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0年前 日本人笔下的触手小黄本与女装大佬

2020-11-28 23:45:01
相关推荐

两百年前,有一位专攻美少女的画师心血来潮:

如果把人们熟知的男性历史人物画成妹子,岂不妙哉?

虽然有着“男女有别”的思想禁锢,但是彼方却有着打破禁忌之门的无尽快感。

平复了一下自己不经意之间发现新世界的激动心情,这位画师大笔一挥,为一部珍爱的经典小说,创作了一幅别具韵味的娘化同人图:

“三顾茅庐”

在那个魔幻的江户时代。

《三顾茅庐》/勝川春扇

这个“娘化三顾茅庐”的作者勝川春扇,是那个创作《神奈川冲浪里》和《章鱼与海女》的触手系大佬葛饰北斋的同门师兄。虽然跟师弟比,春扇显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和才气,但是脑洞却丝毫没给浮世绘的勝川一派丢脸。

《章鱼与海女》/葛饰北斋

《神奈川冲浪里》

当他在烛光下小心翼翼又伴着兴奋和窃喜地创作着娘化作品时,自己都不敢想象,将来有那么一天,他的这点小爱好:

把男人扮成女人的风潮,会流行整个日本。

二百年后,“娘化”的创作手法,在各类动漫游戏作品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女装大佬的蔓延趋势也犹如脱缰之马,一发不可收拾。

有人觉得这是现代享乐主义再度进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或者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的文化现象。

但当人们从太田纪念美术馆的宣传文案上,看到那副尘封多年的“三顾茅庐”时,才知道事情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捉摸。

上面提到的自然就是FGO中这张新出的“葛饰北斋”卡片了↓

※注:葛饰北斋在FGO中并未被娘化,立绘中葛饰北斋的本体是章鱼,其中的女性设定是他的女儿。太田纪念美术馆的描述不太恰当,但“Fate”系列娘化历史人物做法是比较普遍的,所以对太田纪念美术馆想表达的原意影响不大。

乐在其中的爱好者们看到这样的描述后,仿佛终于为其找到了久违的文化依托,于是不由地发出感叹:

“原来日本之魂一脉相承从未改变…”

“我们和先人站在了同一条道路上。”

是的,当你以为消费“女性化”文化是现代人的专属福利时,很久以前的日本人早就开始把这些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女装大佬,天皇皇子

就像在中国谈文不能不说孔孟,谈武总得提一提关公,要说日本的女装大佬当然还得先说那个12代天皇皇子小碓(dui)尊。

虽然皇子身穿女装是别有目的,硬说人家是女装大佬有些牵强。

但先提这个人,是因为他在日本各种文化作品中出现次数之多,认知程度之广是其他人物所不能比拟的。皇子出现之时,总是以一袭中性的装扮示人,其中必然有一些“众所周知”的秘密。

《讨鬼传》中的小碓尊皇子

小碓尊皇子有一堆别名,像什么倭建命、日本武尊、大和武尊、太阳武神、日本武神、日本童男、倭男具那命等等。你在某些相关作品的翻译中看到的,应该就是上边称号中的某一个。

说到这可能大家可能对这个人还是没啥印象。

草薙剑总知道吧。

也叫天丛云,这把神剑是须佐之男斩八岐大蛇之后掉落的史诗装备。但这把好装备却一直没有应用的实例,直到传到了这个文武双修的小碓尊手里。

一次战斗之中,皇子被引入了敌人的包围圈。正当四面火势来袭,情势危急之际,他急中生智拔出这把神剑斩断身边草丛,放火反烧回去大获成功。此剑也因此得名“草薙(剃)”二字。

在日本,皇子的事迹与草薙剑传说齐名的就是“穿女装退治熊袭”的故事了。

时值公元一世纪,景行天皇给这个皇子小碓尊和他哥哥大碓尊发了两个女朋友。结果大哥把这俩妹子都据为己有。小碓尊心想老哥平日确实待我不薄,老话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你拿走了我的衣服,好说。

于是打折了老哥的手足。

老父亲一看,小伙子火力这么旺,也别在这深宫里自残了,出去平定叛乱吧。于是小碓尊被派去九州征讨雄霸一方的熊袭。

熊袭算是当时一方豪杰,老爹也没给皇子分多少兵力,就没打着他能赢的算盘。结果皇子来了个绝的,找叔母借了身女装混入熊袭帐下当侍女。

宴会期间,觥筹交错之际,熊袭一眼就看上了这个来自北方的“少女”。于是抱进怀中戏弄一番,顷刻间,衣穷匕见。

熊袭先生生前最后一句话:

啥!这么可爱果然是男孩子!(え!お前!男だったの??)

