敏锐地感知到贾府即将败落的趋势,同时她感到人情淡漠,四周有一股肃杀之气向自己逼来,她在诗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就有世情冷酷、风霜无情之意。而柳絮词中的“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描写的是柳絮把生命交托于东风,而东风却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任其随风飘荡,忍心看着它四处流浪,这是多么无情啊!

六、两首诗词所感叹的生命归宿相似。

林黛玉看着漫天的落花飞向远方,心中默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不忍心看着纯洁的鲜花被污泥臭水所玷污,她轻轻拾起地上的花瓣,放入锦囊,葬于埋香冢之中。落花遇到林黛玉这样的惜花人是幸运的,它们有了一个完好的归宿。林黛玉同时也感叹自己将来的结局会如何,她一遍遍地问落花:“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心中有一种无人怜惜的落寞之感,她在想谁会陪伴自己度过余生,那个爱我葬我的人会是谁呢?

她的这种心境在《唐多令·柳絮》中也有所反映,词中句子“叹今生谁拾谁收”,就是她以柳絮自比,她像一朵随风飘散的柳絮,漫无目的,任由命运的摆布。有一天,柳絮悄落在田间地头,谁会记住自己,又有谁会捡起零落的柳絮,葬入净土呢?这必定是一个深爱自己的人!无论是洒泪葬花,还是捡拾柳絮,都是林黛玉憧憬爱情,自怜薄命,同时也是大观园诸艳的归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09 20:00青藍冰水[天津市网友]IP:3408040866
    @木玉林黛玉柳絮词句句婉转动人仿佛听到了她内心深处哀怨。
    顶24踩0
  2. 2020-05-17 02:48木玉[浙江省网友]IP:1999265185
    这两诗都充满了忧伤和离别情感让人读心头不禁沉重。
    顶34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极简主义作文 帮助老人的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200 欢乐的事作文 关于精益求精的作文 写革命烈士的作文 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 关于扬州的作文 跳绳真有趣作文400字 四年级作文指导 橘子的作文300字 尊重作文300字 作文我为祖国点赞 学包粽子的作文 关于帮助的作文400字 写打扫卫生的作文 童年的趣事作文300字 停电的夜晚作文 去环球影城作文 细节描写作文200字 小学毕业的作文600字 欣赏别人作文 自传作文六百字 以只要还在为题的作文 毅行作文 国庆叙事作文600字 以表扬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情 中华魂作文800字 海边的海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