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抗疫上河图》主创:师生耗时4月 想记录有市井温度的抗疫生活

2020-12-04 21:15:01
相关推荐

进小区要量体温、多啦A梦在找口罩、黑猫警长提示扫健康码……日前,一幅以漫画形式记录抗疫生活的《抗疫上河图》引发关注。

画卷由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的师生,耗时4个月绘制而成。

作品指导老师李楠表示,疫情期间,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希望用漫画的形式,表达普通公众对抗疫的支持,这幅《抗疫上河图》从今年4月开始创作,主创团队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完成绘制。

《清明上河图》呈现很多市井文化,包含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穿着古装的行人、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和各种国内外动漫人物等等。

李楠提到,师生们希望在画卷中融入一些引发大家思考的东西,“两三年后再看,还会觉得它有市井生活的温度。”

《抗疫上河图》。受访者供图

谈创意

“用漫画表达对抗疫的支持”

新京报:当初怎么想到要创作一幅《抗疫上河图》?

李楠:我们的学生都是艺术设计专业,本身都具备绘画的基本功底,擅长用图像去表达一些形体、形象和人物等。

疫情期间大家都在上网课,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我当时提了一个想法,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能为抗疫做些什么?要怎样把抗疫的故事描绘出来?

清明上河图能表现出很多市井文化,所以我想用漫画的形式去表达我们普通老百姓对抗疫的支持,里面还有很多医务工作者、抗疫一线人员等各类人物,普通受众也比较容易接受,能引发共鸣。

新京报: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历时多久?

李楠:我们从今年4月开始尝试创作。起初是我先画一小段出来,想看看大家的反应如何,后来发现蛮多同学有共鸣,他们愿意做这个事情。

然后我们就组建了创作团队,断断续续地一直画到8月份才结束。其中4月份主要是“云创作”,5月份开学后可以面对面讨论,8月份放暑假又继续线上讨论。

新京报:主创团队有多少人?

李楠:我本身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授课老师,也是学生社团“建筑视线”的指导老师。这个社团是2015年成立的,主要是用设计服务学校和师生,做过一些文创产品。

有了《抗疫上河图》的创作想法后,我联系了社团里几个画画功底较强的同学,最后组建的团队里有五六个学生,他们主要是大二到大四的学生,还有一个是已经毕业的学生。

我觉得那会儿大家的情绪都比较低落,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契机把同学们组织起来。一起把抗疫过程绘制出来,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

《抗疫上河图》局部。受访者供图

谈创作

“年轻人画的东西更容易被接受”

新京报:创作是如何进行的?

李楠:我们主要是用手绘板来画,创作期间每隔两三天会联系一下。因为疫情也挺波折的,4月份是在网课的课余进行讨论的,主要通过腾讯会议和微信群进行。

5月份开学后,我们就多了一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那时候大家都比较忙。等6月课程相对少一些,我们就开始着手画画。到了8月开始放暑假,我们又回到“云创作”的状态。

新京报: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哪些困难?

李楠:线上沟通是最大的困难。因为疫情无法开学,大家都在家里,无法实现随时面对面沟通。但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团队的步调逐渐一致,我们变得越来越默契,沟通成本也逐渐降低。

新京报:其间有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李楠:我跟学生之间其实有“代沟”,但我觉得这反而是件好事。这个作品涉及很多人物,有些学生画的卡通人物,我都没听说过。

但我觉得,我们的作品受众面很广,需要差异化的元素,年轻人画的这些东西更容易被接受。于是我慢慢退出,只做一些技术和构思上的指导,例如配色和线条的使用等,后面的创作主要由学生来完成。

新京报:作品中包含古装、现代和卡通形象,为什么这么设置?

李楠:这也是与现实生活贴合的,全球疫情蔓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抗疫,所以作品里包含了国内外的卡通人物形象。

我们希望大家看到这些图片,就能联系到现实生活,这也是作品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其实里面蛮多卡通人物我都不大认识,是学生们画的,他们的思路比较开阔。

《抗疫上河图》局部。受访者供图

谈收获

“几年后还会觉得它有市井生活的温度”

新京报:这个作品是不是能够展现云南特色?

李楠:没错,里面有一些跟云南有关的小细节。我们在树上画了滇金丝猴,希望大家能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还画了菌子,这是云南人六七月份最爱吃的。

8月份画到了“复工复学”的部分,里面还有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的场景,都是紧跟抗疫的节奏。我们想融入一些引发大家思考的东西,两三年后再看还会觉得它有市井生活的温度。

新京报:为何会选择《清明上河图》这种长卷式的构图?

李楠:我们是学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方向)的,学生对建筑空间比较了解。这个作品是按照清明上河图的建筑和架构空间去画的,建筑和街道几乎都没有变,只是置换了里面的人物和文案。

整个作品的内容是没有提前构思的,只是我们刚好画到8月,这个建筑的篇幅就结束了,而国内的疫情也刚好得到了控制。

新京报:《抗疫上河图》完成后主要在哪些平台展示?

李楠:这个作品主要是以电子版传播,我也打印了一些小样。我们学校的官微以及一些网络平台都有展示,希望能通过这个作品传播正能量,让更多人了解抗疫故事。

新京报:回顾整个创作过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楠:我是一名高校教师,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把这些抗疫故事画了下来,包括医务工作者、普通民众和国家支持等。以长条漫画这种形式给大家传递一些正向的东西,还能让青年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很有意义。

除了这个作品,我们后续也有在画一些昆明老街和云南民居等,希望以图像的形式让大家更了解云南的文化。

新京报见习记者 吴采倩

编辑 左燕燕

校对 薛京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