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部编人教版五下语文作业本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答案参考

2020-12-05 14:20:01
相关推荐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园子里爷爷拿着chú tou(锄头)铲地,我负责给yīng táo(樱桃)树浇水,没一会儿,我便忍不住开始xiā nào(瞎闹),我将水suí yì(随意)地抛洒向天空,míng huǎng huǎng(明晃晃)的阳光下,水珠纷纷落下来,像下起了太阳雨,有趣极了。

2.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写一写。

冷 热 亮 辣 快 忙 吵 静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1)我发现:第一句通过写人、蚯蚓、蝙蝠的状态来体现太阳的亮。第二句通过写(鸡)、(狗)、(蝉)的状态来体现天的热。

(2)我还发现:(这两句都是通过写人物的状态来衬托事物的特点)

我会仿写:十二月,天多冷。人们冷得缩着脖子裹紧衣裳在路上加快了脚步,鸟儿冷得躲进了巢里,野猫冷得一溜烟逃走看不见影子。

3.读教科书第16页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句子,完成练习。

(1)吴冠中笔下的绍兴乌篷船是(精致)的,而姑爹的小渔船是(破旧)的,作者更喜欢的是(姑爹的小渔船),作者借助具体事物,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抒发了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2)选择其中一句,照样子写一写。

(虽然妈妈亲手为我织的毛衣远比不上商场里卖的时尚精致,但妈妈织的毛衣仍然是那么温暖、那么亲切!)

用上“比不上”“再”等词语,更能突出喜爱、肯定、尊敬等情感。

4.读一读,想一想,背一背。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诗中直接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朗读这首诗时,用(缓慢深情)的语调更能表达情感。

(2)背一背这首诗,并请你的同伴评一评。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找寻桑梓的味道

潘银

关于故乡,我有诸多的记忆;关于故乡,我有太多的情感。找寻故乡,思绪翻滚着,沸腾着,如潮水一样……

野菜—永远的佳肴

烂漫的春天,暖暖的阳光洒遍大地,姐姐经常带着我到故乡的田野、地头倒腾出一些新鲜的野菜来,让它们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

一盘散发着清香的枸杞头拌炒鸡蛋皮,色泽碧绿,(清香宜人)。枸杞头有多种功效。因为我近视,每每吃时,母亲总喜欢过分强调它的明目功效,说:“多吃点,这东西吃了眼清目亮。”

荠菜馅的饺子鲜美可口,让人觉得这才是天下至味。母亲包出的荠菜饺子皮薄如纸,映出馅心,(色如翡翠)。母亲把饺子往锅里下的时候,我总喜欢站在锅边,看着一只只小白鹅样的饺子在滚开的水里翻腾,伸着脖子直咽口水,恨不得喉咙里都伸出手来。

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的想起儿时挖野菜的快乐。

槐花—最美的记忆

记忆中我家东边的京浦铁路旁有许多株(老态龙钟)的槐树,粗裂的皮儿,满身的刺儿,却偏是生了秀气的叶、纯真的花。暮春初夏,槐花儿便争相开放,沁人心脾。姐姐拿来长长的竹竿,绑上钩子,带着挎着篮子的我,追着花香,找到一棵花繁叶稀的槐树,把那些或盛开或(含苞未放)的槐花捋下来,放到篮子里。我们把采来的槐花大把的塞入嘴里,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欢乐。

母亲总会在彩霞满天的时候,系上花围裙,把我们采的槐花清洗一番,然后在火热的油锅里翻个身儿,接着把它们和着八分熟的大米下锅,文火至熟。掀开锅盖,厨房里便弥漫了浓郁的清香。那团而不粘的槐花米饭,从此在记忆里有了一席之地。

桑梓之味令人回味,我的故乡,我的情之归处……

(1)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并读一读。

色如翡翠 清香宜人 老态龙钟 含苞未放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故乡的记忆

野菜——挖野菜——快乐

(吃荠菜饺子)——(美味) 故乡的情感

(槐花)—— 摘槐花——(别样的欢乐)

(做槐花米饭)——最美的记忆

(3)对“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地想起儿时挖野菜的快乐"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②)。填序号

①虽然故乡的野菜已不复见,但菜场的野菜仍然能勾起我对儿时挖野菜、吃野菜的美好回忆。

②菜场上买到的野菜再也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故乡的野菜永远消失在我的脑海中。

③见到菜市场的野菜,回忆起儿时挖野菜、吃野菜的经历,仍然让我觉得快乐。

(4)作者为什么说:“桑梓之味令人回味”?结合上下文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因为故乡的野菜、槐花代表着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家乡的美食勾起作者对童年趣事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所以说“桑梓之味令人回味”。)

(5)读一读,记一记。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经·小雅·小弁》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闻黄鹂》

读了短文和这些诗句,我知道“桑梓”借指(故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窗外作文高中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君子兰作文三年级 白玉兰花作文 长城作文200字 怎么交朋友英语作文 敢于担当作文 风景这边独好作文指导 关于爱的作文五百字 渡口作文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 我的自传作文400 动物作文400字左右 体罚打屁股作文 校园的冬天作文800字 我的兴趣日语作文 我喜欢的歌作文400字 写人的作文400字爸爸 观音莲的作文 以感动为题写作文 小猫和老鼠作文 我的优点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300字左右 牵挂作文200字 高中作文素材书 作文立意是什么意思 我的姐姐三年级作文 作文我这个人400字 我对书的感受作文 剪纸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