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学科“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初探

2020-11-27 04:40:01
相关推荐

我们老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文本解读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解读怎么教的问题。如果连教什么都没弄清楚,又怎么能设计好自己的教学呢?进入课堂又怎么能教得好呢?所以,我认为一切教学活动应以文本解读为基础,深入地解读文本至关重要。

二、解读什么?

拿到一篇课文,解读什么呢?多元化文本解读要求我们要把解读文本的视野放宽,以文本为核心,发散开去:读内容、读主题、读背景、读作者、读表达、读标点、读语言、读情感、读学生、读自己……根据解读个体的不同,解读的视角也会有所延伸。

三、怎么解读?

1.解读内容

解读内容就是解读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以老师现有的知识结构,文本只要读上一遍,就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应该简洁概括的,但在解读内容时,应尽量做到细化。例如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课文主要讲了刘老师上课讲课与课下放风筝的情景。第一步细化:刘老师上课具体讲了什么——笑谈腿疾和上课板书这两件事;课下放风筝具体讲了什么——放风筝和追风筝。第二步细化:笑谈腿疾这件事具体讲什么——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上课板书这件事具体讲什么——为了写几个板书而旋转;放风筝具体讲什么——风筝放上蓝天的快乐;追风筝具体讲什么——追逐线拐的自信。第三步细化: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件事?这三件事有没有什么联系?可不可以给这三件事起个小标题?第四步细化:这三件事一一对应人物怎样的品质?笑谈腿疾对应的是什么——乐观豁达;上课板书的是什么——自强不息;放飞风筝对应的是什么——热爱生活。第五步细化:这三件事是文中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非重点内容?第六步细化:这些非重点内容与重点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非重点内容是第一课时讲掉,还是杂糅到第二课时一起讲,让课堂保持一种完整的形式。第七步细化:课文讲的这些内容能否用一条线进行有机的整合?如果能,用一条怎样的线进行整合?或者是明线暗线兼济。解读主要内容,就是尽量做到从总领到分述再到总领。第一个“总领”,指内容上的高度概括,第二个“总领”,指整篇课文的内容能否找到一条或至多明暗两条线索把文章拎起来。

2.解读主题

读出一个主题,就是读出一个基调——课堂的基调。也就是说课文的主题,决定了你这节课的基调。例如《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它就是在讲述中国民间最最普通的艺人,她的平凡的生活,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但对姥姥来说却是信手拈来的剪纸,与小孙子之间平实的情感。姥姥是千千万万民间艺人中的一个,拥有民间技艺却朴实、平凡、与人为善。所以,课堂的基调就是要传递这种朴实、平凡。课堂的基调就应该是娓娓道来,轻松自在,朴实无华,应该如三月的和风,暖洋洋的轻拂面颊,如四月里的小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再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要给学生传递出一个残疾的刘老师的坚忍不拔,对生活的热爱,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豁达的态度以及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课文就是在探讨人生,就是要让学生从刘老师身上感受到这些人生哲理。这样的课就应该是感情激越的,饱满的,甚至是有一点壮烈的,就是要像狂风暴雨般的猛烈。再如《三亚落日》,这是写景的散文,字里行间都充斥着生动华丽的语言对景色的描写,这种情感是愉悦的,是一种欣赏,是一种身心尽润的痛快!其实,课文的基调也就是课堂的基调。解读主题,就是解读出一个基调。

3.解读背景

背景有时代背景,有地域背景,有情境背景,有历史背景等等,解读背景就是要解读文本立根的原因。这些背景与文本是有联系的,也许,在课堂中不一定要讲,但却应该渗透在执教者的思想里。如《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就是有一个大的地域背景,文中的姥姥和学生接触到的自己身边的老人是不同的。姥姥生活在北方的农村,这是地域的不同,也是文本立根的地域背景。这一点在文中并没有凸显,只有第一句话在暗示:“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好,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会去讲大平原,也不会去分析这个小屯在哪里,但是文本立根的这个地域背景要始终渗透在执教者的思想里。要让学生感受到姥姥是生活在北方农村这样的特定环境里。有老师就会问了,你又不讲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语言啊,一种表现人物身份及特性的最好方法就是语言。在课堂上大量的使用儿化音,来表现姥姥生活的大背景。再如《理想的风筝》这一课它是有一个时间和情境背景的,文中两次写到春天,写到在春天里放风筝。既然文中出现两次,足见作者在文笔上对它的重视。那么,春天和风筝与刘老师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一到春天,一看到春天里的风筝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刘老师呢?因为春天是充满生机的,是蓬勃向上的,风筝象征着展翅高飞,象征自由翱翔,风筝冲向天空就像是人向往自由。而刘老师的身上就是具备了春天和风筝的所有特性:充满生命力,对生活无限的向往与追求。这也是作者为什么一到春天就想起刘老师的原因,这实际上也是睹物思人的写作方法。这样一个时间和情境的背景在课文中是相当重要的。这么重要的一个环节上课是一定要讲的。

