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 服饰文化研究 舞蹈服饰的形象研究

2020-11-24 23:05:01
相关推荐

本文乃作者小姐姐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吉祥物模仿神灵也是一种吉祥物, 但这里所说的吉祥物往往不是虚幻的神,而是一种自然物,因其有吉祥含义而为人所钟爱,在舞蹈中有时就用化妆模仿的方法来表现。如孔雀就是自古以来受到人们宠爱的吉祥物。在傣族文化中,孔雀是吉祥、和平、善良以及威仪和权力的象征,还是美丽和智慧的代表。因此,模仿孔雀美丽的外形和动态的舞蹈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从《孔雀舞》到《金孔雀》,以至《雀之灵》,都以模仿孔雀形象为舞服。民间的《孔雀舞》,舞者身穿仿真的假形舞服,在重大宗教活动和婚庆仪式中表演。这种舞服也被称为孔雀架子。演员-般为男性,舞蹈时戴佛假面,头饰塔形佛冠,是神圣的宗教形象,身上系扎着篾制加绘画的假形。

《孔雀舞》在民间十分普及,各地区因制作实力不同,孔雀架子制作的繁简也不一样。繁缛而笨重的,甚至重达二十多千克,上面装有许多小灯泡,跳舞时孔雀翎会闪闪发光:有的则很轻便,只在舞者腰间套上竹制的三角架子,上面按竹条,后边3片,两边各5片,绷以画有孔雀纹的绸子,作为翅膀和尾巴,演员用手拉绳操纵,可以合并和摆动4。傣族舞蹈《金孔雀》的舞服完全丢弃了原来《孔雀舞》烦琐而笨重的形式,以长裙和头饰来象征孔雀形象。翠绿的裙摆形成360°圈围,上面饰满孔雀翎毛花纹,舞动旋转时犹如孔雀开屏,非常美丽:上衣是窄袖、紧身的傣家民族服装,头戴孔雀珠冠。

傣族舞蹈《金孔雀》

舞者以傣族舞的风格结合模;拟孔雀动态为韵律,使舞蹈既有了明确的孔雀形象,又具有傣族舞的风格特征。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雀之灵》,表现的是一只纯洁的白孔雀,长裙形似《金孔雀》中的舞服,360"的裙摆,上面饰满金 色的孔雀羽翎,所不同的是裙子以透体的薄纱为面料,清白、飘逸:露出双臂的上衣与裙子连接,头戴羽冠。这已是具有现代意识的舞服,模拟形象更简洁、更艺术化,拓展了舞者形体的表现力。舞服外形模拟的简化,更利于舞者手、腕、臂以及肩、胸的表现,使舞蹈形象更为逼真。在表达充分的动态形式之中,体现出与孔雀精灵的神似。从《孔雀舞》《金孔雀》到《雀之灵》的舞服,反映了不同时代模拟性舞服的变化。

《雀之灵》

舞服的变化不仅受到社会条件和经济实力的制约,也反映了人们对舞蹈主题理解的逐渐深人。从历史来看,不同时期模拟形象的舞服,都为人们留下了美的印象。以出色的手工艺技术模拟动物形象,已成为民间舞蹈一种必不可 少的形式,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民间艺术显得有些衰微,但是假形舞服以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及精湛的制作工艺,都会显得更加珍贵。而简洁、艺术的外形模拟,从而拓展舞者形体表现力的舞服,也是舞服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使舞服和舞蹈的结合走向了新的历程。

衣衫主题一为舞服而舞蹈许多以舞服命名的舞蹈都以舞服来表现主题,或者说,这种舞蹈所表现的就是舞服本身,或表现舞服的特征,如《长袖舞》或表现舞服的面料,如《白纱舞》,或表现舞服的色彩和质料,如《霓裳羽衣舞》等。此类舞蹈般都以优美抒情的形式出现。而且舞蹈的动作、造型都是围绕着舞服展开,因而舞服显得格外重要。抑扬柔婉的长袖《长袖舞》是盛行于战国、汉代的楚舞,对传统舞蹈影响深远。当时不但宫廷专业艺伎擅长表演,在命妇宫人之中,也不乏擅长顿足奋袖的能人。《韩非子。五蠢》中所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不仅说明当时舞蹈以舞长袖为特色,而且也反映了舞服与舞蹈之间的密切关系。

