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收藏!中小学生分级阅读指导目录发布 推荐图书共300种

2020-12-03 04:45:01
相关推荐

近日,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推荐图书共300种,包括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部要求,书目可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各地各校不得要求学生全部必读。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中国作品比例为76.7%

据介绍,研制书目,旨在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提升科学素养,打好中国底色。该书目研制历时一年,国家教材委、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110多人组成专家团队,经过基础研究、专业推荐、深入论证多个环节,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图书中精心遴选出300种图书。书目推荐中国作品比例为76.7%,外国作品比例为23.3%,培养中小学生注重自觉延续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书目统筹考虑中小学生阅读时间、阅读特点和阅读数量,小学推荐110种、初中推荐100种、高中推荐90种。小学阶段分低、中、高三段推荐书目。

平凡的世界、三体、射雕英雄传、哈利波特等入选书目。

自然科学占比两成

书目分为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四类,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目标。每个学段中,人文社科类图书约占20%,文学类图书约占50%,自然科学类图书约占20%,艺术类图书约占10%。人文社科部分突出历史类读物的占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小学人文社科类图书包括《读图识中国》《雷锋的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等,文学类图书包括《萝卜回来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歌300首》等,自然科学类图书包括《小彗星旅行记》《嫦娥探月立体书》,艺术类图书包括《京剧脸谱》等。

九章算术、天工开物、物种起源、天体运行论、基因论、5G如何改变社会、屠呦呦与青蒿素等自然科学类图书入选

教育部:不得要求学生全部必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书目是对现行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拓展与延伸,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各地各校不作统一要求,不得强制使用,不得要求学生全部必读。目录也将动态调整更新。

关于《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七问七答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推荐图书不要求学生全部必读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发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社会各界对学生阅读指导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指导目录》出台的背景。

答: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指导目录》的出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背景:

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民阅读的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出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已经不仅关乎个人修养与素质,而且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广大中小学生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群体,指导学生加强阅读、正确阅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民阅读决策部署,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是阅读对于促进中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儿童的素质关系未来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读书对于提高青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从近年来我国参加的国际学生学业能力测试来看,我国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测试成绩居于前列,但阅读数量相对不足,阅读能力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在系统阅读、深层次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增长见识、提升素养。

三是帮助学校、家长和学生解决选择书目上的难处。当前,市场上的图书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中小学校、家长、学生无所适从。我们组织专家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从古今中外的作品中推荐少而精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为中小学生分年龄、分学段阅读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也解决学校、家长和学生选择困难的问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二、《指导目录》的研制标准是什么?

答:《指导目录》的研制主要坚持了6个原则:

一是方向性。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以文化人,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二是代表性。选择历史筛选积淀下的具有较高思想价值、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的代表性经典读物,兼顾多个学科、不同时代、多种文化和世界多个地区,特别是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是适宜性。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时期的心智发展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特点,科学地选择适合不同学段、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读物,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突出趣味性,注重对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四是基础性。对读物精挑细选,做到量少质精,作为全国中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基础推荐书目,努力为全体青少年儿童科学文化素养的形成和国民基本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是全面性。覆盖多领域多学科,按照学科分别推荐,合理分配各类别的比例,平衡兼顾读物的学科、国别、体裁、题材、风格、年代等因素,贯通古今中外;体现学段的衔接和梯度,打通课内外的界限,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实际。

六是开放性。与时俱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阅读指导目录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此次《指导目录》标注(2020年版),将不断完善更新。

三、请介绍一下《指导目录》的研制过程。

答:《指导目录》研制工作于2019年3月份启动,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来自国家教材委、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的110多人的专家团队,经过基础研究、专业推荐、深入论证、精心遴选,形成《指导目录》。

第一阶段是基础研究。一是梳理和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学生阅读的标准;二是梳理和分析了有关学生阅读的研究文献;三是汇编和统计了国内已有代表性书目及分级阅读书目;四是收集和整理了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公布的阅读书目。