4.解读作者

只要是这篇文章在选用时标明了作者,我想,任何一个执教者都会关注到作者,或者说都不会忽视作者的存在。那么解读作者应该读什么呢?

读作者的名言:《理想的风筝》的作者苏叔阳曾说过:“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这是苏叔阳对待生命的态度,实际上这篇课文不就是苏叔阳借回忆刘老师来表明自己的人生观吗?所以,在课堂上我出示了这句话。

读作者的作品:《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叶圣陶老先生,《给家乡孩子一封信》的作者巴金先生,《夹竹桃》的作者季羡林老先生,虽然小学生读这些大家的大作的确有点难度,但是老师最起码可以介绍几部代表作及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吧。不能课文学完之后,叶圣陶谁啊,巴金谁啊,季羡林谁啊,写过什么,同时期有哪些作家,学生都不知道,我始终认为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脱节,名家的作品选用太少就是原因之一,郭沫若的《白鹭》多美啊,还被抽到初中去了。一到初中,鲁迅、朱自清、冰心等等这些大家的作品不胜枚举。所以,在小学,偶尔遇到的几个大家都应该解读个通透。

读作者的经历:《灰椋鸟》的作者徐秀娟,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她被誉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为了救丹顶鹤而牺牲了生命。一个用生命挽救生命的故事,在《灰椋鸟》这篇课文里又怎么能不传递给学生呢?《理想的风筝》作者苏叔阳的经历也不寻常,既是肾癌又是肺癌,做了两次手术,仍然笔耕不辍。显然他的经历与他笔下的刘老师有相似之处,那他借刘老师身上的精神品质来折射他自己的内心,老师又怎能看不到呢,看到又怎能讲不到呢?《夹竹桃》的作者季羡林一生经历传奇,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其颁奖辞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笔下的夹竹桃是他的最爱,爱它的韧性,一年三季花开不败的韧性,无论季节更替,气候变化,始终迎风吐艳的韧性。这种韧性不就是季羡林自己一生的写照吗?

读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写作的原因,因何而写。其实,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要揣摩作者的内心。这种内心不一定都是情感,都是感悟人生的。如果作者的意图是告知,那么多数情况下他会在文中进行解说,读者所获取的会是事实与知识。多会采用说明文,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如果作者的意图是为了说服,那么他们会尽力让你信服某事或影响你的思维,为此作者必定要陈述某个观点,多会采用议论文,如《学会合作》;如果作者的意图是愉悦读者,那么他们会尽力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激发读者的想像力,作者通常会借助细节的描写,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反应。如《姥姥的剪纸》;如果作者的意图是描写,那么在行文中他们会用手中的笔重新描绘场景和经历,多采用的是记叙文。不同的写作意图,不一样的文体,不一样的语言表述,不一样的解读视角。

读作者的心境:言由心生,我总认为语言是有情绪的,透过语言,可以读出作者的心境,作者的情绪。孙有田《月光启蒙》是在看到他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后的心境;叶圣陶《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在游览过双龙洞之后愉悦的心境。拿《江雪》来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在那里钓鱼?柳宗元写这首诗的心境怎样呢?当然,这些并非要你上课讲解给学生,更多的是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

读作者的原创:凡是在选文中是节选的,我都会去看原创,尽量丰富文本。如大家熟悉的《三打白骨精》,就和原著有区别,《姥姥的剪纸》与原创也不相同,在教学时,我会把文本和原创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在求同存异中分析问题。

根据文本的不同,根据作者的具体情况,解读出由作者本人辐射出的与文本相关联的一切信息,让课堂更厚重。作品毕竟不等同于作者自己的经历,但是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对于我们解读文本肯定是有帮助的。

