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难忘的军旅创作之路

2020-11-22 20:40:01
相关推荐

说来读者也许不相信。LM军旅生涯28年,从事业余文学创作近25年。坚持业余创作的年头几乎与军龄一般长!除了部队电台值班收发无线电报,LM的业余时间大都花在阅读和写作上了。尽管自学写作很艰辛,写的东西又很幼稚,不堪回首。在那个年代有追求有兴趣有爱好,单调的军旅生活,LM竟然过得很充实。

记得是1992年,LM服役的部队配发了一部286电脑。从此个人业余创作因为286电脑的出现,也迎来了新转机。大约有不到两个月时间,LM就可以上机直接打字了。虽然快不过手写速度。但LM坚持还是用电脑开始写作。学会五笔输入法之后,LM写作方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创作也随之出现质的飞跃。

业余创作发生质的飞跃

1992-1995年这一时期,LM用电脑写了一些回忆文章和戏剧小品练手。练手有二层意思:一是熟悉五笔打字手法,一是熟悉创作戏剧小品。没想到“练手之作”一举两得。

1992年3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的大型双月刊《昆仑》——家的故事栏目组叶鹏编辑来信,通知《八一小学的故事》入选,让LM复信说明军衔或文职级别。此前LM看到解放军文艺社大型期刊《昆仑》杂志新设了《家的故事》栏目。LM就把在沈阳八一小学就读时期的往事写了4篇小故事试投给了《昆仑》编辑部,结果很快就刊用了。

叶鹏编辑的两次来信原件

后来LM继续关注《昆仑》杂志开设的山外山栏目《枪的故事》,投的征文稿件也被发表了。用的笔名洛良。回忆在团政治处任职期间发生的往事。LM打字的速度与思考基本同步,特别是写回忆。

小品创作入围央视小品大赛决赛 1995年10月,沈阳军区后勤部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军区老干办要组织一台驻沈后勤干休所系统的纪念晚会。当时LM到老干办与一些干部一起侃节目,然后我执笔写了两个作品。一是离休老干部与护理人员关系的小品《将军与士兵》、一小品反映所在干休所管理的老红军的历史故事。

写好本子后,LM请来军区话剧团演员队副队长张世会,出演小品《将军与士兵》的小战士,请来干休所老首长的家属王敏谦出演将军的老伴,张世会帮助我请来话剧团退休的老演员出演将军。还请了两位男演员排练LM写的《长征路上》小品。

LM将剧本投给了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小品剧本创作大赛。《剧本》编辑部很快就来信邀请去北京改稿。于是LM前往北京住了三天,参加了剧协组织的座谈会。 当年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在北京的东四八条52号。当时是冬天,参加座谈会的还有一些外地的小品作者。LM在座谈会上结识了戏剧家协会的秘书周光。他全程参加了座谈,对LM的作品提出一些修改建议。他们请来的几位作者,都是通过征文审阅中后认为有可能今后可以进入评奖的稿件。作品以后也可能立起来。

大家对《将军与士兵》提的修改意见归纳为一点:目前稿子缺少矛盾,建议作者修改时考虑人物的冲突,作品一定要有戏剧性方有可读性、还要有观赏性。两天的座谈后,LM回到北京雅宝路空军招待所,重新构思人物,小品的剧情也随之改动,乚M把原来将军的老伴这个人物,改为将军的二女儿并将其定位于不孝子女,这样就有了戏剧冲突的对立面。

按剧协剧本修改座谈会提的意见,LM回到沈阳再改小品。只用了两天改好小品再发北京剧协。没多久剧协周光来电话,剧本征文评比已经结束,《将军与士兵》作品很可能获奖。剧协领导特别戏剧家协会的胡主席很看好LM的作品,并竭力推荐。周光还与LM商量,是否有条件找一沈阳的演出单位把作品立起来?先报送录相带给剧协。最后入选的10部作品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直播的小品大赛。

听到这个消息LM当然很高兴。周光电话里还说,“如果沈阳没有单位排,我可以在北京帮你找一个演出单位。"闻言LM即答复说:还是想请军区抗敌话剧团排演。

最后,周光以剧协的名义发了邀请信。LM找了军区抗敌话剧团的领导。军区话剧团的领导很重视,立即决定参加这一届央视的小品大赛。当即研究选定演员和导演,联系了军区电视艺术中心的摄影师。团里决定剧中人物士兵还是张世会,将军由老演员王玉孝出演,二女儿由吴英担任。团里派国家一级导演袁平执导。一个不知名业余作者的作品,军区话剧投入了精英剧组来拍排练,让LM很感动。

