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上海美术学院视觉传达毕业生作品展

2020-11-27 14:55:01
相关推荐

杜小凤

指导教师:杜士英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作品名称:蜗牛美感

作品尺寸:书籍195mmx270mm

海报一:1500mmx2000mm

海报二:2000mmx3000mm

作品类型: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

作品描述:莎士比亚视蜗牛为敏感的典型,以“tender horn”描述柔软,敏感与外在世界产生不快就躲回壳里的特性。蜗牛一词暗指陷入社会大环境压力下的人 的敏感,焦虑。书籍内容记录了127位焦虑患者的内心独白。书籍排版参考未来派的排版风格,每一个页面是一篇患者的故事,利用排版, 纸张肌理,重量和颜色表达不用人的焦虑情绪。不过多使用具象的图形,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让文字承担一部分图形的功能和作用。海报设计和衍生品,延续了文字排版作为主要的视觉符号。利用相同的视觉元素设计服饰等产品。

林宇涛

指导教师:汪宁

作品名称:和偶一起动起来-V&A博物馆木偶卡通形象文创衍生品设计

作品尺寸:海报21cmx29cm

作品类型:文创衍生品设计

作品描述:我的作品以“和偶一起动起来”为主题,把年代久远的6件V&A博物馆英国戏剧木偶与六种现代运动相结合,重新设计了一系列更加符合当代年轻群体审美的卡通形象。后续衍生品的开发也以体育用品为主,尝试以卡通×木偶×体育运动的衍生形式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来关注V&A木偶,为英国木偶文化以及V&A博物馆衍生品的传播模式提供新思路,为年代久远的艺术品赋予全新的时代价值,使其以更加亲民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

王丹

指导教师:杜士英、葛天卿

作品名称:博物之门

作品类型:文化衍生品设计

作品描述:插画设计分为四个主题系列海报,设计理念意在表现前景的大门是一道具象的门,细致而直观,后景的馆藏物是抽象与具象结合的存在,抽象线条使其更具想象空间,渐变底色使其更富梦幻色彩,由前景入后景,跨过一道门的同时跨过时间与空间,文化同时共享,文明再次互通。

在此基础上展开系列文化衍生品研究设计,推广博物馆文化。

朱雁

指导教师:杜士英

作品名称:《揭秘垃圾》信息视觉设计

作品尺寸:21cmx29.7cmx2cm

作品类型:书籍设计

作品描述:作品将以科普书籍为主,重新自编《垃圾分类市民读本》一书,在此基础上重新整合,分成了三大主题,并且针对每个主题增加一些衍生品。

每个主题都有相关的信息可视化的插画设计。整套书籍将针对三种不同的人群(儿童,青年,中老年)设计了 “童趣篇”、“科普篇”和“实用篇”三个主题,根据各个主题类型选择开本及纸张颜色,并且会附有测试游戏、桌面游戏、宣传单的内容。

希望这套作品能和读者产生互动,并且让读者会更有效、更有趣地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朱晓薇

指导教师:杜士英

作品名称:社交边界

作品尺寸:大小不一

作品类型:海报、文创衍生品

作品描述:与我们的社会文化有关,在中文里我们不经常提到“边界”这个概念。这次的设计主题能够直接的表达出对与社交边界的需求,在插画上运用线条和基本元素进行组合,在表达上更加多元化。创作形式上结合了涂鸦风格和漫画风格,用鲜明的色彩表现社交边界距离,直观生动地展现出作品意义。更能表达出释放个体被压制的灵魂以及归还了人们表达自我的权利。

郭霄圆

指导教师:杜士英

作品名称:“言”光“键”影

作品类型:衍生品

作品描述:本次设计的主题为网络舆论与暴力,以插画的形式做系列衍生品。产品衍生以为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作为载体,通过画面的表达、色彩、风格来宣传这个社会问题的危害性,通过衍生品深入群众的生活中,使得大家关注到问题严重性且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

