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小学传统教学与“新教学”的根本区别 试举一例说明

2020-11-21 16:30:01
相关推荐

之前和一位老师聊起“新教学”。聊了一阵,他突然问我:传统教学与“新教学”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当时愣了一阵,实在找不到一个中意的回答。后来看了朱慕菊、崔允漷、陆志平等新课程专家的通识课程,再结合做学生和当老师时的经历,遂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感悟。

这里所谓的“传统教学”,不是指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教学总称,而是指基础教育近几十年来兴起并占据主流地位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新教学”之新,主要就是针对这一“传统教学"而言的。

传统教学与“新教学”的差别有很多,可以说从形式到内容,从目标到手段,从教材到资源都有不同,而其根本区别却是传授知识与培育素养的不同。拿高中阶段的成语学习来说,传统教学与“新教学”就有天差地别。

在传统教学视野下,成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高考服务。成语的高考题型,过去常见的主要是选择题,它们或者是让考生分辨成语中的错字,或者是让考生辨析成语在句子中的对错。偶尔填空题和阅读题也会考,但比较少见。

总体上看,“应试教育”主宰下的成语学习,主要停留在记忆和理解的层次,偶有应用也多停留在造句水平。

在我们高中时代,语文老师教学成语时,主要是让我们跟着课本积累成语,先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注意易写/读错、难分辨或易被误用的成语。老师也建议我们在作文中多用成语,但在评选优秀作文时,却从不以在作文中运用成语作为参考。老师讲成语讲得最多的,就是高考最常考的成语,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这情景,想必今天集“应试教育”大成的著名高中的学霸们再熟悉不过。这样子的学习,对于扎实成语知识的基本功是非常有用的,对于提高语文分数也是很有效的,但这种“灌输知识”的模式,却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

由于很少顾及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导致学生只为“应试”而学成语,让原本“活生生”的成语成为干瘪的应试工具;由于学生往往得被动接受成语“熏陶”,导致下了很多苦功夫,但学习效率还是很低;由于学生掌握成语知识主要停留在记忆和理解层面,导致掌握的程度比较浅,学与用脱节;由于学生学习成语的资源和方法太局限于教材,导致成语学习的视野比较窄,手段较单一,等等。

基于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的流弊,“新教学”在进行成语学习时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子。在《普通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必修一》任务群四中,对成语的学习不再以掌握多少成语知识为中心,而成了发展学生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之一。

通过成语学习,如何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简单说,就是通过“大单元 大情境 大任务”的教学设计来实现。下面我简要谈谈,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文末留言赐教。

大单元

像《普通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必修一》中的其他任务群一样,任务群四也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而建构,作为大单元,其主题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这一单元的学习,范围是很广的,古诗词、散文、对偶、戏剧等独具汉语魅力的语言都可以纳入进来。而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智慧流传最广的语言形式,作为这一任务群的切入点,无疑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通过学习成语获得的核心素养,可以迁移到其他汉语言文字学习的其他方面。

大情境

前面说的“大单元”,我们可以看成是这一任务群的理念。大家知道,理念是比较抽象的,只有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它才会让学习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借助特定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

“新教学”强调的真实性,一般是越真实越好。当然,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情境”的建构更像是实战演练而不是实战本身。具体到成语学习,教学设计首先抛出了一个显见的情境:

基于社会现状

国家新闻出版社广电总局于2014年1月27日发布的《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语言文字的通知》指出,近年来成语在日常生活的运用错误迭出,状况很不容乐观,一些节目和广告随意篡改、乱用成语,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产生误导,必须予以纠正。

初看这个“情境”,大家可能会问:这与普通课堂导入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这里的“情境”,不同于一般只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是贯穿于“大单元”学习始终的。

“大单元”开头的“情境”,就像露出来的一角冰山,我们一眼便能看出来,这好像与传统的课堂导入无异,可一旦介入接下来要谈的“大任务”,它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将自身融入到“大任务”中。这是冰山之下的“情境”,我们站在岸上不易看出来,但它才是“大情境”的主要构成部分。

大任务

由“情境”到“任务”,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就好像得了重感冒会自然而然就医吃药一样。由于日常生活对成语的运用错误迭出,所以为了避免“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产生误导”,我们要以“成语里的文化记忆”为主题建一个“正本清源”的网站“予以纠正”。

这里,“大任务”就是建一个成语网站。“大任务”旗下需要分成一级一级的“小任务”来完成。具体完成则通过一系列活动。

根据“大单元”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高一年级学情,并结合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大任务”下分出“梳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探究成语中文言现象”、“体验成语运用之妙”三个活动,三个活动之下又分出对应的活动和任务,比如“梳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这一活动,又分为“梳理成语来源”和“分析成语结构”两个活动,“梳理成语来源”又分为两组,如图:

总之,“大任务”要划成“小任务”,“小任务”要划到小组,小组要划到每个成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小组需要进行分工,然后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小组又合作完成“大任务”。

完成了“大任务”,评价、总结和分享的环节也不可或缺。

在此过程中,即使是学习“硬性”的成语知识,我们也可以发现学习成语的手段和视角多样化了,比如学生在“梳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时,可以查阅成语相关的工具书,可以上网阅读成语相关的论文、PPT,或观看相关视频,还可以与同学和老师讨论,甚至去百度贴吧、知乎等网络平台发起话题……在“梳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时,学生也不用死记硬背,而是基于任务所需,进行建构式地学习。换言之,在情境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看谁吸收更多,而是看谁输出得更多更好。

整个活动集“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和“梳理、探究与综合实践”为一体,同时万变不离语文学习必备核心素养,老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是指导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学习活动交给学生具体执行,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大理念。

必要说明

相信通过对传统教学与“新教学”根本区别的粗糙介绍,大家对于传授知识与培育素养的教学路径的不同已有一丝了解。不过,限于水平,笔者所说只涉及“新教学”皮毛,甚至可能在许多地方讲错了。所以老师们要想站在专业高度掌握“新教学”的实践方法,最好还是深入到《普通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必修一》的文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是什么作文500字 童年的回忆作文300字 六一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300字 关于传统文化的英语作文 新学期新期望作文 家乡的美景作文200字 以传承为话题的作文 难忘的旅行400字作文 失物招领英语作文初一 关于读书的作文400字 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写状物的作文400字 关于劳动的作文500字 春天的校园作文400字 越来越坚强的我作文 关于美丽风景的作文 各省高考满分作文 写一件事的作文300字 我的青春里有什么作文 开学第一天作文300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文 藏在什么里的爱作文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我喜欢什么作文500字 最新作文素材大全 欢度五一作文 关于美食的作文500字 介绍一种事物作文300字 感恩父母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