5.解读表达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一提法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的第5条提出。那你们知道7——9年级对表达又提出怎样的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老师们,在小学文本中出现的一些表达方法不传递给学生,换言之,学生不能“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到了初中,你又让他如何去谈心得,更别提看法和疑问了。因此,执教高年段的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时能不用心读读表达吗?老师们,针对不同课文中不同的表达方法在教学应该有所渗透。表达方法其实就是写法,它与表达方式不同。表达方式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小学一般叙述、描写居多。而课标所指的表达方法就是指写法。也就是说作者是怎么写的,范围很广。如列举典型事例、夹叙夹议、睹物思人、过度照应、首尾呼应、侧面烘托,以及如何描写、说明,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等都归为表达方法。如今的阅读课上,我们大多重视文章内容的分析,忽视了“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文中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写,精彩的开头、独特的结构等等不引导学生去揣摩,去领会,这样的语文课似乎少了些语文味。我们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没话可写;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会写,不知如何开头,如何安排材料,如何过渡照应等等,其实责任在我们语文,我们在教课文时,忽视了文章表达方法的领会。那一篇篇课文就是学生作文的范文,我们应很好的利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阅读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会以下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

如何开头结尾。大部分学生作文不会开头,常常为写一个开头而绞尽脑汁,花费时间;有些学生则不会结尾,出现“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开头结尾之法。写人的文章是如何开头结尾的;写事的文章是如何开头结尾的;写景的文章是如何开头结尾等等。

如何描写、说明。A、支队长一声令下:“上!”(《大江保卫战》)B、支队长一声令下:“同志们,快上啊!”通过添词后与原句比较,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出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和刻不容缓,添加任何话都是多余的。又如《埃及的金字塔》通过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这些说明方法应引导学生体会,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把事物的某一特点介绍清楚。

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有些课文的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如《烟台的海》,课文结构是先总起,再分述,最后总结。在分述时又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如《游金华双龙洞》,按游览顺序,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我在教完课文后,常让学生列出课文的写作提纲,经常这样做,学生作文时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胡子眉毛一把抓了,写的作文也会有条有理。

学习过渡照应。如《夹竹桃》“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这就是一个过渡。教学的时候不是告之学生这句是个过渡句就可以的,而是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写的好处以及在作文中如何运用过渡照应,这样做才是“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当然并不是每一课都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领悟,而要抓住课文最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去领会。例如《理想的风筝》最大的特色就是列举典型事例与夹叙夹议,虽然不讲什么是夹叙夹议,但要让学生知道文中有对事件的叙述,叙述完还有作者内心的感受。这其实就是在讲夹叙夹议。我想只有长此以往,做个有心人,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语文课才会有浓浓的语文味。解读文本才能更有深度,更有广度。

6.解读语言,解读情感。

笔者把语言和情感放到一起说,因为语言和情感是一体的,很难割裂开来。语言是组成文本的基础,解读文本当然要读语言,不仅要读,而且要细读,读细。要带着学生品词析句,斟词酌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入乎其内,体会情感,以第二作者的身份走进原作者,走进作者的情感,走进文本的情感,走进文字的背后。

抓住细节描写解读语言。抓住细节去解读语言,你解读的越细,课堂上你的驾驭能力就越强,学生接受就越透彻。例如《姥姥的剪纸》中的“神”“拴”“缠”这三个字,这个“神”字你品出的是什么?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出神入化,“神”是乡亲们对姥姥的最高评价。再者,如果只是技艺高超,人品却很差,乡亲们还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吗?“神”字又折射出姥姥怎样的为人。再说“拴”,剪纸能拴住人吗?不能!那“拴”这个字背后肯定有东西可挖。再如《理想的风筝》,“刘老师漾出的甜蜜的笑”这个“漾”字,“漾”是什么意思?“漾”出的是什么?这种快乐为什么会“漾”出来?这快乐又源于什么?我想,这一系列的思考,不就是你对文本语言的解读吗?扣住这些细节,解读语言。再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文本是写聂将军,那我的主旨就是如何凸显聂将军这个人物。解读文本,发现文本有很多细节描写能够凸显聂将军的至仁人至义。例如:悉心——给孩子找奶吃,细心——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爱心——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耐心——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难舍之心——临行前照相,充满父爱的心——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抓住这些语言上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品质,并能分门别类,体现出层次感。这样解读,人物会比较饱满,给人一种立体感。再次解读文本语言时,又发现,其实这所有的细心、悉心、爱心、耐心、难舍之心都源于聂将军的至仁至义。“至仁至义”是文中的词,是对聂将军的高度概括。最后我把所有的心归结为“至仁至义”,转了一圈又回归文本,又回到训练点上。老师就是要设计训练点,以点带面,丝丝入扣。以训练点发散开去,千回百转之后再回到训练点上。让训练点成为你课堂的精彩点,一步步地把课推向高潮,形成波澜壮阔之势。这训练点实际上就是你解读文本时,对语言解读的积淀。