刘盈

指导教师:杜士英

作品名称:没有沟通

作品尺寸:宽15cmx高20cm

作品类型:书籍和衍生品

作品描述: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活动和生活方式,网络成为另外一种虚拟空间促使人们游离于现实之外。在网络上,文字传达的信息是冰冷,理性的,无法很好地传递情绪,表情符号的出现正好弥补了文字表达上的不足,但是戏虐式的表情符号在使用过程中也削弱了人们的情感表达。我将通过书籍设计和衍生品的设计反思在网络传播中的实质和其他现实问题。

丁桢旎

指导教师:杜士英

作品名称:设计的社会性——针对年轻人熬夜的视觉设计

作品类型:衍生品

作品描述: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也会增加,或对于时间没有合理的规划,造成各种可能,使得人们出现了许多熬夜的现象。为了提高民众对熬夜这一现象的重视程度,主要是针对年轻人,并使他们了解其重要性、危害性,同时让所有人都知道改善熬夜之后对身体等各方面的好处与变化。整个设计从熬夜的原因、熬夜造成的危害和心理学分析熬夜从而采取的措施这三个角度展开研究并做一系列的插画,并通过插画、衍生品之间的关系来发挥设计的社会作用。

徐佳蓉

指导教师:吴莹

作品名称:“打卡式旅游 ”现象

作品类型:书籍设计

作品描述:现如今,“打卡式”旅游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以“到达”旅游景点为目的,在不同的热门景点之间快速穿梭,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然后再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自拍,再将拍摄好的照片和视频精心编辑后上传至社交网络,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点赞量和关注度。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被讨论的社会现象,所以我想要通过一本带有讽刺意味的全球旅游打卡手册,让大家去思考“旅行”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陈音如

指导教师:吴莹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作品名称:热点分类手册

作品尺寸:50cmx33cm

作品类型:绘画

作品描述:“热点分类手册”为四册不同类别的热点书籍,本课题中“热点分类”的概念就是借用我们生活中“垃圾分类”的概念,将热点话题分为四种,即将 “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概念转变衍生为对于热点信息的分类与筛选,分别对应为“有害热点”、“湿热点”、“干热点”、“可回收热点”。课题采用书籍作为传播媒介,用趣味、诙谐的方式,以拼贴、插画、字体、排版多种视觉形式相组合,形成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再自拟一个热搜分类体制,运用“垃圾分类”的概念,筛选一些热点话题进行分类,目的是引导大众学会筛选和把握尺度地去了解热点、参与热点讨论,并以此提倡大众把目光放在更有意义的热点事件上。

书籍设计的每一部分记录了“一个热点”的产生和发酵;每一章每一版的风格形式都可能不同,整体是随意的、多样的。风格的随意多样也体现了热点信息繁杂的特性。

我选择了这个课题,对时下发生的一些热点信息进行分类尝试,用视觉设计的思维和语言去剖析这些人们曾经关注过的热点。通过视觉元素的应用与展示,引发人们对热点新闻的思考,希望人们在看到这些过往曾经出现过的“热点”时,重新思考它所带给我们的意义。

王依韡

指导教师:吴莹

作品名称: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品尺寸:420mmx297mm

作品类型:海报插画

作品描述:作品从常规文体类型的角度探讨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视觉语言,尝试探究文体与信息可视化设之间的共通点,拟定一个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分类规则,并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通过理论的分析总结,应用到三个具体案例——急救、环境保护、盲目跟风。将具有说明文体特点的的急救知识信息、具有记叙文体与抒情特点相结合的环境保护信息、具有议论文体特征的盲目跟风社会信息等三种类型的信息,通过可视化手段进行直观而生动的表现。

谢晶

指导教师:吴莹

作品名称:巴黎圣母院立体插画

作品尺寸:40cmx8cmx40cm

作品类型:插画设计

作品描述:整个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我对这次巴黎圣母院大火的观点:巴黎圣母院不单单只是一处历史建筑,是集多领域为一体的艺术杰作,我们应该心存爱与珍惜地去看待世界文明,对巴黎圣母院的不幸抱有惋惜的同时心怀期待、充满惊喜的去展望一个全新的巴黎圣母院,它承载的将不仅仅是过去,更有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平面插画的发展历史已经较为悠久,单一的平面插画的研究和探讨,前人已经做的比较全面和到位了,而对于立体插画装置这一概念,还是比较新颖也符合当代发展趋势的,尤其是涉及到交互这一领域,更是当下的主流和热点。故本课题研究核心在于画面视觉风格的表现手段,立体方式在其中承担了一种辅助的展示功能,希望能借助立体这一空间为风格插画营造氛围感,更有代入感和画面感。

