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周鸿祎所说的“死海效应” 来自 2008 年的这篇经典文章

2020-11-24 02:55: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6月13日,周鸿祎发布了一条微博,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死海效应”并非是周鸿祎原创,而是Bruce F. Webster于2008年提出的理论。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理论,36氪编译了Bruce F. Webster2008年4月11日发表的关于“死海效应”的原文“The Wetware Crisis: the Dead Sea effect”。以下是正文。

大型企业都对自己的IT部门非常纠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我以前曾指出,其原因之一,就是企业需要尽全力寻找和招募最好的IT工程师;但是,即使招募到了杰出的IT工程师,真正的问题是,企业能不能长久地留住他们?

在大型企业中,我已经看到了一种不好的模式,我称之为“死海效应”(the Dead Sea effect)。

死海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湖面海拔远低于海平面。尽管有约旦河水流入补充水量,但死海水平面依然因蒸发而不断降低。这意味着,随着时间推移,死海已经变成盐水湖,其咸度是海水的8倍。因此,死海中几乎没有生命存在。只有到了春季,大量淡水补充进来、海水咸度降低后,才会短暂出现生命迹象。

许多大型企业的IT部门,看起来就跟死海一模一样。管理层热衷于招募新人。而根据企业当前需求、员工离职、个人预算以及招聘者的能力等,新招入的员工在质量上往往有很大差异,比如技能、教育背景、经验等。按理说,这样进行人员流动,IT部门的核心能力应该大致不变。

但是以我个人经验来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反,更有才能、效率更高的IT工程师往往是最可能离开的人。他们不可能忍受频繁出现的愚蠢行为和职场问题,而这些又是大企业必然会存在的。同时,由于自身优秀,他们在外部市场很容易获得其他机会,因此他们也更容易离开。

这样下来,大型企业剩下的人往往都是“残渣”,也就是最没有才能、效率最低的IT工程师。他们往往对自己能够获得当前工作心怀感激,同时对管理层的要求最低。即使他们遇到职场问题,也不太可能重新到别处寻找工作。他们倾向于强化自己,努力成为关键系统的维护专家,承担没人愿意承担的职责,以便企业负担不起他们离开的代价。

在不同的公司和IT部门,我都看到过类似的“死海效应”。大企业往往会失去真正有才能的IT工程师,而留住相对才能较低的工程师,这与他们寻找最好工程师的初衷恰好相反。而且“死海效应”往往会越来越强:IT部门变得越糟糕,其招募和挽留真正人才就越困难。最终,这种情况会达到临界点:最好的人才往往是刚入门的新人,他们当时还对企业了解不多。当他们明白过来后,他们就会选择离开。

对网友评论的一些回应:

1.“死海效应”并非IT部门所独有。任何与IT相关的项目管理团队都存在同样现象。IT部门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人才和其他因素对公司生产力和质量的影响程度较大。还有就是,IT从业人用并没有标准化的职业证书,因此无法保证人员的最低质量。

2.“死海效应”是明显的、是常识、是小事。早在30年前,IT专家弗莱德·布鲁克斯(Fred Brooks)、杰瑞·温伯格(Jerry Weinberg)就曾提出有关IT项目和个人管理方面的所有实质性问题。令人感到惊异的是,这些问题至今还未消失。在IT领域,缺少令人深刻的专业记忆。几乎每个书写有关IT项目和个人管理书籍的人,都在寻找新的方式塑造或解释IT部门的核心问题,并希望某些人能够真正倾听,并用其解决问题。

3.“死海效应”只是“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的一种体现。所谓“彼得原理”是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J.Peter)根据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推论,它认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然而,“死海效应”与员工晋升毫不相关,员工自主选择是否离开IT部门,而非因为缺少晋升机会所致。

4.并非所有IT部门都存在“死海效应”。的确有些公司的IT部门工程师的素质相当高,那些能力平庸的工程师最后要么被解聘,要么无法长期工作下去。我曾在这样的IT部门工作过5年时间。这五年内,只有一人自愿离职,两人因为过失被解雇,还有很少几个人因为公司缩小规模而被忍痛裁员。

5.并非每个“留下者”都是无能之人。我要澄清下,“死海效应”并不适用所有IT部门。IT部门人员流动十分常见,并非好的工程师离开意味着剩余者都是“残渣”。我在谈论的是IT部门的确存在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大企业或政府机构中,而非普遍现象。

6.IT招募过程已被颠覆。在许多企业中,不仅IT部门的招聘过程已被打破,甚至IT行业整体都在被颠覆。

7.“死海效应”是领导力的失败。

8.“死海效应”并不能用来解释所有的IT员工问题,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原文链接:http://brucefwebster.com/2008/04/11/the-wetware-crisis-the-dead-sea-effect/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1-27 14:19一介书生。[山东省网友]IP:3409462338
    2008年的这篇文章,简直是互联网史上的宝藏,里面的观点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太值得细细品味了!
    顶4踩0
  2. 2020-10-27 10:52炎凉[河北省网友]IP:3057493543
    周鸿祎的“死海效应”理论真是经典,早在2008年就提出来了,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啊!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励志英语作文 大象的作文 高铁作文 节气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