解读语言,探寻意蕴。在解读时要发现语言背后更广阔的空间,更深地意蕴,对文本原有的语言文字做出更深厚的补白。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聂将军这么对日本孩子,那日本人又怎么对待我们的呢?上网查找日本人残害中国儿童的事例后,发现他们的行径真是令人发指。那又如何表现呢?只是语言叙述吗?感觉不强烈,一番思考后,发现用一组组数字说话更能凸显日本军人的行径。于是找到四个事件,每个事件只用一句话来叙述,但每个事件里都有数字做强烈的渲染,数字也是语言啊。这就是文本之外的内容,解读语言,也要探寻文本之外的意蕴。

解读语言,挖掘情感。语言背后是有情感的,解读语言,更要看到语言背后的情感。《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中聂将军对日本官兵这样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这段语言,解读出更多的是作为中国军队的将领的不卑不亢,对战争的强烈反对及对和平的追求。尤其是对“我八路军”中的“我”字的解读,去掉这个字文意也通,可是能去吗?那这一个“我”字里面包含了什么?如果说前文看到的聂将军就像是一个仁慈的父亲,但这个“我”字,确立了他作为八路军将领的立场,解读一个父亲,和解读一位八路军将领的内心是绝对不同的。而这问题的关键就是你的眼里看没看到“我”字。有没有看到“为中华民族”,有没有看到“奋斗到底”这些语言。另外,《将相和》中的廉将军曾对蔺相如不满,说过:“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这个“我”字含义相同吗?毛泽东说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家将军。”这个“我”字里又饱含了怎样的情感呢?透过语言,看到情感;透过情感,看到心灵。再如对下面两句话的解读,也是透过语言看情感。“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两个日本孤女来得是“惊恐”,几天后变“亲热”。一前一后,一“惊恐”一“亲热”。看起来是两个词,其实是两种情感,解读这两个词,不就是解读出了这两个词背后的情感吗?

解读语言,理解文意。端午节读屈原,读到这样一句话,是郭沫若评屈原的死,说“屈原是在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不能实现理想的现实之中被撕碎的”。郭沫若先生语言是多么精辟啊,屈原是理想主义者,但现实却无法实现理想,而他又偏偏不为世俗所撼动,坚持理想,最终只有被“撕碎”。我想,再也找不到比“美好的理想和不能实现理想的现实”更准确的说法了,再也找不到比“撕碎”更贴切的词了。当然,如果作为课堂教学的话,这还不够,我们还要传递给学生一种心境,要传递给学生表达这种心境的语言。我们是不是也有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呢?我们在表述时可不可以也这么说:“自己的心在美好的理想和不能实现理想的现实之中被——不要“撕碎”了,至少心还没碎,换成“撕扯”或其他的词,可以吗?”你看,这样一解读,文本的文有了,即语言有了;道有了,即内容有了;质有了,即表达有了。

解读语言,感受意境。为了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 我常常会带着学生读诗,读名著,读新闻,读名家,读报纸等等。一个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绝对不只是语文课或是语文书,只要时机允许的,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能接受的,作为教师什么都可以讲,什么都可以带着学生读。今年读什么呢?读歌词,读周杰伦御用写词者方文山的歌词。如果老师还算比较时尚的话,对周杰伦、方文山一定不会陌生,那对方文山作词的《东风破》《发如雪》《菊花台》也一定不会陌生,应该说是《东风破》开创了中国复古风,充满了古典诗词美及浪漫唯美的意境,到了《青花瓷》真是已经到了巅峰状态。在班级,我做了一个统计,我班有56位学生,不会唱《青花瓷》的只有两位女生。不要以为这两位女生是顶尖的学习高手,错!好孩子全会唱!