张静怡

指导教师:吴莹

作品名称:情绪实验室

作品尺寸:1280px×1920px

作品类型:动态视频、静态海报

作品描述:心理疾病的情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很难用文字语言准确地描述。我的作品通过运用视觉化的形式语言,使复杂的心理疾病的表象转变成了动态的视觉符号,将理性、枯燥、繁复的疾病信息以更加感性和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力图使这种新的呈现形式能够更清晰明了地表达患者的心理,同时促进我们以充满体验、感受和想象的状态营造出对于心理疾病的同理心和关注度。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化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海报设计的概念和方式产生了很大的转变,动态海报的设计使图形内涵的展现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三维的几何形态能将细节处理的更加完善,再结合图形的动感,在动态中传达更多变的语言,引起更多想象,也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黄卓睿

指导教师:吴莹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作品名称:“养生达人”

作品尺寸:21cm×29.7cm、42cm×29.7cm

作品类型:插画设计

作品描述:本次研究通过“多感观”的呈现方式,展现出当代年轻人对于“朋克养生”这一社会话题的态度,并进行批判性的研究,从而促使人们能够重新唤起对于自身健康和自律重要性的意识。

朱馨沂

指导教师:汪宁

作品名称:“激发灵感,上心设计”——奇葩吧APP

作品尺寸:12.18cm×6.85cm

作品类型:UI设计、APP设计

作品描述:这款app为专业设计师与设计爱好者提供一个更专业、轻松而有趣的平台。App slogan:激发灵感,上心设计

进入奇葩吧的独有星球PA星球,其中公民拥有可以随意发表言论的权利。公民可以对于看到的不合理设计、奇葩设计等畅所欲言,也可以吐槽打分。

本APP将致力于给予设计者灵感,用更短的时间,上心去做人性化设计的app。此次研究,旨在推出一款专门对于曝光不合理设计,让用户去吐槽、打分的app。

此款APP的特色功能为将不合理设计的不合理度作为奇葩值进行打分、评论,这样可以快速获得底端消费者的真实反馈,便于设计师、生产商及时调整设计、更新产品。

张梦男

指导教师:汪宁

作品名称:众生相——V&A博物馆衍生品设计开发

作品描述:观察到能面特殊的表情和不同身份让我不自觉联想到形形色色的现代人,我便考虑从情感化、多样性、趣味性入手,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和爱好将能面赋予现代身份,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提炼将其与现代文化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用插画的形式让面具“活起来”,激发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

陈婕

指导教师:庄建民

作品名称:云南佤族元素的茶包装设计

作品尺寸:50cmx70cm

作品类型:包装设计

作品描述:毕设我选择了《云南普洱结合民族元素的设计与探索》为课题,通过原产地佤族人民的传统活动和劳作时光的插画创作以及时尚新颖的包装,打造发扬佤族的民族特色、拥有现代审美特色的云南普洱品牌。

李悦

指导教师:庄建民

作品名称:民国元素的老香斋包装设计探索

作品尺寸:200cmx150cm

作品类型:包装设计

作品描述:“老香斋”是海派老字号糕点品牌代表之一。而当今国货潮流的涌入,许多年轻人开始热衷于购买更多的新兴国货糕点品牌,比比皆是的以“鲍师傅”为首的网红糕点品牌越来越受欢迎,然而与之相反的是真正的海派糕点在包装设计中,由于忽视了品牌历史的发展基础,没有在包装设计中更好的体现与改良以及缺乏一套自己的视觉识别系统导致了被新品牌取代,淡漠在当今糕点中,新顾客与回头客的范围也越来越窄。在如今全球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中,老字号糕点包装设计不仅要体现自己历年来传承的历史背景又要吸收现代多元文化,更好的展现上海海派文化的独有魅力,是有助于百年品牌越走越远的一股动力。

