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别人家”的高考怎么考

2020-12-17 22:10:01
相关推荐

2017年全国高考进入第二天。考场内,近千万考生正在挥汗如雨、奋笔疾书;考场外,众多家长正在揪心等待、默默祈祷。这样的高考场景令许多人终生难忘。在其他国家,高考也如此受重视吗?他们的考生如何度过高考?今天,就让零时差工作室带大家看看“别人家”的高考什么样。

俄罗斯:高考作文“文豪”标准

为什么人类文学创作一直离不开战争题材?

“父与子”话题为何在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

自然环境究竟能不能塑造人格?

莱蒙托夫的作品中体现出了哪些心理学问题?

俄罗斯高考的作文命题风格与中国不同,并不经常要求学生谈论社会现象或人生哲理,而是专注探讨文学问题。高考作文一般是开放式命题:给出一篇材料(一般是俄罗斯或外国作家撰写的文学评论节选),学生自选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

笔者在搜索出的若干例题中随机抽取了一道,题目给的材料是俄当代作家法济利·伊斯坎德尔的回忆录,讲述了作者儿时一边在阿布哈兹乡间躲避二战战火,一边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紧跟在文章后面的就是答题区域,没有任何更具体的写作要求。

俄罗斯考生正在阅读高考作文材料。图片来自网络

作家的文笔十分细腻感人,然而笔者读完文章后对着答题区域看了半天,也没写出一句话。可见要写出这短短的350词必须饱读经典,不是随便就能挤出来的。

中学历史教师亚历山德拉告诉笔者,能抽到这样一篇材料已是万幸,她在2007年参加高考时遇到的题目是“20世纪初文学里的革命形象与末世论的关系”,即使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不过她从小学起就受过严格的写作训练,一年级就会列提纲,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看上去很难的题目都是纸老虎。笔者忍不住感叹:如果中学生在这样的题目面前能做到面无惧色、侃侃而谈、收放自如,长大一定是文豪吧!

法国:哲学是考试必考科目

法国高中生参与的考试叫做中学毕业会考,相当于中国高中毕业考试和高考的结合。自拿破仑一世于1808年3月17日设立高中毕业会考以来,这一制度已延续了200多年。而哲学课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开始就是中学生的必修科目。无论是文科考生、理科考生还是社会经济科考生,都要在4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一篇哲学话题的文章。

巴黎让德拉封丹高中的学生在会考成绩公布栏查阅自己的成绩。 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独具一格的哲学考试,学生们整合中学阶段的哲学理论,对抽象的概念进行说理与追问,培养的是独立、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及全面的思维与分析方式。比起具体的专门化的学科知识,对“真理”“自由”“幸福”等抽象意义的思考更可以渗透进他们的生活,伴随他们一生。

曾经有人问萨特,哲学在社会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萨特如是回答:在当今社会,哲学应该主要用于寻找冲突的答案,但我们也不能相信哲学可以提供所有的回答,因为它引发的问题常常比回答的更多。这大概也是法国哲学考试的意义所在,从哲学的回答通往更多的疑问。

德国:草稿纸上的内容也算分

在德国,高中生想要迈进综合性大学的门槛,需要参加中学毕业考试——Abitur。不同于中国高考3天内结束,Abitur往往要拖沓上一个月左右。以柏林的Abitur考试为例,时间约为每年4月到5月中旬。

考试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摞草稿纸,可以自由记录涂鸦,但是考完试必须和试卷一起上交。草稿纸可得利用好,因为也许它能为学生加分!阅卷老师会观察每个学生的草稿纸,因为他们需要寻找学生的答题思路,并以此考查其见解,以确保学生是经过了一定的思索得出的答案,而不是事先押题,准备好了“腹稿”。假如一个学生在作文里没有提到某个关键看法,草稿纸上却闪现了相关的观点,阅卷老师还是会为此给出一定的分数。

