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扎心!高考改革失败 教育厅厅长下台!安徽高考改革急刹车!

2020-11-24 10:20:01
相关推荐

扎心了!

浙江省教育厅长被责令辞职!

何为加权赋分

为何要加权赋分

高考改革能不能简单点

至少让老百姓看懂好吗

图/通报浙江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情况的调查结果、处理结果及问责

文|弯弯

近日,继浙江省长领衔调查组开展调查核实后,浙江省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情况有了官方调查结果:

1、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下称“浙江考试院”)面向社会正式道歉。

2、两个机构的党委书记也被免职,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同时兼任厅长,被勒令辞去厅长职务。

不论是调查结果,还是问责力度,可以说都足够令人震惊!

让厅长下台的英语高考“加权赋分”

1

等级赋分制的由来

简单说,等级赋分制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

举个例子:

小A高考副科选了物理,考了98分,全省第1名;小B选了历史,考了85分,也是全省第1名。那么,小A和小B到底谁更厉害?

新高考下,每一科都是平等的,但是物理和历史显然无法直接靠卷面分来比较;于是,采取赋分制,全省前1%,都计作满分。

这样,小A的物理和小B的历史,赋分后都是100分,他们俩同样优秀!

根据浙江省的选考方案,全省前1%,算作100分;1%—3%,算作97分,以此类推。具体的赋分对应比例,如下图。

在新高考自由选科的方案公布之后,由于不同学科的难度存在差异,为了预防高难度学科无人选,低难度学科扎堆选这种极端的情况出现,这就是等级赋分制出现的原因!

2

加权赋分制的“神逻辑”

“加权赋分”最近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就是浙江高考英语事件中采用了这一制度。

浙江省的确是创造性地通过引入等级赋分制,但等级赋分毕竟不是加权赋分,而且从始至终,浙江都未在有关高考改革的相关文件中事先提到,要通过对英语考试成绩进行“加权赋分”的方式,对考生原始成绩进行调整,反倒是要求,考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以原始分形式计入高考成绩。

所以,有关部门做出的考后加权赋分决策不符合文件规定,缺乏政策依据。

根据教育部门有关规定,评分细则应在正式评卷前制定。本次加权赋分是在正式评卷完成后进行的,不属于评分细则的范畴,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和省教育考试院混淆了加权赋分与评分细则的概念。在具体操作中,省教育考试院又没有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仅作模拟推演,导致不同考生同题加权赋分值存在差别。

举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英语考试的总分是150分,其中包含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作文等模块,每个模块所占试卷的分值比重也是不一样的。本次试卷有的模块难度较大,有的模块难度较低,为了平衡成绩,改变某一模块占整张试卷的权重。

图/考生关于2018年11月浙江英语考试成绩的质疑

例如,本次考试阅读理解简直难出天际,很多同学错得多丢分多,但是作文难度不大,大家写得都不错,所以提高作文所占的比重(原来总分15分增加为30分),降低阅读理解所占的比重(原来每题2分降为每题1分)。所以难度大的题目错得多但是扣分少,是可以通过作文弥补起来的。这样一来,学生总体上成绩的差距就不会太大。

试问,高考的意义在哪?不是要筛选出优秀人才吗?考生成绩都差不多,如何辨认谁更优秀?

3

倒赋分尴尬

据悉,经过评卷,11月24日,浙江发布的英语考试成绩曾遭到部分学生及家长质疑。一些学生表示,自己的实际成绩、尤其是作文成绩与预估成绩相差甚远,有人甚至怀疑出现了“倒赋分”现象。

因为试卷简单导致高分人数多于等级赋分制中的比例,就必须要进行倒赋分,即赋分成绩低于实际卷面成绩。这种制度其实类似于很多大学的“控制优秀率”政策,成绩达到优秀(85分及以上)的人数太多,超过优秀率的人数就必须都要被调分调到优秀成绩以下。

比如说,弯弯君好不容易物理考试考了90分,想好好奖励自己一下并嘚瑟嘚瑟,结果成绩下来被倒赋分只有80分,扣掉不应该扣的分数;又或者好不容易考了90+,却被赋分70+,感觉自己的努力好像没有得到尊重。

高考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公平公正是高考最根本的要求,也是社会正义的具体体现,容不得侵犯。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在院长办公会多数人持不同意见情况下,违规通过和执行了加权赋分的错误决定。凡此种种,均属明显的违规行为,理当被问责。

关于高考改革,其它省份何去何从?