束刘琦

指导教师:庄建民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作品名称:老香斋包装设计

作品类型:包装设计

作品描述:以“上海弄堂游戏”为原型,将其结合到现代包装设计理念当中,打破老香斋企业以往死板、单一的包装理念,将历史元素与糕点包装相结合。改变老香斋品牌过于简单的包装,在保留其主打的“保持传统特色并延续手工制作工艺之精髓”的理念上进行设计,以插画的形式绘制老香斋的主视觉形象,遵循“上海弄堂游戏”进行提炼精简,通过简化、卡通化使人物的外形更具艺术效果,也使包装变得更亲切。让原有的中老年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以较丰富的色彩与卡通插画吸引青少年,让他们能了解到“上海弄堂游戏”,让更多的消费者们了解并且将“上海弄堂游戏”传承下去。

尤子吟

指导教师:庄建民

作品名称:“网红”文化走进家门口的糕点铺——老香斋包装重新设计

作品尺寸:50cmx70cm

作品类型:包装设计

作品描述:老香斋是上海传统的糕点品牌,几十年来,无论是品牌形象还是品牌外形包装,一直传承着最经典的元素,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之上海与国际间的联系 越来越密切,现有的同类商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老香斋这一品牌需要进行突破性的改变去适应新环境,所以针对现有的包装设计,结合当今备受年轻人青睐的“网红”文化,我决定将老香斋与上海文化做一个联名设计,以插画为主要内容, 将老香斋糕点单独形象设计,包装重新设计,打造一个有品质,有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上海文化的老品牌,不管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人都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上海情怀,在推广老香斋这一传统的糕点品牌的同时又能塑造这一品牌代表上海文化的形象。

路亚晨

指导教师:汪宁

作品名称:我想知道

作品尺寸:1243pxx2207px

作品类型:H5互动动画

作品描述:从身边实际案例出发,展现出与以往大众媒体所报导的失学女童新闻的不同角度。从失学女童个人角度出发,发现失学女童的心理问题,深度探索失学女童心中真实想法和对教育的态度。让我们思考:教育是为了什么?在这种环境下家庭在失学女童眼中又是怎样的?失学女童的监护人是否该承担一切责任?

在不同的视角中可以得到全新的理解,让我们对这个社会问题认识的广度与深度更加丰富。

陈然

指导教师:葛天卿

作品名称:希腊传棋

作品尺寸:40cmx40cmx50cm

作品类型:博物馆文创衍生品设计

作品描述:针对大英博物馆里珍藏的古希腊系列藏品的研究,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历史,解读来自千年以前的不朽传奇,搭建出具有收藏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桌游棋牌文创衍生品,将人类文明与游戏结合,把棋盘作为“导览图”,引导人们阅读原本生涩的古希腊文明,感受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实现“文化降维”,让古老的艺术变为大众普及的娱乐物件,真正融入现代的生活。

陈怡璐

指导教师:葛天卿

作品名称:LUBi的心情花园——V&A博物馆土耳其纹样研究

作品描述:我本次毕设的主题是:LUBi的心情花园,作为V&A博物馆的衍生品设计,我由馆内的伊兹尼克陶瓷作为灵感,深入的研究了土耳其的传统纹样,经过再设计后融入现代潮流图形:笑脸,这是一次古代元素和现代审美的碰撞和嫁接。

杨依妮

指导教师:赵蕾

作品名称:【豫见好运】豫园文创日历设计

作品尺寸:宽160mmx高120mm

作品类型:书籍设计

作品描述:《豫见好运》是一本365天充满“上海味道”的豫园主题文创日历,充分挖掘了豫园文化的“前世今生”。以十二件怀旧上海老式物件作为每个月日历版面设计框架,每月一个主题,涵盖了豫园的美食、美物、美景,糅合成一本豫园文化的大菜谱,兼具实用及收藏价值的双重考量。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上海话、普通话和英文结合的弹幕贴纸贴在日历页面任意空白处,也可以将“好运”随处贴嵌入生活中,豫见每一天,豫见好运!

