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体育广角镜」你的孩子做“体育家庭作业”了吗?

2020-11-29 01:05:01
相关推荐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0日电(王思硕)说起作业,你会想起什么?令人挠头的作文?解不出的方程式?还是怎么都记不住的英语单词?然而有一项不太一样的“作业”,未来可能也需要你的孩子去完成,这就是“体育家庭作业”。这项颇为有趣“作业”,已经在一些地方成为现实。

资料图:教育部新规旨在帮助足球走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中新社记者 宋敏涛 摄

足球作业:更应面向普通学生

在教育部4月下发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19年校园足球工作的通知》中,对本年度校园足球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通知强调,教育部门会同体育等部门指导当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制订科学的课余训练计划,试点推行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为喜欢足球和有足球潜能的学生提供学习和训练机会。

去年包揽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校联赛初高中两个年龄分段冠军的北京八一中学,在学生们眼中,是“打遍东北、华北无敌手”一般的存在,校园足球发展基础扎实。据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足球老师介绍,虽然他本人并未听闻“体育家庭作业”一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官方提倡的概念已经在这里见得雏形。

“虽然平时没有给学生们布置作业,但对无论体育生还是文化生,假期里的锻炼是必要的,我们老师会对他们提出口头要求,比如每天跑5公里,再做些力量训练,”这位老师说道。“在作业完成情况的监督方面,没有特别复杂的流程,队长、班长带着大家练,然后把每日情况通过社交媒体反馈给我。”

资料图:基层校园中的足球小将。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不过,在这位教师看来,如若普及推广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针对的群体应该是普通文化生,而非每天忙于训练的体育特长生,“因为校队的孩子们训练结束到家都已经很晚了,没有体能也没有时间再去处理体育作业。”

对于为数众多的非体育生而言,他们在常规门类的学科上往往面临着更大压力,家庭作业堆积成山,中间穿插着完成一些体育作业,反倒能成为劳逸结合、调剂身心状态的不错尝试。

教育部文件强调的足球家庭作业,还对场地提出了要求,学生必须走向室外。无论是家长监督,还是同学之间的互相配合,都会让他们在精神方面享受片刻松弛。身为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张文峰对该制度表态支持:“家长费点劲没什么,看到孩子每天放学在草地上跑一跑,总比一回家就闷头写几个小时作业让人放心。”

资料图:受访者透露,足球家庭作业不应面向梯队、校队的小球员,因为他们平日里的训练任务已经足够繁重。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青少年体育发展再释积极信号

基层体育之于中国体育整体脉络影响重大,身居其中,地方校园足球的发展又占据着极大分量。体育家庭作业的开展,究竟会对学生群体中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产生怎样的改变?教育部校园足球国家级培训讲师吴桐向记者表示,新文件提出的要求一旦落实,对学生健康行为的提升一定是正向的。

经记者了解,由于教育部通知下发时间尚短,仍处于学期进程中的很多试点足球特色学校还没有做出相应部署。曾在北京国安青年队有过职业足球经历的吴桐,目前在北京一所高校开展足球教学。据其介绍,其实类似的作业已经出现在了一些地方的足球课堂上,他本人也“会督促孩子下去多练习。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是必要的,而体育作业的形式能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提升健康行为。”

事实上,教育部对体育家庭作业概念的提出,早在2014年1月2日便首次出现。当时,教育部网站发布北京市海淀区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方面的创新实践案例,其中提及,海淀区将给全区所有小学生每天布置体育家庭作业,至于作业内容,则包括仰卧起坐、俯卧撑、跳绳等十几个简单易操作的体育项目。

资料图:足球家庭作业还对场地提出要求,走出家门来到球场,孩子们会有这个时间吗?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文章介绍,这些作业的完成情况,会通过一个配套的体质健康监测网站,由家长自主记录体育成绩,学校也可随时查看学生的体育锻炼成果。时任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主任马受良还表示,这项体育家庭作业不强迫完成,也不涉及升学和评优,而是邀请家长和学校一起改善学生体质的一种手段。

体育家庭作业较为普及的浙江宁波,如今很多学校都已经建立了健全的作业模式。“这是教育主管部门明确的导向,从学生身心健康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多参与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培养对体育的终身兴趣。”记者从宁波体育局宣传处工作人员处获悉,体育家庭作业的确在当地不少校园都存在,“连自家孩子都会在周末主动完成体育作业。”

包括北京、宁波等地在内的一些地区,或许已经在体育家庭作业的普及方面走在前列,但放眼全国,将足球划入家庭作业的先例少之又少。伴随教育部新规的日趋铺开,足球在青少年群体内的发展势必再上一个台阶。正如吴桐所言,“勤能补拙,只要学生们平时能多练球,技术环节的进步是一定的。”

资料图:眼下国内各地校园足球发展势头较好。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布置“体育作业”还需玩“套路”

不少学生应对文化课上布置的作业,便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能腾出多大精力和时间完成体育作业,现在还要被画上问号。几位受访者言谈话语间也对这个问题有些顾虑,“平时孩子们各种文化课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再加上一个体育作业,难免会力不从心。”

足球并不一定是全部青少年的兴趣所在,动员学生在课余时间腾出精力积极完成体育作业,是制度能否良好落实的关键所在。一位教育从业者向记者分析,任何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交代的任务在课后能收到学生与家长方面的积极反馈,但寄希望于全部学生家长都会支持校方的体育作业行为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提出了相关要求,我们老师一定会坚决执行,但家长层面,并不一定都是支持的声音。”采访期间,有体育老师向记者如是道出担忧。立场不同,自然会导致观念上的分歧。而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的初衷绝非给学生“增负”,日常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体质的改善不应被忽视。吴桐表示,“老师和家长勤做沟通和记录,融入问卷调查环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资料图:足球家庭作业在推行过程中,也可以变换形式,推陈出新。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与此同时,吴桐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老师们可以用一个小小的“套路”,来淡化“家庭作业”的概念。或许一个称呼上的改变,就能扭转多数学生与家长内心的刻板成见。“老师不一定要把布置的任务称为‘作业’,可以换一种名号,随便举个例子,就叫‘我们一起踢’,类似这种方式的改变,可以消除孩子们的抗拒情绪。”

新制度的全面铺开还尚需时日,考虑到体育不同于文化课程,在执行过程中无法以书面形式呈现,诸如量化标准和监督形式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被想在前面。对此,吴桐也谈到了自己的看法。“归根到底,作业都是当天课堂上授课内容的延伸。以量化标准布置足球家庭作业也不会很困难,比如两人搭伙练习传球多少组,运球多少组,都是可以实现的。”吴桐说道。

虽然作业可以量化布置,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育老师该如何监控他们的完成质量,还需要校方与上级教育部门多做思考。“足球家庭作业环节,老师无法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动作完成质量。对作业完成情况实施有效监控,便需要由官方主导筹备公共资源,如以教学视频的形式为学生们引导、启发、示范规范动作,或许会取得一定的成效,”吴桐说。(完)(以上部分人名为化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中秋节的作文 北京冬奥会作文 初中生作文大全 热爱祖国作文 写蚂蚁的作文 赞美老师作文 山东高考作文 台阶作文 自然风景作文 谦让作文 路口作文 底气作文 雅思作文范文 我多想作文 全国高考作文 父亲节作文 小学写景作文 家长会作文 作文我的心爱之物 小学生作文范文 提醒作文 语文小作文 二年级作文大全 感恩作文素材 星期天作文 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难题作文 路灯作文 父母的爱的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