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些地区还用方言教学?当地老师:普遍现象!看看特级教师怎么说

2020-11-26 16:00:02
相关推荐

普通话作为国语,早就已经开始全国推广了。尽管在一些地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仍是以地区方言为主,但在学校里也会统一讲普通话。

广东在全国范围来说是一个方言特色明显的地区,粤语、客家话、闽南语等语种都有。其中汕尾市属于闽南语系地区。闽南语与普通话相较差大,它有8个声调,四声都分阴阳,有18个声母,79个韵母,词汇中有不少古词语和外来词,语法颇多独特之处,发音与普通话也差别很大。

汕尾地区

汕尾地区的很多农村里,学生常常是口语中怎么说就怎么写,将方言直接写入作文,如将“花生”写作“地豆”,“劝架”写作“保相拍”等。

但是在学生们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普通话才是主要的语言,一定要克服脱口而出的方言,将普通话取而代之。要解决方言的问题,老师与学生都要付诸行动。

学生们要怎么做

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必须在脑子里储存大量的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思维的时候才能逐步减少以至排除方言土语的影响。

通过朗读课文的手段,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使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渐规范、储存丰富,并且有助于书面表达。

所谓朗读,指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读时必须要做到朱熹所言的“眼到、口到、心到”。实践证明,读出声的朗读对汕尾方言区的学生也说是一剂良药,作用不可忽视。这使学生的谈吐规范多了,也显得典雅了,为书面表达的准确和形象提供了基础。还有,读出声能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听觉,听精彩文章的朗读,可使学生产生美感,认识到什么叫语言的优美。学生听多了,笔下的语言也会变得优美起来,说出的话也会日益文雅。

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来确定朗读的方式。例如,话剧宜采用分角色朗读,一些抒情性散文可借助多媒体录音等。具体的读法,让老师来教你们。

教师要怎么教

不管学生们用什么形式去朗读,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准确把握文章内涵,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悦耳动听的语句等去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范读必须是表情朗读,做到朗读传情。

而且地区老师们要先把课文内容诵读好,再去教学生领悟诗文语言的精妙之处,进一步培养语感,有助于学生走出方言土语的误区而正确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而强化通读,这对汕尾方言区的学生尤其重要。因为记忆背通过程是规范化的语言的不断积累过程,是思维训练和感悟陶治的过程,也是方言区学生逐步减少以至排除方言土语的过程。大量反复地记忆背通,在日常语言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也迎刃而解,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也逐渐趋向准确生动。

除了强化通读,欣赏阅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赏读,教学生学会欣赏规范化的美的语言,让学生自觉地走出方言土语的束缚,在美感中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现行的部编版中学语文课本,选入的大多是文学性文章,语言精美,音调铿锵,声韵和谐,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但是,书本上的文字算不上真正的语言,语气、语调、语势、语感的抑扬顿挫抑或高山流水,在书本上是不易表达出来的。而欣赏阅读能将课本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符,能把文字的音乐美完全地展示出来。

无论是古文还是白话文,都可以通过它体会汉语或清丽婉转或火热直率。精彩的赏读片断常常能刺激学生的语言敏感区,使学生与朗读者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书面文字,从优美的前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举个例子,舒婷的代表作《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表达的是热爱祖国这个常青的话题,教师们如果就诗的意境、情感、主题等做有条不素的分析,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语文课索然无味,不但不能深入理解诗歌,品出“诗味”,更谈不上学习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采用赏读教学方法处理这一类文学作品,学生不但能品出“诗味”,还能积累一些规范的优美的语言。

特级语文老师于永正上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听录音范读。诗歌第一、二节,朗读者怀着深沉悲痛的心情,用低沉的语调、浑厚的声音缓缓地读出“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在深沉、忧郁、饱含情感的声调中,学生陷于诗歌的意境、情感而一时难以自拔,趁此机会,于老师点拨学生正是语言的魔力,让读者沉醉其中。“老水车”与破旧”搭配,以“疲惫”修饰“歌”,“稻穗”是“干瘪”的等等具体形象,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意境正是通过这样确切、规范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这样让学生模仿录音跟读,让他们自已揣摩,然后通过点拨,再让学生反复品读,品出文字蕴含的内在美。诗歌中“破旧的老水车”、“疲惫的歌”、“干瘪的稻穗”、“挂着眼泪的笑窝”、“簇新的理想”等语言就储存在学生的大脑里了。

语言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都是“读”

曾不止一次听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感叹,现在年轻人是怎么了?病句俯拾皆是。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老一辈人书“读”得多,尤其是通读成痴,诵读成风。现在的年轻人书“读”得少,也没把书读进心里去,且读书不求甚解,不能准确理解词义,不能读出感悟和情感。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读”,而且这种“读”并非一般的读,而是反复地读,直至背通,熟读于心。古时候的私塾,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阅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言语的神韵。

在平时教学中,老师应对学生们的语言教育更多的注重在“读”上,而不是侧重在刷题中。读,不仅更能让学生们心领神会,也是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手段。今天,你家的学生们“读”了吗?

图文编辑丨小梁。图片来源于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1-30 09:33化工[香港网友]IP:654311606
    特级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是值得借鉴的。但对方言教学的态度也需要尊重当地老师的专业判断和实践经验。
    顶4踩0
  2. 2020-09-26 00:38小仙、[河南省网友]IP:3399748091
    方言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方言也是培养他们文化自信的一种方式。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仙人掌300字作文 春天的公园600字作文 享受生命中的温暖作文 我不怕因为半命题作文 身边熟悉的人的作文 糖果节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题目 关于坚持理想的作文 我的精神小屋作文 一个夏天的早晨作文 立意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600字 垒高自己作文800字 我的老师三百字作文 初中暑假作文600字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作文 禁毒安全作文 今天我很高兴作文 这也是一道风景作文 小白兔作文五年级 什么情结作文600字 关于惊喜的作文 关于诚信的高考满分作文 我与朋友再见时作文 长隆野生动物园游记作文 立春作文 20年后再相会作文 做与不做作文 作文华为 我的表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