唐喆

指导教师:庄建民

作品名称:城市生活元素的老香斋包装设计探索

作品类型:包装设计

作品描述:将品牌理念与时代文化特色相结合,用动态的人物动作表现画面,使得老香斋糕点元素与城市生活的元素可以相辅相成,使其更加贴合现代包装的审美需求,体现“老香斋”是一个充满了时代气息品牌。

黄诗娉

指导教师:赵蕾

作品名称:上海特色小吃地图信息视觉化系统设计

作品尺寸:630mmx594mm

作品类型:信息视觉化系统设计

作品描述:本次课题基于深度的前期调研数据以问题式思维对标为:上海小吃地图的信息视觉化系统设计,通过信息的系统梳理与视觉化层次呈现,提供上海地域特色小吃的分层信息逻辑与特色引导,凸显海派特色美食文化的丰实底蕴,以手绘插图、app界面设计、地图绘制、小吃排行榜归纳的手段呈现对这一切实社会需求的回应,探索地缘信息视觉化系统的风格界定与设计。

郑喆元

指导教师:汪宁

作品名称:焕新2021——V&A博物馆新年主题文创研究

作品尺寸:2mx2mx2m

作品类型:文创设计

作品描述: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类似年味变淡的观点层出不穷。本人认为,过节本是一种仪式感和参与感的体现。而现代年轻人的过新年往往是“被动式”的,被动聚餐,被动拜年……这样的过年形式便缺少了仪式感和形式感。此次设计,在拉近世界著名博物馆和普通民众的距离的同时想通过文创增加年轻人对新年的参与与重视,尝试突破传统“新年”给人们带来的固化思维,使新年更“新”。

在整体的设计中将博物馆藏品中牛的形象拟人化,尝试使整个作品更具有人情味,与新年忙碌热闹的气氛更为贴合,使观者产生共鸣。在设计风格上,使用了光滑的流畅的线条与丰富的色块进行结合,用色参考市场上现有的“新年红”进行调整,并与其他的颜色配合,尝试突破原有的色彩规则,使招贴风格更为活泼更具现代感,更贴近年轻人的口味。

蔡言惠

指导教师:汪宁

作品名称:新聊斋之虚拟自我

作品尺寸:32cmx23cmx8cm

作品类型:综合设计

作品材质:绘本、条漫、视频

作品描述:在这个便捷、高效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在各类社交平台中展现一个滤镜下的“虚拟自我”。然而,在此基础上的一切“完美”都会在人们必须面对真实自我之时消失殆尽,甚至会进一步提醒,这完美人设与真实的自己相差甚远。如今,这类问题已然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病态存在。

我以“虚拟自我”为核心,设计一本《新聊斋之虚拟自我》主题绘本,选取明清白话小说中3个经典故事改编成当代故事,并赋予鬼神形象。其中涉及到的作品有蒲松龄《聊斋志异之画皮》、《聊斋志异之罗刹海市》,以及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改编后的故事分别为《面具》、《∞》,以及《游乐地》。

张丹妮

指导教师:汪宁

作品名称:永葆青春

作品尺寸:主包装210x350x80mm,小包装75x220x30mm,发网70x70mm,手提袋400x 320x 130mm,发夹板40x136mm

作品类型:包装及衍生品设计

作品描述:本课题基于永青假发现有的中老年消费人群,遵循“旧物新感”的灵感与启发,采取“旧的内容、新的形式”的表现形式为永青假发设计展开一系列的设计与实践。选取了上海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年画的构图和部分元素作为主视觉的载体,在激发复古怀旧的同时,以现代主义的造型方式表现。旨在尝试打破传统品牌视觉上固有的印象,寻求永青品牌视觉形象与风格上的创新与突破。

彭晓辉

指导教师:赵蕾

作品名称:“沪上记忆”海派文创新生设计

作品尺寸:多种尺寸综合

作品类型:文创衍生品设计

作品描述:以“上海制造”国货品牌为设计源点的设计体现了上海这座重要的轻工业之城的设计价值,建国后上海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生产能力,是全国人民的采购天堂。在主体图形的设计上以上海老物件为主,从吃、住、行三个方面展开,借由一众上海本土已经消逝或将要消失的东西出发,以设计再生,勾起上海老一辈民众的记忆共鸣,打开一扇了解上海的新窗。

