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千年文脉“流动”起来

2020-12-01 13:20:01
相关推荐

2019-04-18 10:33 | 柯桥日报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郦曼丽

浙东运河柯桥区段全长约17.5公里,她曾是柯桥经济的命脉,也是厚积绍兴千年文化的彩带,一代代柯桥人对她情有独钟。

在这条山阴故水道上,古纤道漫漫似游龙。驰誉中外的绍兴老酒诞生于运河两岸,400多位唐朝诗人又从橹声桨影、点点白帆里走来。她历经沧桑巨变,如今正从历史的长廊里缓缓走入新时代。我们将有效传承和合理利用并举,使这条千年运河重新焕发生机,让千年文脉“流动”起来,为大运河文化带浙江段建设注入更多柯桥力量……

悠悠千年古运河 承载老柯桥人回忆

历史上的绍兴,曾是一片咸潮贫瘠、水患频发的荒芜之地。自从春秋战国时越王句践开凿山阴故水道之后,通过修养生息、发展生产,终成霸业。也难怪绍兴人把鉴湖比作“母亲湖”,而运河就是“父亲河”。

“浙东运河柯桥区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东运河绍兴段的精华地段。”绍兴文史专家裘士雄告诉记者,它始建于春秋,南宋时全线贯通,全长约17.5公里,基本呈东西走向。始于钱清镇顾家荡村,终于柯桥街道以东的中亚桥,涉及钱清、湖塘、柯岩、华舍、柯桥等5个镇(街),共穿越大小河道20余条,连通了鉴湖、大坂湖、瓜渚湖等湖泊,沿途各类文物史迹达百余处。

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正是:“清波荡漾越风吹,鉴水稽山百里回。白桨乌篷来去远,乡音叩问鹭鱼归。”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浙东古运河的核心区和主体,古纤道就成为了柯桥区的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从小在古运河边长大的我,在西官塘下岸生活了三十八年。从我家楼窗往东南望去,依然能看到白玉长堤古纤道。”今年71岁的王翰樵是土生土长的老柯桥人,也是连任八届的区人大代表。他告诉记者,作为浙东运河柯桥区段的一颗“明珠”,古纤道的美并不单一——单面依岸和双面临水,使它看起来更加充满生气;用条石错缝平砌或垒砌,又分为实体纤道和石墩纤道,蜿蜒曲折,蔚为壮观,是柯桥历史文化“老古董”,合理开发必将为运河添色。

保护与发展并行 运河因文化而“走运”

春夏之交,天朗气清,记者驱车前往古纤道,在行走途中,感觉到古纤道保存完好,铺设的大石板结实依旧,让人想起古人曾“以舟为马唐诗路,用楫代车古运河”的时代。“这里水清岸绿,环境整洁,走走是一种享受。”路过的居民说。

“在保护基础上科学发展,才是大运河发出的千年呼唤和最终归宿。”有业内人士如是说。记者了解到,我区一直重视对浙东运河柯桥区段的保护工作,除了投入100余万元挖掘、保护大运河沿线138处文化遗存,还启用了运河遗产监测系统,开展大运河环保卫士专项行动,建立了长效的管护机制。此外,挖掘运河文化资源,建成浙东运河古纤道遗产展示馆,助力酷玩小镇、黄酒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

“运河因为文化而走运,而且要走得更远。”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申遗专家王水法在绍兴图书馆做《关于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几点思考》讲座时曾归纳出大运河三大特质:“海纳百川而不拒的包容、流经千年而不涸的坚守、利于万物而不争的低调。”流淌不息的浙东运河曾为唐代诗人广开“诗路”,让诗人们留恋这条路的不仅是秀丽的山水,还有源远流长的浙东文化。在历史演进中,这条运河交会了佛教与道教,更诞生了见证魏晋风度的山水诗。

所以说,浙东运河深厚的文化魅力,它的生态和环境效益,它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它固有的水运潜力等是永存的,理应成为柯桥著名的旅游文化品牌。

携手浙东唐诗之路 底蕴串起全域旅游

近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做足“水”文章,柯桥水上旅游巴士公司新推出水上环城游线,从柯岩风景区镜湖码头出发,古运河的悠悠历史,瓜渚湖的清新明媚,大小坂湖的意气风发,柯桥古镇和中国轻纺城古今交汇,江南水乡的婉约和时尚在这里相遇。“游客、市民认可度很高,很少有城市能将传统文化和城市新貌一同展现,这是运河柯桥段的天赋,也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场推广科负责人王香宜说。

携手“浙东唐诗之路”,让文化交相辉映。在4月13日平水镇举行的稽山鉴水唐诗路研讨会暨游线体验活动上,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便指出,加强文化技术研究,比如在“诗路柯桥”手绘线路上加入运河元素、名人元素,他说,“文化是多元的,要突破唐诗之路这个时空概念,要把柯桥特色的核心文化、核心价值观提炼出来。”

那么,如何利用历史文脉资源,将文化做成产品?“这需要通过游线设计,将沿线镇街、村居串珠成链,串起全域旅游。”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化》杂志编辑秦燕春建议,这条开发线路需要一个打包体验,学游和游学可以作为浙东唐诗之路以及浙东古运河柯桥区段旅游的一个载体,设计一系列比如茶道文化体验、佛学文化体验,儒学、心学、诗学体验,让学术、文化、历史等在游客心中落地生根,打响黄金游线品牌,让大运河的美从远古流来,流在当代,流向未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3-26 10:51风浅成[四川省网友]IP:3407919874
    希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能够保护好沿线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验大运河魅力。
    顶0踩0
  2. 2021-03-11 19:35幸福的渐近线[黑龙江省网友]IP:736281747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顶6踩0
  3. 2020-02-26 04:18№悸々雨季い[云南省网友]IP:1852677366
    这是个伟大文化工程将重塑大运河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顶5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作文400字写事 希望作文 作文传统节日300 英语作文介绍自己家乡 快乐的元旦作文200字 关于法治的作文 一篇写人的作文500字 描写狗的作文450字 我的小院作文300字 礼物作文初中 英语作文短语 绿色文化作文 中考总结作文 英语评论性作文怎么写 考后反思800字作文 朋友给我带来快乐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600字 美丽的季节作文 小学二年级写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四年级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同学特点作文 畅想未来作文 篮球训练的作文 小狗的作文三年级 乡情700字作文 关于抽烟的作文 想象作文ppt 作文愉快的一天 课间十分钟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