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曾国藩:愿汝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2020-12-16 21:05:01
相关推荐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不少家长受制于快节奏、浮躁的社会环境,总想自家孩子成名成才,于是利用各种资源、手段,逼迫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而从不考虑孩子们愿不愿意学,喜不喜欢学,结果也自然是意料之中的,孩子们同样在这样的压力下变得浮躁。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自然是无可厚非,但我们是否更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为孩子树立受用一生的成长观念呢?

曾国藩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写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要知道,从前的社会,一个人多年苦读,参加科举考试,可是为了封侯拜相,入仕做官的。而曾国藩所处的晚清依然实行科举制,按道理他自己也是由科举入仕,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为何他写给孩子的家书却表明了自己不愿子孙做大官,只希望他们做读书明理的君子呢?

其实,正是多年在官场经历的种种使得曾国藩形成这样的观念,功名利禄只是人生的物质层面,读书明理才是人生的至要灵魂。

他对儿子的人生期望就设定在精神、灵魂层面:做读天下书、明白事理的君子人物。

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他给他的几个弟弟的家书中印证这一点,他在家书中写到,"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

曾国藩认为,家里有人做大官的家庭,子孙养成娇纵气,这个家庭甚至于家族一代就衰落了,而耕读传家、孝友传家的家庭因为有了这些内在的、实质的精神传承,绵延多代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曾国藩希望弟弟和儿子们能够体会他的用心,儿子读书明理,弟弟们孝友亲爱,以精神的传续使得整个家族绵延流传。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能体会到曾国藩的良苦用心了。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他的教子理念吗?毕竟这可不只关乎孩子的成长成才,家庭甚至家族的命运也在此中了。

那么曾国藩还有哪些教子方法呢,今天的家长又能不能从中获得一丝半点有益的东西呢?

01孩子,做你感兴趣的

曾国藩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开放的心态和格局对待西方科学,是他在洋务运动中始终的坚守。他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同样体现出开放、开明的理念。他的教育不是强迫式的、命令式的,作为朝廷重臣,科举受益者,他没有要求儿子一定要走科举的道路,而是根据孩子们感兴趣的方面去引导孩子,让他们在一方领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

他的大儿子曾纪泽科举不如意,不想再专此一途了,曾国藩也并不勉强。曾纪泽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自己并不很懂,但他尊重儿子的兴趣,重视儿子的选择,给儿子请老师,学英语;儿子写的书,曾国藩亲自审阅,为其刻版发行,后来曾纪泽成了晚清的外交家。

二儿子曾纪鸿喜欢数学,曾国藩也鼓励他钻研下去,曾纪鸿后来成为了数学家。

读书

曾国藩两个儿子所取得的成就与父亲对他们的鼓励支持是分不开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们要善于发掘孩子的兴趣所在,下大力气培养,而不是今天一个补习班,明天一个"兴趣班"的强迫性培养,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收获是必然的。

02关注孩子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公务繁忙,要说关注孩子,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一个大官似乎不太可能做的很好。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他一生中和孩子面对面相处的时间确实很少,但这并不妨碍他关注孩子。

一封封家书寄托着他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期望。他亲自为儿子们选择学习的内容,他教授儿子读书方法,要求儿子将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

再者如作文写字,曾国藩都在家书中详细地写下对儿子的期望和要求。他尽力通过家书这个媒介参与孩子的成长,履行一位爱子之父的责任。这难道不也是关注孩子吗?

陪伴

今天一些父母,自认为给孩子给孩子花钱找好学校,找好补习班就是关注孩子了,曾国藩尚且能在繁忙之中通过家书来参与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点一滴进步,让这些父母实实在在地参与孩子的生活学习就这么难吗?

关注孩子,和孩子多交心,勤互动,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而然建立起来了。

通过曾国藩的教子故事,相信你对怎么教育孩子已经有了新的思考了。

关注孩子,培养孩子一些内在的精神品质,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图侵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追逐梦想的作文 高考三卷作文 有关创新的作文 妈妈真好作文 假如我什么作文 摘抄作文500字 关于兔子的作文 关于反思的作文 作文优美语段 写人的500字作文 旅游计划英语作文 成长作文200字 优秀作文三百字 开学的第一天作文 写事作文题目 传递正能量作文 写警察的作文 风俗习惯作文 关于农村的作文 叙事作文700字 我的家乡作文结尾 作文大全350字 关于雷锋作文 友谊作文500字 关于时光的作文 我想对你说的作文 写钓鱼的作文 中国结作文 身后作文 我和我的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