考生在考试期间可以自带干粮,自由选择休息时间,包括吃饭、上洗手间等。但是别以为这就能作弊呀!学生不得离开考试区,洗手间每次只能去一个人,交头接耳也是不允许的。

德国考生可以自备饮水和干粮,还可以放上自己的吉祥物。图片来自网络

韩国:高考礼品有数千种

由于韩国实行春季入学,所以简称“修能”的韩国大学修学能力考试都在年底举行,一般在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四开始考试。和国内的高考一样,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过去曾有“四当五落”的成语,形容睡四小时的学生才能考上,睡五小时的就会落榜。

考试从8点40分开始,考生需要提前半小时入场。韩国的学校企业政府机构都推迟上班时间,减少拥堵,公交车也贴上线路途经的考点,方便考生搭乘。考试期间,警察6点开始就要展开特别交通管理行动,运送或护送快迟到的考生,帮助忘带或丢失考试证件的“马大哈”。

考前,亲友和后辈学生也会送给考生各种祝福礼品。 最初是为了祈祷不要落榜而送粘性强的麦芽糖、糯米糕,而软滑的裙带菜汤就成为了考试禁忌,绝不能喝,恐怕会滑下落榜。祝愿考生顺利解题的要送餐叉、斧头、卷纸、镜子。现在送各种增强记忆力的保健品的也越来越多,有“考试通过”字样的苹果也非常热门。在购物网站搜索“高考礼品”的关键词,能出现数千种礼物。

考场外翘首期盼的韩国考生家长。万宇摄

南非:不分文理,科目选择自由

在南非,高考被称作“大学入学许可”考试,每年11月,在南半球的夏天来临之时、圣诞节前夕举行。

南非的高中生不分文理科,从10年级(相当于高一)开始学生只要求学7门学科,其中4门为英语、第二语言、数学和生活。英语是南非的通用语,而第二语言往往指南非当地其他民族语言,如阿非利卡语、祖鲁语等。生活课是近两年新增的课程,主要教授自我保护、生活常识等。剩下的3门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比如选择“物理+化学+历史”这样的搭配。

当地一名华侨学生告诉笔者,南非的高考和国内有很多不同。首先,考试时间不同,南非高考将7门科目的考试时间分散在三个星期内,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复习、准备。其次,备考相对轻松,因为考试时间不紧张,身边的老师同学没有施加很多压力,课余时间还可以通过运动、兴趣爱好来调节。她记得考试的时候忘记带准考证,心里非常焦急和紧张。“老师却很细心地将我们所有考生的准考证复印了一份,让我用复印件和身份证进入考场。”

美国:考试经验不多,应试热情也不高

美国最流行的高校标准化考试叫做“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原则上是英语及数学的测试,不考其它科目。

美国人的考试经验不多,应试热情也不高,与我辈身经百战不同。站在高中门口,放学抱着球回家的孩子常见,抱着书回来的几乎找不着。笔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大学生,他们都表示,SAT成绩对于申请大学很重要,但他们准备的时间都在半年以内。

从2016年改革后,作文不再是SAT的必考项,只作为参考项目。此外,新的SAT考试,选择题有四个答案,遇到不会或没把握的题目,考生可以放心地去猜题,碰碰运气,因为答错不扣分,不知道美国学生是不是也实在不会就选“C”呢。不过,这样全部标准化的方式能否有效呈现学生水平在美国引起不少争议。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零时差工作室 曲颂、王远、冯雪珺、万宇、李志伟、张朋辉 编辑:周輖、孟祥麟、宋豪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共度美好时光作文 五年级作文多少字 冬天里的温暖作文 攀登作文600字 我的母亲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起步 我的伙伴作文600字 大爱无声作文 母爱作文600字初中 情感类作文600字 生命最珍贵作文 我终于成功了作文 打女生屁屁作文 打屁股家法作文 以奋斗为主题的作文 放假啦作文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作文 劳逸结合作文 孝敬长辈的作文 知行合一的作文 你是我的骄傲作文 关于兵马俑的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550字 幸福很简单作文 水上乐园作文300字 你是我的眼作文 写人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长大了300字作文 科幻作文1000字