青花瓷

词/方文山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我抓住关键句,全词的点睛之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天青过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这种釉色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所以说,烟雨天是出现天青色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阴郁的天空和我一样在等你啊。“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我用手去捧水中的月色,却只是让碎了的倒影随涟漪一起晕散开去,就如“你”和“我”的结局。姑且不看这首词有不少处专业错误,反正我们也不是古物鉴赏专家,就单从这语言出发,带着学生感悟语言,感受意境真是美不胜收啊。。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意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其他孩子怎么说的,在这儿我不一一读了,只有一个叫谭震的男孩子,我把他的语言又精简了一下:“我仿佛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守着一屋子的青花瓷,手中拿着一个年轻女子的画像,满含忧郁的眼神里充满了思念。屋外正下着蒙蒙细雨。”我对他的评价是:“做了十一年的语文老师,我自叹不如,你不仅让我看到了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更让我看到了你诗情画意的内心。”老师们,不要惊讶,不要怀疑,只要你打开了语言这扇窗,你永远都猜不透当你开启这扇窗时会看到怎样的风景。我们从来都不缺好孩子,不缺会把语言运用的这么好的孩子,缺少的是给孩子打开语言这扇窗的人。

7.读学生,读自己。

读学生,读自己也应该归为解读文本的范畴。对于作者而言,老师是第二作者,那学生也应该是第二作者。那么解读学生的内心,对你的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以前上课,包括公开课,我很少揣摩学生的答案,只是会做点手脚,课前问问学生他大概会怎么回答,可学生有时课前跟你是这么说的,可公开课时,他往往就不这么说,老师呢,就拼命的牵,想牵到自己准备的那条线上去,所以就会让听课老师觉得你的课牵引的痕迹太重。现在,在课前尤其是公开课,解读学生的内心是很深入的。举个例子,就以《理想的风筝》为例。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你亲眼目睹刘老师的千回百转,你想对他说什么?预设1.刘老师,你真了不起!我要像你学习!评价:相信你会成为像刘老师一样坚强的人。预设2.刘老师,您的……让我钦佩!评价:这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吗?是!原生态就是这么充满魅力!预设3.刘老师,您的自强不息,您的坚强,您的……让我……(总之,说的很好)评价:你说的这么精彩,让老师如何去找更精彩的语言跟进你啊!预设4.刘老师,你多不容易啊!评价:是啊,真心不需要华丽的语言。预设5.有意找个坐在后排的举手的学生。评价:虽然你坐在教室离老师最遥远的地方,但此时此刻,却让我产生了近在咫尺的感觉。等等。最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充分预设,解读透学生的内心。一节课中,凡是有可能形成精彩的生成这样的问题,都会预设很多。

再说说读自己,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个文本搁在我面前,我就什么感觉都找不到?那些专家名师怎么就解读的那么到位?”到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其实,解读文本读的不是那个文本,而是你自己。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心中没有的,眼中始终没有。所以,作为一个老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断地积淀自己的生活体验。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文本。你这个文本越丰满越深刻,你去读教学文本的时候,你才会读得越丰满越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是你自己美丽的倒影。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兴趣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精神生活。从读书中得到乐趣。读书的过程,包括我们读教学文本,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要站在文学鉴赏的高度,这样你的工作才会变得有滋有味,从读教学文本中感受到语文教师的乐趣。还有一点,就是读书要广博,不能只读第一类书,就是教学业务类的书。还要读第二类书——文学书,第三类书——大文化书。尤其是第三类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要旁观涉猎,要成为一个“杂家”。这样你的知识结构才能完善。我想:自己有了功底之后,解读文本就不难了。老师是有三个层面的:文化底蕴层面,教学理论层面,实际操作层面。让自己的文化底蕴更厚重,让自己的教学理论更广博,再加上深刻的文本解读与精当的教学设计,老师的实际教学就一定能有质的飞跃。

以上是笔者关于解读文本的一点体会,只是自己的东西,不一定对,也不一定符合大众的口味,就像我所说的:“解读文本,就是解读你自己。”看清自己的内心,走好解读文本之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作文400字写事 希望作文 作文传统节日300 英语作文介绍自己家乡 快乐的元旦作文200字 关于法治的作文 一篇写人的作文500字 描写狗的作文450字 我的小院作文300字 礼物作文初中 英语作文短语 绿色文化作文 中考总结作文 英语评论性作文怎么写 考后反思800字作文 朋友给我带来快乐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600字 美丽的季节作文 小学二年级写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四年级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同学特点作文 畅想未来作文 篮球训练的作文 小狗的作文三年级 乡情700字作文 关于抽烟的作文 想象作文ppt 作文愉快的一天 课间十分钟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