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毛遇见张爱玲:旷世才女从童年出走的文学人生

2020-11-25 01:20:01
相关推荐

01

年少喜欢读三毛,如今方懂张爱玲。迷恋张爱玲,是三十岁之后才有的事。这种着迷,来源于一种会意的相逢。中学时代,我是读不懂张爱玲的。所谓“华丽长袍长满蚤子”的天才言论以及“参差的对照”及“繁华与苍凉”的浓重的哲学和文学意味,很容易吸引钟爱辞藻韵味的忧伤少女,却并不足以被深深懂得与体会。

重读张爱玲,是从随手拾起曾约略看过的一本《流言》开始的。偌大的书店席地而坐,旁边的展架上陈列着二十世纪最令人着迷的两位天才女作家的几乎全部作品。取来一本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梦》,及一本张爱玲的《流言》,竟也有一种颇有意味的对照。

毕竟,文坛上大家也是常将此二人放在一起作比的。她们的一生,都太富有传奇色彩。再一次逛及这个角落,又得一本随园散人所著的《我为过客,你是天涯:三毛遇见张爱玲》,与一本许子东所著《无处安放:张爱玲文学价值重估》一时也看得入迷。

张爱玲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三毛说,红尘十丈,茫茫的人海,竟还是自己的来处;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三毛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我惊异于她们对于生活感触极其敏感与贴切的捕捉与表达。读《流言》,张爱玲描述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问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试验。读《你是我不及的梦》,三毛全文富有性情的对话描摹着月牙泉边一段俗世生活的旅程,笔触中有掩饰不住的向往和难过:玉莲,你就是我得不到的梦。翻开三毛记事年表,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二年1月,三毛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遂掩卷陷入一种巨大的失落。

她们都是少有的唯美主义者,对于人生,对于文学,对于爱情,都在追寻至纯的境地和极致的美丽,她们有过极美的绽放,却终不能免于极其心痛的破碎。在她们的世界里徜徉,常常为这样有趣的灵魂而喝彩,她们的幽默与智慧,她们的悲喜与感慨,那些极其精妙的珠玉文字,与我们心底的某一种微妙的感受忽而相逢,一种巨大的喜悦从心底里升起。也算是经历过些世事了,方才真正懂得。借用张爱玲的话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回望两位旷世才女的一生,三言两语并不能将心中感慨抒发痛快。就择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看看两位极其相近的童年岁月吧,如一种命定的巧合,天才少女的童年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上天在赋予她们倾世才华的同时,也都赋予了她们一段充满磨难的岁月。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磨难,才让她们不约而同拥抱文字,催发出惊艳绝尘的精神世界,照亮历史的山河吧。

02

天生极强的自尊心与孤高感。

之于张爱玲,是后来被她写进文章中的那著名的一巴掌——

“我后母问我:‘怎样你走了也不在我跟前说一声?’我说我向父亲说过了。她说:‘噢,对父亲说了!你眼睛里哪儿还有我呢?’她刷地打了我一个嘴巴,我本能地要还手,被两个老妈子赶过来拉住了。我后母一路锐叫着奔上楼去:‘她打我!她打我!’因为这一番挑拨,张爱玲被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的毒打一顿并监禁“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

1934年,父亲和张爱玲生母黄逸梵离婚后,娶了后母孙用蕃。那段生活让自尊心极强并且敏感的张爱玲不堪回首。她后来在文章中尖刻锐利的写道,“有一个时期在继母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一件黯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的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

而之于三毛,则是学校生活中刻骨铭心的体罚与羞辱——

学校,对于童年的三毛来说,是一个有形体的囚牢,更能直观的冲击着她脆弱的心灵,在那座地狱一般的囚牢里,除了繁重的学业,还有令人心悸的体罚。在小学时绝望的三毛在作文里写道:“想到二十岁是那么的遥远,我猜我是活不到穿丝袜的年纪就要死了,那么漫长的等待,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隧道……”

在苦苦的煎熬中,三毛熬到了中学,却在中学里遭受了让她一生难忘的羞辱。一向数学极差的三毛靠死记硬背考了一百分,却被老师误以为作弊,用毛笔在她的眼眶四周画了两个圆圈,并让她在同学的嘲笑声中围着操场跑一圈。

三毛一直有一个格格不入的理想——拾荒。她甚至在自己的作文之中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得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三毛在课堂上将这篇作文念出来,国文老师当场就将黑板擦对着她砸了过去,喝令她马上重写。三毛于是只好杜撰了一篇想要做医生的作文,才算过了这一关。

03

都有一段囚笼般的生活际遇。

之于张爱玲——

因为那场和父亲与继母的正面对抗的失败,张爱玲在继母的怂恿下,被父亲关到一间小黑屋里,门口还雇佣人看守,不然张爱玲出来,在这期间,张爱玲得了严重的痢疾,生命垂危,也根本没有人过问。偶尔天空会有日军飞机飞过,幼小的张爱玲就盼望着能丢下一颗炸弹把这里炸毁......这就是上个世纪的家庭暴力。