陆尤嘉

指导教师:赵蕾

作品名称:豫园梨膏糖包装及衍生品设计

作品尺寸:多种尺寸综合

作品类型:包装设计

作品描述:该课题关注豫园老城隍庙梨膏糖如何通过衍生品和文创相关产业实现转型,以达到更高的企业文化水平,实现文化、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豫园梨膏糖的包装再设计及衍生品拓展旨在传播传统中药文化的当代价值,赋能设计出有内涵且符合时代的潮流趋势国货品牌,符合历史环境双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蒋嘉贇

指导教师:赵蕾

作品名称:豫园2020文创立体书设计

作品尺寸:

上 册190mmx260mmx52mm

下 册190mmx260mmx57mm

便携册100mmx150mmx1mm

作品类型:文创立体书

作品描述:持续助力豫园文创升级,既作为创作者又是消费者,带着一颗同理心换位思考豫园文创产品的设计出路。豫园文创立体书以信息可视化方式呈现对“文化可持续化”命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以豫园特色店铺文化内容作为转化原点,以立体互动的方式首创对海派文化的立体书表达媒介,在频繁互动中领略其文化内涵与上海风景。书籍叠加文化创意的双重概念,达成用户每一次翻阅纸页,文化留存指尖的美好愿景。

王一哲

指导教师:葛天卿

作品名称:奇幻马戏团——V&A博物馆文创设计

作品尺寸:招贴A1,插画118.9cmx42cm,实物尺寸各不相同

作品类型:文创设计

作品描述:借以现今较受年轻人欢迎的奇趣酷玩为主题,让几世纪以前流行的娱乐方式——马戏团文化与木偶戏文化,重回人们的生活。

设计收集V&A博物馆中马戏团相关展品以及木偶戏展品中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色的木偶造型,组成一支奇幻马戏团,通过复古插画的设计形式,来打造奇趣酷玩主题,将木偶原汁原味的经典又具有个性的奇趣造型与马戏团复古手绘招贴的艺术形式展现给年轻群体,并结合年轻人现今喜爱的生活休闲方式营造出复古市集、个性市集的感觉,从而完成系列文创的设计。

西方有句谚语:“A clown in town is better than a dozen famous doctors.(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希望奇幻马戏团系列文创能够让受众对曾经红极一时的西方马戏团文化和木偶戏文化有所了解,并传达这两种文化的快乐精神,让人们通过本系列文创“偶”遇人生,感受人生轻松娱乐的一面。

张家骏

指导教师:葛天卿

作品名称:玩物指南实验室

作品类型:文化创意衍生品

作品描述:玩物指南实验室是人们回想起博物馆记忆的媒介,是一种传播博物馆文化的方式。

孙天歌

指导教师:葛天卿

作品名称:恋阙Amour(爱情)系列藏品衍生品设计

作品描述:在本次毕业设计中,选择了大英博物馆内收藏的Amour(爱情)系列藏品为主题,在寻找其衍生品表现形式的思考中,很自然地迸发出一个连接,就是以欧洲教堂玻璃彩绘的形式语言表现我的毕业设计:大英博物馆Amour(爱情)系列藏品衍生品《恋阙》。爱情题材自古都是充满浪漫情调和色彩的,以欧洲教堂玻璃彩绘形式语言为载体表达爱情题材。

巫玉洁

指导教师:庄建民

作品名称:茶产品包装的创新和设计

作品类型:产品包装盒

作品描述:“璞尔”是一个用现代插画风格设计将传统佤族文化和茶文化结合起来的茶产品品牌。将六个佤族人物形象生动的融入到产品产地云南的美景中,绘制成生动的插画,结合民族元素插画形式,采用简单的材质和不同规格的包装形式,形成独特的茶品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四六级作文万能模板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600字 外国人写的中文作文 把快乐分享给别人作文 礼赞新中国作文 同学自画像作文 我的烦恼写一篇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六年级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老师 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作文400字 豆芽长成记作文 碎片化阅读作文 秋天作文600字写景 过年作文结尾 勇气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800字 盼望长大的作文 有关司马迁的作文素材 身边人的作文 赞扬学校的作文 高考二卷作文题目 八公山豆腐作文 家乡的变化作文三百字 描写火车站的作文 庆祝建国70周年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遗憾作文600字 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作文 mytravelplan作文 美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