平定九州的小碓尊皇子因此被附上“日本武尊”的盛名。这就是皇子女装的全部故事。

虽然听起来不过尔尔,然而后世的日本老百姓却尤为喜欢对这一段进行花样分析、解读和演绎。

各种游戏中涉及到日本武尊的立绘形象往往是比较中性的,图为《怪物弹珠》

以至于借出女装的皇子叔母倭姬所在的伊势神宫,一直以来都把给男孩子穿女装当成重要的宗教仪式。看起来病怏怏的少年穿上女装之后,也许就会像当年皇子一样在文弱之躯之中,激发出洪荒之力。

在日本,这个传说深入人心,民间也有模有样的衍生出了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子培育的传统风俗,只是为图个让孩子身强体壮的吉利。

资料上说这个风俗一直持续到昭和30年代。

等等,也就是说昭和男儿曾经也……?

17世纪二次元H漫

看到这个小标题很多朋友可能就知道下边要说浮世绘了。

说浮世绘是江户时代的小黄本应该没什么异议,因为在现存的这些浮世绘作品中,不可描述题材的内容占据了70%之多。当然还有一小部分是雅俗共赏的风景人文。

不过,表面上看起来路子很野的各种浮世绘作品,其实归根结底都源自于日本文化的一种精神内核:やつし(Yatsushi)。

翻遍网上的各种资料也没给这个词找到一个正统的中文翻译,根据意思我姑且把它称作“通俗化”。

“通俗化”简单来说就是把历史上、传说中的人或者神,通过通俗易懂的表现手法让当世老百姓能轻松理解的创作方式。

在这条基础理论之上,才有了各种脑洞大开的文化作品,一直到今天这种创作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日本人的文化创作。

在这里,对各种“通俗化”的形式我就不分门别类的进行列举了。而这篇文章的主题之一“娘化”,作为“通俗化”中老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自然在后世留下了许多有意思的作品。

比如中国的神话传说“琴高乘鲤”中的琴高,就被“通俗化”成了妹子。

《やつし琴高仙人图》

江户著名的美少女浮世绘大师铃木春信,也是“娘化”作品的大户,下面那个有“悬壶济世”之名的费长房,也是被他“通俗化”后的样子。

《やつし费长房》

顺便提一嘴,江户时代的浮世绘题材可远比大家想象的要会玩得多。比如浮世绘大师奥村政信的这套《闺的雏形》。

表面上,这就是一个男生带着两个女生学习美术课程的无聊日常。

然而实际上后续的情节发展却不像第一幅画中展现的这么简单。

下一张图,突然画风一转,几个人复习的课程也瞬间从“美术“转成了“生物”。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最下方那位“女性”其实是一位女装大佬。

你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

你猜。

另外,虽然刚才多次提到,但依然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

葛饰北斋,一个画H漫的人。

如今却被画进H漫。

来源:[pixiv]/孟達

历史的车轮总是这样无情地向前翻滚,不带一丝怜悯。

现在那些画H漫的画师们,保重。

江户时代的同人小说

19世纪,日本文政年间,有一部同人作品横空出世,没过多久便红遍大江南北。

这本书叫《倾城水浒传》,作者乃当时的著名小说家——曲亭马琴(本名:泷泽马琴)。

从书名就能很容易看出 ,这是一部以《水浒传》为基础的改编作品。而“倾城”二字又能让人联想到,书中的内容必然与貌美的女性有某种程度的关系。

没错,这部《倾城水浒传》就是把原作中的梁山好汉全部来了个性别反转,其中的三位女侠也都变成了男性。

比如“托塔天王晁盖”,就被娘化成了“夜叉天王小蝶”,“花和尚鲁智深”被娘化成“花壳秒达”,等等。

这套书在当时到底有多火?

据史料记载,这套书的初版就生产了数千部,在当时印刷技术极为落后的条件下,这几乎是民间作品无法企及的高度,它也因此被称为“江户最畅销作品”。

后来,初版的雕版遭遇了火灾,无法再次使用,但居高不下的人气让出版商不得不再次雕刻第二版。

再后来,由于印刷次数太多,第二版的雕版木也被磨损得无法使用了,于是只好再度重雕新版,就这样一直刻到第三版才算结束。

可以说,曲亭马琴仅凭一己之力,就把娘化的审美风格发扬光大,给当时很多淳朴的日本老百姓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水浒传第一次在日本被娘化了。早在《倾城水浒传》出现半个世纪以前,1783年,一位叫伊丹椿园的小说家就开始对《水浒传》进行娘化,刊名为《女水浒传》。后来又被小说家好花堂野亭翻版成了《新版女水浒传》。

娘化文化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一直到现在,这种玩法也从未停止过。

说起来,《倾城水浒传》的那个作者曲亭马琴,最著名的作品还不是《倾城》这套。而是另一部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

