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心雕龙」第四十四章:总术| 文学创作方法总论

2020-12-01 15:30:01
相关推荐

总术是刘勰对文学创作方法总的论述。刘勰的创作理论很丰富广泛,从根本原则到具体技巧问题,都有专篇予以论述。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心雕龙】的第四十四篇《总术》。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在前面第十四篇《杂文》中,我曾提到:“在文学理论上,有一种说法叫做‘有韵为文,无韵为笔’。”

文笔之辨,即二分法。它是我国最早的分类法,也是“文学”与“文章”尚未分家时的一种粗略的分类方法。根据作品的语言是否押韵而把所有的文章分为韵文和散文两个大类。魏晋时的“文笔之辨”,也就是韵文与散文的区别。

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

文本来是补充和修饰语言的,按理说可以包含《诗经》、《尚书》两方面的作品;至于分成文、笔两种,那是晋代以后的事。

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请夺彼矛,还攻其楯矣。何者?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

颜延之以为:“笔”这种体裁,是有文采的“言”;儒家经书就是没有文采的“言”而不是有文采的“笔”,传记就是有文采的“笔”而不是没有文采的“言”。

刘勰认为,颜延之的话是自相矛盾。并打算借颜延之的矛,来反攻他的盾。刘勰为什么这样说呢?

《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为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将以立论,未见其论立也。

《周易》中的《文言》,难道不是有文采的“言”吗?假如说“笔”是有文采的“言”,那么就不能说经书不是有文采的“笔”了。颜延之想建立新的论点,可是刘勰认为他的论点还不能够建立起来。

予以为:发口为言,属翰曰笔,常道曰经,述经曰传。经传之体,出言入笔,笔为言使,可强可弱。《六经》以典奥为不刊,非以言笔为优劣也。

刘勰认为:口头说的叫做“言”,书面写的叫做“笔”,说明永久性道理的叫做“经”,解释经书的叫做“传”。经和传的体裁,就显然不应属于“言”而应属于“笔”了;用笔写来代替口说,文采可多可少。儒家经典以其内容深刻、精奥而不可磨灭,并不是以颜延之所谓无文采的“言”和有文采的“笔”来定其高下优劣的。

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故知九变之贯匪穷,知言之选难备矣。

从前陆机的《文赋》,据说谈得很详细,但是里边多讲琐碎的问题,却没有抓住要点。可见事物的变化是无穷的,而真正懂得写作的人却较少。

凡精虑造文,各竞新丽,多欲练辞,莫肯研术。

一般作家精心撰文,都努力争取新奇华丽,常常只注意文辞的选择,而不去深入钻研写作的方法。

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

譬如在成堆的玉中,不免有些和石块相类;在稀有的石头中,偶然也有好像玉的。

精者要约,匮者亦鲜;博者该赡,芜者亦繁。辩者昭晰,浅者亦露;奥者复隐,诡者亦曲。或义华而声悴,或理拙而文泽。

讲究精练的人创作内容简明扼要,可是文思贫乏的人,篇幅也多短小;博识的人作文内容完备详尽,常常下笔千言,但是文风杂乱的人,也写得非常冗长。

善于辨析事理的人作文昭畅明白,条理十分清楚,不过学识浅薄的人,辞句也极显露;思想深刻的人,写出来有时难懂,可是故作怪僻的人也可能写得晦涩迂回。

有的文章意义丰富但缺乏声情,有的事理劣拙而文辞光润。

以上这些情况,作者必须要区分明白。

知夫调钟未易,张琴实难。伶人告和,不必尽窕槬桍(huàkū)之中;动角挥羽,何必穷初终之韵。魏文比篇章于音乐,盖有征矣。

正如音乐一样,使钟声协调,琴弦和谐确实非常困难。一个乐师要演奏得音调和谐,不必大小乐器都会掌握;要能运用乐器,发挥作用,何须兼通一切曲调?可见,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拿音乐来比譬做文章,是有根据的。因为都要求掌握法则。

刘勰认为文学创作和音乐一样,乐师虽不一定能掌握一切乐器和曲调,但必须懂得音乐的基本方法。文学创作也是此理。

夫不截盘根,无以验利器;不剖文奥,无以辨通才。才之能通,必资晓术。自非圆鉴区域,大判条例,岂能控引情源,制胜文苑哉!

