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

2020-11-20 22:40:01
相关推荐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从中秋的团圆情节看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众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它是一个除春节之外最隆重的节日。从历史角度来讲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礼》中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这也是有关“中秋”最早的文字记录。

但在当时“中秋”只是一个时间和节气的代名词。直到唐朝初年的时候,才有关于“中秋节”的概念,《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是说在唐太宗统治时期,“中秋”才被统治者定为一个节日,这其实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由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较繁盛,所以在唐朝时过中秋节的场面非常盛大。

但中秋节真正流行起来却是在宋朝,这与宋朝当时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与宋朝的经济活动比较兴盛有关系。到了明清时代中秋节,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和元旦齐名的重要传统佳节。

从古至今中秋节的寓意都是团圆和美满,无论任何朝代在过中秋节的时候,都有非常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俗文化。在中秋节当天,人们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所包围,各种水果摆满几案、吃着月饼、喝着茉莉花茶,在欢声笑语中诉说着亲人团聚之情。

中秋节的起源与寓意

中秋节的起源除了与《周礼》 “中秋夜迎寒”有关系之外,其实还与古人“拜月”的习俗有关联。在古代无论上至统治者下至老百姓,都有祭拜月神的习俗。“秋暮夕月”就是对当时人们“拜月”习俗的描写。

古人在中秋之夜祭拜月神之时,会在香案上摆满月饼以及瓜果梨桃等祭品。在拜月之前还要“净身更衣”,这其实都可以体现出古人对月神的崇敬之情。拜月的主题除了表达尊敬之外,还要祈求月神保佑一家人身体安康,能够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生活。

随着时间流逝以及“拜月”习俗的不断演化,人们从“拜月”逐渐演变为“赏月”。由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月亮都会由亏转盈并变为满月,此时的月亮又大又圆煞是好看。正所谓“月圆圆人团圆”,此时此景会激荡起人们无限的思乡之情。

笔者认为中秋节之所以被寄托了太多寓意,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的“团圆”情节。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润而饱满,再加上吃月饼或汤圆等圆形食物。除了有祈福的意味之外,就是在期盼“圆满”的生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秋节赏月与吃月饼习俗

农历八月正处于秋季中间,所以被古人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恰好在“仲秋”之间,所以“中秋”节一词开始不断流传。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八月节”、“月夕”等。中国人对“圆”、“满”等,一系列的词汇都具有特别的情节。

中秋节赏月习俗

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就像一张发光的圆盘,既寓意圆满又寓意团圆。所以,民间又将中秋节称为“团圆节”。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在中秋节的晚上朋友或家人同聚一堂,看着窗外又圆又大的月亮,不禁举起酒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醉眼迷离的看着月亮,不禁追古思今赏月之情溢于言表。

皎洁的月光撒在每个人的身上,大家相互诉说着衷肠。“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想象一下这轮圆月竟是,月宫中的嫦娥给人间的祝福。

2.中秋节吃月饼习俗

据《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在这普天团圆的日子里,除了赏月之外绝对少不了月饼的身影。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才是民间过节的最大习俗。

“月饼”即像月亮一样的圆形饼,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和周朝时期。人们在祭拜月神的时候,所使用的一种圆形供饼,其实就是月饼最早的雏形。月饼在古代又被称为胡饼、宫饼。这与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有很大关系。

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当地带回了芝麻、胡桃等食品,人们在做月饼的时候,将这两种食物放入馅料中,不但味道特别甜美而且营养也特别丰富。尤其是以胡桃仁为馅的月饼最受欢迎,为了纪念张骞人们将这种馅料的月饼称为“胡饼”。

生活在江浙地区的人,为了纪念闻仲制作的“太师饼”,其实也是月饼的雏形之一。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也曾提到“月饼”之名。

同时,由于每年中秋节的时候,人们都要用状似圆盘的月饼祭祀月神,到了明代中秋节被定位法定节日,而吃月饼的习俗也在民间逐渐流传。至此中国人在中秋节的就会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中秋节的文化魅力和影响

每年八月十五日都是普天华夏儿女的盛日,在这一天无论长幼都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中。在这一天家里的长辈会准备一大桌子饭菜,但绝对少不了月饼和各种水果的身影。现在饮食文化越来越丰富,月饼的样式、形状以及馅料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比较传统的五仁、白糖馅之外的月饼,还有蜜枣、红枣、葡萄、哈密瓜等水果馅的月饼。当然对于喜欢吃肉的朋友来说,五花肉、牛肉馅的月饼,完全可以满足你的味蕾。时至今日在我国很多地区,过中秋节除了要吃月饼之外,还还有烙“团圆”的习俗。

在中秋之夜和面、拌馅,然后将白糖、芝麻、桂花以及多种蔬菜融合在一起。烙饼之前用专用的模子,在饼皮上面印月亮、兔子以及桂树等图案。这种烙饼需要一家人一起吃,其实主要的用意就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团圆情节。

其实,在八月十五这一天,除了中国人会过中秋节之外,中国周边的一些东亚国家,因为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也过中秋节。比如,越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虽然他们过中秋节的习俗与我们略有差异,但在中秋节这一天所寄托的愿望基本都一样。

结 语

借用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表达中国人过中秋节时的所思所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并不只是一个吃吃喝喝的节日,这个节日寄托了华夏子孙的团圆和美之情。

月亮有阴晴圆缺,就像人的生活一样有好有坏。聚散离别本应该是人生常态,所以大家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因为“此事古难全”,没人都希望和家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如果是一个人孤身在外,只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笔者认为中秋节是一个有仪式感的节日,它既包含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精神。“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秋节这一天都希望能回到家人的身边。

父母、儿女、夫妻、兄弟姐妹围坐在一起,看着天生的一轮明月,嚼着鲜美可口的月饼和水果。杯中的浓酒和醇厚的亲情,在中秋之夜凝聚成了“团圆”和美满。

【参考文献】

1.徐梦,张剑平《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感恩节——“中国中秋节”和“美国感恩节”之比较》

2.辛酉生《中秋节后吃月饼》

3.郭元鹏《中秋节不是“吃月饼的节”》

4.高国春《让中秋节多些“文化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02 02:27Mr Xù[江西省网友]IP:737732226
    希望大家在中秋节能够和家人团聚,感受到这份美好的文化传统。
    顶34踩0
  2. 2020-03-04 14:45¢谷雨♂翔[湖南省网友]IP:19764143
    中秋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美好的象征,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愿。传统文化的魅力令人着迷。
    顶8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端午节英语作文 教资作文 新闻作文 邀请信英语作文模板 助人为乐的作文 写亲情的作文 习俗作文 坚持的作文 微笑作文 关于童年的作文 借物喻人的作文 关于人生的作文 起点作文 生命作文 小学作文题目 乡村作文 关于环保的作文 记事的作文 游乐场作文 游乐园作文 写人物的作文 家乡风俗的作文500字 关于节日的作文 想象作文3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400字 知己作文600字 剪纸作文 社会实践作文 关于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