《白纱舞》

关于《长袖舞》的舞服及舞姿,屡见于各类文物中。其中最着名者,如广州东郊出土的长袖彩绘陶舞俑、成都扬子山二号汉墓出土的丸剑宴舞画像砖以及扬州“妾莫书”汉墓出土的玉雕舞人。 舞者头梳高大发臀,上满插珠翠花饰,或加系红绸带,身穿曳地舞服,有右衽,也有左衽。由于《长袖舞》的要旨在于“振飞以舞长袖,袅细腰以务抑杨”,因此,舞服的特点集中在两个方面:是束腰。用绕襟紧缠腰肢,亦可用大带束扎,身前飘带顺腰节垂落,末端悬小铃,使之旋转时发出叮当音响。

《长袖舞》

战国时期,宫中细腰成俗,如楚灵王好纤腰,其臣三饭为节,妇女竞效之。至汉代,着名舞姬赵飞燕“腰骨尤纤细,善踽步引,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东腰的舞服设计充分突出了当时崇尚细腰的习俗,也适应柔软舞姿的要求。二是长袖。《周礼》注此种无人“以手袖为威仪”,袖在舞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古代的袖,是指袂之长于手、反屈至肘的部分。长袖实际上是在袂端接上一段由白色绢绸续成的袖子,有的还呈数叠状,以便按舞姿需要急骤甩出,也被称为“延袖”“假袖”“义袖”。跳舞时,舞者表演甩袖、翻袖、翘袖、抛袖等舞蹈兼杂技动作,身体像游龙般柔婉,长袖如素霓般美丽,形成或似行云、或似流水般种种舞姿。《西京杂记》:汉高祖刘邦宠姬戚夫人善楚舞,又善翘袖折腰之舞,长袖飘举,仪态万千。

关于“折腰”,一说系舞者胸、腰、臂成前后向“三道弯",极尽优雅柔美之态,似还有表示谦恭顺从之意,这在故宫博物馆藏战国“采桑宴乐攻战”铜壶上有表现。另一说认为,舞者面容向前,折旁腰成90°角,两臂与折下的上身平行,两袖平飞翘起。到底是前后折腰还是向旁折腰,可能是舞姿的两种变化,我们不必深究。舞者通过折腰的大幅度动作,延伸“长袖”的抛甩,加强“袖舞”的表现力,既突出了窈窕身段的舞态,又表现了飞扬流动的长袖,这说明了当时舞姿与舞服之间已有了相当巧妙的结合,形成了相当高的舞蹈难度和独特的审美效果。

“袖舞”形成了中国传统舞蹈的独特风貌。《长袖舞》优美、抒情。洒脱,许多文人对此都有描绘,如张衡《观舞赋》:“推者啾其齐列,般鼓焕以骈罗,抗修袖以翳面兮,展清声而长歌。”左思《蜀都赋》:“起西者于促柱,纡长袖而舞。”舞者腰肢灵动迁迁的韵律感,长袖曲曲有致的流动感,神采盎然、气韵生动,令人进人恍惚驾风飞翔的神仙梦境。这正是战国、汉代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影响的产物,也是与汉代艺术“运动、力量、气势”的本质相一致的。

轻白如云的丽服《白泞舞》是我国魏、晋及南朝最为盛行的舞蹈。最初为三国孙皓时年吴地的民间舞蹈,后成为宫廷着名乐舞。此舞以舞服而命名,也因美丽的舞衣而盛行不衰。关于《白泞舞》的舞服和舞姿,《乐府诗集》中《晋白纾舞歌诗》三章描述:质如轻云色如银,爱之遭谁赠佳人。制以为袍余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丽服在御会嘉宾,醪醴盈樽美且淳。清歌徐舞降祗神,回座欢乐胡可陈。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服饰艺术》《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心愿500字作文 童年作文800字 八年级作文题目 科技小作文 写风的作文 五子棋作文 感恩遇见作文 亲情500字作文 野生动物园作文 作文题目大全小学 作文结构框架 写医生的作文 开端作文 英语作文摘抄 社会作文600字 观后感300字作文 好作文300字 吃粽子作文 好作文开头结尾 不负青春作文 gre 作文 春游作文400字 有关高考作文 听雨 作文 归来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下册 花果山作文 介绍家人的作文 写西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