许多朋友在玩《信长的野望》时,在特典中可能发现过这样两个奇怪的角色,他们的性别为男性,然而配音却是女性。

图片来源:游侠NETSHOW论坛/上泉信纲

从角色的头像中也看不出有多少男孩子的气息。

其实这种女装大佬的设定,都是源自《南总里见八犬传》原作的故事情节。

比如这个担任里见家军师的犬阪毛野,就是从小被当女孩子抚养长大,后来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常以女装示人。至于具体的故事情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各种以《八犬传》为基础创作的电影、动漫等作品中了解,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了。

《南总里见八犬传》是曲亭马琴耗时28年完成的大作,一直都以“日本古典文学史最长篇的著作”著称。这部小说在当今日本已经被翻制成电影、戏剧、动画、游戏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那马琴老爷子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人物呢?

因为首先文中的“八犬”本身就取自于日本的古老传说,他们男性的身份在老百姓的心中是不可动摇的,这个铁律不好动。

但给两个汉子安排女装这个事,现在还真的不太好考证了。不过其中有一个说法我是比较认同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时老百姓就萌这种人设,换言之就是“喜闻乐见”。

这样讲并不是凭空臆测,因为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日本江户时代陆陆续续出现的女性化作品实在是太多了。

像描写女装盗贼的《弁天小僧》:

弁天小僧全名“弁天小僧菊之助”,本相是个风度翩翩的貌美青年,喜好身着女式和服实施骗盗。歌舞伎、小说等都有改编作品

还有男女兄妹易装的宫廷剧《真假鸳鸯谱》:

《真假鸳鸯谱》作者不详,常被认为是现在许多男女逆转电视剧的原型

等等,都是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作品。

至于娘化和女装都玩,且都造成非凡影响力的,曲亭马琴无出其右。

这个超越时代的大佬,是会玩的。

但,人外有人。

突破禁忌,开创时代

公元十世纪,日本平安时代,出现了一本旅行随笔题材的书《土佐日记》。

这本书开篇第一句话就是:

“日记是男人写的东西,我虽然是一届女流,但也想写写试试。”

这个明显女性口吻的《日记》作者,是纪贯之,性别,男。

纪老这个人不一般,在日本是被尊为“诗圣”的人物。

他在《土佐日记》用女性的口吻写东西,可并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那个年代的日本,日记这种文体,都要用标准的“汉文”书写,也就是中国汉字。

而日本常年以来,用汉字几乎是男性的专利,久而久之也就导致日本的“汉文”词汇和语气都过于阳刚,难以表现纤细的内心情感。

纪老就只有假借女性之名,用表现口语的假名书写了整篇《土佐日记》。这种开创性的文体为日本后世的“女流文学”,甚至对日本语言的假名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日本国宝《土佐日记》原本。可见行文几乎均为假名,难觅汉字踪影

现代日语里夹杂着这么多假名,纪老是要分份功的。

各种资料中,为了形象地说明纪老用这种文体写作在当时的特殊性,常常用“文字上的女装”这种说法来表述。

与这种表述相关的,一直以来还有一个民间说法是,纪老在写《土佐日记》的旅行途中,一直都是身着女装,目的是全方位地感受女性的所见所想。

但这种说法终究是“文字女装”的以讹传讹还是确有此事,众说纷纭。

而日本民间却很喜欢拿这个杂谈来做文章。

常常能见到许多帖子就纪老是否女装展开辩论:

甚至国语教材都有这种描述的嫌疑:(不排除是这位同学理解错或教师理解错的可能)

所以既然有这样的说法,就免不了民间各种创作者以此为梗进行各种演绎:

某手游的“纪贯之”卡牌立绘

但实际上,正统史料中并无纪老女装的记载。

不过这些终究都只是老先生的花边故事罢了。

当年他勇敢地突破传统的男女固有界限,掀开文学历史新篇章的事迹,才是值得人们去永远铭记,去学习,去发扬的。

纪老在《土佐日记》的最后一句写道:

“这一路走来,难忘的事、遗憾的事都有很多,不一而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东西快点打破吧。”

他想打破的是什么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9-28 02:00文天中[新疆网友]IP:2096358485
    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笔下的表现形式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这个话题可以引发很多有趣的探讨。
    顶8踩0
  2. 2021-03-25 10:55上善若水(飞儿)[山西省网友]IP:1743959012
    这个话题有点冷门,但我觉得很有趣呢。200年前的日本文化和现代触手小黄本,女装大佬有什么关联呢?值得一探究竟。
    顶3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好高兴作文300字 为什么点赞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作文1000字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自己作文600 全运会作文800字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的很棒作文500字 作文怎样算套作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那次玩得真高兴300字作文 难忘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