如果不能截断弯曲的树根,那就无法考验刀锯是否锋利;同样,如果不能分析深刻的写作道理,也就不能看出作者是否具有妙才。

若要使文才妙用无碍,就必须通晓写作方法。作家若非全面考察各种体裁,普遍明了各种法则,怎能掌握思想情感的来龙去脉,在文坛上获得成功呢?

是以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傥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

掌握写作方法很有必要。如同下棋要讲究方法技巧一样,文学创作也是同理。

若抛弃方法而任意写作,就像赌博碰运气的偶然。所以,像掷采那样写作的文章,只依靠偶然得来,即使开始能写成几句,后边也难于继续。这是必然的道理!

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妍蚩之能制乎!

内容写少了不知道该如何增补,多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删减,这样不管内容多少,都会感到迷惑,没有方法对策,怎么能够掌握写作的好坏呢?

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

至于像善于下棋那样写作文章,那技巧就有恒常一定的法规,按部就班地等待情思的酝酿成熟,利用恰当的时机,一般是不会出错的。

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断章之功,于斯盛矣。

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善于运用写作技巧的呢?

技巧运用得很好,时机非常适合,就可在内容上做到意味浓郁动人,在文辞上也使得气势蓬勃起来。这种佳作,看在眼里像五彩的锦绣,听在耳里像琴笙演奏的音乐,尝在嘴里像肥美的肴馔,戴在身上像芬芳的香草。写作的效用,这算达到极点了。

夫骥足虽骏,纆(mò)牵忌长,以万分一累,且废千里。

千里马虽快,但缰绳不能太长,如有万分之一的差错,那就会影响到千里之行。

况文体多术,共相弥纶,一物携贰,莫不解体。

文学创作也是此理。文章各种体裁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如果其中有一点不协调,全文都要受到影响的。

所以列在一篇,备总情变,譬三十之辐,共成一毂。虽未足观,亦鄙夫之见也。

所以在对写作原则一一进行研究论述之后,这里又把整个作文的原则归纳综合写成《总术》这篇文章,用来全面概括写作的原则及其变化。这好比车轮的三十辐共同凑集在车轮的毂上组成车轮的整体一样。这里谈得虽很肤浅,也算我的一得之愚吧。刘勰很谦虚啊!

赞曰∶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鉴必穷源。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最后,刘勰总结:在创作领域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必须首先注意总体,彻底认清基本写作原理;这样就能根据基本原理来掌握各种技巧,抓住要点来驾驭一切。文思虽没有一定的规则,写作的基本原理却是有定的。

所谓“务先大体,鉴必穷源”、“乘一总万”、“思无定契,理有恒存”这些都是时刻挂在嘴边的经典语句,是很重要的写作指导思想。必须铭记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6-06 12:02梦醒之后[国外网友]IP:1730928807
    文学创作总术这篇真是怎么读都读不腻,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真是太有温度了。
    顶2踩0
  2. 2021-08-13 22:21痴狂[火星网友]IP:3389788793
    《文心雕龙》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读了之后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顶4踩0
  3. 2020-10-21 08:40乐乐老爸[江苏省网友]IP:1909379005
    这章节真是太有启发了,对于我这个文学新手来说,有了总体的创作方法,感觉更有方向了。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450字 辽宁省语文高考作文 向上看向下看作文 攀爬的姿态作文600字 写一处景物的作文400字 在奋斗中成长作文600 我的压岁钱作文500字 成长中的快乐作文600字 牡丹花作文300字三年级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300字 myweekend英语作文5句话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350字 写一种植物的作文300字 我喜欢的季节作文600字 我懂得了坚持作文600字 拜年作文800字 写六一的作文500字 秋天的怀念作文600字 在逆境中成长作文600字 难忘的六一作文怎么写 二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 遇见你真好作文400字 我懂得了什么作文600字 自考英语二作文万能句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一件有趣的事200字作文 端午节四年级作文400字 关于三月街的作文 适时转身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