王玉孝老师是军区话剧团从黑龙江某话剧团特招来的演员,入伍时已经有一定知名度,时任演员队队长。LM初次与王玉孝老师本人面对面时,他刚50岁。LM心里犯嘀咕:他出演将军能象吗?老伴改成女儿,团里安排曾出演庄妃获过全国戏剧表演奖的青年演员吴英担任。三角色除了张世会熟悉外,两位都不认识。LM心里没底。但后来当看到漂亮的吴英出现在排练场时,看到王玉孝老师化妆后的扮相,看到袁平导演在排练时为演员们进行的调度,LM才把悬着那颗心放到了肚子里。

小品录好后报到了戏剧家协会的大赛评委会。很快,报送的录相作品进入前10名入围决赛。军区话剧团也收到来自剧协的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二届小品大赛的邀请。

作品与央视大赛直播擦肩而过

1995年11月,LM随军区话剧团剧组一行进京参加央视第二届全国戏剧小品大赛。从剧组一行人的组成足以看出军区话剧团对这次比赛的重视:团长李洪茂带队,三位演员一位导演,还有团里的编剧王承友。王承友老师一直在为中央电视台春晚写小品,记得他当年就在北京改写小品稿。他的小品较有名气《有事您说话》(郭冬临出演)。而LM的顶头上司,政委张兰科也随队一起前往助威。

LM在海军丰益苑招待所院内留影

央视小品大赛,所有入选作品的剧组被安排到海军丰益苑招待所。地点位于北京的二环的三元桥附近,距丰台区很近。来自全国10多个送选单位的剧组都在这个招待所聚集。用餐时LM发现,邻桌有西安话剧院饰演话剧毛泽东的那位眼熟的演员张克瑶、上海谐剧团的严顺开、辽宁铁岭和赵本山演小品的李静、曾在《女人一辈子》电视剧饰演颜丙燕父亲的辽艺著名男演员;后来LM在央视演播休息大厅遇到曾主持河北卫视综艺目的演员李彬,他代表全总文工团参赛。

入住后,剧组演员就私下议论:海军没少下本钱。当时听各参赛的剧组传:为了这次央视第二届小品大赛,海军赞助了20万。可能包括我们下榻的招待所的食宿费。在招待所有几次遇到海政电视中心主任周振天(《神医喜来乐》编剧),军区话剧团的同行就会与他打趣说笑。LM一行坐大巴前往央视,进入1995年刚刚建成的央视2号演播大厅。各参赛队伍全在观众席候场。LM抓拍了一些照片。

当年LM随身携带玛米雅单反相机,在2号演播大厅、在场外休息厅,LM与一些剧组的演员和编剧也拍了一些合影。记得当时编剧王承友老师在休息大厅还介绍LM认识了为赵本山写小品的宫凯波(抚顺市文化艺术室主任),宫凯波那时已经开始常年驻京,为央视各种晚会撰写小品。

在央视演播大厅休息厅,王承友老师(左二)介绍LM认识了著名小品作者宫凯波(左一)

节目彩排一次后,次日晚上接着就是小品比赛正式录相。当年央视采取录播的形式。采排后各组留一人负责录音和效果带。当时采排结束后,演员退场回了招待所,LM和各代表队的剧务留下,交上音乐带并向音响师说明要录的音乐长短,排到我们第6个作品,5分钟就录好结尾音乐《父老乡亲》。

录音时,LM目睹了央视导播室工作人员闹意见的一幕,一女工作人员发飚长达10分钟。原来北京人、央视人也发脾气呀,也吃五谷杂粮。在场的都是外地的演艺单位的剧组人员,按排序录好一个走一个,当时在场的人竟无一人敢上前劝阻。听那位姐妹用京腔吵架,还不带脏话,好玩着那!

