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咏去世683天后 女儿考上哥伦比亚大学:好好活着 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2020-12-07 20:10:01
相关推荐

在李咏去世683天后,女儿法图麦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女子学院。

遗孀哈文在微博写道:“下周,小法的大学生活就要开始了。魔幻的2020年。”

这条微博,似是一个妻子对着丈夫的寻常家话,更是她对逝者的虚空呼唤:

你看,你走以后,我把女儿培养得多么优秀。不用担心我们,你在那边也要过得好啊。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和挚爱阴阳两隔,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但好好活着才是爱,那些没陪你走完的路,你也要自己好好地走下去啊。

逝者离别的一下子,是生者的一辈子

于生者而言,爱人的离开,总显得那么突然。哪怕你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也要用很长时间才能痊愈。

正如李咏走得时候很安详,留下最后的遗言是“没有遗憾,只有不舍。”但哈文还没有把他的离开当作一种习惯,而是继续在微博每天问候:

“早上好。”

大雪的时候,她说:早上好。

小年到了,早上好。

寻常的日子,早上好。

她坚信他还没走远,肯定还能听到。日日如此,执拗地问候一个早已不在场的人。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说过, “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逝者离开的一下子,更是生者的一辈子。爱人的离世,一定是一种长久的伤痛,看不见,摸不着。

2018年的时候,马思纯参加《幻乐之城》,和魏大勋表演了一出与爱人隔空相见的情景剧《录像带》。

故事发生在一间充满爱与回忆的房间,女主的男朋友因病去世已经365天了。

但是,马思纯每一天都活在他还没有走的记忆里,一遍遍重温着在小小的一台录像机里,两人嬉笑打闹的甜腻。

有一次播放录像带的时候,马思纯看到魏大勋回来了,慌忙跑过去想要抓住,失而复得的心太真切,踉跄着差点要摔倒。

爱得太深的她,完全不知道,失去挚爱的她,已经产生幻觉了。

直到最后,戴着白纱的她也不能接受阴阳两隔的事实,大声唱着:

“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救我,你会知道我,快不能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最爱的人的离开,是不自知的。你会在吃饭时,下意识地给他多留一副碗筷;早起时,以为她还在自己的房间小憩。

看到年龄相仿的人穿着帅气的衣服,你就想到,他穿上一定很帅;发工资了,还想着给她买份什么礼物。

你就是忘了,这个人已经离开了。曾经的幸福,全部都成了悲伤的源泉。

在告别的那天,也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而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他(她)永远地留在昨天了。

那个昨天,怎么也成为不了过眼云烟。从此,只能梦里相见。

活在活着的人心里,逝去的人就不会走远

可是,梦醒以后,一切又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到底上哪去找他(她)呢?

杨绛先生把“走散了”的丈夫和女儿,永远地留在了《我们仨》书页的余温里。

那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经历了坎坷波折的一生后,将近90岁的杨绛准备迎来千禧之年,享天伦之乐。

殊不知等待她的,是最亲的两个人相继离世。1997年,女儿钱媛因癌症去世;1998年,丈夫钱钟书在京逝世。

本来团团圆圆的一家人,变成了杨绛先生“我一个人想念着我们仨”。她不禁悲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上哪去找他俩呢?90高龄的她,有些茫然无措。

直至2002年,92岁的杨绛先生强忍着对两位亲人的思念,记下了这个家庭的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岁月。

每读一遍书,钱先生都好像醒了过来,女儿媛媛也活蹦乱跳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只要逝者活在爱他们的人的心里,就一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这个世上。

记得读蔡崇达的《皮囊》时,有一个章节叫《我的神明朋友》。

在患了癌症离世的父亲葬礼结束后的不久,母亲便开始做梦。梦里的父亲依然保持着离世前半身偏瘫的模样,歪着身子,坐在一条河对岸,微笑着、安静地看着她。

母亲不愿意仅仅解释成父亲对她的惦念,她意外地笃定:“你父亲需要帮忙。”

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母亲,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找“灵”。让巫人借身体给过往的灵魂,和阳间人通话。

当巫人戏曲唱腔响起:“可有西宅某某某的亲人在此,我拄着拐杖赶来了。”

(图为蔡崇达)

母亲一听拄着拐杖,哇一声哭出来。

那一刻,那巫人即使破绽百出,蔡崇达也释然了,因为这是让母亲相信父亲还在的唯一希望。

当钱钟书一家在杨绛先生的书里重新活过来时,蔡崇达的父亲永远地活在显灵神明里。

可是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明?

