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的考点如何全面落实

2020-11-24 02:55:01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试题考点分析及规范答题技巧和模式

一、节目安排、栏目设置、主题会活动内容类板块

答题模式:先写目的或意义,再分条目列明,注意有创意,给人想象的空间,更不能离主题。

二、演讲稿、开场白、串联词、主持词、导游词、人物介绍类板块

答题模式:用上适当的称呼,配上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评价,写出一份激情,有鼓动性和号召力就能得满分了。

三、病句修改板块

答题启示:平时要引导学生能正确区分句子的成分,能找句子的主干。做题时,先缩句,看看成分搭配是否有问题,看看句子是否缺少了某个成分(一般为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方法修改。(初中阶段接触的病句较为常见,故此方法较为管用)。

四、古诗文阅读板块

课内外文言文,重在积累,知识迁移,规范回答。词语解释尽量回避“扩充法”;句子翻译尽量采用“直译法”(考虑踩点给分)。强调的是要重点把握课内的通假字、古今义、词的活用、一词多义。

五、现代阅读板块

对于现代文阅读,重在读懂文章,理解语句,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规范答题。

现代文体知识及规范答题技巧和模式

(一)文学作品(记叙性的小说、散文)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人物描写的作用: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 表现人物的性格、形象、思想; 联系作品主题。

3、环境描写作用: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文章开头语段(句)的作用:

内容角度: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主题;点明题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结构角度: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5、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2个字;如综合运用,则分析时几种手法的作用都要写到):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6、“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我”: 更具真实性,增加亲切感,利于抒发丰富复杂的情感;若是议论文还要说增强了说服力。

第二人称“你”;更为直接、亲切,更能抒发丰富复杂的情感。

7、常用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象征、衬托、对比

(二)、议论文

1、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4、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形式上应该是个完整的陈述句,是个概括性比较强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有时题目也可以是中心论点。注意:在结尾中推出中心论点的文章,在论点前常有“总之”、“综上所述”、“所以”、“因此”等词语作标志。

5、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其作用: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观点(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为分论点或论点。)

6、论据: 事实论据(典型事例)、道理论据(科学原理、名言谚语、格言警句)

7、语言特点:严密性、概括性。

8、议论文开篇语段(句)作用: 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总领下文;引出下文的观点;作为证明观点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议论文考点及对策

1、把握论点。 这是议论文的必考项目。在文中寻找论点时要注意:A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B应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C应具有概括性。 2、分析论据和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3、辩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A、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哪论证方法,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B、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4、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5、为文中观点再找一个论据,或联系现实再补充一个恰当的例证等。 6、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所举事例是否合适,如换一个可不可以?例如上下文中有“古今中外”字样,下面举例往往是照应这四个字的,倘把外国的事例换成中国的,就不能照应了。 7、给文章拟一个醒目恰当的标题。要扣住论点来拟题。

(三)、说明文

1、种类 :按说明对象和目的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表达分——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一般3个字):

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列图表、作引用、作诠释、摹状貌

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作引用: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作引用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3、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4、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加点字词的作用:A、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B、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修饰性 、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表示……,删掉后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平实性、科学性、趣味性

(四)、其他答题模式和技巧

1、词语好处的赏析: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概括内容大意”类问题回答模式:

记叙文:什么人+怎么样情况下+干什么事

说明文:事物(说明对象+特征)

事理(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

3、“对某观点有何看法”或“如何看待某个问题(某句话)”或“是否赞同某个观点”等问题的回答模式:

先表明自己的看法态度(赞同或不赞同)+阐述理由

4、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5、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6、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7、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8、语句赏析类

【命题方式】请赏析文章“……”这句话;或“……”句子的表达效果很好,请做简要赏析;或“……”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

【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衬、夸张、反复、对比等。(2)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3)句式: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注意;反问句情感强烈,引起读者深思,并且能够加强语气;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对议论文而言,排比句式可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而对散文、记叙文来说,会使情感的表达更充分;句式的前后照应,可使文章结构完整、思路严密;同时还要注意句式的灵活多变,长短、整散结合等。

9、选材组材类

【命题方式】文章的题目是“……(写作重点)”,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答题模式】这些话看似游离了主题,实则运用了“……”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文章“……”的内容(主题)

【技巧】(1)运用相关、相似的联想,看位置:①如果被问对象中重点写作内容的前面,则是为了形象地引出写作重点,更利于人们接受;或为下文做铺垫或烘托写作的重点。②如果被问对象中重点写作的内容后面,则是为了丰富文章写作的内容,深化文章主旨。(2)运用相对联想,对写作重点或反衬、对比,或突出强调。(3)可以先判断通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倾向,再分析问题里所提出段落或某些句子情感倾向,相同则为加深主题,不同则是用反衬的方式更加突出主题或情感倾向。

4、卷面保持整洁,书写端正。(书写4分)

5、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注意前后语句的内在联系,先确定“肯定”的词语。

6、默写填空:注意要求(选择),默写完后即刻检查,避免笔误。

作文

写作文先看清要求: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补题切口尽量小,力求新颖);注意开篇和结尾;结尾勿忘点题(联系题目,点明话题);中间叙述描写力求具体生动,人物描写尽量丰富。其次忌审题不慎,往往立意不高,会落于熟套,流于平淡。

本题审题时,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宜写记叙文,应关注在思想、心灵、言行上出现了重大的改变、转折或是有了新的体验和感受,给你的人生以触动和启发,是“可写之事”。

本文为雅学居原创,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嵖岈山作文 北京环球影城作文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作文 端午节粽子作文 初中小作文 写春雨的作文 四年级关于校园的作文 你真厉害作文 作文我的新同学 保护眼睛的作文100字 满分中考作文开头结尾 介绍青海的英语作文 秋雨作文400字 初中生运动会作文 我家的冰箱作文400字 今年全国卷语文作文 改变自己作文600 小学生反思作文 描写沙漏的作文 我家的小泰迪作文 观察雨的作文200字 桂林风景作文 印象深刻的人作文250字 积极乐观作文 美好假期作文 枫叶作文200字 感恩自然作文 英雄在我心中作文 描写自己的作文300 月下遐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