第二阶段是专业推荐。组建了由国家教材委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宣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阅读推广人和中小学校长代表等各个领域的共16位专家构成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指导目录》所列图书分类、遴选标准和遴选参考范围。然后成立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4个方面共48人组成的专家工作组,从确定的遴选参考范围中,推荐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

第三阶段是深入论证。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先后组织专家工作组进行实体书通读,综合组进行学段适宜性审读,来自国家教材委思政审议等专委会的14位专家进行思想政治审查,严把推荐图书的政治关、思想关和科学关。同时,面向教育界、科学界、新闻界、出版界等领域知名人士,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权威专家和相关部委负责同志等各个方面共36位代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指导目录》。最后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指导目录》。

《指导目录》研制历时一年,先后集中召开会议12次,专家团队内部会议20余次,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图书中遴选推荐,努力突出方向性、代表性、适宜性、基础性、全面性和开放性,力求兼顾多个学科、不同时代、多种文化和世界多个地区。

四、《指导目录》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答: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时期的心智发展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时间,《指导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推荐图书共300种。考虑到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时间的限制,推荐图书数量不宜过多,以免产生学生过重的阅读负担和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统筹考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特点和图书容量,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分别推荐110种、100种和90种。考虑到小学阶段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区别较大,小学阶段再分为低、中、高三段,分别约占小学推荐书目的20%、30%和50%。

为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结合中小学学科特点和课时安排,《指导目录》划分为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四类。每个学段中,人文社科类图书约占20%,文学类图书约占50%,自然科学类图书约占20%,艺术类图书约占10%。其中,人文社科部分突出历史类读物的占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指导目录》推荐中国作品比例为76.7%,外国作品比例为23.3%,培养中小学生注重自觉延续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五、《指导目录》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指导目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同时注重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利于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人文社科类注重选择反映领袖人物、重要历史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作品,将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贯穿三个学段,帮助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文学类既注重推选中国传统文学名著和红色经典作品,帮助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又遴选了世界文学名著和外国当代优秀作品,帮助中小学生增强对优秀多元文化的理解。自然科学类选择了充分反映古今中外科学成就的经典著作,并注重推荐当代中国作家的原创科普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艺术类着重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读物,帮助学生了解和鉴赏传统戏曲、书法和古代建筑,培育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六、《指导目录》与现行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的图书是什么关系?

答: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涉及的阅读图书,基本上都纳入《指导目录》。《指导目录》是对现行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指导目录》不仅包括文学作品,还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类图书,《指导目录》所列作品和作家覆盖面也有拓展,可以增强学生的选择性。

七、学生、家长和学校应该怎样使用《指导目录》?

答:首先,推荐图书供学生自主选择,不作强制要求。《指导目录》对于中小学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指导目录》所列图书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各地各校不作统一要求,不得强制使用。

其次,推荐图书不要求学生全部必读,提倡精读。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指导目录》中的部分图书,不作全读要求。提倡学生在反复阅读、思辨琢磨的精读过程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此外,推荐图书不指定版本,学生、家长和学校可进行自主选择。为使中小学生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指导目录》只推荐作品名称、作者等,不指定具体版本(出版社),学生、家长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版本。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任敏

编辑:tf10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谢妈妈作文500字 我讨厌谎言作文 天安门升国旗作文 冬天玩雪的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600字 点亮心中的灯作文 小学六年级400字作文 关于志向的作文素材 谁的青春不迷茫作文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有关新年的英语作文 我被误会了作文 写事物的作文400字 生活趣事作文300字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作文 初中生优秀作文600字 抢椅子作文400字 长隆野生动物园作文 我最喜欢的运动作文 回老家作文500字 她笑了作文400字 我的家庭成员英语作文 介绍一道菜英语作文 难忘的事作文450字 我的书包作文500字 以担当为话题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件难忘的事 写活动的作文300字 保护濒危动物英语作文 游滕王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