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连长要执行上级一道命令 战神坚决反对 事后众人才知战神真高明

2020-11-30 21:15:01
相关推荐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天择创办,欢迎关注~

战神粟裕的背后(14)

上一节我们讲到,朱德指挥不足1000余人的部队,采用伏击和偷袭的手段打垮了许克祥的第3师共5个团5000余人,并获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作为参战的粟裕深受启发。

真正优秀的指挥员绝不是在教室里背诵课本学习理论而成长起来的,都是在战争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其实每个战役背后都有其制胜的机理,只有把这些机理搞明白,并转化为自觉的军事实践,这是一个优秀指挥员成长的必然路径。

其实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因为即使是看起来不大的战斗,其过程也非常复杂,特别是对一场战斗能够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和总结,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这就如高考写作文一样,素材都是一样的,但是状元基本上能得满分,而绝大多数人能达到70分就不错了,到过庐山看过瀑布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只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名传千古,尤其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将其大家风范表露无疑。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次战斗对粟裕的触动很大。对于这次战斗,粟裕有三个观点:

1.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弱小的一方如果善于利用地形,且战法使用得当,一样可以打胜仗。

2.工农革命军武器装备差,采取偷袭、伏击等手段,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因为没有多少重武器的工农革命军行军速度快,特别适合偷袭和伏击。

3.严明的战场纪律是战斗力生成的关键,在这次战斗中,敌人将银元、食品等丢弃好分散工农革命军注意力以放弃追击,但是工农革命军不为所动,这是大量歼灭许克祥部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粟裕是连指导员,和朱德交流不多,但是粟裕和参谋长王尔琢都是湖南人,2人交流比较多,粟裕的很多想法和见解通过王尔琢传到了朱德那儿,使朱德对这个小个子指导员更加留意起来。

朱德、陈毅打垮许克祥后二进宜章,朱德命令立即着手建立革命政权,然后朱德、陈毅又领兵北上,这时蒋介石命令何键率部追击。

何健虽然明面上效忠蒋介石,但是许克祥的1个师被工农革命军打败令他多长了一个心眼,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有部队就有话语权,何键可不愿意为了剿灭工农革命军而消耗自己的军力,于是他命令自己的心腹周南率一部分部队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摆摆样子给蒋介石看,一面命令手下以保存实力为主。

周南在出发前,何健特地找到了周南,并和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匪在我亦在,匪亡我亦亡。

周南领会了何建的意思,但是他手下有2个营长立功心切,竟然脱离了大部队前出到黄泥坳,朱德抓住难道的战机,将这两个营歼灭于黄泥坳,随后又解放了永新、莱阳、资兴等县。

于是革命烈火愈烧愈旺,桂阳、安仁、常宁、佳东、沙城、衡阳等都举起了义旗,茶陵、攸县、临武、嘉禾等县暴动四起。整个湘南在朱德、陈毅的发动下,迎来了空前的大好革命形势。

不过工农革命军所占领的地方比较偏僻,所以比较贫穷,对何健的利益威胁不大,何健此时出兵的动力不足。这是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取得一系列胜利的重要原因。

在湘南,朱德知道了主席在井冈山搞得红红火火,而他们虽然在湘南打开了局面,但是这里不适合防守,一旦国民党军派大部队进剿,以工农革命军的力量无法对抗,所以朱德、陈毅多次派人与井冈山主席所领导的工农红军联系。

朱德首先派出毛泽覃同志上井冈山,后来,工农革命军又遇到在转移中的井冈山的一个营,这个营由张子清、伍中豪带领。朱德、陈毅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还请他们带了不少弹药和军用物资上井冈山。同时,朱德和陈毅也商量把部队拉上井冈山。

然而就在此时,工农革命军接到了湖南省委的指示;为了不让军阀队伍沿湘粤大道停下脚来占领湘南,要求把湘粤大道两侧各十里内的村庄、房屋全部烧掉。

这际上是中央当时在“左”倾盲动主义统治下所下达的一个错误决定,这一决定立即遭到了朱德和陈毅的抵制,于是湖南省委专门派人到部队来,要求坚决执行,而且采取各连分段包干的办法,作为硬任务分配下来。

应该说,粟裕对上级是信任和拥护的,然而对上级的这项指示却感到无法理解,他想起了自己自武昌投军以来,革命军的每一次胜利都是与劳苦大众的帮助与支持分不开的。现在,革命军却要去烧老百姓的房子,这究竟算哪门子事嘛!

所以当其他连队都去烧老百姓的房子时,粟裕没有下达命令,他躲到一个小树林中发呆。连长耿凯集合起队伍就要去执行任务,然而却找不到连指导员粟裕,要知道当时连长和指挥员既相互支持,又是相互制约的。对于上级的命令,如果连指导员不同意,连长除非一意孤行,不然也不好实施,何况耿凯对这个命令也不太赞同。

耿凯问连队的通信员粟裕去哪儿了,通信号告诉耿凯在小树林中。耿凯让队伍原地休息,他自己单独去找粟裕。

“党代表,你怎么啦?”,当时指导员就是党代表,所以官兵习惯上还是称党代表。

“耿连长,你来得正好,请这边坐。”

耿凯走过去。在粟裕身边坐了下来,粟裕说道:

“如果我们把老百姓的房子都烧了,他们还怎么支持我们。上面说这样就能使他们一无所有支持我们,你想想如果我打你一巴掌,然后让你支持我,你愿意吗?”

“这!”,耿凯没有考虑那么多,一时被粟裕问得说不出话来。他说:

“烧房这件事是上头的主张,省委派专人来督阵,朱司令、陈代表也无能为力。我作为连长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粟裕脸色一沉:“如果什么都听上面的,那要我们连一级的领导有什么用!”

粟裕知道自己的话说重了,便缓和了语气,他和耿凯讲了当初跟随叶挺参加南昌起义途中渡江受阻,群众星夜修铁桥的事,讲述了自己身负重伤,一位大嫂救了他的命,一个老大爷冒险送他过河的事,又讲了伏击许克祥老百姓帮忙的事。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但是却实实在在。最后粟裕激动地说:“老耿,你说说看,一个贫苦老百姓家造两间房容易吗?”

耿凯当然知道农民盖房子不容易,他没有回答,但不回答其实就是最好的回答,说明了他已经同意粟裕的做法了。后来这一命令被粟裕坚决抵制了,事后官兵知道实情后对粟裕更加佩服,也赞叹粟裕的决定真高明。

(天择杂谈原创:本文在史实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手法,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粟裕生平事迹》、《粟裕传》、《战神粟裕》、《名将粟裕珍闻录》等。

天择是作者的笔名,曾在国防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历史和哲学颇有研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