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书法创作中章法基本原则

2020-11-27 01:30:01
相关推荐

章法,原本的意思是指文章结构之法,包括章节、体势、承转、熔裁等,把章法引进到书法中,主要是指对于整幅作品中有关布置安排,以及行与行、字与字之间的映带、呼应、承接等关系的处理方法。

虽说古人作文无定法,书法章法也同样如此,往往是因人而异,全在于创作者个人的出奇制胜,匠心独运。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有一定规律和大体原则的,为便初学入门,现从“通篇和布局”、“统摄和行气”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通篇和布局

古人书作的章法安排,经常以通篇开头的一点一画,领起一个字的结构,然后再从一个字或几个字的大小,领起全篇的布局。唐朝孙过庭《书谱》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明朝张绅《书法通释》阐述:“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有章法、有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准)。”孙过庭的这句原话,虽然是对草书创作的

通篇布局而言,可是移来用作对于其他各体书法创作时的章法布置,也完全适用。譬如握管起笔,创作一幅书法作品,按照“意在笔先”的创作原则,对于作品中落笔书写的第一个字,就应该预先想好它的落笔轻重和字形大小。因为这个字的轻重大小,将对接下来的字,乃至通篇字的轻重大小,产生极大程度上的制约。

由“一字乃通篇之准”演绎开去,在通篇的布置上,创作者要在落笔之前,就应该对全局篇幅大小、内容、字数,乃至行距、字距等等,有了一个大体上的通盘考虑。

就楷书而言,在通篇和布局上,较之变化无穷的草书来说,相对要容易掌握一点。这是因为楷书通篇结构的字距和行距,以及形式上的横直处理还是比较有章可循的。唐人书碑,往往先在碑上打好格子,算好行距,然后按照事前设计好的框格距离去写,便见气象威严,剑戟森然之美跃然纸上。然而,这仅仅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通篇布局这个章法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对于一些其他形式的处理。因为处理方式不同,其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就自然各不相同。

举例来说,北魏楷书《张玄墓志》,通篇布局疏疏朗朗,每行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要比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宽舒得多,这自然是作者在创作时神思独运的结果。和《张玄墓志》章法类似的,还有隋朝的《龙藏寺碑》,唐朝的《道因法师碑》等。与《张玄墓志》字距疏于行距截然相反的,则是北魏《张猛龙碑》在通篇结构上的行距宽于字距,这也是一种有趣味的布局。和《张猛龙碑》布局之法近似的,另有唐人所书《雁塔圣教序》、《化度寺碑》等。

除以上字距宽于行距之法,行距宽于字距之法之外,在楷书的通篇布局上,另有一种行距与字距相等之法。这种行距与字距相等的布局之法,除了一些北魏墓志,在一些历朝流传下来的楷书作品中,也比较多见。这种通篇布局的创作方法,如果书写碑铭,往往先在碑铭的石面之上划出正方形的格子,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书写;要是书写在绢纸上面,则另外采用画定栏格之法,对于字界进行事先的界定。在这方面,代表作品如北魏《始平公造像》、《元君墓志》,以及唐褚遂良《倪宽赞》,元赵孟顺《妙严寺记》、《三门记》等等,都是既写得相当认真,但又做到整齐而不死板,端严而出机趣的典范之作。

此外楷书中还有一种变格,就是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而字距则或疏或密,并不固定之法。比如甲骨卜辞,楷书中颜真卿的《自书告身)等,均为这种布局之法的代表作品。由此可知,一幅书法作品从字的点画,到通篇布局,到落款盖章,都需要作者进行一番通盘的考虑,才能使章法布局合理,产生各自独到的美感。

以上所述章法,主要以楷书为例进行说明。虽然其字与字,行与行,各自为政,但在各自为政之中,却又有着彼此内在的呼应,乃至暗中互通,彼此照应之妙,否则便成死水一潭,何来美感。因此,清朝书法家蒋和提出一字八面流通为内气,一篇章法照应为外气。内气言笔画疏密、轻重、肥瘦,若平板散淡,何气之有?外气言一篇有虚实、疏密、管束,接上逆下,错综映带,第一字不可移至第二字,第一行不可移至第二行。”又刘熙载《书概》也指出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帖,皆须有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并说:“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这“变而贯”三字,可谓说尽章法通篇布局之妙。

二、行气与统摄

明代大书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条中有一段话:“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这就又从章法通篇布局的大块中,进一步涉及到分行布局的内在精髓,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统摄和行气。

所谓行气,是书法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一种意态和精神。具体地说,就是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所产生体现出来的一种呼应连贯、顾盼生情的意绪。每一行中字与字的上下照应映带,形成其本身的行气;每一行与每一行之间,上一行与下一行之间的彼此呼应映带,又形成行与行之间的行气。由此可见,行气在整幅作品当中,具有统摄的作用。

一幅作品字与行之间,理应做到上下贯气,左右照应,从而在行气的统摄之下,生发出一种连贯呼应、浑成一体的美感。楷书中行气的统摄作用,虽然不像行书、草书那么的参差错落、跌宕起伏,可又确实具有其内在独到的呼应和节奏,犹如生命之有呼吸,有循环,有节律那样。诚如包世臣《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所说:“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贯。”其实,行书、草书等作品字体大小参差,痛痒相关,体现行气的统摄,而楷书字体大小一致,又何尝未可做到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痛痒相关。

就楷书布局的行气而言,一个字一个字之间,理应上呼下应,而每个字之间,又都保持着相当稳定的距离。譬如单讲一行,书写时不管这一行的字数有多少,心里总要安着一管中间一以贯之的尺子,才能在写好每一个字的基础上写好每一行;然后又在写好每一行的基础上,写出通篇分行布局的气势来。

在行草书中,譬如张旭的《古诗四帖》,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可谓字字如珠走盘,行行顾盼生情。然而篆书、隶书、楷书呢?篆书、隶书、楷书因为受着汉字本身长短、斜正、疏密的局限,不可能像行草书那样的写得纵笔挥洒,可是却也有个在把每个字写好写端正的前提下,讲究行气内在的统摄问题。事实上,篆隶楷书同样十分讲究笔势的点画呼应,行气的往来关照。在篇分行布局上,同样要使每一个字都占着特殊的重要位置,丝毫也挪动不得,从而体现书写者在行气统摄上的运用水平。

在汉字的书写中,有的笔画众多,多至由二三十个笔画组成;有的笔画简明,甚至只有一笔两笔,这就需要书写者在搭配变化,以及点画的书写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然后使笔画多的不见臃肿,笔画少的不显单调。又臂如在一行上下,或两行相邻之间,同时出现相同的字,或者有多处撇捺笔画重复或相仿的字,也要求我们随机应变,作出相应的措施。这种方法在历代楷书名作中,也可谓不乏其例,如颜真卿书写《颜勤礼碑》,带有“走”字偏旁的字一连出现好几十次,但却没有一个写得雷同,从而非但带活了行气,而且带活了全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 描写一个人的作文 桂林山水作文 五年级四百字作文 我的妈妈400字作文 中国文化英语作文 莫高窟作文 春天写景作文 校园活动作文 教资科一作文 我的朋友400字作文 精彩作文开头结尾 写事作文300 写人的作文400 我的故事作文400字 精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