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记录川剧非遗流派“泸州河” 曾经的辉煌岁月

2020-11-23 14:10:02
相关推荐

泸州的戏剧,品类多样,活动面也广,民间有“正二三月撵灯杆”之灯戏,“四五六月下秧田”之秧苗戏,“七八九月收上坎”之会戏,“十冬腊月好庆坛”之傩戏,从事专业表演的有川剧、曲剧和京剧。话剧、歌舞剧也有职业、业余团队演出。一年四季都有戏唱,都有戏看。人称泸州是个“戏窝子”并非虚语。其中川剧在各剧种中独占整头。

川剧界为区别地区性的风格,特色,不称流派称“河道”,以泸州为中心的川南一大片地区的川剧,统称为“泸州河”。

泸州河川剧以高腔见长,故又有“高腔窝子”之誉。川剧起源于蜀中,时间或明或清,迄无确论。至清咸丰时,泸县杨九乡武举刘开奎创办全胜班,艺人百名左右,演唱川戏,历60余年。

同治初,泸县涂场士绅周保生复创办新全胜班,名角陈艳卿(麻女男旦,他的事迹江阳沽酒客会另外作文记述)也在班内,是最年轻的。

同治光绪年间,泸县人谢维孟创办三字科班,培养了众多名角,如张三凤(旦角)、傅三乾(丑角)、石三龙、蔡三品、罗三斗等。

另有翠华班,系泸县方洞乡屈友坤于光绪年间创か,道具齐全,阵容庞大,名角也多,有赵二官、牟德三、曹俊臣、陈艳卿、罗桂廷等。

民国初,由泸州城内士绅创办志宇科班,学员70余人,教师30余人。该班培养了著名演员多人,如丑角余志文,小生张志举,正生张志崇、吴志渊,旦角袁志西、净角邓志刚等。是后分散各地就班,成为川南川剧骨干,故有“无志不成班”之说。

抗日战争时期,外地的楚剧、陕戏、京剧、川北新民讲演团的时装川剧纷纷来泸献演,戏曲艺术得以交流。至民国末年,泸州蜀声川剧社,常年分为三班巡回演出,阵容壮大,实力雄厚。业余川剧俱乐部遍及城多,市区即有27处并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人安居乐业,蜀声一班巡回演出至江津地区,被当地接收,后成立起江津地区川剧团。二班和三班改建为群力川剧社,又新成立群光川剧院。1953年分别更名为泸州市川剧一、二团,至1958年两团合并为国营泸州市川剧团。人材集中,腾辉一帜。

李惠仙即曾代表该团于1959年随中国川剧团赴东欧四国演出。历届戏曲训练班也培养了一批批接班人。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天天有戏唱,处处闻高腔”的景况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禁锢得解,文艺复苏,群众看戏似有饥不择食之感。

在城市《十五贯》可连演数十场,《柳荫记》在农村演出,一场观众多达七八千。1982年,四川省委又提出“振兴川剧”的号召,泸州创作演出了新编历史剧《轵侯剑》,参加四川省振兴川剧第一届调演大会并获奖,文化部授予该剧以鼓励奖。

1992年,泸州川剧团以《碧波红莲》及其他折子戏进京演出,颇令观众有耳目一新之感,并为该团小生余开源开了一个小生专场,在世界性戏曲萧条的大背景之下,泸州戏曲界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提出理论研究、专业团体、业余组织“三位一体”振兴川剧的口号,经常开展活动,为川剧事业培育人才,输送到省,让泸州的戏冲出蘷门,献演北京泸州不仅是川剧的“窝子”,也是曲艺艺人争相献技的“码头”。

清同治年间,泸州境内曲种杨琴、清音的弹唱,逐步由家庭走向社会。先后有丹岩雅集,天然雅社,律音琴社和蓝田琴社等集社成立。但这些是当时文人弄情丝管于寿诞婚期悦己怡人的一种形式。

至民国时期,曲艺艺人云集,呈“大街小巷弹月琴,茶楼旅店客盈门”的盛况,曲艺弹唱乃蔚然成风。古朴高雅,刚柔兼备的“中河调”扬琴、清新明快的清音,便以泸州为中心,在川南一带广为流传,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由于文人雅士的研究日深,江湖艺人的传播日广,专业艺人与业余“玩友”的共同努力,中河调扬琴、清音的流派风格便在泸州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艺人经过普查登记,集中学习党的文艺方针,在川南文联和文化馆的集体领导与支持下,成立了泸州市曲艺队,建起了曲艺书场。

为配合各时期的宣传活动,排演了不少节目,发挥了“轻骑兵”的作用。扬琴、清音、荷叶、连厢、车灯、莲花闹等曲种均受群众喜欢评书、金钱板还参加赴朝慰问团出国演出和全省的会演,颇受好评。

在发展传统曲艺演唱形式的同时,也大胆探索革新之路,于1952年川南区艺人学习班结业时,用花鼓声腔演出了现代戏《金花三娃结婚》,迈出了曲艺向曲艺剧过渡的第步。川南所辖各市、县,如自贡、宜宾、内江、叙永合江等,均先后成立了专业演出团体,既演曲艺,又演曲剧。

成都、南充等地亦相继排出曲艺剧上演,如《新陪嫁》、《卖黄谷》等各地组织竞演曲剧成为一时热门。

自1957年起,泸州的曲剧多次在重庆演出,轰动山城,影响波及全川。一个用曲艺音乐为素材,戏曲表演手段为基础的新剧种一一四川曲剧,在艺术实路中,不断地通过纵向继承、横向借鉴,完善其艺术风格,跻身于戏曲百花园中,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天的川剧泸州河虽然已经成为非遗,但是发展还是缺乏商业价值,不是说川剧没有市场,基础是好的,但是市场是残酷的,可惜笔者不懂戏,泸州或者四川也没有郭德纲式的人物,可以带动热度,看来还是任重道远,需要继续有人去想办法突破才行。希望有一天能有新的模式更适合泸州河和川剧的发展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感人的作文 榜样作文六百字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 关于学习的叙事作文 防溺水作文50个字 国庆节畅想作文 春天作文350字四年级 什么小传作文600字 记事的作文四百字 丢掉烦恼作文600字 仓鼠观察作文 笑对失败作文 作文素材和感悟 我最思念的一个人作文 杨梅的作文 走好人生路作文 关于机器人的英语作文 多年以后作文 我的学校作文800字 400字以上的作文 夏天的炎热作文 忧患意识的作文 自强不息的议论文作文 我的愿望一年级作文 我最喜欢的科学家英语作文 描写老师作文的结尾 三年级作文同步作文 蜘蛛织网的过程作文 介绍温州作文 此情长留心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