所以张爱玲后来的刻苦努力都是为了逃出这个恶魔一般的家庭,最终她终于考上了大学,并且搬出去和母亲黄素琼一起居住,在她看来,母亲是她心中最后温暖的港湾。

之于三毛——

十三岁的三毛终于逃离了学校那座地狱般的囚牢,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休学生活。她喜欢独自将自己囚禁在房间,不和任何人往来接触。可家里并不是一处桃花源,休学的三毛并不会像公墓里的居民那样幸福的安栖着。与姐姐和弟弟相比,休学在家的三毛显得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下班回家的父亲,看见三毛必然伴随着一声长长的叹息。就像三毛在《一生的战役》里写的那样:

“爸爸,你一生没有打过我,一次也没有,可是小时候,你的忍耐,就像一层洗也洗不掉的阴影,浸在我的皮肤里,天天告诉我——你这个叫父亲伤心透顶的孩子,你是有罪的。”

三毛的童年是带着枷锁在孤独和偏执中度过的,像一个囚徒一般,向往远方,渴望流浪。

04

童年都经历过对于死亡的最初认知与体验。

之于张爱玲——

因为后母的一番挑拨,张爱玲被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的毒打一顿并监禁,“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除此之外,父亲还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她。

在充满了静静杀机的牢笼中,张爱玲生了严重的痢疾,几乎快要死掉,可父亲不给她请医生,也没有药,张爱玲曾以为自己将就这样病死在园子里埋了。病了半年,才在佣人何干的帮助下逃出来到了母亲家,从此与父亲断绝往来,与母亲相依为命,至此,这段关于囚禁与死亡的童年的遭际才算结束。

之于三毛——

缪家大院之中曾经有一口大水缸,三毛一直对这口水缸充满好奇。一天,三毛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跑了出来,在水缸旁边游玩,甚至爬到高处往水缸里面去看,站得不稳,三毛一头扎进了水缸里面,因为头在下面,她叫不出声。幸好路过的家人听到了她挣扎的动静,将她从水缸里面拎了出来。三毛被捞出来之后并没有觉得委屈或者后怕,她甚至没有大哭,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感谢耶稣基督”。

除了喜欢去坟边玩儿和看书,三毛还喜欢看人屠宰牲口,其他的孩子全害怕地躲回家中,而她总是静静站在旁边看着牲畜和人搏斗,在刀口下挣扎死亡的场景。整个屠杀的过程她从头看到尾,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看完之后还会意犹未尽。

三毛不是喜欢死亡和残酷,而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模糊了生死的区别,不觉得死亡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总会有消逝的一天。因为不惧死亡,才会更透彻地感受活着的痛苦,因为敢于面对伤害,才能彻头彻尾去体验疼痛的锐利。

05

孤独心迹中以爱情与文学为寄。

之于张爱玲——

张爱玲的童年是无比缺爱的,正是因为缺爱,在作品中写尽男欢女爱的她却独独看不透自己的爱情,遇上了绝世渣男胡兰成。这样一个眼高于顶的女子,为他卑微到尘埃里,还傻傻的开出了花。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这段人生遭遇给张爱玲的的文学创作也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在《天才梦》中她写“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在《留情》中她写“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她的作品大多都是以悲剧收场,冷淡,怆然,苍凉。

只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悲怆的故事里,有一个幼小的她,怀念着那些温暖的浮光掠影,最后,孤苦无依。

之于三毛——

荷西对三毛的爱就像暴雨般、像洪水般那样激烈,遇见三毛的第一眼便一发不可收拾。而三毛对荷西的爱就像细雨般轻柔,慢慢的汇聚成汪洋大海。“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三毛与荷西的幸福生活持续了短短的六年时间,命运又一次以极端的方式狠狠的讽刺了三毛,1979年,荷西在一次潜水作业中意外身亡。

流浪,流浪,命里无常,难守心灵片刻的安栖。走遍千山万水,再也不见荷西,那便到天国去找找吧。1991年1月4日,三毛踏上了天国的阶梯,在天国里应该可以得到永恒的安栖了,就像那些公墓里的居民一样,在桃花源里永远安栖。

阿德勒认为,艺术创作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这是形成“追求优越”的动机。一份无以言说的童年经历,让两个传奇女子对于生命和世界,形成了独特的理解,并最终历经爱情,寄情文学,活得特立独行。

从港大乱世中的灰色岁月,到小岛纷繁无常的雨季,红尘滚滚,岁月迢迢,最终,一个惊艳了上海滩,一个温柔了撒哈拉。“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生本如寄,孤独却欢喜,静默却从容。念你们爱得海枯石烂,敬你们活得月满西楼,终究是肆意决绝的,不负这一趟人间旅程。

作者:阿幸,自由撰稿人。【阿幸生活家】,全网同名,专注自由职业妈妈的个人成长&生活美学。每个妈妈都是天生的生活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