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历史那些事 《文心雕龙》和《文选》 三部总结性的文学著述

2020-11-18 10:15:01
相关推荐

南朝,主要在梁朝,产生了三部总结性的文学著述,就是《文心雕龙》、《诗品》和《文选》。这些作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自曹魏建安年间以后,文学艺术由经学附庸转而独立发展,出现了文学史上空前繁荣的盛况;各种文学形式由发展而趋于成熟,于是文学批评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也需要选录优秀文学作品的文学总集。(文心雕龙),梁刘勰撰。50篇,37万多字。刘勰(约465一约532),字彦和,山东东莞营(今属山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幼年丧父,笃志好学,因家贫,依附和尚僧佑,做过佛经整理工作,同时也深人钻研儒家经典。约在他三十三四岁时,写成了《文心雕龙》一书。这部书起初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刘勰就背着这部书装成一个卖货物的,等候当时大官僚、文坛领袖沈约出来,在他的车前送上去。沈约读了,大加赞赏。从此,这部书才被看重。刘勰在梁代官至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50多岁时,出家当和尚,僧名慧地,不久死在佛寺里,若有《灭惑论》等。

《文心雌龙》是一部总结性的文学评论专著,也可以说是古代的一部文学概论。内容主要有:(1)文学总论,讲文学批评体系的根本原则。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有文采,但应该是由相应的内容所决定的自然文采;又认为应该以儒家经典为原则,以圣人为师,即所谓“师乎圣,体乎经,这是全书的指导思想。(2)文体论。论述了文休的起源和发展概况;解释文体的名称、愈义;对各时期有代表性的文体进行评论;总结不同文体的特点及写作要领。(3)创作论。即创作应遵循的准则。诸如创作前素材的准备、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和构思。文章结构、篇章、造句、遗词。大多是文学理论史上第一次所作专题论述。是本书的精华部分。(4)批评论。即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标准。既要注意内容、思想、主题,又要注惫形式,如布局、造句、用典、声律等。最后一篇《序志》,说明作者写此书的动机、意图、态度,以及全书内容的安排等。是总结全书的自序。

《文心雕龙》针对当时雕章琢句的形式主义风气,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内容。他认为文学应该经世致用;主张先内容后形式,内容对形式起主导作用。《文心雌龙》成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巨著。乃是在前人积累的蔫础上加以发展和完善的结果。在这以前,讨论文学的有曹王的《典论》、陆机的《文斌》等,但都偏而不全。刘阵对于每一个具体问题都以专篇阐发,加以系统、全面、深人地讨论。因而成为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树立了一个里程碑。《诗品》是专门评论五言诗的文学批评名著。作者钟嵘(?一518),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梁时官至晋安王记室。成书大概在梁天监十二年(513)以后。《诗品》是汉挽以来五言诗的总结。它把两汉至梁122位作者分为上中下三品,列人上品的”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对每个作家都给以扼要的评语,直率褒贬,而在上、中品里,并指出每家诗体的本源。

钟嵘对评价诗歌的标准提出了正面主张:,韩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风力”是指内容,“丹彩”指词藻,就是必须兼有充实的内容及华笑的文采,耐人玩味,受到感染,这才是诗耿的高峰。他在古诗中最推颂曹植,认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诗品》反对当时贵族文坛的诗歌一味追求声律,滋用典故。他认为这样做“文多拘忌,伤其真美“、“文章殆同书钞,,违反了自然的真美与和谐。他主张诗歌必须有真实的感情,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特别可贵的是,他,视广泛的社会生活的矛盾,将它作为诗歌创作的动力。《诗品》不足之处,是把作家分为上中下三等,并不能正确反映作家成就的高低。如把潘岳、张协置于上品;陶渊明、鲍照列为中品;曹操列为下品,都是不公正的,但它毕竟开了结集评诗的先河。

《文选》,30卷,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撰。萧统是梁武帝长子,因死后谧昭明,所以又称昭明太子。他喜山水,爱好文学,其东宫藏书近3万卷,名士云集。这部《文选》是他召集当时著名学士编某的,故《文选》又名《昭明文选》。《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编选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共收录了从周代至六朝一千七八百年间130位作者的作品500余箱。上起子夏、屈原,下至当时,按文体分为诗、骚、七、诏、册等38类,各类中以诗、赋两类所收作品为最多,约占全书篇幅的一半。选录的范围,凡属经书、诸子、历史传记等一律不选,但历史传记中的赞、论、序、述却可选录。箫统对文章的选择标准,在序文中作了说明,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事”指题材,描写任何题材,必须有惫义,经过深沉的艺术构思。“义”指文章思想内容,“翰藻”即有文采的辞藻。即在表现形式上必须有语育文采之美。所以在《文选》中辞藻华丽、声律和谐的楚辞、汉赋及六朝骄文占去了相当大的比重。

《文选》问世以后,1000多年,一直行世不废,成为一部有重大影响的选本。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除了濡家经典外,以一部书为学者们所研究而能成为一门学问的并不多,如研究(红楼梦),称为“红学”,而专门研究《文选》的,被称为“选学”。唐代以诗斌取士,注重文采,《文选》就成为读书人的案头必备书。唐士人说:“《文选》烂,秀才半”。大诗人杜甫告诫儿子要“熟精《文选》理”。可见其影响之深广。《文选》最早注释本是唐高宗时代李善的《文选注》,引用古书1700种,被历来学者推崇为“淹贯古今”,大量亡佚的古籍赖此书得以保存。《文心雕龙》、《诗品》和《文选》三部书相辅而行,使后人可以大致了解齐梁以前文学的全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03-13 20:13成长的足迹[黑龙江省网友]IP:3754685464
    这些经典著作真是深刻地展现了中国文学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年级作文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100字 打屁股作文3000字 在我们这个年龄作文 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400字 关于含羞草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童话故事 心里美滋滋的作文 学习雷锋精神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300字 关于民族团结的作文 四年级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 满分作文神仙开头 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 关于环保的英语作文 爱在我身边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800字 再回首作文 关于爱的作文开头 初一英语作文范文 有为与可为作文 我的高中生活作文 散步作文600字 我最崇拜的人作文 关于蚂蚁的作文 父亲节英语作文 英语学习计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