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端午说艾:中医传承 艾草留香 你不知道的养生知识

2020-12-15 09:05:01
相关推荐

端午说艾:中医传承,艾草留香,你不知道的养生知识

来源:药智网|丘艳贞

端午节,按中国传统习俗,吃粽子,门前挂艾叶,赛龙舟,挂香囊吃五黄是必不可少了的。

在此,我们就挑艾叶说说吧!艾即艾草,洋学名称“wormwood”,在我国,它的别名也多多:萧茅,冰台,蕲艾,针灸草,医草,黄草,艾绒。我们农村地方俗称有艾蒿,艾草,香艾,狼尾蒿子,杜艾叶,灰草等等。

艾草在我国古代都有很高的地位,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因此,艾还被称为“相思草”。

艾草,它可不是一般的草。既然是不一般就有它神奇的一面,那么艾草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其一,从习俗发现“艾叶辟邪”的科学

我们从端午门前挂艾叶的习俗说起吧!“艾叶辟邪”在过去曾被视作迷信,在今天看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在古代,当一种瘟疫大流行时,往往是整个村子的人都会染病死亡的,而造成这些传播的根源就是病毒和细菌,但古人无法认识到这些,只好认为是妖魔鬼怪邪气侵害造成的。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这种妖魔鬼怪邪气就是病毒和细菌。而现代医学研究已表明:艾叶中的挥发油(香味成分)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艾灸防疫》

其二,艾叶的主要成分与药物功效

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也记载了,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明代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也作出归纳性的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现代科学揭开了艾叶的神秘面纱,弄清了它的主要成分由主要是含挥发油,有34种成分,如α-罗勒烯、β-罗勒烯、桧烯、α-蒎烯、β-蒎烯等,以及黄酮类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绿原酸等。

那艾叶究竟有哪些功效呢?

1.艾叶的止血与抗凝作用

有研究表明,艾叶的不同组分均具有体外凝血的作用,但其不同组分体外凝血作用的强度不同。艾叶中鞣质类化合物的凝血作用最强,艾焦油、艾炭、艾灰的凝血作用依次减弱。

2.艾叶对子宫的作用

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用胶艾汤治疗妊娠腹中痛的方法。此汤方被称为安胎的祖方,具有补血止血、调经安胎功效。但是,艾叶还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因此,在将艾叶作为安胎药时需采用适宜的炮制方法和用量,若超量使用艾叶会引起子宫出血或痉挛、收缩,进而可导致流产或先兆流产。

3.艾叶的抗菌作用和抗病毒作用

艾叶的挥发油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艾叶黄酮具有抗氧化和抑菌的作用,据《艾叶》专著记载:有研究对用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进行抑菌抗病毒试验,结果发现其挥发油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等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用其对空气消毒,可明显降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

4.艾叶的平喘、镇咳作用

在一项对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观察发现,为其外敷艾叶可有效地缓解其喘息、咳嗽等症状,缩短治疗的时间。

5.艾叶的镇痛作用

艾灸的方法,以艾叶为原料,用燃烧后产生热量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艾灸燃烧后通过热力渗透组织,有温经行气的作用,可以治疗一切寒湿疼痛,比如夏天冒雨涉水,或久居潮湿环境导致的关节疼痛,受凉加重,艾灸效果就很好。

6.艾叶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艾叶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内酶的活性,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处理抗原的功能。这说明,艾叶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7.艾叶的其他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果显示,艾叶还具有调节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抗过敏等药理作用。此外,艾叶还有很好的美容功效,研究人员发现艾叶提取物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铁、钙等营养元素,维生素C促进皮肤内胶原蛋白的合成,可强化皮肤新陈代谢,丰富的铁元素、钙元素,都会令皮肤改善泛红苍白的肤色,令肤色变得更加健康水润。

其三,艾叶是一种传统的特色食材

江南吃青团的风俗源于上古的寒食风俗和祭祖风俗。在我们的记忆里,清明时节,是少不了艾青团糍粑的。还有艾叶煎鸡蛋、艾姜煮蛋、艾梗鸡汤等,艾叶虽好,也不能吃过量哦,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艾”的种种好,对你说不完!特别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中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人们对中医药文化和保健方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艾草熟,挂菖蒲

悠悠艾草香

传承中医魂

端午恒常在

来年更粽情

参考资料:

[1]梅全喜.艾叶辟邪的的传说、真实起源及科学道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76-78.

[2]袁林祥,吴航宇,邱彩玲.艾叶的药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浅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171-173.

[3]李晓雪.艾叶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中的应用比较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1):23-25.

[4]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4.

[5]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4]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青霉素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400字的作文 作文家乡习俗 教育作文800字 去超市作文 作文我有一个想法 真情实感作文 小作文格式 写同桌的作文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