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篇忆旧短文引起的连锁反应:红元宵 霉元宵 也谈红元宵……

2020-11-28 13:20:01
相关推荐

生活散记|红元宵

▓ 贾跃琼

手工元宵

过年总是由红色装扮的,红灯笼,红鞭炮、红对联、红窗花……有一年,就连我家的元宵也是红色的!

小时候盼过年,不仅有鱼又肉有零食吃,还有白白胖胖的元宵吃。每年腊月,家家户户忙着买糯米,舂米粉。门前屋后,一筛筛雪白的糯米粉就是一幅幅银色的风景。年就在糯米粉的清香中向我们走来。

1969年腊月,大哥从插队的淮安回南京过年,带回了一袋糯米。秋天刚收上来的糯米,白白亮亮,饱满整齐,香味浓郁。母亲把糯米淘洗干净,浸泡一夜,再爽干、酥透之后,准备送到舂米铺加工米粉。

爸爸因哮喘病在床上好多天了,他嘱咐哥哥帮助妈妈送去舂米粉。

舂米粉是把米放入石臼里,用脚把一个大木碓踩翘起来,再一抬脚,一下一下,木碓的另一头就把米砸碎成粉。我们都爱跟着大人看舂米,而且趁店铺老板休息,抢着上前踩木碓。舂米的过程中,要不时地将石臼周围的米粒往中间堆,并将舂碎的米放进筛子筛。周而复始,舂了筛,筛了舂,直到米完全成为粉,最后剩下一点米头。

母亲把米头打成米糊给我吃。米糊绵柔中能嚼出糯米的劲道,那清香爽滑的味道至今还留存于我的唇齿间。母亲把舂好的糯米粉均匀地铺在大筛子上,等太阳出来晾晒。太阳下山了,再端回屋里。起风了,母亲就用纱布蒙住筛子。直到临近春节才把米粉装进布袋里。

那一年的春节姗姗来迟,三个在外地工作的姐姐都没回南京过年。好不容易等到2月16号大年三十。母亲前一天就多生了一个煤炉,想方设法把团圆饭做得又多又好。荤的素的,蒸的炒的,摆了一大桌。父亲吃力地穿好衣服,和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共享年夜饭。可是没吃两口,他就剧烈咳嗽,咳得都快背过气了,母亲只好扶他去床上躺下。我和哥哥姐姐们也都停下了筷子。等母亲回到餐桌,我们都默不作声,低头吃饭。吃完之后,赶忙收拾干净桌子,母亲则开始做元宵,准备年初一的早餐。

开水和糯米面,白砂糖拌黑芝麻馅。母亲手脚麻利,揉面、揪面起子、入馅搓圆。很快,筛子里就放满元宵。我们围在桌边,忍不住伸手捏一下元宵。母亲说,别使劲捏,馅子捏出来就不好吃,也不吉利了。

大年初一早晨,“霹雳啪啦”一阵阵鞭炮声把我惊醒,睁开眼睛一看,天已经大亮。母亲叫两个哥哥去放鞭炮,说放了鞭炮才能吃元宵。

串串鞭炮在门外炸响,一锅元宵在煤炉上煮沸。母亲发现锅里的元宵越煮越红,就对躺在床上的父亲说,这元宵怎么红了?父亲也觉得奇怪。我们都围到炉子边,非常吃惊地看着这一锅红元宵。母亲问:“红元宵能吃吗?”父说:“给我先尝尝吧!”父亲侧起身,母亲用勺子舀了个红元宵,送到父亲嘴边,父亲闻了闻,然后尝了一小口,很吃力地说没有怪味,应该可以吃。母亲的心放了下来,说红元宵喜庆,吉利,都来吃吧!

一家人开开心心把红元宵吃完了,没人追究为什么元宵会变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吉利。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转眼就是年初五。那天中午,我和小姐姐返校回家,见家中挤满了人,很纳闷。挤进里屋,看见躺在床上的父亲上气不接下气,见我们到来,便睁着大眼睛盯着我们,说不出话。母亲正和邻居商量把父亲送去医院。姐姐问母亲:“为什么要送爸爸去医院,他从来就不愿意去医院啊!”母亲说父亲一上午就吵着去医院。很快邻居们推来了板车,铺上席子垫上棉胎,七手八脚将父亲抬到了板车上。就这样,父亲离开了我们,再也没能回到家中。母亲回到家告诉我们,父亲前一些日子就感觉自己不行了,说绝不能死在家里,孩子们小,会害怕的。

年初七,天空飘起了雪花,全家人为父亲送行。天地一片白。我们腰间扎着白布,鞋面也缝上白布。年变成白色!

