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道德是本性的流露 只有去除人为的规范 才能恢复自然本性

2020-12-16 21:20:01
相关推荐

提到老子,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而我们今天就看一下老子的思想观点。“道”是天地万物和人类的本原,又是贯穿和统领万事万物的规律,“道”的特性是“朴”,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朴”即未经雕凿的本然状态,也即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和规定性,“道”的朴素性决定了人性的朴素性。道统万物、人性本朴论成为道家治国和修身的共同理论基础。返璞归真,顺道而为是其孜孜以求的理想治理目标。

从人性本朴的理论出发,老子对仁、义、礼、法等现有政治制度和行为规范与淳朴人性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在这里揭示了仁、义、孝德和礼法制度产生的历史过程:随着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大道遭到废弃,人的淳朴本性遭到破坏,社会发生混乱,产生邪恶,才需制定仁、义忠、孝、礼制来制约人们的行为。

因此,老子认为,它们不是理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而是大道衰败的结果。这些论述不仅客观反映了封建道德的产生过程,也表达了老子对于道德蜕变、智诈兴起、人与淳朴本性日益相疏离这些社会现实问题的忧虑和批判。出于这一认识,《老子》提出了独特的主张。对于老子“绝仁弃义”之语,不少人误认为是主张摒弃仁义道德。这其实是浮于表面的简单理解。关于这一问题,《老子想尔注》的作者甚契老子深意,文中对“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一语作了解读,作者强调行仁义等善举应当真诚无伪,而只有无所不知的上天才能明察诚伪,进而对于真伪之行履行相应的道德赏罚。

而世俗的君主并无分辨真伪的能力,对其“强赏之”,则必然导致弄虚作假,形成恶劣的示范效应,导致天下“诈为仁义”的恶性循环。在这里,作者希图通过上天为人间践行真诚之德提供担保的期望虽然难免落空,但他认识到世俗道德赏罚的局限性,强调善行不能混杂虚假,特别是认识到摒除道德虚伪才可望恢复慈孝美德,这是相当深刻的见解。

在老子看来,孝慈等道德应该是真朴之本性的自然流露,只有去除仁义这些强制的、人为的规范才能恢复自然本性。只有否定那种为获仁义之名而“作”出来的“善行”,才能恢复真正的“孝慈”。同样,老子看到机巧伪诈、逐利争利所导致的弊端,因此希望通过扼制此类行为以消弭盗贼。而束缚人民的法令越多,对民众的盘剥和摧残益多,民众当然也就越发贫困,它所引起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也会日益增多,走投无路、铤而走险,沦为“盗贼”的人随之也会越来越多。

而且,在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刑法,法律不是约束最高统治者的,而只是对臣下特别是对广大民众实行惩罚的手段,这些束缚越多,人们逃避惩罚的巧诈之举也日益增多。因此,老子对于这些法令制度保持谨慎与贬抑态度,希望对行政长官实现一种有限法制之治,应该说,这些看法是切中时弊的。更为有意义的是,老子的批判凸显着一种对现有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从更高处着眼的俯瞰和前瞻性思考。

他深刻地洞察到仁、义、礼、法在社会实际运作中所产生的道德虚伪等一系列弊端,觉察到文明发展与自然本性之间的矛盾,反对文明的异化,批判宗法礼制和伦理对于人性自然的束缚,强调尊重个体所固有的本质规定性,力图使人们从宗法等级制度压抑下解脱出来。尽管他未能找到根本解脱的途径,但却启示后人对现实的政治制度、法律和道德进行反思、批判,推动着社会的制度、法律和伦理道德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和进步。而对于这个话题,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优秀作文300字 描写植物的作文300字 这儿真美作文300字 什么的自述作文 元宵节看花灯作文 关于寒假的英语作文 心得体会作文200字 myfriend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春节作文 他___了作文优秀作文 八百字优秀作文 新年作文200字 学会写作文 以和为贵作文 追梦作文600字 下雪了的作文 看烟花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 快乐春节作文 建议信英语作文 友情作文600字 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情侣小作文 思念作文 赶海作文 江南的作文 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 作文素材200字 参观博物馆作文 写美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