浙江高考改革已然成为荒诞闹剧!今年起陆续开展改革的18个省份何去何从?一起来看看!

第一批改革试点,选择在上海和浙江进行,时间是从2014年开始。也就是说,2017年这两个地区的考生已经完成第一次新高考。

第二批试点,已经于2017年9月,在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也就是说,2020年高考时,上述地区的考生将参加改革后的首次统一高考。

第三批,有大量省份在2018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时启动改革:河南、江苏、广东、河北、西藏、黑龙江、辽宁、贵州、山西、四川、吉林、湖南、重庆、湖北、福建、内蒙古、安徽。

第四批,陕西、云南、宁夏、青海、甘肃、广西的改革会在2019年秋季启动。

1

考试科目改变

改革前:

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共四科,包含语文、数学、外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或文综(历史、地理、政治)。

改革后:

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并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2

考试模式更改

改革前:

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六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

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3

增加英语听力考试

改革前:

现行高考,英语参加统考,只考一次且成绩计入总成绩。且由于以6门总分录取,理工类考语数外和理综,文史类考语数外和文综,总分750,语数外总分150,文综和理综300。所以即使你某一门科目跛腿,基本影响还不大,因为可以通过文综或者理综来弥补。

改革后:

高考增加英文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4

上课方式改变

改革前:

大家根据文理科的选择,都在一个班级上课,有固定的教室、教师、同学。

改革后:

由于3+3带来学生学科选择的变动,大部分学生选考的科目组合不同,所以学校不再也无法安排在统一的班级上课,理论上改为走班制,就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考的科目选择自己的课表,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课表找对应的老师去上课。理论上不存在同班同学和班主任。

原先的跟班制改为走班制,要求学校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能力。但是现在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看,估计很难实现真正的走班制,最多做到半走班制。

5

在校表现记录在案

改革前:

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

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安徽高考改革何时启动?

11月,有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版块咨询安徽省新高考改革的相关事宜。

安徽省教育厅在作出回复,安徽省已经决定在2018年暂不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至于何时启动,安徽省教育厅表示将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并综合考虑安徽高考综合改革的基础条件建设情况和社会接受情况,再行决定。

目前阶段本应是新高考改革第三批试点省市推进的时间节点。但据记者调查了解到,18个试点省份中仍有超过一半至今未宣布相关方案。

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9个省份,既未明确“官宣”暂缓改革,也迟迟不见“改革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推迟改革试点。

截至目前,第三批中只有江苏、福建、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河北、重庆8个省市宣布并于2018年秋季学期按时启动新高考改革。

有了浙江省高考改革前车之鉴,弯弯君认为,我们的高考方案不应该局限于专家们的研究,应该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听听老百姓的呼声,所以让改革简单点吧!

扫一扫柚子姐,获得更多报考干货

↓↓↓

或加入安徽新高考群,了解更多实时资讯,专业高校名师为您解答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渴望时光倒流作文 六年级上册作文第4单元 中学生获奖作文 含羞草300字作文 我喜欢端午节作文 观察小猫作文300字 和爸爸下象棋的作文 极地海洋世界作文 优秀作文语段 以新为题目的作文 最美妙的声音作文 难忘那件事作文 我爱中华的作文 小学二年级我的朋友作文 永远的什么作文 南京博物馆一日游作文 英雄不容诋毁800字作文 四年级关于校园的作文 我的姐姐作文400字 想象作文500字五年级 一件成长的事作文 我的快乐500字作文 队列比赛作文200字 免费作文 关于方言的作文 以慢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初中作文我的同学 我的家乡.作文 环境保护英语作文大学 我爱秋天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