下图:与央视录音师一起录制小品音乐。在央视演播大厅的导播室与录音师合影。

当时比赛的出场顺序由各参赛代表队派人去抓阄。原沈阳军区代表队派出导演袁平参加抓阄。袁导抓阄回来还卖关子,后来一看他手里的号,演员和王承友老师都说好,入围央视的最后直播的10个参赛作品,我们代表队作品第6个出场。

小品比赛那天,2号大厅观众席全都坐满了。我们下榻的海军丰益苑也来了不少服务员。评委们坐在前排。记得评委有戏剧家协会的主席评委胡x、军艺的系主任、剧协的周光当时只是秘书,还不在评委之列。

LM与张政委(左一) 抗敌话剧团李洪茂团长(后)在演播厅看彩排。

LM坐在观众席观摩各代表队的作品,在心里给排在前面的小品打分。算计着我们代表队的作品是否可以入围三甲。那一届央视的小品大赛采用的评审方式不是现场亮分。那天,各路高手云集央视,参赛演员纷纷拿出看家的本领,辽宁人艺代表队的李静的小品东北风格很抓眼球、李彬的小品很温情、武汉两位业余演员表演的讽刺产品质量的小品很搞笑、空军和海军的参赛作品反映哨所、西沙守礁生活,我在心里评价:《西沙的金蛋》有亮点而无特点。而总政话剧团的孙涛(成名作《纠察》)、来自成都军区战旗话剧团的李文启(与蔡明郭达表演小品要吃鱼的痴呆失忆老人)等三人作品《全都忙》现场效果最好,逗得观众笑成一片。还有排在最后的军艺参演作品《山妹子》。

二位军艺的学员用一架部队装备的“皮包放映机”上演一部精彩大戏,军艺两位演员出演部队的放映员(X大庆),看电影的乡村妹子,二人投入的表演、道具放映机光线射向观众席的创意,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沈阳军区参赛作品出场时,LM去了音控间,负责提示在何处播放音响效果。当坐在轮椅上的老首长向战士敬礼,一向能看懂患病老首长意思的小战士,明白首长向他告别的意思时——我立即示意音响师放效果音乐。

张世会大叫一声“首长!”扑到扮老首长的怀里。我看到在央视聚光灯下的表演区,王玉孝扮演的离休老将军的手不停地在抖……“啊.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2号大厅上空回荡着歌声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从现场央视2号演播大厅观众的掌声可以判断,《将军与士兵》作品演出成功了。 比赛结束后,LM和很多代表队同车返回住地。LM听同车的招待所服务员小声议论,当时全场都被小品结尾所打动。她们都感动地落了泪。演出结束后,在宾馆餐厅找张世会和王玉孝签名的工作人员也有不少……

上图:1995年冬季。LM和袁勇在海军丰益苑下榻的房间留影。 正式比赛前一天晚上,父一辈子一辈的发小袁勇到招待所房间来看望,他还特意带来一哥们儿——当时较有名气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导演陈XX,袁勇牵线帮LM推荐了创作的剧本。陈导和袁勇是北师大的同学,关系不错。LM就《纨绔子弟》剧本谈了20多分钟,陈导先开车走了。

LM请袁勇在周边一小饭馆喝了点小酒。交谈了这些年各自的家庭生活事业发展和创作等情况。袁勇当时正在给已经离开央视的配音演员李扬打工。2011年两会期间我到北京散心,在北京再见他时,他已功成名就,自己做了CEO掌管一家在香港27频道固定播出的旅游卫视台。 正式比赛录相那天,袁勇也来了,陪他同来观摩的还有为唐老鸭配音的原央视节目主持人李扬的弟弟。袁勇看完参赛作品后评价很公正。你们的作品很感人,哎。真不错。

下图:LM与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的陈导。

22年前那次小品大赛参赛经历,过去那么久了,至今仍象发生在昨夜。袁平导演已于10多年前病逝;王玉孝,张世会,吴英三位老师还有话剧团李洪茂团长也早己退休。编剧王承友老师一直都在央视帮忙写小品……

1996年8月,青岛中国戏剧小品大赛参演一等奖作品《将军与士兵》,原沈阳军区代表队合影。左起:张世会,吴英,王玉孝,袁平,编剧LM。

以后再回忆《青岛获奖之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中作文字数要求 关于文化传承的作文 我爱森林作文 秋天作文900字 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作文 当家的滋味作文400字 双节日作文 游公园作文100字 以孝为话题作文 有关祖国的作文 手机的优点和缺点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怎么写小猫作文 猜猜她是谁作文300字 我骄傲我是一个自信的人作文 作文缓冲 如何列作文提纲 酷作文600字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 我是五年级学生作文 寻找答案作文 挫折类作文 六年级考场作文 家乡的味道作文开头 观钱塘江大潮作文 夏天的云作文 写给朋友的英语作文 五年级英语作文四季 介绍上海的作文 什么的军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