过元宵节了,邻居吴妈妈送来一碗元宵,又圆又白,可我们一个也吃不下去。

那年父亲61岁,今年我也61岁了。50年过去,那一锅红元宵始终忘却不掉。

稻香村的元宵

霉变的元宵面,母亲也绝不舍丢弃

▓ 古道西风

@贾跃琼我们这些苦孩子,都有苦涩的经历,就是霉变的元宵面,母亲也绝不舍丢弃。

红元宵激活我童年时的一段记忆:那个年代,小妹且小,大姐为生活所迫放弃学业走向新社会“童工”行列,贫困中二姐被迫送人,千钓一发时,被下班的父亲发现,把二姐从公交車站拉回。茫然中的她,稚嫩的眼神似乎透露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殊不知,那种选择可能令今天的她悔之终身。

爸爸终身以苦力为生计,重体力劳动按计划供应50斤粮食,也让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苦涩中有一丝骄傲。要知道,吃一顿干饭,是我们每顿、每天、每月的企盼。

据披露:我们的国家各级領导干部,那个年代到也严格要求自己,作表率与民节衣缩食同甘共苦,困难中带头过清贫生活,那怕是一碗肉食也不敢多占。今天谈起,非战爭年代百姓处于这等境地,实在应该“问责”。

珍惜当下,收藏好落在你的岁月里的每一片涟漪。

也说红元宵

▓ 理喻

不知是哪一年,反正我只有八九岁。这年单位给每位职工发二两牛肉票、二斤豆腐票、五斤糯米。父亲起早从小镇步行几十里去县城单位领票买年货。晚上回到家中似杨白劳一样浑身是雪,可能是兴奋得一点不显累,嘴里还不停地说:“今年过年有个样子了(好的意思)!”母亲也笑嘻嘻地帮父亲拍打着身上的雪。

我在一旁翻着父亲买的几样东西,当看到豆腐干时,啥也没想拽块白干就嚼起来。父母看着我那馋样微微发笑。母亲随后将糯米用水浸泡以备明天上对窝舂面。

那个年代做两样事就预示年味很浓,一是炸肉圆藕圆;二是舂元宵面。第二天一早,父亲就在对窝上舂起来,白哗哗的糯米面在筛子上垫上报纸风干。没想到筛子是借来的,别人要回去也是凉元宵面。无奈,母亲便将还未干的元宵面装袋风干,父亲说怕捂坏了,母亲说肯定没事。一连几天,可能由于单位和家里事,把袋里元宵面忙忘了。

初一开过财门,父亲弄面做元宵,放开袋子就有点味道,父亲怀疑面可能霉了,但为讨吉利没有出声照旧搓元宵。下锅煮好后揭开,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吹开蒸气一看,一锅红元宵!

父亲气不打一处来,伸手将一锅元宵摔到地下。我母亲在一旁目瞪口呆内疚自责。母亲将地下的红元宵一个个拣起来用冷水冲冲放一边,径直到房间里取出剩下的一点糯米煮饭做糍耙。父亲在一旁仍喋喋不休:我说没干放袋子里不行,你说没事。这下好,别人家有元宵过年,我家侠子(孩子)吃歇(啥)?母亲口口声声认错。这个大年初一就在这吵声和赌气中过着!

母亲看着盘子里红元宵,就拨开炉子,放上铁锅用油煎元宵。她不给我们吃,我们也不理解,还生她气呢!

初二早上,母亲兴奋地说:“赶快起床,吃油煎元宵!”我们看着盘子里金黄微焦的煎元宵,个个狼吞虎咽起来,除了稍有点酸啥味也吃不出,满脸挂脸,十分开心,父亲也是由阴转晴。这个年算是从初二开始,比别人家似乎少过了一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年级上册写景作文 校园拔河作文 描写同学优点的作文 杏花滩公园作文300字 作文我200字 美丽的蝴蝶作文 描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作文什么的滋味400字 我的心里话400字作文 读什么有感300字作文 大学英语万能作文模板 独善其身作文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作文 我想成为一名警察作文 朋友英语作文 写雪的作文初中 我的幸福 作文 中秋节作文的结尾 介绍扬州的作文 详略得当的作文 真诚的作文300字 质疑作文800字作文 我的对手作文400字 300字作文我的同学 分班的感受作文 自立作文素材 小学四年级二单元作文 写月考的作文 给妈妈的礼物作文 享受孤独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