如果有,那一定就是我们对亲人无法忘却的怀念。

这就像《寻梦环游记》里对死亡的重新定义:“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别,忘却才是。”

被记住的人,会像一阵春风吹过人们的侧脸,像一场细雨落在他们的鞋尖。

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逝去的人就未曾走远。

好好活着,就是对逝者最深的共情

蔡康永曾在《奇葩说》节目里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舞蹈家朋友得了癌症,在去世前对所有朋友说:

“拜托你们把生命当成Party,你们要继续在party里面玩耍,可是我要先告辞了。

然后我是一个好客人,所以我告别一个Party的时候,我不希望全场的人因为我放下酒杯,关掉音乐,穿上外套站起来,一副’你走了我们也不要玩了’的景象。

我希望你们好好的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然后我走掉的时候,你们可以继续玩,我如果听到你们玩乐得开心,我在门背后也会高兴。”

这是逝者的尊严和体面,也是生者自处的方式:好好活着,带着离开的人的那一份。

去年鲁豫的访谈节目《豫见后来》,有一期是《消防员母亲含泪回忆儿子》,讲述了一个伟大的妈妈——应贤梅,今年44岁。

2014年5月1日,上海徐汇区龙吴路一高层居民楼突失火。

当时,很多媒体在报道这场火灾时,用了同一张图片——两名消防员手拉着手从高空坠落。

他们被轰燃和高温热气浪推出去,从13楼坠落。两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这两名英勇的烈士,一位叫做刘杰,一位叫做钱凌云。刘杰就是应贤梅的儿子。

事发时,她和所有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母是一样濒临崩溃的。

她告诉鲁豫:儿子牺牲那天,忽然有二十多个人来家里找她。

几个人支支吾吾的,也没有说是什么,只是说要让她跟着出去一趟。一路上既没有去病房,也没有去抢救室,而是到了一个特别偏僻的地方。

她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我知道我儿子没有了。”

自那以后,夫妇俩不敢在家里住,晚上睡觉合不上眼。别人都说她儿子是英雄,只有她知道:我不希望他当英雄呀。

几个月后,她对丈夫说:“要不然我们俩就死掉。要不然就好好活下去。”

但一想到儿子走得早,还有那么多地方没看过,带着他的那一份,怎么也要要选择后者。

不仅如此,40多岁的高龄的她,鼓起勇气再要一个孩子。她要带着儿子的那份,再创造一个完整的家。

尽管这个过程特别难,她做试管婴儿,失败了四次,疼痛了无数天。但终于在一个狗年,她的女儿出生了。

巧的是:“这是刘杰的本命年,他回来看我了”。

她给了自己一个安慰,也给了世界一个安慰。生活还要继续,儿子在天上看到了,也会放心了。

生命大概就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成为永恒,即便你爱他如生命,也有一天会突然离你而去。

在疾病面前,再多的钱都显得苍白无力;在意外面前,考虑得再周全也无济于事。

唯有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好好陪伴每一个在乎你的人,好好爱那些对你好的人,才不负他们出现在你生命的日子里;

唯有好好活下去,精彩地活,努力地活,看更多风景,领略万千风物,才是对已经离开的人最好的告慰。

点个在看,愿每一个认真活着的你我,都能拥有最长情的陪伴;也愿每一个曾经伤痛的人,都有很好的后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高中作文范文 老师作文500 70字作文 尝试的作文 妈妈作文500字 推荐作文题目 回忆童年作文 关于梦想作文 湿地公园作文 包子作文 作文幸福600字 抗日作文 田野的作文 收藏 作文 家乡600字作文 大理作文 作文思路 苦难作文 真有趣作文 品味作文 喜悦作文 汉语作文 普通话作文 灯光作文 作文有趣的事 劳动节作文 关于自己作文 好的英语作文 博物馆的作文 关于老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