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点评来啦!专家评析2019年高考江苏卷语文 数学科目

2020-12-17 03:00:02
相关推荐

语文

点评教师:刘宏业

正高级教师

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南京市宁海中学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卷,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坚持立德树人,注重价值引领,弘扬传统文化,着力考查语文素养,追求原创和经典。试卷稳中求新求变,与2018年难度大致相当,同时注意与全国卷接轨,题型设置合理,梯度清晰,发挥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能力立意,突显语文素养

试卷坚持能力立意,在全面考查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素养。今年的作文试题,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作文命题做到“考生人人心中皆有,而人人笔下原无。”既让考生有熟悉亲切感,有话可说,同时又防止宿构和套作,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诗歌鉴赏题题型虽然比较常规,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旨情感,但都需要考生细读文本,读懂诗歌才能作答。文言文中客观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选项设置紧扣原文细节,需要考生理解和把握关键段落的大意,有效地防止考生“瞎蒙”和“乱猜”,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此外,现代文阅读中试题的设置都紧扣不同文本的关键能力,或考查整体感知能力,或考查概括信息能力,或考查深层探究能力,实现了对考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全面而多角度的考查。

二、稳中有变,注重整体设计

试卷加强整体设计,集中表现在:一是题材的选择。所选材料时间跨度大,涉及春秋、战国、魏、唐、宋、明、清、近现代,直到当下。文本选择追求语言的典范性,文化的品位性和思想的价值性。二是考点的分布。整份试卷注重考点合理分布,将语言运用、文本赏析、概括分析、审美体验和文化理解等有机结合,全面考查考生素养。三是主客观试题的比重。2021年,高考语文将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江苏语文卷需要逐步接轨全国卷。今年的试卷在主客观试题的比重方面努力向全国卷靠拢。三篇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减少,增加了5道客观题。这5道题的选项涉及内容理解、语意分析和艺术特色赏析,均需要考生细读原文,仔细分析方能得出答案。错误项的设置科学严谨,力求“错得有理”,有效地提升了试题的信度和效度。语文运用题注意情境的设置,于真实情景中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如第3题,设置“悯农馆”里的劳动场景,让考生选出对应的劳动项目,新颖而富有生活气息。需要提及的是,文言文阅读虽然没有模仿全国卷专门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但在翻译题中考查了“汗血”“蹀躞”“康庄”“执鞭”等词汇,从侧面考查了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三、价值引领,强化教学导向

全卷具有浓郁的经典气息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其中阅读部分选文经典,文质兼美,渗透价值思考。文言文阅读选的是邹迪光《临川汤先生传》,渗透着汤显祖为官之道、为人之真和读书为文的品性。诗歌鉴赏选是的唐代古文运动领袖韩愈的《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宣扬的是精卫的“专精”人生态度,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现代文阅读(一)的小说《表妹》,于人物对话中折射“不懒散,勤劳作”的生活态度。其他两篇现代文阅读或议论严谨,或说明透彻,兼具概括性和形象性,同时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作文以“和而不同”为核心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多元文化和多彩文明,激活学生思辨。整个文题借“味”说理,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能够激活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名著阅读题考查了古典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家》,老舍的话剧《茶馆》,以及外国名著《老人与海》《欧也妮 葛朗台》,选材兼顾古今中外,侧重考查对原著情节和全书主旨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真正深入阅读原著。通过题料的选取,考点的设置和问题的引导,引导一线语文教师深入思考: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如何教,启示教师要将语文学科教学上升到学科育人的高度。

数学

点评教师:朱胜强

南京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特级教师

中学正高级教师

数学卷给人的感觉是整体稳定、难易恰当、立足基础、适度创新。具体说来全卷有如下特点。

一、重视基础内容考查

全卷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占了较大比重。填空题的前10题、解答题的前2题,都源于教材,是考生比较熟悉的基础题。考查中对学科主干知识如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与向量等更是有所侧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不偏不怪,突出通解通法。许多问题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到了概念清楚,基础牢固,答题规范,取得基本分还是比较容易的。这样设置有利于考生在平和的心态下稳定发挥。

二、设计不同水平台阶

全卷既控制了难度,又展现出分明的层次,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发挥空间。试卷设计了多级水平台阶。填空题与解答题均由易到难,搭配合理;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注重梯度设计,层层推进;有些仅是单一数学分支内的问题,而有些则涉及不同分支间交叉,如第10,14题等,强调数学的内在联系;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既有许多让考生觉得比较熟悉的情境,也有少数相对陌生新颖情境,如第17,18题,检测考生灵活运用的水平。如此设计,保证了试卷的选拔性。

三、多方位检测能力

试卷对考生的数学基本能力与数学综合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测。既有常见的通过不同知识载体或不同设问方式设计的问题,以检测考生相应的能力,也有从数学思想方法视角设计的问题,需在一定思想方法指导下展开思考。如第10 ,14题,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

在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方面,努力体现“多考一些想,少考一些算”。有些问题看似平常所见,实质却有区别。如,第19⑵⑶,20⑵等,考查考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样的考查有利于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关注应用与创新

试卷还关注考生在数学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方面的表现。填空题的后四题均为原创题,这些问题的求解并不能从简单模仿中获取思路,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如第11题,需要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线索,进而确认结果。

第18题为实际应用问题,背景清晰明了,求解方式开放。要求考生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思想方法,构造合适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让考生有较大的发挥余地,更能显示出考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贴近日常数学教学

试卷紧扣《考试说明》,贴近中学教学实际。除容易题外,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的背景也多源自教材。试卷涉及到《考试说明》中的绝大部分知识点,其中包括全部8个C级考点,38个B级考点中的37个,25个A级考点中的20个。无论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是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均为日常教学中随时随处可见。这将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回归教材,重视基础,发展能力,提升素养,进而对日常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编辑:钱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花的作文100字 黄山作文400字 假期的一天作文 初心作文800字 关于失败的作文 雪作文800字 成长足迹作文 写事作文450 万能作文开头和结尾 一篇写景的作文 记事作文三年级 劳动作文素材 春节作文初二 事物作文300字 路作文400字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 努力作文600字 进步作文600字 可爱的兔子作文 关于季节的作文 西游记英语作文 欣赏作文800字 六年级满分作文 关于遇见的作文 日记作文500字 暑假作文600 新闻报道英语作文 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 描写夕阳的作文 东方明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